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解析 - 范文中心

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解析

07/30

  [摘 要]师生关系是人类文明最基本的传承形态和方式,无论对于学校教育教学的顺利推进还是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都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应以“教学相长、民主平等、理解尊重、友爱和谐”为基本特征和有效途径,加强新型师生关系的建构,实现教育对“人的价值”的创造与增进。   [关键词]师生关系;发展;建构;教育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35-0175-03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充分信任、紧密依靠广大教师,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近年来,我国教育系统涌现出了重庆开县优秀教师群体,殷雪梅、郑琦、顾元宪等大批优秀教师代表,他们的事迹向我们诠释了师爱的真谛,向世人展示了当代人民教师的感人形象。   在一切人际关系中,最纯真的关系莫过于师生关系。老师总是把最美好的东西教给学生,从不嫉妒学生的成功,也从不企求学生的回报。在21世纪的今天,新型师生关系以“教学相长、民主平等、理解尊重、友爱和谐”为基本特征,师生双方进行整个精神世界的碰撞和交流,既具有一般人际关系的情感基础,又有一般人际关系无可比拟的学习目标指向和科学交流方式。哥顿指出,师生之间应该是坦诚相对,彼此关怀,独立而不依赖,尊重对方,彼此适应对方的需求。也就是说,师生之间要相互尊重,平等合作。在这样的关系中,师生相处和谐、融洽、愉快。在新的历史起点和文化背景下,师生关系就其目的和影响、作用而言,其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是一种向学生一方“倾斜”的关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实现自身价值,其价值体现在学生的发展和提高上。   1 教学相长   《礼记•学记》提出,“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这段话既揭示了教学相长的客观规律,又从反面说明了教学过程必须是一种民主得以发挥的过程。从《学记》的原文来看,“教学相长”指教师本身既要教,也要学,它们相互推动、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学因教而日进,教因学而益深,从而使教师不断进步。它揭示了师生教与学之间的辩证关系,同样适用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互相促进。到了近代,在师生相互学习的意义上把“教学相长”作为表达师生关系的成语,如毛泽东提倡教师“向学生学习,向自己教育的对象学习”,提出教师自己的教与学(向学生学)要三七开,即:教员要向学生学七小时,再教三小时,有课本时,对半分,向学生学习五小时,教五小时。他针对无的放矢的教,着重强调教师自身的学,针对教师把自身学习的重点放在书本上,着重强调教师向学生学。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古人所谓的“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就是说,“师”之规定性不是依其贵、贱、长、少等身份地位,而是依其“道”的有无、多寡、深浅等智慧与能力。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教学相长”才有了实质性内容。在关系和谐、心理相融、感情相通、乐于相互交往、易于相互沟通的气氛中,师生间不仅相互尊重信任,同时还常常伴随相互学习的行为,“教学相长”能得到最明显的体现。良好的教育给予对象以真善美的认知与个体情感共生和统一,以及在社会中实现自己的高层次的幸福的可能性,这就找到了以人为本和以社会为本的深层联系,为着手于人、服务于社会的教育策略找到了依据,并赋予了现代教育理想以追求崇高的特性。因此,“教学相长”需要师生在教育教学中建立一种资源共享的伙伴关系。   2 民主平等   著名学者钱理群指出:“教师要改变居高临下的让孩子望而生畏的训导者、审判者的角色预设,把自己放在学生的兄长,甚至朋友的位置,首先要相信学生,对学生可能向你倾诉的一切怀着浓厚的兴趣与期待,并有一种理解的同情,这样才会有轻松、自然的倾诉气氛,才会有师生之间的真正平等的自愿的倾诉与倾听。”民主平等是良好师生关系的主要标志,强调师生在人格上的平等,并致力于构建师生之间“民主、平等、对话”的关系,是大学精神、教育理想和价值追求对良好师生关系的本质要求。因此,新型的师生关系要突破传统的领导与被领导、管理与被管理的状况,建立平等、民主和合作的良好的师生关系。传统的“师道尊严”思想源远流长、根深蒂固,缺乏民主法制意识和平等合作思想,人为的给师生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现代社会发展的本质首先是民主化,教育现代化的前提是教育民主化。没有民主的师生关系,就不可能建立和形成现代教育体系。教师要尊重学生,以人为本,遵循学生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对不同的观点、思想、认识要大度包容。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民主平等、诚信与理解的基础上的,民主能激发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平等能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诚信能使师生的情感密切。教育教学活动必须要民主,建立一种双向或多向交流的人际合作关系,营造一种自由、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从教育是一种独特的精神影响力这一角度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教育中的地位是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就传统师生关系而言,主要表现为一种平等的、民主的合作关系。首先,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在学术交流上是平等的,是建立于平等基础之上的互动关系。在这种互动过程中,不但有师长的“传道授业”更要有学生的积极参与,这实际上应该是一种在教育规律支配下的“双主体”教育活动。也就是说,教师不但要完成传道、授业、解惑并促使学生增长知识才干的任务,而且必须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做人的道理。而学生则要在接受教师的指导的同时,完成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任务。民主关系在具体实践中主要体现在教学及管理工作中。教学民主是建立在师生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基础上多元对一元形式的民主,管理民主是师生间存在着管理与接受管理,组织与自我组织的关系。   3 理解尊重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需要理解、尊重和宽容,他们是完成教育任务的合作者。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必须以师生相互了解、善于沟通为基础。理解从来都是相互的,只有一方理解不是真正的理解,唯有双方的理解才是真正的理解。教师了解学生,固然是教师施教的重要前提之一,学生了解教师,也是教师施教的重要前提之一。