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也能哥俩好 - 范文中心

中美也能哥俩好

10/13

  新崛起的大国可以选择对现有秩序的逐步参与和改善而获利,原有格局主持者也完全可以通过发展建设性的战略关系影响和塑造新崛起者的行为,从而达成面向未来的良性的国际权力转移。

  

  胡锦涛主席访美引发了全球关注,有评论者认为,美国方面的表现反映了美方对华政策思维已告别冷战后的意识形态和地缘战略敌意思维,开始严肃对待中国作为新全球战略伙伴的可能前景。

  关于总体上中美关系的前景,中美两国无论在媒体还是学界,确实存在相当尖锐的消极看法。就美方而言,对中国的负面看法主要集中在对中国意图的猜疑,认为中国的发展和强大,特别是军事力量的崛起,均包含针对美国在亚太存在,甚至全球利益的用意,换言之,中国并非美国事业的全球伙伴,而是类似前苏联的全球潜在对手。这一思维冷战色彩甚浓,基本无视中美关系与美苏关系的根本不同及时代场景的变化,在其表面的激昂言辞之下,实际上暗含着种族主义和文明冲突论的思考,只是由于政治正确的原因,不好言明而已。

  就中国学界部分人士而言,对美国意图和对华政策的目标也多有提防,其最有代表性的看法是所谓中美“结构性矛盾”的理论。这一派看法认为,由于现实主义和地缘战略的零和博弈状态,中国发展必然遭到美国的全面遏制,他们以此解释两国所有领域的现实和未来冲撞。由于历史的恩怨和知识的隔膜,这一看法在中国国内确有相当多拥趸,而且随时会因有关的新闻事件发酵。可以说,“结构性矛盾”的看法折射了中国社会对美国对华意图的普遍焦虑。

  回溯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有关结构性矛盾的理论源自对两次世界大战前英德和日美等大国关系的研究,其根本观察尺度是国际权力的转移和国际秩序的演进。无可否认,30年来某种巨大的国际权力的转移正在发生,二战后欧洲传统大国的声音在减弱,中、日、德、印、俄、巴西等新兴国家则在承担日益显著的地区和全球责任,其中中国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的日益凸显地位尤为引人注目。外部世界对这种中国新地位的适应或不适,乃是从军事到经济等各种版本的“中国威胁论”得到欧美公众响应的社会原因。

  然而,对中美关系持负面前瞻的人们忽略了另一重要历史教训:新国际权力格局形成未必注定是根本冲突的,美国本身的国际权力成长过程就是最好的例证。通过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发展,美国取代英国成为国际秩序主要建造者和维护者的历史表明,新国际权力的崛起不是注定导致首要大国间的殊死搏斗。一方面,新崛起大国可以选择对现有秩序的逐步参与和改善而获利,而另一方面,原有格局主持者及其盟友也完全可能选择通过发展建设性的战略关系影响和塑造新崛起者的行为,从而达成面向未来的良性的国际权力转移。

  从这个意义来说,就像历史上很多致命的权力斗争起源于某些观念和思想的偏执,在此举世谈论中美关系走向的时分,值得人们再三警惕的是,所谓“结构性矛盾”的理论也许正是一种“自我实现”的坏预言,是塑造对方敌意,而不是真正捍卫自身利益的工具。

  在决定冷战最后结局的年代里,中美关系曾是有效的现实主义国际战略关系的典范。冷战结束至今,两国国内发展和整个国际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应该看到,两国既面临极大的国内问题的挑战,也遇到了不同于历史任何时间的全球环境的变化,这些基本现实要求双方对彼此和世界有全新的认知。今日中美关系不仅是两个具备巨大力量的核大国的关系,两国也共同面临诸多日益紧迫的全球课题,两国在经济和贸易领域的深度嵌入也是史无前例的,这种新现实使得两国在认识和设计政策时,必须也只能通过漫长的努力寻求共赢之道。所以,本次美方的高度热情可以看做是对中国现实及潜在国际权力的某种正面看法,而关于共同责任等论题的提出则意味着中方对自身新力量的意识。

  从这一意义上看,此次国事访问的确是一个影响会很深远的大事件,它表明两国终于开始超越难以避免的现实冲撞,决心从更深广的全球和历史责任立场看待彼此的关系,以便探索和尝试建立一种良性互动和共存的建设性关系。这样的进展本身既是遏制地区危机升级的政策需要,也反映了中美共同应对未来挑战的明确意愿,更是对中美是否存在结构性矛盾问题的一个明确答案。


相关内容

  • 浅谈陶行知"爱满天下"教育思想对班主任工作的启示
    浅谈陶行知"爱满天下"教育思想对班主任工作的启示 摘要:"爱满天下"是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最重要的教育思想之一.意思是说,教育的核心是爱学生.热爱学生是师德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捧着 ...
  • 旭日阳刚事件
    网络营销论文资料 这几天,汪峰禁止旭日阳刚无偿使用<春天里>一事引起了轩然大波,虽然支持汪峰的人要更多一点,但认为旭日阳刚应该继续无偿使用汪峰的歌曲进行商演,并觉得汪峰"红眼病"的人数绝不少,这种奇怪的现象让 ...
  • 入世后中美经贸关系研究
    入世后中美经贸关系研究 摘要 2001年11月11日, 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掀开了中国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篇章.经贸关系一直是中美双边关系的主体,它如何演变发展对中美双边关系有着重大影响.长期以来,由于两国在政治制度.意识 ...
  • 中美在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2005-12-30 12:03:00 乐途旅游 字号:[大 中 小] 选择背景色: 我来说两句 中美两国1979年1月31日签署文化合作协定,之后又连续签订了六个文化交流执行计划.交流的内容几乎涉及到文化艺术的各个门类,形成了多渠道.多层 ...
  • 浅谈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浅谈"新型大国关系" 回顾上世纪中国的对美政策和中美关系的历史,双方既有尖锐的对立,却也有过合作.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大国,一直以来就不受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待见,在新中国成立前后更是遭受资本主义的各方面压制,使得新中国一路 ...
  • 猴王:中美声明后国际形势的翻转--解读中美[联合情况说明]
    猴王 中美声明后国际形势的翻转 --解读中美<联合情况说明> 重点新闻:昨天叙利亚突然调转枪头对俄罗斯强硬,拒绝俄罗斯派兵过去驻军:俄罗斯则威胁叙利亚要支持联合国对于叙利亚的制裁.这些都和中美谈判的结果有关,看看今天的新闻就知道 ...
  • 从跨文化视角探析中美商业文化差异
    从跨文化视角探析中美商业文化差异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多元化文化共存,国际交流更加频繁和紧密.中美两国之间的商贸活动也日益频繁,但是中美两国在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的商业文化差异阻碍了中美两国商贸活动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将从跨文化的 ...
  • 中美贸易摩擦新形势及应对策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美贸易摩擦新形势及应对策略 作者:边丽娜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4年第15期 摘要:中美贸易摩擦是中美经济关系中的重要问题.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呈现出新的动向和 ...
  • 王立新:莫让"美国遏制中国"成为自我实现的预言
    不必反应过度,应该看到,美国是一个多元社会,各种声音都会有一定的市场,毫无疑问,主张遏制中国的声音将来仍然会不时出现,有时甚至声势浩大,并可能对美国政策产生影响,但这毕竟只是众声喧哗中的一种声音 摘要:美国当前对中国采取的是接触加防范的两手 ...
  • 中美关系的历史与现状
    中美关系的历史与现状 一.目标导航: 中美关系是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上最重要的国家双边关系之一.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和走向,不仅关系到中美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影响亚太地区乃至世界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