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经济学试题 - 范文中心

土地经济学试题

08/22

土地经济学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102条)

1.土地的概念是就土地作为( C )而讲的。

A、矿产资源 B、生产资料 C、自然资源 D、可再生资源

2.土地的经济特性,是以土地的( C )为基础。

A、历史特性 B、地理特性 C、自然特性 D、使用特性

3.把土地类型分为山地、高原、丘陵、平原是按什么标准划分的( D )。

A、质地 B、所有权形式 C、经济用途 D、地貌特征

4.把土地分为粘土、壤土、沙土,是按什么标准划分的( C )。

A、所有权形式 B、经济用途 C、质地 D、地貌特征

5.把土地分为私有、国有、集体所有是按什么标准划分的( B )。

A、质地 B、所有权形式 C、经济用途 D、地貌特征

6.土地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产生时间是( C )。

A、20世纪30年代 B、20世纪40年代

C、20世纪20年代 D、20世纪50年代

7.第一个提出级差地租的概念的古典经济学家是( C )。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威廉·配第 D、亚当·斯密

8.对级差地租理论作出完整而系统研究的是( D )。

A、威廉·配第 B、马克思 C、恩格斯 D、大卫·李嘉图

9.区位论的最早提出者是( B )。

A、马克思 B、屠能 C、李嘉图 D、韦伯

10.工业区位论的提出者是( D )。

A、马克思 B、屠能 C、李嘉图 D、韦伯

11.城市区位论的提出者是( A )。

A、克里斯塔勒 B、韦伯 C、屠能 D、廖什

12.市场区位论的提出者是( D )。

A、克里斯塔勒 B、韦伯 C、屠能 D、廖什

13.狭义的土地利用计划是由( C )作出的。

A、单位 B、个人 C、政府 D、都不是

14.下列属于狭义土地利用计划范围的是( A )。

A、政府制定的计划 B、一个农场的规划

C、一个农民的规划 D、村庄的规划

15.土地的( A )决定了人类利用土地的活动必须合理安排。

A、有限性 B、固定性 C、差异性 D、可再生性

16.土地经济供给的( D )决定了土地实行计划利用,确定合理的利用方式。

A、固定性 B、差异性 C、可再生性 D、稀缺性

17.在社会形态中,土地法权制度形成的基础是( C )。

A、土地所有制度 B、土地分配制度 C、土地经济制度 D、土地使用制度

18.土地法权制度的决定因素是( C )。

A、土地所有制度 B、土地分配制度 C、土地经济制度 D、土地使用制度

19.整个土地制度的核心是( C )。

A、土地经济制度 B、土地使用制度 C、土地所有制度 D、土地管理制度

20.土地关系的基础是( A )。

A、土地所有制度 B、土地使用制度 C、土地管理制度 D、土地分配制度

21.土地所有制的法律体现形式是( C )。

A、土地分配权 B、土地处置权 C、土地所有权 D、土地使用权

22.土地所有者拥有的受法律保护的排他性专有权利叫做( C )。

A、土地分配权 B、土地处置权 C、土地所有权 D、土地使用权

23.土地所有制作为社会生产关系的组成部分,是由( C )决定的。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生产方式 D、生产资料

24.迄今,人类社会已经经历的社会生产方式有( C )。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25.下列土地所有制中属于公有制的是( B )。

A、奴隶主土地所有制 B、社会主义土地所有制 C、封建土地所有制 D、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

26.下列土地所有制中属于公有制的是( B )。

A、奴隶主土地所有制 B、原始社会土地所有制 C、封建土地所有制 D、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

