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留幽怨向黄昏_朱淑真_断肠词_抒情主人公形象 - 范文中心

独留幽怨向黄昏_朱淑真_断肠词_抒情主人公形象

03/28

2004年第1期中国文学研究

No,1,2004[古代文学研究]

独留幽怨向黄昏

———朱淑真《断肠词》抒情主人公形象

刘晓林

(衡阳师范学院中文系,湖南衡阳421008)

关键词《断肠词》: 抒情形象 创作心迹 艺术意蕴

摘 要:朱淑真是有宋一代唯一能与李清照齐名的女词人,,。只有将无限孤独怨愤,付诸诗词,其词集名“断肠”,,主人公形象。本文以其词为依据,。探索词人创作的心理轨迹,从而对《断肠词》的深厚艺术意蕴,[[]A]1003-7535(2004)01-0065-04

theHiddenBitternesstotheDask

———AImageofLyricalProtagonistyinZhushuzhen’S“Heart-brokenPoetry”

LiuXiao-Lin

(ChineseDepartmentofHengyangNormalCollege,Hengyang,Hunan,421008)

Keywords“:Heart-brokenpoetry” LyricalprotagonistyProgressofwriting Artimplication

Abstract:ZhushuzhenwastheonlyfemalepoetwhoenjoyedequalpopularitywithLiQingzhaoinSongDynasty.Forhavingasadmarriageandadrearylifeexperience,shelivedindepressionandregretallherlife.Andherpoetrywhichwasfullofsolitaryand.indig2nationandwascalled“Heart-brokenPoetry”wasactuallytheportayalofherself.FromZhushuzhen’spoetry,wecouldseeavividfemaleimageoflyricalprotagonisty.Accordingtothepoetry,thisarticalanlynisedtheartimagefromfourdifferentprospectsandexploredherprogressofwritingsothatwecouldhavemorecorrectandmoreallroundconrehensionandjudgementtotheartimplicationin“Heart-brokenPoetry”.

  胡云翼先生在《宋词研究》一书中有专节论及南宋著名女词人朱淑真,他说:

  与李清照同负词名的女词人,有朱淑真。她

(薰风词话》)说约略生在李清照后数十年光景。《

・序》中所述,身死之后“,其诗为父母一火焚之,今所传者,百不一存”。身处下微,故生平身世留下资料极小。幸有同邑魏仲恭者,感其身世之悲苦,叹其词作之绝妙,于其死后,辑其亡作,汇为一册,并为之序。朱淑真诗词这传,魏氏之功莫大焉。

朱氏遗词,仅二十余首,这实在是无可补救的遗憾,但是,即便二十余首,就足以见其词之工丽精巧,其情之哀怨婉绝。她的词作于内容上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全为纯抒情之作品。如魏仲恭所言:“一生抑

[1]

触目伤怀,皆寓于诗,以写其胸中不平之气。”正因为

她是北宋人,这未免太离奇了)号幽楼居士,钱塘人,工诗及词。她的命运比李清照更要酸苦了,嫁与市侩为妻,一生便这样地悒郁无聊,永沦于痛苦里面,消磨她妁青春美景了。其词署名“断肠”,正是她生活的缩影……。

的确,两宋能与易安居士抗衡的女词人,唯朱淑真一人。但她的命运比李清照更为悲惨,其生于书家“,天资秀发,性灵聪慧”,柰父母失审,嫁为市井家妻,丈夫陷于苦海,无力自拔,只有将无限孤独怨愤,付诸笔墨,其诗词集名白“断肠”,足见悲伤惨痛之烈。据《断肠集

