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矫正对象焕发出个案分析 - 范文中心

社区矫正对象焕发出个案分析

01/06

社区矫正对象好X个案分析

一、基本情况

1、基本信息:XXX,男,1993年7月27日出生,初中文化,身体状况良好,未婚,家庭住址:XXX村。

2、犯罪及处罚情况:2012年因故意伤害被人民法院宣判,由于XXX认罪态度较好,积极赔偿被害人的经济损失,取得被害人的谅解,并且是初犯,被人民法院从轻判处有期徒刑1年,管制管制1年。

3、目前情况:在民权县道南网吧做网管工作。

4、背景资料:XXX是家里的小儿子,由于父母经常外出打工不常在家,所以主要是由其祖父母带大。其祖父母从小就对他宠爱有加,无论要什么东西都尽可能满足他的要求。在学校里,XXX的学习成绩比较一般,对于老师的教导置之不理,经常逃课逃学,成群结伙的在游戏房里游玩,有时候还在一些娱乐场所寻衅滋事。

5、性格特征:XXX由于从小缺少父母的关爱,缺少家庭的教育和关怀,导致其个性较为偏执,凡事以我为中心,我行我素,对于自己的行为可能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缺乏必要的判断和预见能力。

二、矫正关系的建立及加深

纳入社区矫正以后,XXX对于社区矫正的各项规定和纪律,有一定的反感情绪存在,觉得社区矫正可有可无,一副无所谓的

态度。在随后的个别谈话中,司法所工作人员首先向其讲解了社区矫正的严肃性,使其明白违反社区矫正的严重后果。其次从其熟悉的网络相关话题入手,逐步拉近与XXX的距离,消除双方之间的敌对情绪。并向其提供有关就业信息和职业培训政策,帮助、了解、分析XXX在就业方面所碰到的困惑。通过多次面谈后,所交谈的内容和范围不断扩展、深入,取得了良好的相互沟通和了解,建立了互相信任的专业工作关系。

三、矫正对象问题研究与诊断

1、家庭缺少关爱。XXX的父亲长期在外面开车,平时很少在家关心和教育XXX。而其母亲是典型的农村妇女,平时通常在外面干零工,对自己的儿子比较宠爱,有什么要求都会尽量满足。家里对XXX平时交些什么朋友和做些什么都不太了解,缺乏必要的沟通和教育。

2、法律意识比较淡薄。从与XXX几次交谈中,发现XXX对法律知识的掌握非常有限,认为自己以前的“事情”主要是交友不慎,碍于所谓的朋友义气而不好意思不去。对自己行为后果的严重性和违法性,没有足够的认知和预见能力。

3、尚未脱离不良的社会圈子。在XXX被判处管制后,尚未脱离原有的所谓朋友圈子。不时的一起去娱乐场所聚会,更有通宵上网玩网游的事情发生。

4、自身条件不足就业期望值过高。由于XXX是初中文化水平,尽管在以前打工中做了一段网吧网管工作,但其自身就业综

合能力仍属偏低,对目前的就业环境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缺乏足够正确、理性的判断。

四、矫正计划

1、通过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和案例,帮助其反思以往的错误行为,加强法律意识。

2、会同XXX父母与其沟通交流各自的想法和观点,缓和家庭成员间的紧张气氛,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谅解的家庭关系。

3、搜集就业和职业技能培训有关信息,帮助XXX掌握一技之长,消除过高的期望,正确看待就业过程中所碰到的各种困难和挫折。

4、会同矫正志愿者和家属,劝说XXX脱离目前的社交圈子,重新开始自己的人生道路。

五、矫正介入

(一)介入理念。

平等、尊重、接纳的态度,助人自助,帮助XXX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介入措施。

1、利用集中教育和个别教育的机会,帮助教育XXX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常识,使其对自己以往的行为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而不是仅仅归咎于自己交友不慎。提高XXX的服刑意识,使其认识到刑罚执行的严肃性,认真接受社区矫正。

2、会同XXX的家人与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沟通,创造一种

良好的氛围,努力促使双方的互相认同和谅解。采取换位思考的方式让XXX感受家庭的温暖和关爱,理解父母的苦心和辛劳。

3、帮助其了解就业信息。让XXX对目前的劳动就业环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盲目定位追求高工资和福利待遇,而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择业。同时让XXX清楚就业的残酷性,希望XXX能够参加职业技能资格培训或是在平时多学习一点相关技能知识,以增加自己的就业竞争能力。