27.土地使用制的法律体现形式是( A )。

A、土地所有权 B、土地使用权 C、土地占有权 D、土地处置权

28.在整个土地制度中,土地使用制是由( C )决定的。

A、土地管理制度 B、土地分配制度 C、土地所有制度 D、土地占有制度

29.在整个土地制度中,土地所有制决定着土地的( D )。

A、土地管理制度 B、土地分配制度 C、土地占有制度 D、土地使用制度

30.土地所有制的反映和体现是( D )。

A、土地管理制度 B、土地分配制度 C、土地占有制度 D、土地使用制度

31.实现和巩固土地所有制的形式和手段是( D )。

A、土地管理制度 B、土地分配制度 C、土地占有制度 D、土地使用制度

32.在封建社会,占有大量土地的是( C )。

A、农民 B、手工业者 C、地主 D、商人

33.就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相互关系而言,“两权”合一的是( C )。

A、地主 B、佃农 C、自耕农 D、农奴

34.土地租赁权人为取得土地租赁权就必须向出租方缴纳( C )。

A、管理费 B、使用费 C、地租 D、以上都是

35.现实的土地不仅是一个单纯的自然综合体,而且是一个由各项自然因素并综合了人类劳动成果的( C )。

A、自然——历史综合体 B、自然——地理综合体

C、自然——经济综合体 D、自然——政治综合体

36.可以作为土地自然属性反映的是( A )。

A、自然特性 B、经济特性 C、历史特性 D、地理特性

37.人类在对土地的利用过程中产生了( B )。

A、自然特性 B、经济特性 C、历史特性 D、地理特性

38.在奴隶社会中占有大量土地的是( B )。

A、奴隶 B、奴隶主 C、农奴 D、商人

39.迫使人们必须节约、集约地利用土资源的是( B )。

A、位置固定性 B、面积有限性 C、质量差异性 D、功能永久性

40.土地级差地租产生的基础是( C )。

A、位置固定性 B、面积有限性 C、质量差异性 D、功能永久性

41.为人类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提出客观要求与可能的是( D )。

A、位置固定性 B、面积有限性 C、质量差异性 D、功能永久性

42.以下属于土地自然特性的是( D )。

A、土地供给的稀缺性 B、利用方式的相对分散性

C、利用后果的社会性 D、面积有限性

43.以下属于土地经济特性的是( B )。

A、面积有限性 B、供给的稀缺性 C、质量差异性 D、功能永久性

44.引起土地所有权垄断和土地经营垄断的基本前提是( C )。

A、位置固定性 B、质量差异性 C、供给稀缺性 D、功能永久性

45.对于土地来说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无弹性的是( B )。

A、土地的经济供给 B、土地的自然供给 C、土地的需求 D、土地的使用

46.《人口论》的作者是( B )。

A、亚当·斯密 B、马尔萨斯 C、李嘉图 D、穆勒

47.《新人口论》的作者是( A )。

A、马寅初 B、马尔萨斯 C、李嘉图 D、穆勒

48.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物质生产和生活对土地的需求叫做( C )。

A、土地利用的生态目标 B、土地利用的环境目标

C、土地利用的经济目标 D、土地利用的社会目标

49.支配土地从一种用途转向另一种用途的土地利用经济学原理是( B )。

A、稀缺原理 B、替代原理 C、比例原理 D、以上均不是

50.最早发现“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是( C )。

A、亚当·斯密 B、李嘉图 C、威廉·配弟 D、屠能

51.解放后在( C )年私有土地可以买卖出租、入股、典当、赠与或交换:

A、1952 B、1954 C、1956 D、1958

52.( C )年宪法规定:“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它形式非法转让土地。”

A、1954 B、1962 C、1982 D、1993

53.1987年下半年( D )率先进行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和转让试点。

A、厦门 B、珠海 C、广洲 D、深圳

54.( D )市举行了中国首次以拍卖方式出让土地使用权活动:

A、广洲 B、北京 C、上海 D、深圳

55.土地使用权以出让,工业用地年限为( C )年

A、70 B、60 C、50 D、40

56.土地使用权出让、居住用地年限为( D )年

A、40 B、50 C、60 D、70

57.土地使用权出让、商业、旅游、娱乐用地年限为( A )

A、40 B、50 C、60 D、70

58.土地使用权抵押时( C )不随之抵押。

A、地上建筑物 B、其它附着物 C、其它人的财产 D、有形资产

59.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 C )级土地经济网络。

A、3 B、4 C、5 D、6 E、7

60.香港的土地和自然资源属于( C )所有

A、香港 B、40 C、国家 D、广东省

61.在香港土地契约租期约为( C )年

A、30 B、40 C、75 D、10

62.资本主义级差地租产生的基础条件是( C )

