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活页文选答案 - 范文中心

中华活页文选答案

05/26

1.(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决眦入归鸟

(3)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4)老妪力虽衰

(5)晨兴理荒秽

(6)适与野情惬

(7)徙倚湖山欲暮时

(8)欲济无舟楫

(9)惟吾德馨

(10)日暮乡关何处是

(11)征蓬出汉塞

(12)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13)霜落熊升树

(14)白云千载空悠悠

(15)袒胸露乳,矫首昂视

(16)巴东三峡巫峡长

(17)盗窃乱贼而不作

(18)其人视端容寂

(19)山山唯落晖

2.(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对偶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

竹柏影也

(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5)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6)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

(7)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8)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9)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10)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1)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1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1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1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16)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7)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8)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3.(1)颓 已 屑 (2)销 匿 衰 载

(3)皇 (4)斓 藩 啸

4.A(A项中《湖心亭看雪》的作者张岱是明末清初人)

5.A、C (A项中《礼记》应为儒家经典;C项中雨果是法国作家)

古文梳理

《桃花源记》

(一)1.①田间小路 ②从前的、旧的

2.④

3.①起初,洞口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

②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就)都来打

听消息。

4.说明桃花源神奇美好,令其向往。

(二)1.B 2. ①从前的、旧的 ②计划

3. ①捕鱼的人对此感到很诧异。(他)继续向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②问现在是什么朝代了,竟然不知道有过汉

朝,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

短文两篇(《爱莲说》《陋室铭》)

(一)1.(1)多 (2)洗涤

(3)长枝节 (4)很少

2.(1)我则唯独喜爱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

(2)(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3. 具有不慕富贵名利、洁身自好的高尚品德的人。(或君子的美好形象: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正直不苟,豁达大度,不慕名利,洁身自好。)

4. 示例l:兰花,兰花无论种于何处都默默无闻地绽放,默默散发出幽香,具有纯朴高雅,不张扬、不媚俗的品质。

示例2:梅花,“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能凌霜傲雪,展示了逆境中奋进、战胜困难的精神。 示例3:桂花,桂花不仅香气浓郁,而且可以作为

香料,入药、入茶,有很强的实用价值,自然让人联想到无私的奉献。(由桂冠、月中的桂树想到桂花的高贵亦可)

(三)1.(1)有名(或“出名”“著名”)

(2)这 (3)调弄,这里指弹(琴)

(4)使……劳累 2.D

3.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4.示例:作者采用类比的手法,以历史上两个知名人物的名室和自己的陋室作比,说明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主人品德高尚。

《核舟记》

(一)1. C 2. 同“屈”,弯曲

3. ①(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果核雕成的小船,(刻的)应当是苏轼游赤壁(的情景)。

②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

(二)1.核舟船头三人的神情、动作 逼真

2.①类似,像 ② 弯曲

③ 善于,擅长 ④ 早晨

3.①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

②县令起初不懂得珍惜,随便把它悬挂在墙壁上。

4.通过写猫的反应,从侧面表现画作的精美。如:县令把画卷拿起来,猫就蹦跳着追赶它,可见画卷上的老鼠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大道之行也》

1.①通“举” ②和、平

2. ①因此人们不单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单抚养自己的子女。

②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

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老人和孩子们个个都安闲快乐。

《三峡》

(一)1. ①断 ②有时

③快 ④全,都

2. ①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趣味无穷。

②议论的人说泰山、华山、衡山、庐山都没有这种奇异的景象。

3.甲文段写群山具有连绵不断、雄奇险拔、遮天蔽日的特点。乙文段描绘的巫山及其神女峰具有高、奇、秀等特点。

4.对祖国壮丽山川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二)1.D(“高猿”是一个偏正式的语言单位,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不停顿)

2.A(“隐”是“遮蔽”的意思)

3.B(A项是表倒装的助词,可不译;C项是动词,意思是“去”;D项是代词,意思是“它”;题干中的例句与B项都是结构助词,意思是“的”)

4.B(选文第二段先写水之盛,再写水之速)

5.①如果不是(晴朗的)正午或半夜,是不能见到太阳和月亮的。

②即使骑着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迅速。 (三)1.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2.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 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