[收稿日期]:2003-05-10

这恐怕是对朱淑真身世创作最为全面的考证了。郁不得志。故诗中多有忧愁怨恨之语。每临风对月,

如此,所以《,断肠词》中有一个生动的抒情主人公形

[2]象。孟子有云“;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依

粗俗顽劣,日夕酗酒赌博,词人终生抑郁,抱恨而终。是理,则又可以说“:颂其诗,读其书,而知其人”。因为

透过作品的内容,我们完全可以了解到作者思想、情感的某些信息,有的甚至是重要的信息。所以,读《断肠词》,

[作者简介]:刘晓林,男,衡阳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主要从事古代文学研究。

65

完全可以把握朱淑真的精神世界,从而更多地了解这个苦命词人的种种不幸。

诗歌是抒情性的文学体载,它不像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故此,我们欣赏诗歌,也决不同于小说欣赏,以抓住人物形象通过形象去认识社会,感知生活。而诗歌则只是着重抓住情景二字,移情入景,以景索情,故不可能有如小说中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但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许多诗歌还是有人物形象的,如老杜《石壕吏》中狐假虎威凶狠残忍的小吏,概言之,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二种类型。一是诗歌描写刻划的客观人物,如《石壕吏》中的小,吏《,卖炭翁》中的烧炭老人等等;另一类则是诗歌中凸现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如《闻官军收河南北》中“漫卷诗书喜欲狂”的诗人自我画像。但这类形象往往写,没有“,即便涉及,,透过诗歌文本,慢慢揣摩玩味,《断肠词》中抒情主人公形象特别鲜明突出,通过对她的词作阅读,我们完全可以看到一个活生生的诗人站在面前,从外在的相貌全为作者血泪抒情之作。词人生居僻垠,身为莽夫之妻,足难出户,孤守蓬门,终其一生,仅作贫家主妇,生活至为狭窄,情感焉能繁富。举凡国计民生,羁旅行愁,山河秀丽,送往迎来等等丰富生活社会内容,都未能让词人感受而付诸笔端。其所咏者,全是自己孤独寂寞怀春伤秋的痛苦呻吟。这样,词人的形象就很自然融铸在诗词中间,让读者能清晰地感受到,这一点,应该说是《断肠词》一个显著的特色。

仔细阅读《断肠词》,联系作者的《断肠诗》,我们完全可以为词人描画出一个生动鲜明,形神并茂的艺术形象。

一、“夜深无伴倚空楼”:知音难免的孤独寂寞。如上所述,朱淑真命运悲苦。才思敏捷,聪慧多情的她,本应如安易之择赵明诚,吟诗作赋,夫唱妇随,即便是家徒四壁,粗粝布衣,但精神愉悦,乐在其中。亦

集》中,词人是怎样记录她一年的生活的呢?春天,风和日暖,柳绿桃红,无不令人赏心悦目,流连往返,可词

(伤人呢,却是“迟迟花日上帘钩,尽日无人独倚楼”《)。夏日,佳木葱笼,好鸟鸣啾,无不使人心旷神怡,春》

意清气爽,可词人呢,是“凉生还又捧幽恨;留取孤樽对

(夏雨生凉》)。金秋十月,云淡天高,月明朗朗,月开”《

才子佳人,自有观玩吟赏之乐,可词人形单影只,只能

(霜对月伤怀:“独坐小窗无伴侣,可怜霜月向人圆”《)。岁之将晚,冬日降临,词人更无心于夜》“玉树琼枝”

的雪景,更无缘赏受“围炉饮酒”,漫漫长夜,孤

(冬夜不衾难暖“;,《),,寐》

,构成了词人全部的,,她在《断肠词》里:

  独行独坐,独倡独酬还独卧。伫立伤神,无奈轻寒著摸人。此情谁见,泪洗残妆无一半。愁病

(减字栏花・)。伤。剔尽寒灯梦不成。《春怨》

这不是在写词,而是在撕心裂肝地向世人诉说自己悲惨的遭遇,词开端二首,一连五个独字,如大河奔各样的不幸与痛苦,但如有知心朋友可以倾诉,还尚为一种慰藉与解脱。最不幸的就是那种有苦无处诉,遍寻无知己的处境,那才是无法解脱的愁,朱淑真正是属于后者。词人没有知音,没有高朋,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李太白孤独,但他还能“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他更有“相看两不厌”的敬亭山。而朱淑真什么都没有。只有“伫立伤神”,泪洗残妆。她连“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机会都没有,因为她根本没有一个心中伊人,游冶他乡。她的生活根本没有一线希望。自始至终都是绝望!白天她孤零的一个人,百无聊赖地苦