通过师生相互理解,有助于提高师生之间的认知度,有利于建立和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实现相互理解的方式很多,教育是教人成“人”和育人成“人”的活动,在长期的教育活动过程中形成了许多约定俗成的规范,师生双方可以在这些规范的指引下达成彼此之间的理解。此外,在师生交往中,当通过规范去达成理解发生困难时,就需要借助于换位思考。通过换位思考,对场景、事件、人物、身份进行置换,教师可以淡化原本的权威,试着“走进”学生;学生也可试着“走进”教师,双方在心平气和中,倾听着对方的话语,经历体验着对方的经历和体验,通过角色互换最终达成理解。   真正的教育是建立在尊重与信任的基础上的,是建立在宽容与爱心的理解上的,是存在于师生心灵间平等的交流之中的。“尊重的教育”理念,正反映了时代教育潮流的要求,顺应了时代教育发展,代表了教育发展的方向。“尊重的教育”理念的追求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或者说是“人化”教育,在教育活动中尊重受教育者,使受教育者在接受道德和法律约束的同时充分发展个性。没有个性的发展难以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没有尊重,个性发展的环境就不可能存在。如果说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未来社会,那么“尊重的教育”理念一旦成为广大教育者的共识,就会为创造一个人与人、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的21世纪作出贡献。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而不是外界的强制。教育理想是教育的希望所在,是教育追寻的目标所在,是教育不断发展的动力所在。可以说,师生之间互相理解、尊重,不仅是真正教育的条件,而且是教育本身的内在规定性。“尊重理解”理念与教育的实践,突出了教与学两个主体性,对教师与学生都给予了关怀,这就回应了教育的本义,对重新认识教育本质,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4 友爱和谐   师生双方作为相对独立的生命体,其情感、认知、思想与行为都是相对独立的,这种独立性正是生态系统“自然”特征的表现;虽然师生双方在知识、年龄、自我概念与生活经历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师生双方在生态中的相对独立性要求师生之间尊重、理解与平等,因此教师更应是平等的首席。教师要和学生平等、友好相处,真正成为学生的“益友良师”。“益友”是“良师”的前提和保证,“良师”是“益友”的终极价值目标。教师要树立“一切以人出发”的教育观念,热情帮助学生解决生活问题、恋爱问题、专业思想问题、考研问题和择业问题等,积极主动地同学生交往,关怀和爱护学生,尊重和信任学生,同情和理解学生,做学生的朋友和知己;学生与教师的接触和交往中,在“尊师重道”的同时,主动的向教师敞开心扉,在矛盾和困难中向教师寻求帮助。特别强调的是,“友爱”并不是无原则的,教师在充当朋友知己角色时,不能给学生开“后窗”,助长各种不良的社会风气,以明确的目的、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来维持正常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学会做人。   和谐校园首先是人际关系的和谐,其中最重要的是师生关系的和谐。师生关系是一种动态关系,双方在精神、心理、价值观以及行为等方面进行着合作与交流,在交流与合作中双方共同调节着师生关系,促进师生关系不断发展,维持校园生态相对稳定。师生之间的平等与合作,正是校园和谐的保证。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是推进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以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为指导,以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为特征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构建和谐校园、共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校园永恒话题,修炼师爱应当是教育者的不懈追求。教师发自内心地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使学生真正感到教师是可亲可敬、平等待人的,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师生才会和谐相处、其乐融融。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教师之所以能获得尊重,不仅在于其教授的技能,更在于其身上体现的“传道精神”。长期以来,广大教师秉承“教育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寄托着亿万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的嘱托,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默默奉献。这正如中国台湾大学校长李嗣涔所说的,大学是社会良心的最后堡垒。大学应该与功利化、权力化划清界限,保有自身的崇高理念与精神价值;教师的言行里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宣扬符合进步的社会价值观与道德准则。建立以“教学相长、民主平等、理解尊重、友爱和谐”为特征的新型师生关系,有助于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效果,有助于学生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提高其创新能力。同时,营造师生和谐相处的学习生活环境,有利于师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从而进一步提高教书育人的质量,切实地实现大学教育“担负民族文化与人类文明的积淀和传承的任务……将民族文化和人类文明的基本经验和精神传统基础发扬下去”,实现教育价值的终极追求。      参考文献:   [1]任彦申.从清华园到未名湖[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2]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系编.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3]王晓虹.试论现代高校师生关系[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3(1).   [4]黄启兵.教育理想:必要的乌托邦与危险的乌托邦[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8).�      [基金项目]本文为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高校师生关系研究”(编号为SGSY2009YB170)和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青年)资助项目“基于教育价值视域下的高校新型师生关系建构”(编号为2008W10)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方跃平(1974―),男,汉族,法学硕士,安徽桐城人,中国矿业大学党政办公室副主任,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新闻学和师德教育。


