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章也讲究"色香味" - 范文中心

好文章也讲究"色香味"

04/02

   笔者在媒体工作数十年,接触了大量通讯员的来稿,很多通讯员的稿件都要频频回炉才能采用。那么如何提高通讯员的写作能力,写出好文章呢?

   看到一篇好的文章就像吃到一餐美食一样,带给人的是“色香味”俱佳的享受。那文章要怎样写才能“色香味”俱佳呢?首先,要确定“菜肴”的主角是什么,就是要提出鲜明犀利的观点,其次要有真材实料,当这两项确定后,就进入精雕细琢的阶段了,也就是要不断修改、锤炼语言。当然,还要谋篇布局。

   首先,提出鲜明犀利的观点。提出观点需要作者准确地把握社会关注的热点和人们关心的重点,唯此才能提出令人眼前一亮的观点,站的角度不同提出的观点就不一样。

   在实际操作中会发生这样的事,通讯员往往就会偏向于站在自己工作的角度来提出观点,写文章。可是本来一篇普通的文章,但是到了一个好的编辑手中就会大放异彩。原因就是编辑是站在读者的角度看问题,就能找到读者所关心的重点,发现了其中更能引人注意的部分,这和编辑丰富的经验分不开。而作者长期在本职工作岗位,有时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人云亦云,或者是为完成写作任务仓促成稿的情况。

   比如一篇通讯员写来关于机场边检站的新闻稿件,原标题为《从细微之处打造精细化服务》,文章的内容很扎实,对于相关工作部门也极具参考价值,但就是基于自身工作岗位的角度而提出的,观点流于一般,即机场边检站如何采取创新举措提高服务水平。

   提出这样观点的文章往往就会淹没在众多文章里面,编辑在审读了这篇文章后,站在读者所关心的角度上,将文章的观点重新提出:“旅客通关速度提升了30%,旅客满意度评价系统反馈的旅客满意度达99.4%。”随即,文章的标题也改为《99.4%的旅客满意度从何而来》,令文章出彩。

   有些通讯员对给新闻稿件起标题也不知从哪下手,其实,当观点找准了之后,标题往往自然而然就出来了。

   其次,要有真材实料。写新闻稿件不一定要找到最有分量的资料,但找到的资料一定要最具代表性。

   笔者曾经收到过一篇通讯员写本单位带头人的稿件,这位带头人刚刚获得了省级五一劳动奖章,有很多的先进事迹。但是通讯员的稿件却像写工作报告,虽然不断地渲染带头人在本单位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但是用语过于夸大,使得人物形象不可信而且略显干瘪。

   为了将这个人物稿件写出彩,笔者又特意联系了这位企业带头人,和他约了采访时间和通讯员一起对他重新进行了采访。访问中对于他工作方面的事情并没有过多地关注,而是用心观察了他办公室的陈设和他说话态度的语气特点,在采访中,有下属来请示工作他如何答复等等每一个细节都引起了笔者的注意。在他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幅“厚德载物”的书法作品,笔者就“厚德载物” 这4个字, 请他谈了他的认识和想法。而他关于“厚德载物”的看法,让笔者对这位带头人有了全新的认识。采访结束后,经过思考,对这篇人物专访进行了修改。 “厚德载物”这4个字就成了整篇文章的亮点,一篇人物形象略显干瘪的工作报告式的文章立刻变得生动起来。

   找到具有代表性的材料,这就是真材实料。有时候通讯员固执于对材料分量的要求,反而不知不觉中往材料中添加了水分,变得虚假起来。所以,真材实料对于一篇新闻稿件的成败至关重要。

   第三,要精雕细琢。玉雕为饰,文改为章。古人云:三分文章,七分改。大多数人都没有那样的天赋和才气可以一气呵成一篇佳作名篇的。

   有时一篇好文章的出炉如璞玉般需要成千上万次的修饰方能成文。我们都听说过北宋王安石脍炙人口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其实,这句诗用的并不是“绿”字,而是“春风又‘到’江南岸”。这“到”字按说也不为过。但王安石 “到”改为“过”,又改为“入”“满”……如此反复了十余次才有了这个生动的“绿”字,这一个“绿”让诗人煞费了苦心,不能不说对于一篇好文章、一个佳句来说推敲、修改很重要。

   打好草稿以后要不断地修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改文章是发现其中的不足之处。

   这里面有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就是文章写好后要多读几遍。“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大声地或默读自己的文章几遍,就能发现自己文章的不足之处。读出来觉得拗口、罗嗦、语句衔接突然、词语空洞、笔误、笔漏等问题,都能及时发现并做出纠正。亲手纠正自己存在的问题以后,可以从中吸取教训,掌握写作规律。长期坚持自读修改,写作能力一定能有很大的提高。这是一个实用的方法,但往往却被人忽视。