3.一是突现了三峡秋季凄清肃杀的环境特点;

二是突现三峡山高、峡长、岭连的地形特点。 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 (一)1.A(A完备 B它;其中

C辞官;道歉 D奇美的山水;感到惊奇)

2.答案示例:陡峭的崖壁直抵天空,好像要与彩色的云霞一争高下,矗立的山峰穿过云霄,遮住了红色的太阳和辽阔的天空,清幽深邃的洞穴蕴含着神奇缥缈的白云,那深谷的小溪积聚着醉人的绿色,如同屈曲蜿蜒的玉带。

3.答案示例:都运用了多角度描写的方法。如从视觉和听觉等表现色彩、形态、声音等。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景物的鲜明特征,充分表现了山川自然的美好,寄寓了强烈的热爱之情。(若答动静

结合、化静为动等其他写法及其作用,符合要求即可)

4.答案示例:理解:远离尘俗,洁身自好。

评价一:乐山乐水,挣脱尘网,是高洁的品性、宽广的胸襟、超凡的气度。

评价二:厌恶尘俗,消极避世,不是积极的处世态度,不值得提倡。

(二)1.北宋 苏轼

2.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便一起在院子里漫步。

3. A(第①句并没有交代地点)

(三)1.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①消散 ②参与,这里指欣赏

③睡觉 ④只是

3.①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②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4.①猿鸟乱鸣 沉鳞竞跃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②山川 月色(月夜)

热爱自然,沉醉山水(意思对即可)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观潮》

1.①一点点 ②去,往

③动词,画着文彩 ④用水淋洗

2.①钱塘江潮,是天下雄伟的景象。

②当潮远远地从浙江入海口涌起的时候,几乎像一条(横画的)银白色的线。

③(待到)烟雾消散,水面又恢复了平静,看不到一条船的踪迹。

3.“方其远出海门……势极雄豪。”从形、色、声、势四个方面进行描写的。

4.写海潮的雄伟壮观 写水军演习的精彩场面 写弄潮健儿的英姿 写观潮人数之多

5.用杨万里的诗句对上文进行形象概括,同时呼应了第一句话。

6.从侧面衬托江潮之盛和水上表演之精彩。

《湖心亭看雪》

(一)1.D

2. 大雪下了三天,湖中人和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3. 运用了神态、语言、动作描写;表现了作者的喜悦之情和豪爽之情。

4.①诗、文中的两个“独”字,都表现出作者特立独行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

②晋陶渊明独爱菊 或: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5. D

(二)1.D 2.B

3.(1)这 (2)小草 (3)酒杯(4)客居

4.(1)连续下了三天的大雪,西湖中人和鸟的声音都没有了。

(2)湖中怎么可能还有这种人!

5.B

古诗词梳理

1.示例一:首联写远望所见,这是借齐鲁两地来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

示例二:颔联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形象。

示例三:颈联是虚写,表达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诗人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豪情。杜甫在望岳之余,与泰山融合为一,产生了攀登绝顶的愿望与雄心壮志,表达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不仅要登上泰山的顶峰,还要攀登人生的顶峰。

3.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平淡与醇美的统一,情、景、理的统一是陶渊明笔下的田园风光的主要特点。

4.远离官场、归耕田园的志趣。

5.首联描绘出了一幅静谧而惨淡的夕阳入山图。面对这样的景色,想到自己的漂泊生活,诗人不由悲从心来。颔联写作者在美丽的岳阳楼畔,却提不起半点观赏山水的雅兴,这样便把诗人那满腔愁绪表现得淋漓尽致。

6.示例:颔联“登临吴蜀横分地”仿杜诗中“吴楚东南”,意境雄伟。颈联从杜甫“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脱胎而来,而又未生搬硬套,“万里”“三年”说明了诗人逃难时路途的遥远以及具

体的时间,恰当地表现了自己背井离乡、漂泊不定的生涯。尾联与杜诗中“无边落木萧萧下”“艰难苦恨繁霜鬓”相同。同样的国破家亡、天涯沦落,此时此刻,杜甫成了诗人患难中的知己,因此,诗中自然有了杜诗中宏伟苍楚的风格。

