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书|关于[泛儿童文学] - 范文中心

童书|关于[泛儿童文学]

08/07

泛儿童文学的内涵与外延

关于什么是儿童文学,朱自强老师《“儿童文学”的知识考古——论中国儿童文学不是“古已有之”》(收入《现代儿童文学文论解说》 一书,海豚出版社2014年12月版)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对于朱老师的思考,我的理解是:只存在观念上的儿童文学,不必陷入某篇作品是否是实体的儿童文学的认知误区。古人没有发现“童年”和“儿童”(只将儿童视为“缩小的成人”),将古代某首童谣的存在来证明儿童文学古已有之,并尝试编写古代儿童文学史,这是非常荒诞的事情。

我对朱老师的儿童文学观举双手赞成,并认为他所主张的这一儿童文学观在儿童文学理论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将对我国今后的儿童文学创作、出版、推广、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他在为我主编的一套《大师童书系列》所写的总序中说:

这套《大师童书系列》的出版,对于以往儿童文学史话语中的“儿童文学”概念,作出了内涵和外延上的拓展,主编梅杰是依据自己的儿童文学观念,衡量、筛选作品,并进行适当的分类,建构出了这样一个大师级别的儿童文学世界。如果由另一位儿童文学学者来编选此类书系,所呈现的一定会是有所不同的面貌。从梅杰的选文来看,这套丛书运用的是一个更为宽泛的“儿童文学”概念——可以给儿童阅读的文学。这一选文思路,不仅对于儿童文学理论、史论研究者具有启发意义,而且会给儿童读者呈现出一片具有广阔性和纵深度的阅读风景。

朱老师明确指出我“运用的是一个更为宽泛的‘儿童文学’概念——可以给儿童阅读的文学”,可谓一语中的,道破潜藏于我内心的儿童文学观。其实,这一儿童文学观念也可以表述为“适合儿童阅读的文学”。“可以”和“适合”微有差异,基本意思差不多。我将我所秉持的这种儿童文学观称为“泛儿童文学”论(朱老师也说这是“更为宽泛的儿童文学概念)。这种儿童文学观与朱老师的“儿童文学=儿童×成人×文学”的内涵基本是一致的,可能在外延上还略为开放。

《大师童书系列》其实是一套《中国儿童文学大师全集书系》,已纳入计划的共收录有冰心、老舍、萧红、严文井、鲁迅、凌叔华、郭风、金近等二十位左右作家的儿童文学全集或文集,其总体规模可能超过“百年百部儿童文学经典”,收录的作品范围也更加广泛。整套书系所秉持的编选理念即是我独立思考的“泛儿童文学”论。

大师童书系列之《冰心儿童文学全集》

《给孩子的散文》

《给孩子的诗》

相关的创作与出版启示

我还认为,儿童文学作家在创作的时候,没有必要紧绷着一根弦:这是不是儿童文学?过于担心、强调自己的作品是否是儿童文学作品,容易对自己的创作产生极大的干扰,艺术空间甚至将会日趋狭隘、浅陋。作家的创作不应受到读者接受能力的束缚,因为读者是否能够接受,不是作家自己可以预料到的。作品一旦完成——如果小读者接受,那么我们可以认为它是儿童文学作品;如果我们发现小读者读不懂,那么我们大可考虑将之从少儿出版物中剔除;如果成人也能理解、接受,并认为很好,那么它就是好的文学。文学作品只有艺术成就的高低之分,而不应该有严格的成人与儿童之别。作为观念存在的儿童文学作品,每个人对它是否是儿童文学作品本身就可以做出不同的判断。所以作家在创作之初,就下意识地将自己定位成给孩子写作是大可不必的;即使如此,写出来的作品也未必就是成功的儿童文学作品。