A、国家力 B、社会力 C、自然力 D、人为产生

63.级差地租II是因为( D )产生的

A、自然力 B、投入增大 C、人为 D、劳动生产率

64.绝对对租的来源是( D )

A、毛收入 B、土地肥力 C、土地位置

D、家产品价值高于生产价格的差额形成的超额利润

65.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级差地租( B )

A、不存在 B、存在 C、没有形成级差地租的条件 D、以上全对

66.社会主义左地租与资本主义级差地租的差别是( C )

A、形式上不同 B、内容上不同 C、本质上不同 D、以上全对

67.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地租( B )

A、不存在 B、存在 C、没有形成绝对地租的条件 D、以上全对

68.土地( C )

A、有价值 B、是劳动产品 C、没有价值 D、没有价格

69.土地价格的实质是( D )

A、土地实现的利润 B、土地是商品

C、土地有价值 D、地租的资本化

70.( B )对土地价格的影响最大。

A、农业 B、二、三产业 C、矿业 D、以上全对

71.德国土地金融制度的最大特点是( A )

A、抵押土地债券化 B、合作社化 C、债券化 D、以上都不对

72.土地增值税的推行始于( D )

A、美国 B、英国 C、意大利 D、德国

73.我国土地税征收历史悠久早在( A )

A、夏 B、商 C、西周 D、汉

74.土地增值税是( D )税率

A、超额累进 B、固定 C、定量 D、超率累进

75.在土地增值税中,超过累进起点总地价在500%以下者某超过部分加征( D )

A、1‰ B、1% C、3‰ D、2‰

76.为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全面和深入发展扫清了道路的宪法修正草案在( B )年

A、1982 B、1987 C、1988 D、1999

77.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年限,其中综合用地为(D )年

A、30 B、40 C、50 D、70

78.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年限,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为( C )

A、30 B、40 C、50 D、70

79.城市地租是以( B )为主体

A、绝对地租 B、级差地租 C、级差地租I D、级差地租II

80.下列哪项不属于封建地租形式( D )

A、劳役地租 B、货币地租 C、实物地租 D、经济地租

81.资本主义地租以( B )地租形式为主。

A、劳般地租 B、货币地租 C、实物地租 D、经济租

82.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地租理论创始人物是( C )

A、屠能 B、萨缪尔森 C、萨伊 D、马尔萨斯

83.矿产品的价格由( A )决定

A、劣等矿山 B、中等矿山 C、优等矿山 D、市场决定

84.建筑地役地租由( B )决定。

A、肥沃程度 B、土地位置 C、投入量 D、 都不是

85.社会主义级差地租和资本主义级差地租( D )

A、相同 B、不同 C、没有关系 D、有某些共性

86.社会主义级绝对地租( C )

A、不存在 B、主观存在 C、客观存在 D、都不对

87.在中国耕地面积中,属于国家所有的占( A )

A、5.6% B、94.4% C、20% D、80%

88.在中国耕地面积中,属于集体所有的占( B )

A、5.6% B、94.4% C、20% D、80%

89.在中国现有森林面积中,属国家所有的占( C )

A、40% B、60% C、70% D、30%

90.在中国现有森林面积中,属于集体所有的占( D )

A、40% B、60% C、70% D、20%多

91.农村和城市效区的土地,属于( D )所有

A、国家 B、集体 C、个人 D、国家或集体

92.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 A )所有

A、国家 B、集体 C、个人 D、其它

93.全部土地实行( D )

A、国有制 B、集体所有制 C、个人所有制 D、社会主义公有制

94.( B )年,土地改革运动基本完成。

A、1949 B、1952 C、1956 D、1962

95.全国土地地籍管理工作由( A )负责

A、国家土地管理局 B、各省级土地管理局 C、各市级土地管理局 D、各县级土地管理局

96.土地权属管理由( A )负责

A、国家土地管理局 B、各省级土地管理局

C、各市级土地管理局 D、各县级土地管理局

97.城市房屋权管理由( D )