7.比喻作者漂泊不定的行踪,而且以蓬、雁自比,见枯蓬随风飘荡会产生身世浮沉之感,望秋雁南飞常引思乡之愁。

8.“直”和“圆”准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感受。“直”字在荒凉孤独中透着挺

拔雄伟,“圆”字于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写出了塞外开阔鲜明、气势雄伟的独特风光。

9.详写老妇人的目的有三点:一是衬托吏的残暴凶狠;二是以点带面,描述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三是表现诗人对人民的同情。

10.示例:“国”是指都城长安,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其繁华热闹可以想见。但是,眼前的长安,唯有山河存在,这不就意味着过去的繁华都城已被叛军糟蹋殆尽,剩下的只有山山水水了吗?春天来了,城里到处都是“草木深”,不就意味着人烟稀少才让草木丛生吗?

11.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

生结海楼。颔联远眺近观,触目生情,描山绘水,情彩飞扬。颈联远观近察,俯仰生辉,绘月描云,瑰丽生情。

12.综观全诗,似乎诗人写送别之情只有尾联两句,其实不然,中间两联写景,移步换景,满目生情。写两岸青山相对挺立,写江流天地、地老天荒,写月照孤舟、依依相伴,写彩云飘飘、绚丽灿烂,全是为了烘托一江“故乡水”,一颗“明月心”。诗人要走了,离开生他养他的山水明月,这些亲山、亲水、明月、彩云,依依难舍,万里相送啊!游子虽在形式上离开了故乡山水,实质上,纵然走到天涯海角,心里永远装着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13.示例:动静结合,远近结合。颔联写薄暮中

的秋野静景,互文见义,山山、树树,一片秋色,一抹落晖。萧条、静谧的景象,触发诗人彷徨无依之感。颈联写秋野动景,于山山、树树,秋色、落晖的背景上展现“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的

画面。这画面,在秋季薄暮时的山野中具有典型性。既然是“返”与“归”,其由远而近的动态,也依稀可见。

14.“改”字精彩,已有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之意味。一个“迷”字,说明诗人停停走走,一路观赏,不知不觉迷失了方向。非但没有丝毫不安,反倒有一种远离尘世,不为功名利禄所迫的怡然自得、独行其乐之趣。

15.“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是写相对的静态景物,“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是写动态景物,这四句收到了动静相衬的效果。

16.“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这两句是写景。作者捕捉了当时带有典型性的事物,点明季节。木叶渐脱,北雁南飞,这是最具代表性的秋季景象。但是单说秋,还不能表现出“寒”,作者又以“北

风”呼啸来渲染,自然使人觉得寒冷,这就点出了题目中的“早寒”。落木萧萧,鸿雁南翔,北风呼啸,天气寒冷,活画出一幅深秋景象。处身于这种环境中,很容易引起悲哀的情绪,所谓“悲落叶于劲秋”(陆机《文赋》),是有一定道理的。

17.颔联只是透露一些思乡的消息,带有含蓄的意味,而又未点明;颈联的“乡泪客中尽”,不仅点明了乡思,而且把这种感情一泄无余了。不仅自己这样思乡,而且家人也在想望着自己的归去,遥望着“天际”的“归帆”。家人的想望,自然是假托之词,然而使思乡的感情抒发得更为强烈了。

18.本诗首联以黄鹤楼的美好传说入诗,抚今追昔,慨叹古今变化,神奇美丽的黄鹤已经飞去,

而且再不回来,此地空余一楼,只能见白云悠悠。这种变化引起作者无限情思,使作者生出无限惆怅。这种情思和惆怅是由于向往美好事物而不可得引起的,这种情怀就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促人深思浮想,使人感慨万端,这就是本诗艺术魅力所在。

19.这一联用看人垂钓,自己徒然观望,比喻羡慕在位执政之人。

20.诗人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我言”说出的是诗人的自信,这种自信,尽管染上的,是一种不幸的色彩,然而,诗人阔大的胸襟却非凡地溶解了这种不幸。“胜春朝”就是诗人对于秋景最为充分的认可。这种认可,绝非仅仅是一时的感性冲动,而是融入了诗人对秋天的更高层次