(生查子》)。晚度光阴“不忍卷帘看,,寂寞梨花落”《

特征到内在的精神世界。究其原由,主要是《断肠词》泻,如急雨倾盆,淋漓酣畅,触目惊心。人生世上,都有

上,更是剔尽寒灯,彻夜难眠!“薄衾无奈五更寒,杜鹃

(阿那曲》)。他人有愁,只是叫落西楼月”《“度日如

年”,而朱淑真,则是“过三更已是三年,更有何人不老”!“伫立伤神”,紧承上句,写出内心极度的痛苦,

即便有离愁别苦,但那仍是对幸福生活回味与追求,希“著摸”,意即“撩拨、沾惹”。孔平仲《怀蓬阁》诗人云,望自在其中。可朱淑真不然,嫁了一个顽冥愚钝的丈“深林鸟语流连客,野径花香着摸人”。写的是深林小夫,他不会也根本不可能读懂朱淑真,不可能给她半点慰藉与温暖。朱淑真得到的只有残暴的辱骂殴打与无穷的孤独寂寞。可以想象在朱淑真短暂一生中,是不可能寻觅到一丝欢乐与幸福的,生活之于她,不是物质生活的匮乏,更重要的是精神生活的痛苦。人生害怕的是心更孤独,而朱淑真正是一颗孤独的心灵。词人犹如在冥冥黑夜掉入茫芒大海之中,除了死一般的寂静与恐怖之外,连一根救命的稻草也抓不着。这份无援的孤独与恐怖的痛苦,无不让她形诸笔端。在《断肠

径,鸟语花香,春意阑珊,煞是醉人,这是美景引起的愉悦,以致乐而忘返。朱淑真所言则截然相反,她写的是暮春三月,轻寒料峭,东风无力,百花凋残!词人独立窗前,思念身世,不禁悲从中来,热泪长流。下阕进一步抒写悲怨之情“,泪洗残汝”愁病交加,她的生活没有任何希望!词到此,一位形象消瘦,黯淡伤神,徘徊踟蹰,坐卧不宁,长吁短叹,以泪洗面的主人公凸现在我们面前。而结穴“剔尽寒灯梦不成”,给人物更加上了沉重的一笔,忧思愁怨,彻夜难眠,茫茫人世,如词人

66

者,夫复有谁?正因为“孤独”构成了朱淑真的全部生命,所以在她的诗词中“独”字使用频率特别高,几乎无一诗一词不言“独”!“孤独”是诗人心灵的全部内容,也是词人的外在形象。

二、“始知怜俐不如痴”:有才无命的怨恨愤懑。唐代大诗人杜甫《寄狄明夜博济》一诗有句云“:比人多磨!自古以来“,有才无命”,几乎成了一条颠复不破的规律。事实上,并非是天道不公,实乃社会不公,不是“有才无命”,而是社会之不能容才。朱淑真之悲剧,实根源于那个“男尊女卑”的社会,女性生活在社会的最低层,她们根本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生命宛如一团稀泥,任人捏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婚姻,“女子无才便是德”身上的枷锁,,。她根本无法得到自己的“真爱”,“浊物”,而且还得从一而终;更重要的是,她没有追求自己幸福的自由,却有那个社会根本不需要的“才”!唯其有才,她才倍感天道不公,命途蹇促。从这一角度说,还不如让她做个痴呆,一个只图物质果腹而不知精神追求的的痴呆。偏偏她聪慧异常,玲珑剔透,通诗文,精音律。但这有何用,徒令自己增悲耳!所以,词人满腹酸辛,一腔愤懑,问天不应,呼地不灵,只有以泪濡墨写新词,词人的《自责》诗二首,集中地抒写了自己这无法解脱的痛苦与怨愤“:女子弄文诚可责,那堪咏月更吟风。磨穿铁砚非吾事,绣折金针却有功。”“闷无消遗只看诗,又见诗中话别离。添得情怀转萧索,始知怜俐不如痴”。词人认为,自己的一切不幸都是因识字弄文而起,因为“看诗”,才知人生别离之苦,孤独之痛。所以词人痛心疾首地喊出“:始知怜俐不如痴”!这是愤激之语,是自感纤弱,无力抗拒巨大的社会习惯势力的呐喊。况且,因其有才,她承受各个方面的压力与责难,她无法分辩,也不可能让她分辩,她只有在心里流着血!“女子弄文诚可责”,这不是自责,而是对社会责难的反抗!为什么不能磨砚挥墨,为什么只能“绣折金针”,事实上,朱淑真即使一字不识,即使是“德、言、工、貌”俱全,生活也不会给她有任何幸福!《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那样“二日断五匹”的巧妻贤媳,不是也被驱逐出了焦门!所以“,磨穿铁砚”不是词人悲剧命运的根源,根源是那不公的社会,这种对社会不公的怨愤,于《断肠词》中随处可见。比如她的《鹧鸪天》:

  独倚栏杆昼日长,纷纷蜂蛙斗轻狂。一天飞絮东风恶,满路桃花春水香。当此际,意偏长。姜姜芳草傍池塘。千钟尚欲偕春醉,幸有茶蘼与海棠。

暮春的一天,词人独倚栏杆,面对蜂飞蝶舞的明媚春光,她根本没有欣赏的雅兴,她的凭栏,是百无聊赖的无所寄托。当她看到桃花陨落,飞絮狂舞,顿感青春易逝,韶华难驻!而造成这“花落人亡两不知”悲剧的罪魁祸首就是“东风”!在词人眼中,它摧残美丽,扼杀生命酿造着杀人的毒酒。她曾在《问春》诗中大声谴责生命,全部被万恶的“东君”剥夺殆尽,余下的只有刻骨的痛苦与无尽的怨愤!

二、“娇痴不怕人猜”;。,所,还有她,。而且,词人对生活,尤其是对爱情,只不过是罪恶的社会无情地夺去了她的爱情与幸福,词人不仅有过理想甜蜜的爱情,而且有过热情奔放的追求。《断肠词》中,有一首很独特的词《消平乐》,于内容言,这是词人唯一的一首爱情词,就风格言,也是仅有的一首风格清新明快,感情愉悦奔放的词作,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另一个天真热忱,娇羞痴情的形象。

  恼烟撩露,留我须臾住。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

词写的是一次男女幽会,男女主人公同游西湖,这样的相约,应该是极少的,因为当时社会不容许他们这样的举动。尽管柔情炽热,但游人如织,大众广庭之下,只能“美目眄兮”心相连,决不可造次手相携。正遗憾处,天公作美,下起了“黄梅细雨”,顿时游人归去,只剩得伊人与我,他们不是不能避雨,而是根本不想去,因为这是多么难得的机会呀,这时,女主人公实在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更不愿错过这终生难逢的机遇,不顾一切,投入情郎的怀抱,不怕隔墙有眼,更不顾少女的害羞,娇憨痴情地依偎着心爱的人。李煜的一首“菩萨蛮”写的是男女幽会,那位女主人公也是热情奔放,不顾一切投向伊人怀抱,因为“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可是“,娇痴不怕人猜”更大胆,更执着,尽管李煜笔下的她也“一昨偎人颤”,但那是一个“花明月暗笼轻雾”的夜晚,是一个了无人迹的“画堂南畔”。这里呢,是一个大白天,而且是车水马龙的西子湖畔,尽管风雨而走了游人,但隔墙岂真无人耶?而且主人公也完全知道可能有人能看到的,但她全然不顾了,今天终于有了这么个时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什么“授受不亲”,什么“众口烁金”,所有的清规戒律都见鬼去吧!我需要的是相恋以来朝思暮想的身体上第一次甜密的体验!《蓬子居词话》曾赞道:“娇痴不怕人猜,放诞得妙”,诚为至当之论。

看伯叔四十人,有才无命百僚低”。慨叹天道不公,良“东君负我春三月”,更是明白指出自己的青春、幸福与

67

可是,在那样的一个社会里,词人正当的爱是根本得不到理想结果的,昙花一现,便会为礼教的狂风骤雨所毁灭,这真挚的爱情只能是永远铭刻于心灵的痛苦的回忆与相思!止有如此,才有了她的《江城子》:

  斜风细雨作春寒,对尊前,忆前欢。曾把梨

花,寂寞泪阑干。芳草断烟南浦路,和别泪,看青山。昨宵结得梦夤缘。水云间,悄无言。争奈醒

典型症状。尽管历史没有给词人留下可靠资料,我们也不知其生命年华之久暂,但我们可以推断,词人长期都在病中,且华年早逝,这一点是毫无疑义的。在《断肠集》中词人有许多自我形象的写照,如她的诗《夜三首》之三:“似篾身材无事瘦,如丝肠肚怎禁愁,鸣窗夜听芭蕉雨,一叶中藏万解愁”。“似篾身材”“,如丝肠肚”,这是词人绝妙的自我画像,这不是姻娜多姿的“杨

