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利用网络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思考 - 范文中心

关于利用网络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思考

01/11

作者:钟文旺

2008年01期

  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带来了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促进了人们精神活动向互联网延伸,极大地改变了文化生产、传播和消费方式。互联网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有何影响?如何利用这一传播工具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为此,笔者联系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实际,在调研的基础上,对利用网络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进行了初步思考。

  一、网络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影响和作用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既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创造了许多有利条件,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和问题。

  1、网络给精神文明建设带来良好机遇

  一是网络受众多,影响大,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新阵地。网络在我国日益普及,与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联系更加紧密,已经成为影响广泛的新兴媒体。据2007年7月1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2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去年 6月,我国已有网民1.62亿,其中,青少年网民约占37%,大专以上学历人员互联网普及率达93.4%。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间为18.6小时,80%以上网民主要依靠互联网获取新闻信息,远远超过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网络已经成为公众接收传递信息、学习获取知识、交流传播思想的重要场所,这无疑为精神文明建设开辟了新的重要阵地。近年来,我们尝试利用网络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比如,网上公民道德访谈活动,邀请有关领导、专家、先进人物等与网民交流道德建设问题,网民参与最多时达数百万人次。再如,从去年3月开始,中央文明办会同教育部等单位举办“心理专家讲坛”活动,采取网络直播的方式,截至去年10月,前七场讲座就有近40万人次通过网络浏览讲座实况,172万多人次参与网上嘉宾访谈和在线咨询。这种效果是传统形式所无法比拟的。

  二是网络多媒体优势明显、娱乐功能丰富,为增强精神文明建设感染力提供了新载体。网络图文并茂、音视频兼备,集聚了报纸、电台、电视的传播优势,形象生动,亲和力强。近几年兴起的网络动漫、网络游戏,适应了现代人快节奏、高效率、图解化的阅读习惯,融人了电影、音乐、漫画等时尚元素,深受网民尤其是青少年的喜爱。充分利用网络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形式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将进—步提升我们工作的吸引力,增强教育的实际效果。比如,近年来,中青网开办了“民族魂”、“血铸中华”爱国主义教育专题网站,大量采用图片、影片剪辑、革命歌曲、动画、游戏等形式,生动地再现了革命历史和英雄人物风貌,受到广大青少年的热烈欢迎。几年来,网站访问量达2.6亿人次,在青少年中进一步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

  三是网络交互性好、参与面广,为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新平台。交互性是网络的显著特征,也是网络的内在优势。它改变了信息单向传输的模式,为大众参与讨论、发表意见、献计献策提供了便利,也为广大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新途径。网络尤其适于开展以下三种活动:(1)征集群众意见建议。网络将要征集的问题和要求公布到网上,网民可通过电子邮件、留言板等方式,非常容易地提交征集内容。比如,中国文明网、央视国际网络等现正开展《手机短信文明公约》征集活动,许多用户就是通过此方式提交应征作品,既省时又省钱。再如,2006年10月,中国文明网等开展了“中国公民旅游不文明表现”和“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建议”网上征集活动,仅半个月时间网站页面浏览量超过300万人次,5万多网民参与讨论,提供意见建议。(2)进行调查和投票。将设计好的问卷放到网上,网民通过电脑填答,电脑程序自动统计调查结果,实时显示。许多网民可以同步看到动态结果,很容易调动参与的积极性。比如,中国文明网开展的全国思想道德建设公益广告入围作品网络评选与展示活动,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评选活动,去年组织的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等等,上千万人的群众通过网络参与评选投票。(3)开展互动讨论。网络论坛、留言板、聊天室及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等功能为网民提供了便捷的互动讨论方式,使大家能够非常方便地交流讨论精神文明建设问题。比如,最近,中国文明网组织主要新闻网站和部分商业网站开展了“公共交通和公共场所文明网上大讨论”活动,网民参与人次已达300多万,互动交流非常踊跃。

  四是网络扩散力强,社会动员能力大,为组织开展群众性创建活动提供了新方式。网络的显著特性是以爆炸的形式进行传播,信息一旦上网便可在瞬间传遍各个角落。网上一个号召,一个活动公告,往往赢得众多响应,这为组织开展群众性创造活动提供了极大便利。比如,2006年9月,华龙网、重庆热线等举办“网上募捐大行动——帮助重庆灾区共渡难关”活动,全国各地及海外网民点击率达2000多万次,捐赠钱物折合约340万元。

  五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功能推陈出新,为改进创新精神文明工作提供了新手段。互联网的另一个特点是技术以裂变方式迅猛发展,新形式、新功能不断涌现,为改进创新精神文明工作提供了丰富的新方法、新手段。比如,近年博客、播客、维基等个人发布形式突然兴起,博客、播客相当于极易维护的个人网站,维基相当于一部大家都来参与编写的百科全书。这些新兴形式极大地方便了个人在互联网上发布信息,使得个人成为网上内容的主体,许多人趋之若骛。2006年,我国博客就达2000多万个。这为我们利用这些广受公众欢迎的形式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提供了便利条件。