  同时,既要重视修改自己的文章,又要重视编辑们怎样修改你的文章,进行对照,这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这也是很多通讯员所不重视的一步。往往认为稿件发表就“完”事大吉了。

   另外,还有一点需要提醒通讯员的,就是多阅读别人的好文章也是写好文章的一个重要途径,但多读的同时还要注意精读。

   多读,就是要“博采众家,取其所长”。精读,则是在广泛阅读多样文章的基础上,细细研究其中有现实价值的文章,积累知识的同时,关注其提出的论点和中心。倘若能结合自己的情况,有目的和针对性地进行阅读,那么收获会更大些。

   多阅读,除了可以把握社会关注的热点,有助于提炼鲜明的观点,同时还可以积累丰富的知识,在阅读时,如能不断地做摘录,写心得,和写文章结合起来,就能更有效地提高写作水平。

   遇到好的诗词语句和文章还要能背诵,背诵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第四,要重视谋篇布局。文章最重要的、最艰苦的工作是对材料的选择与安排,文章不论篇幅的长短,段与段的联系总是千丝万缕的,写文章要考虑好这内在的关系,正确布置好“兵”与“阵”,这样文章的结构才会合理,才能引人入胜。

   通讯员的稿件中一般会出现的长篇大段式的、毫无意义的“摆设”,或者是不能忍痛割爱的所谓的“精彩”片段,实际却不能突出主题,反而淡化了主题。另外,新闻事件顺序前后颠倒,材料选取不当等问题都会影响文章的质量。

   新闻报道要围绕中心选择材料,也要剪裁材料,做到详略得当,主次分明。

   如曾经有一段时间,笔者收到一家航空公司的通讯员来稿,不论内容是写航班时刻调整,还是写航空公司服务创新或者客流量等等,在文章的后半部都会衔接一段该航空公司一直在实施的“五年计划”的具体内容,以及“五年计划”实施后公司的新面貌。

   这就使得文章看起来很奇怪,尤其是使得文章的结构很不合理。有时候,一篇小小的通讯也要后缀上长长的“五年计划”内容。后来才知道,原来是这家航空公司非常重视宣传,希望通过“五年计划”在媒体上频繁见报,增加关注度和美誉度。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另一部门的通讯员来稿上,每一篇新闻稿件的后半部分,都是本部门采取了什么新的服务举措,本部门干部员工如何加班加点为客户服务。通讯员的出发点是好的,是为了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宣传本部门,鼓舞本部门干部员工,以便提供更好地服务。

   但是,实际上这样与文章主题不搭的内容,就是到编辑手中也一样会被删除。所以,文章的结构要合理,安排要精当,并不是简单地叠加。如果确实要加上这一部分的内容,那通讯员一定要多动动脑子,不要影响文章的整体结构。

   好文章要“色香味”俱佳,还有体验生活和多练习写作,这两点不容忽视。

   一是要重视体验生活。好的通讯员都是在基层岗位工作锻炼过,而现在有些通讯员是大学一毕业就分到工作单位负责宣传,缺乏实践和体验。如果缺少实际生活的积累,又缺乏本身的实际感受,是很难摸准时代脉搏的。大手笔能写出好文章,就在于他们对生活深厚地积累和渊博的知识。

   所以,作为一个写作者应该多重视体验生活,并在此基础上多观察以累积丰富的经验。

   笔者曾经在深圳机场集团公司宣传部门工作,经常到基层单位采访,许多好的题目和线索都是从第一线的实际工作中得来的,体会到深入实际,掌握第一手材料,对于做好新闻报道工作至关重要。

   如深圳机场地面服务部门的速写《奉献岂止在蓝天》一文,笔者开头用的第一句话是“累死了”,1994年1月27日下午深圳机场地面服务部门的一位姑娘对前来接班的女伴长嘘一口气,说出了自己的感受。

   这种文章的开头很少见,但是非常形象化,若不是作了细致地采访,是凭空想不出来的。

   不断地在实际生活的积累中,才能表达真情实感。很多时候,不是走马观花地到现场看看就能挖掘真正的新闻的。

   文学巨匠鲁迅曾说过:“所有宝贵的文字,是用生命的一部分,或全部换来的东西,非身经战斗的战士,不能写出。”

   二是要经常练习。提高写作水平,关键的一环还是要经常练习。

   中国有句俗话,“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这说的是打拳和唱戏。写文章也是这样,不经常练习要想提高写作水平,是很困难的,练习得多了,就会熟能生巧,得心应手。

