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月亮的传说 - 范文中心

关于月亮的传说

02/04

吴峣 501班

关于月亮的传说

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吴刚伐桂

关于中秋节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抗元起义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月亮的美称

月亮在我国古代诗文中有许多有趣的美称:

玉兔(著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辛弃疾);

夜光(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屈原);

素娥(素娥即月亮之别称——《幼学琼林》);

冰轮(玉钩定谁挂,冰轮了无辙——陆游);

玉轮(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珮相逢桂香陌——李贺);

玉蟾(凉宵烟霭外,三五玉蟾秋——方干);

桂魄(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苏轼);

 蟾蜍(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团——贾岛);

顾菟(阳鸟未出谷,顾菟半藏身——李白);

婵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

此外,月亮还有许多别致的雅号,如玉弓、玉桂、玉盘、玉钩、玉镜、冰镜、广寒宫、嫦娥、玉羊等。

月球的起源

同源说:

由行星在收缩时形成。卫星系与行星系形成有相似之处,但决不是行星形成的重演。木星、土星周围有不规则的卫星,此佐证一;地球、月亮密度不一,月亮金属核与地球相比异常小。

抛处说:

由太平洋抛出。如果是真的,月球应在地球赤道面而非有一个夹角,地月系统的角动量也不足以使地球分裂,需要达到每2.5小时的自转速度。

捕获说:地球依靠引力偶然捕获的天体而形成月球。地球的引力没有这么强,即使捕获,由于引力作用而形成固体潮,但地球上尚未发现潮痕,最新的月土分析,地月有近似数量的氧同位素,故不可能来自外面。

本人还是比较信服撞击说。

大约45亿年前,一颗质量为地球1/7的飞来天体撞击了原始地球,造成一部分击碎、汽化并溅出。地球和该天体结合成现代地球,而飞溅出的残体在地球引力的影响下,形成了月亮,撞击产生的高温使易挥发的元素逃逸到太空,留下难熔的元素,因此月球上富含钙、铝、钛等而缺少钠、钾、铅等元素,外来天体的幔与地幔组成了月幔,因此平均密度低。而以适当的角度撞击,就会造成目前的白道。

登月

阿波罗登月过程

在六十年代的美国载人航天活动中,最为辉煌的成就莫过于阿波罗载人登月飞行。

早在六十年代初,美国宇航局提出了“阿波罗登月计划”。经过八年的艰苦努力,连续发射10艘不载人的阿波罗飞船之后,终于在 1969年7月16日发射成功载人登月的阿波罗11号飞船。

阿波罗飞船由指令舱、服务舱和登月舱三部分组成,每次载三名宇航员,登月飞行结束后,返回地球的只有指令舱和三名宇航员。指令舱呈圆锥形,高3.23米,底面直径 3.1米,像一辆旅行汽车大小,发射重量约 5.9吨,返回地面时要丢弃辅助降落伞等物,这时重量只有 5.3吨。服务舱附在指令舱的下端,呈圆筒形,直径3.9米,高7.37米,舱重5.2吨,装上燃料和设备后重25吨。登月舱接于服务舱下面第三级火箭顶部的金属罩内,它分为下降段和上升段两部分,总长6.79米,四只底脚延伸时直径为9.45米,重4.1吨,如果包括燃料则重 14.7吨。下降段还装有考察月面的科学仪器,当上升段飞离月面时,下降段起发射架作用。

在载人登月的探索过程中,阿波罗1号至10号进行了多次不载人、载人的近地轨道飞行试验或登月预演。1969年7月16日,“阿波罗-11”号飞船经过长途跋涉, 进入月球轨道,人类首次登月行动开始了。

船长阿姆斯特朗首先走上舱门平台,面对陌生的月球世界凝视几分钟后,挪动右脚,一步三停地爬下扶梯。5米高的9级台阶,他整整花了3分钟! 随后,他的左脚小心翼翼地触及月面,而右脚仍然停留在台阶上。当他发现左脚陷入月面很少时,才鼓起勇气将右脚踏上月面。这时的阿姆斯特朗感慨万千:“

对一个

人来说这是一小步,但对人类来说却是一个飞跃!”18分钟后,宇航员奥尔德林也踏上月面,他俩穿着宇航服在月面上幽灵似的“游动”、跳跃,拍摄月面景色、收集月岩和月壤、安装仪器、进行实验和向地面控制中心发回探测信息。