来,愁恨又依然。展转衾空懊恼,天易见,见伊难。柳小蛮腰”,而是久愁多病的“骨瘦如柴”!二个比喻,

词人面对的不是姹紫嫣红的春花烂漫,而是斜风不仅写出了词人之形,更传出词人之神。这正是长期细雨的春寒料峭。由春光易逝想到自己的韶华难驻;“迟暮之感”攸然袭上心头,她记起了那次西湖的“和衣睡倒人怀”,可如今人生岐路各有归宿,相见何难,几成永诀!“三杯二盏淡酒”,怎敌这愁绪满怀。词人只有“梨花一枝春带雨”,望断芳草烟迷茫处于悲伤压抑痛苦之中的濒临绝境的人物形象。在几,写病体者。

,寄托极佳,物之与我,,,梨,实为伤己,词中的寒瘦

夜梦魂牵,昨夜,,无不是作者身心真实的写照。如《月答案,“,,”华清・梨花》:

,语出“《旧唐书・令,萝莺夤缘,柔附凌云,岂曰

  雪压庭春,香浮花月,揽衣还怯单薄。剞枕裴

回,又听一声干鹊。粉泪共,宿雨阑干,清梦与,寒云寂寞。除却,是江梅曾许,诗人吟作.长恨晓风飘泊。且莫遗香肌,瘦减如削。深杏夭桃,端的为谁怜落。况天气,妆点清明,对美景,不妨行乐。拌著。向花时取,一杯独酌。

这是词人对自我一个完整而形象的刻画“,揽衣单薄”“,粉泪阑干”“,香肌瘦削”等既是词人外在的形象,也是词人内在精神世界的写照。梨花即人,人如梨花,

能贤”!原是以女萝和莺这两种藤蔓植物靠攀援乔松而寄生扶摇直上,比喻利用关系,向上巴结而得高位。而这里却是反其意而用之,比喻无独立性的女子难以得到理想的爱情。词人明白,今生今世,决不可能拥有自己那份真爱,于是,从心理发出了绝望的呐喊“:天易见,见伊难”!这美好的爱情留给诗人的依然是刻骨的相思,永恒的痛苦。

四、“似篾身材无事瘦”:痛苦煎熬的骨烁形消。春风春雨,人何以堪!词人当如易安居士,曾多少次一个孤立无援的弱女子,遭受如此多的痛苦折磨,“寻寻觅觅”,希望能找到一二寄托;然而,悲伤已彻骨,心境悲伤凄凉,是无法形诸笔墨的,心灵的创伤无法平

何事可解忧!百无聊赖的词人仍然只有端起苦酒“,一

复,导致了词人身体的羸瘦多病。祖国的传统医学认杯独酌”。也就是这样的“独酌”中,词人消磨着青春生为,致人疾者之因有二,一为外感六淫,一为内伤七情。命,最终走向人生旅途的终点。淫者,太过之意也,外感风、寒、暑、湿、燥、火之六淫,是指感受异常气候,六气太过,不及或非其时而至,均能

从上面可以看出,朱淑真的《断肠词》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刻划是非常真实的,也是非常成功的,这恐怕是

引发疾病,外感之疾,其病易治。而七情乃指喜、怒、任何诗人的作品都难以达到的境界。读完这二十余首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的变化。在一般情况下属于词,一个活生生的朱淑真就站在我们面前,她美丽、多正常的精神活动,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所谓“喜怒哀乐,人之常情”也。但是,如情思波动过于突然、强烈,或过于持久反复的情态刺激,则会影响人之生理,使气机紊