A、国家土地管理局 B、各省级土地管理局 C、各市级土地管理局 D、建设部

98.香港土地使用制是( B )

A、无偿使用制 B、土地租用制 C、租赁制 D、土地转让制

99.国外许多国家对土地使用的管理,主要是通过( C )来进行。

A、行政命令 B、市场 C、制定规划 D、其它

100.地租是( A )所有创造的剩余生产物被土地所有者占有的部分。

A、直接生产者 B、间接生产者 C、农民 D、其它

101.香港政府出让土地的年期因用途而异,私人游乐场地所通常为( B )年

A、5 B、10 C、15 D、20

102.香港政府出让土地的年期因用途而弃,码头用地批期通常为( C )年。

A、5 B、10 C、15 D、20

二、多项选择题(94条)

1.土地的概念中包括以下哪几部分( ABCDE )。

A、岩石 B、矿藏 C、土壤 D、水分 E、空气

2.土地的基本特性包括( AD )。

A、自然特性 B、稀缺特性 C、使用特性 D、经济特性 E、历史特性

3.土地的自然特性包括( ABCD )。

A、位置固定性 B、面积有限性 C、质量差异性 D、功能永久性 E、供给稀缺性

4.土地的经济特性包括( ABCDE )。

A、供给的稀性性 B、利用方式的相对分散性

C、利用方向变更的困难性 D、土地报酬递减的可能性 E、利用后果的社会性

5.土地的基本功能包括( ACD )。

A、承载功能 B、利用功能 C、生育功能 D、资源功能 E、非生物功能

6.按地貌特征可以把土地分为( ABCDE )。

A、山地 B、高原 C、丘陵 D、盆地 E、平原

7.按土地质地可以把土地划分为( ACD )。

A、粘土 B、黑土 C、壤土 D、沙土 E、红土

8.按土地所有权形式可以把土地分为( ABDE )。

A、私有的 B、国有的 C、外商独资的 D、公共所有的 E、集体所有的

9.按现实经济用途和可能经济用途,土地资源可分为( ABCDE )。

A、农用土地 B、非农业生产用地 C、城乡居民点用地 D、水域 E、特殊用地

10.农用土地包括( ABCD )。

A、耕地 B、园地 C、林地 D、草地 E、水域

11.非农业生产用地包括( BC )。

A、建筑用地 B、厂矿用地 C、交通用地 D、商业用地 E、军事用地

12.水域具体包括( ABCDE )。

A、河流 B、湖泊 C、水库 D、沟渠 E、堤坝

13.土地中的特殊用地包括( ABCD )。

A、休息用地 B、自然保护区 C、军事用地 D、未开发利用土地 E、建筑用地

14.土地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 ABCD )。

A、土地利用经济 B、土地制度 C、土地权属转移 D、土地收益分配 E、土地规划

15.土地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ABCDE )。

A、抽象思维法 B、系统分析法 C、静态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D、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E、微观与宏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16.在古典经济学家中对土地问题进行过深入研究的有( ABDE )。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凯恩斯 D、威廉·配第 E、李嘉图

17.土地的供给通常分为( BC )。

A、数量供给 B、自然供给 C、经济供给 D、资源供给 E、生产供给

18.人与土地的关系是( AB )。

A、自然关系 B、社会关系 C、资源关系 D、经济关系 E、以上均是

19.影响耕地需求的因素有( ABCD )。

A、人口 B、土地生产率 C、国民经济状况 D、以上都是

20.土地利用的效益评价包括( ABC )。

A、经济效益评价 B、生态效益评价 C、社会效益评价 D、环境效益评价

21.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特性包括( ABCD )。

A、地区性 B、动态性 C、层次性 D、适应性 E、经济性

22.在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评价指标中产出评价指标包括( ABCD )。

A、产量 B、产值 C、净产值 D、纯收入 E、销售额

23.在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评价指标中属于商品生产评价指标的有( ABC )。

A、商品量 B、商品率 C、销售额 D、产量 E、产值

24.在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评价指标中属于土地生产率评价指标的有( ABE )。