   练习写作,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一关,必须采取正确的态度,闯过这一关。

   不论是谁,初写,一定写不好。这不要紧,功夫总是一步步长进的,不可能一下跑得很远。写文章,不要怕写不好,怕丢丑,因而就不写,这是自弃、偷懒行为,不可取。练习写作,也可以从像学画写生那样,从最简单学起,练好基本功。

   过去有人问欧阳修,怎样写好文章,欧阳修说:“无它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

   勤读书多练习,就能写好文章,这实是经验之谈。成功者的经验告诉我们,练习写作既要克服困难费力而不乐多做的思想,又要克服那种怕写得不佳而懈其心、懒于做的思想,只有下苦功,勤学勤做,坚持不懈,不怕困难,才有可能练就得心应手、左右逢源的“神笔”。

   就像用心做菜和不用心做菜一样,用心做出的菜肴才是真正的美食。写文章在很大程度上也表现作者的内心。如果一篇文章连作者自己也不能感动,那怎么能去感动读者,引起读者的共鸣呢?作者用心写一篇文章时,读者就可通过这篇文章和作者进行交流。作者自己也能发觉,用心写文章时和为了应付或别的什么写的完全不一样。

   因此,一个想写出好文章的通讯员要具备责任感和使命感,热爱新闻宣传报道工作,从内心深处培养对新闻写作的兴趣,用心写文章。

   (作者为中国民航报深圳记者站站长,《空港》杂志总编辑)


相关内容

  • 红楼梦里的丫鬟食谱:三菜一汤,色香味俱全,连宝玉都来抢着吃!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百科全书,这饮食文化就占了很大的篇幅.红楼梦里的吃可真有讲究,单单一个丫鬟食谱就令人垂涎不已.咱们来看看红楼梦里的丫鬟们都吃什么! 那日,厨房里给芳官儿送饭来了.厨房柳家的送了个食盒来,里面是:一碗虾丸鸡皮汤,一碗酒酿 ...
  • 重庆火锅文化特色新寓意
    (重庆三峡学院,重庆 万州404000) 中图分类号:TS972文献表示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1)12-0114-01 摘要:纵观古今,火锅发展源远流长.其文化特征也历久弥新,不同的时代赋予了火锅不同的文化和精神,形成火 ...
  • 20**年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阅读复习试题
    2013年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试题 复习卷 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 (一)茉莉花(节选) 初夏的一天早上,我在阳台上惊喜地发现茉莉花长出了好多叶子,整株茉莉花都绿油油的了.枝上还露出了一个个绿色的小苞 ...
  • 人不可一日无蔬
    "人可以一月不吃鱼肉,但不可一日无蔬".在如今的时尚生活中,蔬菜对人来说已越来越不可或缺了. 我们居家过日子离不开蔬菜,而做菜决不只是简单地烧热即可,这其中的讲究可大着呢!它既因人而异,也因菜而异.因此有人说一百种蔬菜, ...
  • 做孩子阅读的引路人
    做孩子阅读的引路人 作者:司明卓 来源:<读与写·教育教学版>2014年第01期 摘要:学生的课外阅读不仅能巩固和扩大课堂教学成果,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养成 ...
  • 南北饮食文化差异
    南北饮食的差异 ,大家可能首先会想到南方主食大米.北方主食面粉.但是东北生产大米,而且久负盛名,颇为有趣的是东北人自己有名的大米主要卖到其他地方,自己却不喜欢吃. 从菜系来看,南方菜系优势明显.有广东的粤菜.四川的川菜.湖南的湘菜.江浙的杭 ...
  • 中国餐桌礼仪
    一.饮食礼仪内容 餐桌礼仪在中国人的完整生活秩序中占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他们认为,用餐不单是满足基本生理需要的方法---也是头等重要的社交经验.为此,掌握某些中式餐饮规则的知识便显得特别重要了,无论你是主人,抑或只是一位客人,都必须掌握一 ...
  • 幽径悲剧说课稿
    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幽径悲剧>获奖说课稿 一. 说教材 1.本课的地位及作用 本课是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第五单元第二十三课,是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所写的一篇散文.文章内涵丰富而深邃,语言精练.通俗而又 ...
  • 佛手之香肖复兴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佛手之香肖复兴 那个星期天,我在潘家园旧货市场外面的街上,买了一个佛手.那时,这条街和市场里面一样的热闹,摆满了小摊,其中一个小摊卖的就是佛手.卖货的是个山东妇女,十几个大小不一.有青有黄的佛手,浑身疙疙瘩瘩 ...
  • 狗不理包子的由来
    狗不理包子的由来 "狗不理"创始于1858年.清咸丰年间,河北武清县杨村(现天津市武清区)有个年轻人,名叫高贵友,因其父四十得子,为求平安养子,故取乳名"狗子",期望他能像小狗一样好养活(按照北方习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