  2、网络给精神文明建设带来严峻挑战

  一是网络使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环境更加复杂。网络作为新兴媒体,大有后来居上之势,成为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重要因素。过去,主流新闻媒体是我们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主阵地,现在,仅仅做好传统媒体的工作已远远不够。由于多方面原因,目前网上鱼目混珠,错误思想、腐朽文化内容还比较多,网络色情、暴力、赌博、欺诈、迷信等问题屡禁不止,有悖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内容大量存在。据统计,从2004年6月以来,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举报中心接到举报42万多件,其中举报淫秽色情网站的占 61.08%。这些有害信息严重侵蚀了人们心灵,败坏社会风气,尤其是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造成严重危害。一些家长反映,学校天天教,家里天天管,经不住孩子上一次网。有调查显示,北京青少年犯罪90%是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此外,开放性、无中心化是网络的本质特点,必然带来网络文化分散性、自发性和多元化。形形色色的思想观念通过各种方式涌入网络,对全社会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带来一定影响。如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纷杂的网络空间中占据主导地位,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二是网络给加强文化管理、净化文化环境带来空前难度。近年来,以对等联网(P2P)、即时通讯、博客为代表的第二代网络技术发展,促使网上信息传播由传统的“编辑部发布”模式向“社会发布”模式转变,重点网站的“中心地位”逐渐削弱,个人成为网上信息主体,网上信息源头呈几何级数增长,信息传播渠道呈网状扩散。这对传统的抓中心、抓重点的工作方式造成冲击,对清除网上有害信息,营造良好社会文化环境带来很大困难。

  三是网络对改进精神文明工作方法提出更高要求。网络改变了人们工作、学习、生活方式。许多人流连于网络空间,频繁上网替代了现实活动,尤其挤占了大量业余时间。据第2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学生除外)每周上网时间为22.4小时,约为3个工作日时间。如果我们的思想道德建设活动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很难将这些网民从网络中拉出来。网络改变了人们接受、创造、传播文化的方式。网民具有极大的自主性,接收什么,传播什么,全靠网民的鼠标点击,掌握在网民手中。如果我们的网上宣传工作形式不新、内容不吸引人,网民就不会去点击,我们的工作成效就等于零。相反,现在一些不良信息大量运用网络各种新技术、新手段,采取音视频、动画、聊天室、对等联网等多种形式,渗透到广大网民中。因此,如果我们不努力改进工作方法,采取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网络阵地就会让不良内容占领,网民就会被负面思想所影响。

  二、目前利用网络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现状

  近年来,各地和有关部门逐步提高了对网上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切实加强网上阵地建设,对推动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一定作用。据调查,网络精神文明阵地主要有以下四类:一是地方精神文明网。目前,全国 31个省(区、市)地方文明网的建设可分为四种情况:(1)已建立精神文明网站的有11个省区(北京、河北、内蒙古、吉林、上海、福建、山东、湖北、四川、甘肃、宁夏),如首都文明办建立的首都文明在线,内蒙古文明办建立的内蒙古精神文明网等;(2)就精神文明建设的某项工作建立专项网站的有2个省区,分别是“天津市未成年人服务网”和“广西青少年网”;(3)依托其他网站设置精神文明网页或专栏的有4个省区(辽宁、海南、贵州、云南),如云南省文明办依托云网(云南省委宣传部的网站)开设的“网络文明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栏目;(4)未建立网站或网页的有14个省区,其中有6个省区正在筹建(山西、江苏、浙江、安徽、湖南、新疆)。二是中央文明委成员单位网站。这些部门网站主要发布本部门工作信息,有一些本系统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三是中央重点新闻网站。我们调查的9个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中有2个开设了精神文明建设专栏,分别是新华网的“网络文明”和光明网的“道德之光”,其他7个网站没有开设这方面的栏目,一些有关精神文明建设的稿件散见于各个频道中。四是主要商业网站。新浪、搜狐等商业性网站,都未专门设立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网页或专栏,有一些零星的精神文明建设的信息。