活动结束后, 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乘上登月舱飞离月面,升入月球轨道, 与由科林斯驾驶的、在月球轨道上等候的指挥舱会合对接。3名宇航员共乘指挥舱返回地球,在太平洋溅落。 整个飞行历时8天3小时18分钟,在月面停留21小时18分钟。 时间虽然短暂,却是一次历史性的壮举。

从1969年至1972年底, 美国共发射了七艘载人飞船进行登月飞行。其中1970年4月11日发射的阿波罗13号飞船, 途中由于服务舱氧气箱爆炸遇险, 宇航员依靠登月舱的动力装置,并借助绕月飞行的助力,于17日平安返回地球, 三名宇航员安然无恙。这次登月飞行被认为是一次成功的失败。其他六艘阿波罗号飞船,乘载18名宇航员参加登月活动,共有12名宇航员登上月球,在月面开展了一系列实地考察工作。包括采集月球土壤和岩石标本,在月面建立核动力科学站,驾驶月球车试验等。 他们在月面共停留了302小时20分钟,行程90.6公里,带回 381千克月球土壤和岩石样品,实地拍摄了月面照片,初步揭开了月球的真实面貌。


相关内容

  • 金色的秋天00
    <金色的秋天>教学设计 山下渡小学 孙宝兰 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通过了解有关中秋节的常识,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 2.知识与技能:丰富学生的社会生活常识,了解民风民俗,了解一些与月亮有关的科学知识,学习观察.记录等简单的科 ...
  • 关于月球的资料
    汪佳毅:月球的正面永远向着地球.另一方面,除了在月面边沿附近的区域因天秤动而间中可见以外,月球的背面绝大部分不能从地球看见.在没有探测器的年代,月球的背面一直是个未知的世界. 月球背面的一大特色是它几乎没有月海这种较暗的月面特征.而当探测器 ...
  • 关于日食月食的传说
    在古代,由于人们天文知识的缺乏,对自然界出现的一些解释不了的自然现象感到极其恐惧,如地震,火山爆发等,认为是天神发怒而惩罚人类的.关于日食月食,各国普遍认为是天上的一种动物吞食太阳或月亮所致.古印度和加勒比海沿岸的土著人认为是巨龙,越南人认 ...
  • 丰富多彩的月球文化
    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 传说一:传说帝尧时代,天上突然出现十个太阳,给神州带来了恐怖和灾难.一个叫后羿的神射手,把其中九个太阳射了下来,替万民消除了灾难.王母娘娘赐给后羿一包不死药.后羿的徒弟蓬蒙知道后,趁后羿不在,威逼他的妻子嫦娥交出不死药. ...
  • 日月潭的导游词怎么写
    日月潭导游词范文 关于日月潭导游词范文 篇一: 关于日月潭的名字,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哩.话说很久以前,这个大潭里住着两条恶龙,有一天太阳走过天空,公龙飞跃起来,一口将太阳吞食下肚.晚上月亮走过天空,母龙也飞跃起来,一口将月亮吞下.这对恶龙在 ...
  • 中秋节主题班会实录
    活动目的: 介绍中秋节的来历,了解中国各地过中秋的风俗.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帮助青少年增强科学节日文化理念,弘扬创新节日文化. 活动过程: 中队长导入: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国家把这个节日定为法定节日,休息一天.从而可以看出,中国逐渐对传 ...
  • 关于月亮的诗句
    关于月亮的诗句: 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2.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 3.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 4.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 5.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 6.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李白 7.深林人不知,明 ...
  • 关于中秋节的传说-玉兔的典故
    关于中秋节的传说-玉兔的典故 2015年中秋佳节即将到来,关于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及中秋节的传说等你知道和了解多少呢?这里就为大家整理和准备了有关于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及中秋节的传说等方面内容. 玉兔的典故 原先,月中只有蟾蜍,没有玉兔.追溯玉 ...
  • 有关中秋节的小故事
    有关中秋节的小故事 二(10)班 学生家长:黄彩莲 中秋传说之一--<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 ...
  • 天上的街市导学案
    <天上的街市>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通过诵读,体会语言的节奏感与和谐美. 2. 了解诗歌的联想和想象,并学会运用. 3.体会诗人对自由.幸福的生活的向往. 学习重点: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和想象能力. 学习难点:想象和联想的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