A、单位面积产量 B、单位面积产值 C、商品量 D、销售额 E、单位面积纯收益

25.在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评价指标中属于劳动生产率评价指标的有( ABCDE )。

A、劳均年产量 B、劳均年产值 C、劳均年净产值

D、劳均年纯收入 E、活劳动利润率

26.在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评价指标中属于资金产出率评价指标的有( ABCDE )。

A、资金产值率 B、资金利润率 C、成本产值率 D、成本利润率 E、单位产品成本

27.在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评价指标中属于生态效益评价指标的有( CD )。

A、产量 B、产值 C、土地肥力 D、自然资源利用效率 E、单位面积产值

28.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评价方法有( ABCDE )。

A、直观评估法 B、分组比较法 C、综合评价法

D、生产函数分析法 E、以上都是

29.在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评价方法中属于生产函数分析法的有( BC )。

A、综合评价法 B、直接生产函数分析法 C、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分析法

D、直观评估法 E、分组比较法

30.实现农业土地规模经营的经营形式主要有( ABCDE )。

A、种植业专业户 B、家庭农场 C、联户农场 D、集体农场 E、合作农场

31.决定土地必须实行计划利用的因素有( AE )。

A、位置固定性 B、经济性 C、历史性 D、有限性 E、质量差异性

32.土地供给的稀缺性的产生基础是( ACD )。

A、位置固定性 B、可再生性 C、质量差异性 D、报酬递减规律 E、历史性

33.完整的土地制度包括( ACD )。

A、土地所有制 B、土地分配制度 C、土地使用制度 D、土地管理制度 E、以上均是

34.土地所有权可分为( ABCD )。

A、占有权 B、使用权 C、收益权 D、处分权 E、管理权

35.人类社会已经经历的社会生产方式有( ABCDE )。

A、原始社会土地所有制 B、奴隶主土地所有制

C、封建主地所有制 D、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 E、社会主义土地所有制

36.下列土地所有制中属于公有制的是( AE )。

A、原始社会土地所有制 B、奴隶主土地所有制

C、封建主地所有制 D、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 E、社会主义土地所有制

37.下列属于私有土地所有制的是( BCD )。

A、原始社会土地所有制 B、奴隶主土地所有制

C、封建主地所有制 D、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 E、社会主义土地所有制

38.能体现土地所有者处分权能的是土地所有权的( AE )。

A、让渡 B、分配 C、所有 D、管理 E、转移

39.属于土地使用制中“两权”合一的是( AB )。

A、自耕农 B、经营地主 C、佃农 D、农奴

40.土地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 CD )。

A、使用管理 B、占有管理 C、权属管理 D、利用管理

41.世界各国的土地管理机构的主要模式有( CD )。

A、直接管理模式 B、间接管理模式 C、分类分级管理模式 D、垂直统一管理模式

42.土地产权包括( ABCDE )。

A、所有权 B、使用权 C、租赁权 D、抵押权 E、继承权

43.土地租赁一般可分为( CD )。

A、有偿 B、无偿 C、有期限 D、无期限 E、均不是

44.地役权主要包括( ABCDE )。

A、建筑支持权 B、采光权 C、眺望权 D、取水权 E、道路通行权

45.传统城市土地使用制的基本特征( ABC )

A、行政划拨 B、无偿无限期使用 C、禁止土地使用者转让 D、有偿转让 E、竞价竞标

46.传统城市土地使用制的弊端( ABCDE )

A、不利于土地的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

B、不利于正确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体现按劳分配原则

C、不利用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建设资金的良性循环

D、不利于廉政建设 E、不利于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47.中国城市土地使用制的改革,突出表现在( ABCDE )

A、征收土地使用费 B、开展土地使用权转让和转动试点

C、制定地方性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转让法规 D、修改宪法和土地管理法 E、全面开放的土地市场 48.1988年( ABCDE )等城市进行了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和转让试点