我想以郭风先生的作品为例来阐明我的主张。

郭风是一代文学大师。虽然他在晚年出版过《郭风儿童文学文集》,但其实与里面的作品存在近似风格的文字还非常地多,这本书却没有收入。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这是由于郭风作品的跨文体性造成的,导致他的作品已然不是那么泾渭分明。我们很难指出他的作品哪些是成人的,哪些是儿童的,体裁也难以指认。他的作品,有的是散文诗,有的是童话散文,有的是童话诗,有的可能还被单纯视为童话。他自己在这本书里恐怕也是第一次按照大概的框架去编选了(旁人对他的这种分类还不认账,把他认为的许多童话散文都当童话处理了,请参见后来出版的《郭风童话全集》)。我们发现在郭风自编或他人编的集子里,同一篇作品被指认的文体往往是不一样的,是否是儿童文学也有不同的认知。一些被认为是儿童文学的动物小品,照样可以收入供成人阅读的散文集里。郭风的存在,让我发现郭风的成人文学与儿童文学的边界认知是模糊的,这反而成就了一代文学大师郭风。如此一来,今后不同的学者,自然可以编出不同的郭风儿童文学集子来。

最近读到李陀、北岛编选的《给孩子的散文》。接着,很快发现一位评论者在《新京报》认为《给孩子的散文》令人失望,是“失败之书”,认为“不像是给孩子看的,给大人看呢,也未必佳”。如果说,北岛编选的《给孩子的诗》“不像是给孩子看的”,我大体是认可的,尤其是十二三岁以前的孩子(里面不少诗歌可能连初中生都难以读懂,例如废名的《十二月十九日夜》,或许只有少数文学天赋极深的中学生可以读懂,此诗集畅销二十万册,殊不可解)但《给孩子的散文》我觉得尚可接受,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还是可以读一读的,至于中学生更可以接受了。对于成人而言,这本书刷新了不少读者对“散文”的理解——散文不再仅仅是抒情散文,骈文以外的文字都可以说是散文。对于学生而言,在能够读懂的前提下,多接触一些各种题材的散文也未尝不好。早年播下的种子,说不定哪天就可以发芽呢!我不敢说这本集子是儿童散文集,但里面倒真的有一些散文堪称“儿童散文”的(当然,我本身就不是特别强调“儿童散文”的存在的),非常适合给孩子们看一看。至于不少学术随笔,学生读一读也未尝不是好事,当然它们肯定不是儿童散文了。我插进评述《给孩子的散文》,是想更进一步“冲击”某些儿童文学论者———原来给孩子们看的作品还有这么多!

儿童观不是泛儿童文学的障碍

提倡泛儿童文学的现实意义是:对学生的阅读而言,学生可以读到更广泛的适合自己阅读的文学作品;对作家的创作而言,不必过于束缚自己,主观上认为自己的作品就是写给小孩子看的。朱老师说:“儿童文学是教育成人的文学。”如果仅将自己的作品定位成写给小孩子看的,如何更好地实现教育成人的宗旨呢?如何在成人与儿童之间搭建一个可以沟通的桥梁呢?泛儿童文学论者认为,最能彰显儿童文学作家创作实力和艺术天赋的那类文学作品,它们的作者在创作之初,是不会为“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以儿童为读者对象的文学”所束缚的。“泛儿童文学”论恰恰也是针对这种儿童文学观念而提出的。

泛儿童文学论主张儿童文学是一种现代观念,对某部作品是否是儿童文学作品持着不求一致的包容态度。作为更宽泛意义上的儿童文学观,人们不必担心泛儿童文学论者否认儿童文学和儿童观的存在。而且,儿童观不是泛儿童文学的障碍,它也是“儿童文学”这种观念赖以形成的基础。这与其他儿童文学论者是共通的。