情、聪慧,玲珑,才华横溢,感情奔放,她曾经热烈追求

自己应得到的幸福,包括心心相印的爱情,但社会不公,天道不彰,她的一切追求与理想化作一场刨梦,嫁

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所谓给一个市井愚夫,受尽欺凌,饱经屈辱,孤独寂寞,了无“忧、恐、悲、喜、怒,令不得以其次,故令人有大病矣。”知音,成天以泪洗面,临风伤悲,内心长期的痛苦抑郁,致病,不同六淫,伤乎内,发疾重,不愈之疾多因七情而起。朱淑真之一生,长期处于反复的情志刺激,忧思悲伤与怨愤构成了她全部的精神状态。忧思伤脾,悲伤肺,郁怒伤肝,伤脾则气机郁结,气短无力。伤肺则气机消散,脏腑功能减退,面色惨白,神气不足。伤肝则气机逆上,肝失疏泄,气郁化火,烦躁失眠。诸情交织,百病丛生I气短神怯,颓丧懊恼,多疑易怒,骨瘦形销。《断肠集》中词人动辄“长息”“,叹息,”正是内伤七情的

使她身心俱病,形消骨烁,她“色如桃花,命如黄叶”的

身世遭遇,留给后世许多同情与惋惜;而那“哭损双眸断尽肠”的凄词婉句,又令后人无限叹服与赞赏。

[参考文献]

[1《]断肠诗集》[2《]孟子・万章上》[3《]素问・玉机真脏论》

68


相关内容

  • 李清照与朱淑真词的比较
    李清照与朱淑真词的比较 李丽娜 内容提要 李清照.朱淑真都是宋代著名的女作家,且都以词著称于世.她们的诗词既有许多共同之特点,又各有千秋,堪称宋代词坛中双璧,在中国文学史上相映生辉.本文主要从李清照及朱淑真自身的特点以及她们词的思想内容和艺 ...
  • 朱淑真_断肠词_用典艺术探微_姚大怀
    2011年第7期 JournalofChongqi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SocialSciencesEdition)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No.72011 朱淑真"断肠词 ...
  • [转载]诗歌鉴赏中的常见意象解读
    近几年语文中高考都新增了一种新题型--诗歌鉴赏.对古典诗歌积累不多的高初中学生而言,难度不小.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走进古典诗歌?首要任务是把握诗歌中的意象.无论古典诗歌还是现代诗歌,采用的意象纷繁复杂,一下子把握不太容易,但是有些意象,在古 ...
  • 诗歌的意境和意象
    诗歌的意境和意象 一.诗歌的意境 意境,顾名思义,"意"就是情意,就是主观的思想感情:"境"就是境界,就是立体感的艺术图画.在文学作品中,"意"不能赤裸裸地说出,需借物来表现:&q ...
  • 11.名诗名句分类汇总--带修辞手法的古诗
    带修辞手法的诗句 在诗歌鉴赏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1.比喻 用另一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之处的事物作比方的一种修辞方式.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等.比喻的作用为可以化未知为已 ...
  • 高三高考古诗鉴赏
    古诗鉴赏应试策略 中 一.诗 国 古体诗 五言古诗 ( 汉代文人诗) 古 (古风) 典 (古诗) 诗 近体诗 五言律诗 歌 律诗 分 七言律诗 (排 律) 类 体 近体诗 裁 (今体诗) 五言绝句 绝句 七言绝句 (格律诗) 二.词 又叫 ...
  • 高考古诗词比较阅读
    高考古诗词比较阅读 比较阅读是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的好方法,也是进行阅读考测的有效形式.因此,在2007年高考古诗词阅读考测中,比较阅读题占有相当的比例.有重庆.湖北.江西.辽宁.浙江等五个自主命题省市采用了这种考查形式,超过全部18 ...
  • 长恨歌学案
    <长恨歌>学案 设计人:史文义 夏光星 审核人:张明国 教学目标: 1.鉴赏学习作者表现唐玄宗之长恨的方法. 2.人物内心活动的刻画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文以"长恨"为题,作者是如何表现"长恨&quo ...
  • 菩萨蛮韦庄
    河南省濮阳市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菩萨蛮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教学目标 1.把握韦庄疏朗秀美.明白晓畅("显而疏")的语言特点. 2.体会由情到景,由景到情,景情并茂的艺术效果. 3 ...
  • 唐诗三百首之.卷八.五言绝句
    ============================= <鹿柴> 作者: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注解]: 1.鹿柴:以木栅为栏,谓之柴,鹿柴乃鹿居住的地方. 2.返影:指日落时分,阳光返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