A、福州 B、海口 C、广州 D、厦门 E、上海

49.土地使用权出让可以争取( ABC )方式

A、协议 B、招标 C、拍卖 D、赠予 E、继承

50.土地使用权抵押时,( AB )也随之抵押。

A、附着物 B、地上建筑物 C、地上有形资产 D、地上其它人的财产 E、无形资产

51.( ABCD )情况下,土地使用权可以终止。

A、期满 B、续期期满 C、国家为公共利益收回 D、违反合同规定 E、未到期,国家无偿收回

52.现行农村土地使用状况( AB )。

A、农村国有土地使用制 B、农村集体地使用制

C、个人土地使用制 D、商业土地使用制 E、法人土地使用制

53.目前我国已经形成( ABCDE )级土地管理网络。

A、国家 B、省 C、地 D、县 E、乡

54.土地资源管理独具的特点是:( ABE )

A、国家统一管理 B、不存在丢失与注销的问题 C、宏观管理 D、微观管理 E、宏观与微观结合

55.现行土地管理体制资本的基体原则( ABCDE )

A、城乡土地统一管理 B、土地管理工作只能加强不能消弱

C、建立科学有效的土地管理体系 D、发挥各行业开展利用、保护土地的积极性 E、以上全对

56.香港土地契约一般有( ABC )内容

A、土地详情 B、一般条款 C、特别条款 D、买方 E、卖方

57.在香港,与土地管理有关的机构主要有( ACE )

A、田土注册处 B、土地管理处 C、差饷物业估价署 D、土地执行处 E、土地审裁处

58.台湾的平均地权之实施方法有( ABDE )

A、规定地价 B、照价征税 C、公平买卖 D、照价收买 E、涨价归公

59.目前台湾对土地的主要客税有( ABCE )

A、地价税 B、田赋 C、土地增值税 D、工程受益费 E、空地税

60.国外土地立法有以下几个特点( ABCDE )

A、数量多、范围广 B、规定性、目标明 C、主次方向明,肩负责任清

D、制裁措施严 E、实际情况变,法律条文改

61.主级差地租I产生的条件是( AC )

A、肥力 B、投入 C、土地位置 D、生产率 E、人为力

62.级差地租II产生的条件是( AB )

A、连续追加投入 B、劳动生产率提高 C、自然力 D、肥力 E、土地位置

63.影响资本主义绝对地租的因素有( ABC )

A、农产品的价值与生产价格之间的差额 B、农业资本有机构成的相对水平

C、农业投资的总量 D、农产品流通 E、农产品产量

64.土地( BDE )

A、有价值 B、没有价值 C、有价格 D、没有价格 E、有使用价值

65.土地收益是( BCD )

A、土地价格 B、正常情况下的土地收益 C、处于最佳利用方向的土地收益 D、土地纯收益 E、以上全对

66.土地价格的内涵包括( ABCDE )

A、绝对地租 B、级差地租 C、土地投资的折旧 D、土地投资的利息 E、以上全对

67.土地价格的特点是( ABCDE )

A、土地价格是土地的权益价格 B、土地价格不是土地价格的货币表现

C、土地价格主要由土地需求决定 D、土地价格呈上涨趋势 E、土地价格具有强烈的地域性

68.土地自身因素主要包括( ABCD )

A、位置 B、肥力 C、面积 D、地势、地质 E、水利设施

69.土地价格总体呈上升的趋势主要是影响因素是( ABCE )

A、土地投机 B、人口数量增加 C、家庭数量增长D、通货膨胀 E、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高

70.土地估价的目的是( ABCDE )

A、有利于土地市场的管理 B、有利于体现税赋公平

C、有助于国家征地的顺利进行 D、有助于企业投资决策 E、有利于土地交易顺利进行

71.土地估价的原则是( ABCDE )

A、公平原则 B、相关替代原则 C、独立估价原则 D、执法原则 E、勘估时日原则

72.土地估价方法有( ABCDE )

A、剩余法 B、路价法 C、长期趋势法 D、市场比较法 E、收益还原法

73.中国土地市场的特点( ABCDE )

A、垄断性 B、权利主导性 C、地域性

D、不完全性 E、土地供给弹性小

74.土地市场的机能( ABCDE )

A、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B、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宏观调控