的理性思考。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进行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全诗气势雄浑,意境壮丽,融情、景、理于一炉,表现出高扬的精神和开阔的胸襟,为我们后人留下一份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

21.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

22.通过送别环境的刻画、气氛的渲染,表达出依依惜别之意。

23.诗中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来说明应该好好珍惜时光,及早努力。诗的前四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明媚的春景:园子里绿油油的葵菜上还带着露水,朝阳升起之后,晒干了露水,葵菜又沐浴在一片阳光中。世上的万物都在春天受到大自然雨露的恩惠,焕发出无比的光彩。可是,秋天一

到,它们都要失去鲜艳的光泽,变得枯黄衰落了。万物都有盛衰的变化,人也有由少年到老年的过程。时间就像大江大河的水一样,一直向东流入大海,一去不复返了。我们在年少力强的时候如果不珍惜时光、好好努力的话,到老的时候就只能白白地悲伤了!

24.上片写暮春游清泉寺所见之幽雅景致,表现词人面对清新春景的愉快心情。下片就眼前“溪水西流”之景生发感慨和议论,联想到人生也可老当益壮。

25.“黄鸡”,指代时光流逝。

名著梳理

1.《朝花夕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以免受车厂老板的盘剥

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

3.老实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 麻木潦倒、好占便宜、自暴自弃

黑暗的旧社会对普通劳动者的摧残,造成人性的扭曲。

4. 祥子在烈日下拉车的情景 比喻

生动形象地写出祥子拉车生活的艰辛和遭遇

的悲惨。

5.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保尔(保夫鲁沙)在身体残疾、双目失明的情况下顽强地进行写作的情景 与命运抗争、永不言败

6. 示例:祥子,一个旧北京的人力车夫,像骆驼一样耸起脊背,拉着一辆黄包车在胡同中奔

跑。风雨中的哆嗦,烈日下的喘息,让我读出了下层劳动人民的辛酸苦难。

7. 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②示例:保尔是一个意志坚定的人。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革命事业,双目失明却决不碌碌无为,在病床上完成了著作——《暴风雨所诞生的》,他用钢铁般的意志诠释着生命的意义。

综合性学习梳理

1. 答案示例:

(1)反映了古人向往和平的美好情感。

(2)诗词名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

不还。小说:《三国演义》 军事人物:诸葛亮 战役:赤壁之战

(3)要点:要有雕塑的名称、所在地点,对雕塑的理解;语言通顺。提示:它是联合国总部花

园内的雕像,名为“打结的手枪”。它的构思与造型十分奇特,是一支枪管扭曲打结的手枪。寓意:联合国的主要职责是“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

端,维护世界和平”。(只要能突出维护和平的理念即可)

2. 答案示例:(1)①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的死亡人数是全世界最多的。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国军民死亡人数均以十万、百万,甚至千万计算。③战争给交战国双方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④在战争中,大多数被侵略国家平民死亡人数多于军人死亡人数。

(2)①我们要和平,不要战争。②让和平永驻人间。③让战争远离人类。④以史为鉴,珍惜和平。

3.(1)从爱心、孝心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2)示例:水是生命之源,请节约用水;江河干涸,水井干枯,万物失去生命,大地母亲在哭泣,请节约资源。

(3)必须有提供的三个词语,内容较充实,语气贯通即可。

4. 示例:(1)友谊是一座桥,连接着同学的心。

(2)自信是一座桥,引导我们走向成功的彼岸。

(3)书本是一座桥,带着我走向知识宝藏的大门。 5. 略

6. 示例:①无“文”(语文历史等文科)寸步难行。(意思对且简洁即可)

②第一,语文是工具,学好语文,才能增强理解能力,为学习其他学科奠定坚实基础;第二,学

好文史,通晓古今,有助于理清事物的来龙去脉。(意思相近且突出语文的重要性即可)

7. 示例:①是否要保护方言,同学们看法不一。②示例1:应该保护方言。因为方言不仅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多彩的地域文化。