4、以实际案例帮助其分析其中的利害关系,劝说XXX脱离目前的社交圈子。使他能够正确定义朋友的含义,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的所谓“义气”上。

(三)介入效果。

XXX能够积极按时参加社区矫正各项教育学习活动和社区公益劳动,做到有事请假于后补上,且表现良好态度诚恳。在就业方面能够正确看待现有的就业环境,积极寻找工作岗位谋取成功就业,虽然在有些方面做的还不够,但在思想上比以往有所提高,不再得过且过。和父母的关系也有所缓和,能够偶尔帮助做一点家务活。在社交方面虽未完全断绝联系脱离圈子,但联系的次数频率有所下降。

六、评估与反思

虽然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后,XXX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变,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工作成效,但由于XXX在自身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方面的缺乏,以及目前社会对他们的歧视态度,使得

像XXX这种经历的矫正人员很难稳定。尚存在较大的不稳定因素,还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帮助和支持。


相关内容

  • 矫正社会工作
    第一章 矫正社会工作概述 矫正的定义:国家司法机关和相关工作人员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使犯罪者或具有犯罪倾向的违法人员得到思想上.心理上和行为上的矫正治疗,从而重新融入社会,成为社会正常成员的过程. 矫正制度和措施的功能: 1. 惩罚:矫正制度 ...
  • 社区矫正方案
    社区矫正个案分析 ---社区矫正对象蔡远来个案分析 (石湾镇司法所) 一.基本情况 姓名:蔡某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40年某月某日 文化程度:小学 婚姻状况:已婚 家庭成员情况:妻子柳某,现无业:夫妻双方均为失地农民 家庭地址:横山县石 ...
  • 湖南省社区矫正工作者守则
    关于印发<湖南省社区矫正工作者 守则(试行)>的通知 湘社区矫正办[2009]7号 各市州社区矫正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为提高社区矫正工作者素质,促进社区矫正工作者依法 履行职责,确保我省社区矫正工作规范开展,现将<湖 ...
  • 20XX年抚州市社区矫正工作要点
    抚司矫正字[2011]5号 关于印发<2011年抚州市社区矫正工作要点> 的通知 各县(区)司法局.金巢经济开发区司法局: 现将<2011年抚州市社区矫正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二〇一一 ...
  • 宁波市第三届(20XX年度)德育专项个人课题
    编号 宁波市第三届(2011年度)德育专项个人课题成果评审获奖名单 一等奖 共56项 课题名称 学校 课题负责人 宁波市慈湖中学 宁波市职教中心 宁波市职教中心 宁波市甬江职高 宁波市实验学校 宁波市中原小学 宁波十九中学 张满福 何丽波 ...
  • 331社会工作原理-西北大学考研真题
    2016年------331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老年社会工作 2.矫正社会工作 3.非批判 4.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5.镜中自我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为什么社会工作中需要坚持社会工作专业伦理 2 ...
  • 派驻检察室工作效能调查及对策研究?
    派驻检察室工作效能调查及对策研究 作者:王乾 刘长清 来源:<法制博览>2014年第10期 作者简介:王乾,山东省菏泽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刘长清,山东省定陶县人民检察院研究室主任.1菏泽市人民检察院,山东菏泽274000: 2 ...
  • 青少年社会工作
    单项选择题 1.根据有关学者对青少年的分类,具有爱游荡.吸毒.性滥交.惹是生非等行为的青少年属于( ). A .偏激青年 B .叛逆青年 C .另类青年 D .问题青年 2.孔某自幼脑瘫造成残疾,走路略有不便,受到周围不少人的嘲笑.作为社会 ...
  •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小抄
    名词解释: 1特殊儿童是指在生理上.心理上及智能上异于普通儿童,具有特殊的教育需要的儿童.其特殊的需要包括:特殊的教育场所.特殊的教育方法.受过特殊教育训练的教育者和教学手段等. 2训练中心模式是指在固定的场所内有专职或兼职的特殊教育专业人 ...
  • 应用负强化矫正儿童咬指甲行为的个案研究
    摘要:与正强化的矫正教育方式一样,不快的刺激教育同样也是为了达到教育人的目的,尤其对生活方式不良的儿童是一种必要的教育补充.负强化技术教育的前提是热爱儿童,在实施的过程中应尽力做到适时适度.整体协调,具有针对性和灵活性. 关键词:负强化 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