C、AB全对 D、促进房地产业的发展 E、健全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75.中国开放土地市场的必然性( ABCDE )

A、土地市场是土地有偿使用的载体 B、土地市场是发展商品经济的内在要求

C、土地市场是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 D、土地市场是完全意义上的商品市场 E、以上全对

76.开放土地市场的条件( ABC )

A、清理地产、明晰权属 B、进行科学分类、评估

C、硬化国有企业预算,培育市场主体 D、完善全局市场 E、完善土地法规及地政管理机构

77.选择土地市场运行模式应遵循以原则( ABCDE )

A、应与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相一致 B、应有利于维护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度

C、应考虑地产经营的特殊规律 D、A和B对 E、不全对

78.土地市场宏观管理的基本内容与任务( ABCD )

A、保护土地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B、对土地市场主体的资质审查

C、实现土地优化配置 D、对土地市场客体的理论 E、保证土地价格的基本平稳

79.土地市场微观管理的主要内容( ACE )

A、保护土地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B、对土地市场主体的资质审查

C、实现土地优化配置 D、对土地市场客体的理论 E、保证土地价格的基本平稳

80.土地金融的特点是( BD )

A、债权可靠 B、贷款偿还期长,利息率低 C、一般实行债券化

D、土地抵押贷款契约到期以前债权人不能任意要求债务人偿还其债务 E、以上全对

81.发展土地金融的意义( ABCDE )

A、为国家提供长期资金 B、促进国家土地政策的实施

C、有利于活跃商品经济 D、A对,B不对 E、以上全对

82.土地税收与地租的区别是( ABC )

A、前提不同 B、存在的基础不同 C、分配层次不同 D、表现形式不同 E、数量不同

83.土地税的征收依据( ABC )

A、按土地面积 B、按土地纯收入 C、按土地质量 D、按土地总收获量 E、按地价征收

84.土地税收和功能( ABDE )

A、保障国家财政收入 B、抑制土地投机 C、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

D、引导土地利用方向 E、调节土地收益分配

85.目前与土地直接相关的税种有( ABCDE )

A、农业税 B、耕地占用税 C、城镇土地使用税 D、土地增值税 E、契税

86.中国现阶段所有制形式各种主张有( ABCDE )

A、土地国有制 B、国家、集体、个人三无所有制

C、私人所有制 D、土地双轨所有制 E、强化现行集体所有制

87.社会主义制度下,国家可争取( ABCDE )形式分配和调节级差地租

A、价格 B、税收 C、收费 D、财政 E、信贷

88.收益还原法中,资本化用公式表示包含( ABCDE )等变量

A、土地价格 B、土地纯收益 C、还原利率 D、年数 E、以上都不对

89.国家土地管理局负责( ABC )

A、制定土地政策 B、统一地籍管理 C、地政工作 D、土地监察 E、土地资源利用规划

90.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早期地租理论代表人物( ABCDE )

A、斯密 B、李嘉图 C、屠能 D、杜尔阁 E、配第

91.现代西方经济学地租理论代表人物( DE )

A、斯密 B、巴洛兹 C、萨尹 D、萨缪尔森 E、配第

92.土地价格形式包括( BD )

A、交易价格 B、评估价格 C、课税价格 D、租赁价格 E、抵押价格

93.中国土地市场的内涵包括( ABCDE )

A、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转移 B、集体土地使用的转移

C、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转移 D、AB对 E、都不对

94.土地抵押可以采用( ABC )形式

A、定期抵押 B、信托契约 C、公平抵押 D、AC对 E、ABC全对

三、填空题(86条)

1.土地是由地球一定高度和深度的___岩石________、____矿藏_______、____土壤_______、___水分________、___空气________和植被等构成的自然综合体。

2.土地的经济特性,是以土地的___自然特性 ________为基础。

3.土地的自然特性包括___位置固定性________、_____面积有限性______、____质量差异性_______、____功能永久性_______。

4.土地的基本特性包括____自然特性_______、___经济特性________。

5.土地的经济特性包括__供给的稀缺性___利用方式的相对分散性_______、___利用方向变更的困难性_______、____报酬递减的可能性_______、_____利用后果的社会性______。