最近读到曹文轩老师的《儿童性和儿童的观念》。我的理解是,儿童性指的是儿童的本性,儿童的观念是在这个本性之下儿童对万事万物的看法,人们对于这两者认识的总和构成了儿童观。曹老师认为,秉持着对“儿童性和儿童的观念”(儿童观)认识的不同,儿童文学作家大致分为三类:一路是只迎合儿童性而放弃对儿童进行观念的植入;又有一路儿童文学,契合儿童性,但也同时承载观念;还有一路儿童文学,承载观念,并以观念改造儿童性。我认为,只有第二种作家与泛儿童文学论者不谋而合。“儿童文学=儿童×成人×文学”,这当中的乘号就是这么来的。仅对儿童性予以调查,而对“儿童的观念”不予考量的作者,注定是虚假的儿童本位论者。将儿童视为不成熟的个体,虽然也承认“童心”的存在,但将儿童处于不对等的地位上,只怕也很难创作出杰出的儿童文学作品。毕竟,我们成人在很多方面需要向儿童学习,如同儿童也要向成人学习一样。


相关内容

  • 关于我国儿童虐待行为的界定及防控机制探讨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摘 要]儿童虐待行为严重危害儿童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但在中国的社会文化情境下,由于难以认识和界定儿童管教与儿童虐待之间的界限,中国式虐童行为不仅仍存在法律监管盲区,也无法引起社会各界的 ...
  • 关于留守儿童之家检查情况的通报
    关于留守儿童之家检查情况的通报 为落实省市县有关文件精神,切实加强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10月10日-10月11日中心校分二个检查组对全学区11个项目学校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工作进行了检查,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1.活动室建设基 ...
  • 关于摄影文学基本特征的反思
    作者:傅腾霄 河南大学学报 2002年12期 近年来,作为学科的文艺理论出现了一种有趣的现象.一方面,文艺理论越来越边缘化,普通读者对理论望而却步,大多数作家和艺术家则感到当下的理论似乎与创作并不相干,甚至文艺批评家们也自觉不自觉地与文艺理 ...
  • 教师招聘考试考试说明
    2011年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考试说明 小 学 语 文 II.考试目标与能力要求 一.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的目标 1.考查考生对于小学语文基本知识的掌握与应用情况. 2.考查考生在大学学习期间与小学语文教学相关专业知识掌握情况. 3.考查考生 ...
  • 云台镇人民政府关于"三残"儿童入学保障制度
    云台镇人民政府"三残"儿童入学保障制度 残疾人平等参加社会生活的权利已成为现代文明社会的基本共识,而教育则是残疾人通往享有平等人权社会的必由之路.为了帮助残疾儿童这群弱势群体,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特制定我镇残疾儿童入 ...
  • 关于童年的名人名言名句
    关于童年的名人名言名句 1.孩子们是热爱生活的,这就是他们最初的爱,遏止这种爱是不明智的.--泰戈尔<泰戈尔评传> 2.童年时代是生命在不断再生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人类就是在这种不断的再生过程中永远生存下去的.--肖伯纳<父 ...
  • 中外汽车检测标准汇总
    序号检测对象 项目/参数序号名称 检测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 1 1汽车 2 2 汽车液压制动 软管 1 <汽车安全带安装固定点>GB14167-1993<汽车安全带安装固定点>GB 14167-2006& ...
  • 论陈忠实前后期散文创作的不同景观
    论陈忠实前后期散文创作的不同景观 作者:程 尚 当代著名作家陈忠实以一部死后可以它当枕头的长篇<白鹿原>奠定了在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如果说他的小说创作的历程,是从逐渐摆脱外在精神控制力量的影响达到与现实保持一种"审 ...
  • 关于古代文学教学的点滴思考 - 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
    中国大学教学 2012年第11期 关于古代文学教学的点滴思考 李真瑜 摘 要:本文所谈的是古代文学教学中有关古代文学的现代阐释及古代文学与传统文化精神的重塑等问题.文章认为: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对古代文学的现代阐释是必然和必须的,一方面,我们应 ...
  • 关于儿童手风琴教学中奥尔夫教学法的有效应用研究
    摘要:在指导儿童学习手风琴的时候,需要考虑到儿童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现有的教学方法大多无法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可以积极地尝试将"奥尔夫教学法"应用于儿童手风琴教学过程中.这种新型的教学方法为孩子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