  在实际工作中,各级各类精神文明建设网站发挥各自优势,开展网络宣传,拓宽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渠道和领域。一是地方精神文明网。其定位是当地党委宣传部、文明办的对外窗口,工作平台。工作方式以信息发布为主,较少开展网上活动,一般年访问量不到 10万次。其中少数地方文明网开展了一些互动活动,如齐鲁文明网策划组织了“齐鲁文明一家人”、“文明山东从我做启动漫大赛”等活动;上海文明网创建频道在“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中,实现了在线申报,网上测评,网上评估,网上稽核,网上认证。二是中央文明委成员单位网站。其定位是本部门的对外窗口,有关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主要是对有关中央文明委的一些文件、工作、活动的报道,集中在网站的新闻栏目。少数部门网站设有关精神文明建设的专栏,如文化部网站在社会文化频道开设了“未成年人文化”专栏,共青团网站开设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专栏。三是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主要是以发布新闻为主。少数开辟了有关精神文明建设的专栏,多数新闻网站主要是配合有关部门进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新闻报道。四是主要商业网站。纯粹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内容较少,同时由于网站信息庞杂,有关信息淹没在大量其它信息中。

  通过调研,我们感到,精神文明建设的网络阵地和网络宣传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网站数量偏少,分布不均,阵地建设滞后。根据信息产业部《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目前有网站约70万家,而有关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专门网站仅仅几十家。在分布方面,主要在中、东部地区,已开设网站或网页的13个地区中,西部省份只有 4个(内蒙古、广西、甘肃和宁夏),分布明显不均;在栏目设置方面,“精神文明建设”专栏被排在中央和地方重点新闻网站或相关部门网站中的次要位置,商业网站基本都未专门设立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网页或专栏。

  二是网站内容不丰富,活动开展少,作用发挥不充分。在内容方面,首先,地方精神文明网的稿件大多是对中国文明网、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和当地主要新闻媒体相关稿件的复制、整合,缺乏主题策划和权威性高、影响力大的原创稿件。其次,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往往是在有关部门布置任务时,才被动推出相关专题和报道,而且发稿量小,更新慢。以新华网为例,每天发稿超过1.2万条左右,有关精神文明建设的稿件所占比例很小。在活动开展方面,多数网站没有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组织活动,且各自为政,既难以和群众互动,又缺少网站间的联动。

  三是网站人力不足,经费匮乏,管理体制不完善。在人员方面,各地基本上没有既掌握网络技术,同时又熟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专门队伍,网站人员多由当地文明办1~2名工作人员兼任,或者聘请1~2名离退休人员。在经费方面,有的地方由于经费不足,难以建立精神文明专门网站,大部分地方只是在建立网站的时候进行了预算投入,网站建立后的日常运转维护费用严重不足。在管理体制方面,多数网站的建设目标、宗旨和职能比较模糊,网站的管理模式不明确,网站机构设置、职责分工的随意性较大,信息渠道不畅,开展活动力不从心,难以保证网站的有效运转。

  四是网站的辐射力小,影响力弱,没有形成舆论强势。地方文明网普遍存在辐射面窄,影响力差的问题。目前在Alex全球网站排名中,中国文明网最高排在14000多位,而地方文明网无一入围,排名均在百万位之后。

  三、关子利用网络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

  结合近年来的工作实际,建议今后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推进网络精神文明建设。

  1、积极构建工作格局。网络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应该纳入精神文明建设总体工作部署,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当前,切实抓好网络精神文明建设,当务之急是要加强精神文明网站建设。建议,着手建立以中国精神文明网为龙头,以地方精神文明网站为骨干,以中央文明委成员单位网站和各级政府网站为支撑,以重点新闻网站为重要阵地,以主要商业网站为支持的网络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新格局。一是中央和地方文明办网站应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成为引领精神文明建设的排头兵。要积极推动开通各省区市文明办网站和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文明办网站,鼓励有条件的地市文明办开设工作网站。这些网站可独立建网,也可以依托中国文明网或当地重点新闻网进行建设。对中西部地区和革命老区建设文明网,建议给予必要的技术、设备和资金支持。二是中央文明委各成员单位和各级政府网站应开设精神文明建设专栏,及时反映本行业和本单位精神文明建设情况,推动行业文明创建活动的深入发展。三是中央和地方重点新闻网站应普遍开设精神文明频道、专栏,利用新闻网站影响,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辐射力。四是有关商业网站要开设精神文明建设专题、专页,积极配合网上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利用其受众多、影响广的优势,扩大精神文明建设的覆盖面。

  2、营造良好环境。一是大力净化网络环境。深入开展“扫黄打非”专项整治行动,大力开展“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活动,进一步净化网络空间。二是促进网络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有关方面要努力提供优秀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主动占领网上阵地。中国文明网及地方文明网要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在提供丰富的工作信息的同时,要努力制作群众喜闻乐见的精神文明建设的节目内容。如做好网上中华优秀文化展示,将优秀传统文化瑰宝和当代原创文化精品的网络化,为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如制作适合在网上传播的文明影视短片、娱乐节目、多媒体杂志,开发健康有益的动漫游戏等新产品,使广大网民在轻松愉快中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充分发挥网络特点,搭建群众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平台,采取方便快捷、生动活泼的形式,提供形势政策、科教文化、文明礼仪、传统美德等方面知识等。与此同时,鼓励政府网站、新闻网站、商业网站及有关网站专业网站,针对不同的网民群体,提供个性化的精神文明的内容和服务。支持建设健康向上的影视网站、图片网站、图书网站、游戏网站、娱乐网站以及论坛、聊天室、博客等,共同营造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