相关内容

  • 老师伴我成长题
    老师伴我成长 检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我们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在社会的发展进步中担负着传播知识和培养人才责任的主要是( ) A.老师 B.工程师 C.科学家 D.干部 2.我们爱我们的老师,老师( ) ①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 ②教给我们做人 ...
  • 教育教学技能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 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 ). A .言行一致 B .衣着整洁 C .举止端庄 D .谈吐文雅 我要纠错分享题解您的答案:空 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B .C .D 虽然对学生有一定的影响,但起主要表率作用的还是A. ...
  • 特岗教师考试内容
    2009年河南特岗教师笔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2分/20题) 1.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A发展B全面协调可持续C以人为本D统筹兼顾 2.个体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遗传B学校教育C环境D家庭教育 3.心里断乳期是指() A幼儿期B ...
  • 20**年信息技术测试题5
    <"提升工程"(2015)-远程培训项目>测试题 1.从书包到电子书包变化的本质是改变教与学的方式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A 解析: 2.信息隐藏的含义包括信息的存在性隐蔽.信息传输信道的隐蔽以及信 ...
  • 不定项选择题
    .不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学与教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包含( ) 等要素. A .学生 B .教师 C .教学内容 D .教学媒体 E .教学环境 2.知识学习根据头脑中知识 ...
  • 考教师资格证复习题
    送给想考教师资格证的小伙伴们,超强整理,一定能过 一.教育学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况家的教育>早约三百 ...
  • 教师资格证必看知识点
    送给想考教师资格证的同学们,超强整理,一定能过···作者: 王全胜 一.教育学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况家的教 ...
  • 高考历史开放性试题解答规律探索(肖先成)
    高考历史开放性试题解答规律探索(一) 〇肖先成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强调历史体验以 及对历史的探究.考试大纲在"论证和探讨问题"中也 加深了对历史学科素养的要求: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 ...
  • 教育学知识点整理
    教育学知识点整理 一.教育学及其发展 1.教育学的概念: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2.教育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教育学的萌芽.教育学的创立.教育学的发展 3.教育学发展中的教育专著:(1)中国先秦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