示例2:应该保护方言。因为保护方言就是保护语言的多样性。

示例3:应该摒弃方言。因为方言的使用会影响普通话的推广。

示例4:应该摒弃方言。因为摒弃方言可以消除语言隔阂,更好促进各地区的交流。(言之有理即可)

8.示例:①我认为“再苦不能苦孩子”体现了做家长的一片苦心,为子孙造福是中华民族代代传承

的幸福观。家长们自己吃过苦受过累,总是千方百计地让自己的子女过上更好的生活,宁愿自己多吃点苦,也不愿让孩子吃苦,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况且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富裕,越来越多的孩子会随着家庭的富裕而成为“富孩子”,这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

②我认为“再富不能富孩子”的说法正确。父母应当正视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不能放任孩子奢侈浮华、贪图安逸、过度享受。否则孩子最终会因富而累,不思进取而不能吃苦或坐吃山空,成为名副其实的“败家子”。(要求有自己的观点且言之成理,语言简洁流畅) 9. 略

10. ①莲花 ②藕

11. ①示例:战国时期,楚国大夫屈原遭保守派贵族谗言攻击,最终被放逐。屈原因理想无从实

现,自投汨罗江而亡,这天是农历五月初五。后人在每年的这一天举行一系列活动纪念屈原,于是形成了端午节。(答题要点:能说出端午节源于对屈原的纪念即可)

②示例:吃粽子、赛龙舟、佩香袋、插艾草,饮雄黄酒等。

③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12. ①示例:淡水分布、水的性质、水污染现状等。

②示例:制止浪费水、污染水的现象;举报污染水的企业行为;不在河边、湖边倒垃圾或丢弃其他废弃物;不要在水源地游泳、划船或钓鱼等,以免污染水体。

重点课文(现代文)梳理

(一)1. 指文章篇幅很长。(大意正确即可)

2.文章记叙了昙花从吐蕾、含苞以至盛开,虽然时间短暂,但它绽放了一生所有的璀璨和精彩,作者由此感悟到人的生命不在于时间的长度,而在于质量、在于瞬间呈现出的生命本真。(大意正确即可)

3.昙花的开放,目的不在于让人欣赏或者孤芳自赏,而在于显示自己纯净的美和生命无比的璀璨。(大意正确即可)

4.通过这些时间的变化,既表明了昙花开花时间的短暂,也写出了作者赏花时的心情,为下文揭示中心作铺垫。(大意正确即可)

5.答题要点:要有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分析,有对这段文字的点评,语言要流畅、有文采。

6.答题要点:要有对这个句子的理解分析,能够联系现实生活的人和事谈出自己的感想和认识,语言流畅。

(二)1.恪尽职守、热爱本职工作等,能够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分析且语言流畅。

2.交代老杨没有下山的原因,为下文杨林点干草堆引老杨下山作铺垫,同时有力地烘托了老杨忠于职守的高贵品质。

3.答题要点:准确、简明、符合情节。

4.在无退路可走的情况下,屏住呼吸,忍着疼痛,给野猪让出通道,躲过这一劫 发现山脚下的浓烟和火光,担心山林着火

5.语言、动作、神态 精彩的语句、描写方法及作用略

(三)1. 主要介绍了各种会运动的植物以及它们的运动形式和运动原理。

2. 说明植物确实在运动着,同时引出下文,为揭示葵花的运动原理作铺垫。

3.植物名称 运动类型 运动形式

运动原理 向日葵 向光运动

向日葵花盘跟着太阳运动。

向日葵的生长点内发生电极化,向阳面获得负电荷,背阳面就产生了正电荷。带负电荷的生长素就趋向于带正电荷的背面细胞,造成背光面生长素多,向光面生长素少。背光面生长素多,生长快,向阳面生长素少,生长得慢,于是产生了向光弯曲。

倒伏玉米

向地运动

倒伏几天后,茎端向上长起来。

茎横躺在地面上时,茎内的生长素在重力作用

下,较多集中到靠近地面部分,这部分细胞就加速伸长,使得这一侧的节间加快生长,茎秆就慢慢地直立起来。

含羞草

感应性运动

用手触动它的叶子,叶子会很快收缩合拢。

叶子受到的刺激传导到小叶柄的基部,叶枕上半部薄壁组织里的细胞液被排到细胞间隙中,叶枕上半部细胞的膨压降低,而下半部薄壁细胞仍保持原来的膨压,叶子闭拢。当叶枕细胞中逐渐