  3、深入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加强对广大网民的网络安全和网络道德教育,大力提倡不浏览、不发布、不传播不良信息。网络道德要进学校、进课堂、进教材,从小培养网络文明意识。建立网络道德评议机制,由权威机构对各网站和服务商进行文明指标评价,通过媒体进行公开公示,促使网站文明办网、文明服务。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扎实推进“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活动,扩大活动的覆盖面,把各级各类网站和广大网民都组织到活动中来,教育引导网络从业人员和广大网民自尊自律、文明上网,真正使网络环境得到净化,不文明行为受到抵制,形成健康向上的网络文明新风。

  4、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要逐步理顺管理体制,建立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从而使网络精神文明建设逐步走上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当前,需着力建立以下几个机制:一是协调机制。尽快建立工作协调机构,统筹规划,协调指导,明确目标,落实责任,保证网络精神文明阵地建设长足发展;二是监督机制。加强对网络精神文明阵地建设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三是激励机制。制定考评办法,褒奖为精神文明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网站和先进个人;四是保障机制。研究制定配套措施,切实解决人员配备、经费投入、技术支持和物质保障等问题,增强精神文明建设网站自身发展能力。

  5、积极探索发展规律。加强网络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积极探索利用网络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和新办法。一是收集、研究国外资料。了解掌握国外网络文化建设、管理和利用网络进行公民教育的经验,为开展工作提供借鉴;二是开展专题调研。就利用网络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现状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三是召开研讨会。组织邀请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者、网络工作者、相关专家学者研究探讨利用网络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特点和规律。


相关内容

  • 33.社区青少年教育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社区青少年教育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东胜街道 童玲燕 加强全社会对青少年教育的指导,形成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和谐的青少年教育网络是必须,也是必然.众所周知,青少年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国家未来之栋梁,教育水平的高低 ...
  • 十八大以来反腐倡廉法制建设的深度再思考
    [摘 要]反腐倡廉是廉政建设的基本内容,法制建设则是廉政建设的保障.古今中外,反腐倡廉是所有国家及人民的共识.中国共产党更是把"反腐倡廉"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行动纲领.在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社会体制的改革转型期间,反腐倡廉 ...
  • 于推行开放式小区的思考
    于推行开放式小区的思考 摘要:现代城市里的居住小区都以封闭式结构为主.随着社会发展 和居民精神需求提高,封闭式结构居住小区的弊端逐步显现出来.居住区作为城市形态的重要有机组成单元,而封闭式的居住小区让城市空间结构变得分离和单一,缺乏连续的公 ...
  • 稳固推进生态移民工程,建设生态美丽富裕宁夏
    稳固推进生态移民工程,建设生态美丽富裕宁夏 宁夏社会科学院 李晓明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生态和人类发展之间是一种竞争而非互补的关系,尤其是在生态脆弱地区,生态脆弱与经济贫困之间有着强烈的耦合关系,因此在生态脆弱地区继续使用传统扶贫方式的 ...
  • 法律进社区素材
    关于深入推进"法律进社区"工作的思考 朝阳区司法局 宋雨声 张静 "法律进社区"是"法律六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五五"普法规划确定的重要任务.积极推进&qu ...
  • 十二五规划知识问答
    十二五规划知识问答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是指什么时间?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是指2011-2015年. 2. 国家"十二五"规划指导思想中"五个坚持"是什么? 坚持把经济 ...
  • 普法征文:关于深化"六五"农村普法工作的思考
    "五五"普法规划首次把农民作为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并提出深入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五五"普法以来,农村普法工作在各级领导和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长足发展.&q ...
  • 关于探索机关党组织"开放式"组织生活模式的思考
    南川区机关党建工作第三协作组 开放式组织生活是一种顺应党员管理新变化,为增强组织生活吸引力.凝聚力而探索推行的组织生活模式,是一种提倡跨区域.跨行业.跨单位聚合开展党组织活动,建立以资源共享为特征.按需设置为前提.体现党员主体地位的组织生活 ...
  • 大学生上网情况调查
    系 部: 专 业: 社区051班 学生姓名: 杨吉强 (27) 大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网络是信息的海洋.它不仅仅是人们表现自我的空间,更是人们为学习.工作.生活提取各种有用信息和进行种种交流的工具. ...
  • 关于上报兵团中职优秀毕业生典型的通知
    关于转发<关于在全国中职学生中广泛开展 "彩虹人生--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系列分享活动的通知>的通知 各师团委.兵直教育团工委: 现将<关于在全国中职学生中广泛开展"彩虹人生--奋斗的青春最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