充满了细胞液,膨压增加,叶柄就竖起来,叶子展开。

4.研究植物运动的规律,有利于用人工方法调节植物生长因素,有效地控制植物的生长,促进农业增产。

5.植物怎么运动 植物运动的基本原理

(四)1. 本文主要介绍了几种常见的耐盐植物及其耐盐的原理。

2. 引起了人们的阅读兴趣,生动形象地说明在盐碱地上种庄稼常常颗粒无收。(大意正确即可)

3. 说明 描写

4. 泌盐 从土壤中吸收盐碱,然后从树皮裂口处排出体外 聚盐 从盐碱地里吸收盐碱,永远贮存在身体细胞内的盐泡内 抗盐 它的根

能抗住土壤中的盐碱,同时根细胞中含有很多溶于水的糖和酸,使根容易从盐碱中吸水

5. 设问

提醒读者注意,引导思考,突出艾蒿抵抗盐碱的特点(大意正确即可)

(答案完毕)


相关内容

  • [草地上的月亮]阅读答案
    <草地上的月亮> 夏天正热烈的时候,我意外撞见一块美丽的草地.有月的夜晚,我邀人一起,盘腿坐在草地上,听风吹,听虫叫,听花开,听草与草的喁喁私语.夜的声音,丰富得令人惊奇. (A)月亮掉在河里.河水清幽幽的,河里的月亮,便显得格 ...
  • 我的父亲田家英
    田家英(1922―1966年),原名曾正昌,四川省成都市人,自幼家境贫困,曾在中药店当学徒.在几位年长的进步人士的影响下,很早就有救国救民的志向.1937年,田家英奔赴延安参加革命,先后在延安陕北公学.马列学院.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等单位工作 ...
  • [敬畏自然]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 ①感知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②品味关键语句,理解语言中包含的哲理. ③提高认识自然.爱护自然的理性认识. 教学重点: ①通过反复阅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②理解文章中的深刻哲理,树立爱护自然的理性认识. 课前准备: 学生: ...
  • 浅谈如何提高高中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摘 要:本文从多个方面介绍了如何提高学生学习高中语文的兴趣,即要使学生明确语文学习的动机.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和采取创新化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高中语文:学习兴趣:创新教学 夸美纽思曾经说过:"兴趣是创造欢乐和光明的教学途径之一.& ...
  • 论檄与移_露布_难的关系
    2011年12月第30卷第12期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AnqingTeachersCollege(SocialScienceEdition) Dec.2011Vol.30No.12  ...
  • 第七章会计账簿-会计账簿的种类(1)--按用途分类
    2015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内部资料 会计基础 第七章 会计账簿 知识点:会计账簿的种类(1)--按用途分类● 详细描述: 1.序时账簿 1.序时账簿 序时账簿,又称日记账,是按照经济业务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逐日.逐笔登记的账簿.序时账簿按其记 ...
  • 训练员工作手1
    训练员工作手册 目录 1.简介 1-1训练员的职责 1-2手册综述 1-3工具和资料 2.传递喜梦客的品牌承诺 2-1喜梦客的品牌承诺 2-2如何传递喜梦客的品牌承诺 2-3为什么必须传递品牌承诺 3.成为领导者 3-1树立典范 3-2指导 ...
  • 网上做题财经法规第一章判断题
    1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工作.× 2各单位制定的内部会计制度,也是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14.我国境内的所有企业必须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15.根据<会计法>规定,各单位采用的会计处理 ...
  • 曹丕"文气"说述评
    曹丕"文气"说述评 [摘要]: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曹丕的<典论·论文>提供了许多的内容材料.其中"文以气为主"更是具有开创性的意义.无论是在文论理论方面,还是美学意义都有值得研究的地方. ...
  •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摘 要:当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古代汉语的教学中,我们必须把中国传统文化体现出来,以实现古汉语教学的文化传承功能.要从汉字入手,注重解析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合理补充教材,注重文史知识的讲解,促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