6.土地的基本功能包括___承载功能________、____生育功能_______、___资源功能________。

7.按地貌特征可以把土地分为___山地________、____高原_______、_____丘陵______、____盆地______、___平原_______。

8.按土地质地可以把土地分为_____粘土______、____壤土_______、____沙土_______。

9.按土地所有权形式可以把土地分为___私有的________、____国有的_______、____集体所有的_______。

10.农用土地包括_____耕地______、_______园地____、______林地_____、_____草地______。

11.非农业生产用地包括_____厂矿用地______、_____交通用地______。

12.土地中的特殊用地包括_____休息用地______、___自然保护区_______、___军事用地______、___未开发用地________。

13.土地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包括___土地利用经济________、__土地制度_________、_____土地权属转移及收入分配______。

14.土地经济学的对象可归结为土地利用中的____生产力组织_______、______生产关系调节_____。

15.土地经济学是一门研究___人与土地________及土地利用中___人与人________的关系的科学。

16.第一次提出级差地租的经济学家是___威廉·配第________。

17.对级差地租理论作出完整而系统研究的是____大卫·李嘉图 _______。

18.土地天生的可供人类利用的部分就叫土地的____自然供给_______。

19.土地的供给通常分为_____自然供给______、____经济供给_______。

20.人与土地的关系既是一种____社会关系_______,又是一种_____自然关系______。

21.人类对土地的需求包括___农业用地需求________、_____非农业用地需求______。

22.影响耕地需求的因素有___人口________、______土地生产率_____、_____国民经济状况______。

23.人类利用土地的目标按其最终发挥的作用可分为_____经济目标______、_______生态系统目标____、___生态环境目标________。

24.土地利用的效益评价包括____经济效益评价_______、___生态效益评价________、____社会效益评价_______。

25.静态分析法包括____单位投资产品增长率_______、___单位投资收入增长率________、__投资收益增长率_________、___投资回收期________。

26.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特性包括___地区性________、____动态性_______、_____层次性______、____适应性_______。

27.在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评价指标中属于产出评价指标的有____产量_______、____产值_______、______净产值_____、____纯收入_______。

28.在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评价指标中属于商品生产评价指标的有___商品量________、______商品率_____、___销售额________。

29.在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评价指标中属于土地生产率评价指标的有___单位面积产量______、____单位面积产值 _______、______单位面积纯收益_____。

30.在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评价指标中属于劳动生产率评价指标的有__劳均年产量_________、___劳均年产值________、_____劳均年净产值______、____劳均年纯收入_______。

31.在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评价指标中属于资金产出率评价指标的有___土地肥力________、______自然资源利用效率_____。

32.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评价方法有_____直观评估法______、_____分组比较法______、____综合评价法_______、___生产函数分析法________。

33.实现农业土地规模经营的经营形式主要有___种植业专业户________、___家庭农场________、______联户农场_____、_____集体农场______。

34.土地计划利用就是采取___计划方法指导________、__调整土地资源_________的利用活动。

35.土地计划利用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制定和执行____土地利用计划_______,实现土利用的目标。

36.土地面积的____有限性 _______决定了人类利用土地必须合理安排。

37.土地面积的有限性产生了对土地需求的___竞争性________。

38.决定土地必须实行计划利用的因素有__位置固定性_________、____质量差异性_______。

39.土地经济供给的_____稀缺性______决定了土地实行计划利用。

40.采取计划方法指导、调整土地资源的利用活动是_____土地计划利用 ______。

41.完整的土地制度包括_____土地所有制______、____土地使用制_______、______土地管理制度_____。

42.土地制度表现为___经济制度________、______法权制度_____。

43._____土地经济制度______是人们在一定社会制度下利用土地所形成的经济关系的总和。

44._____土地法权制度 ______是土地经济关系的法律体制。

45.在社会形态中__土地经济制度_________是土地法权制度形成的基础。

46.在社会形态中,土地经济制度决定______土地法权制度_____。

47.土地制度的核心是___土地所有制________。

48.土地关系的基础是_____土地所有制 ______。

49.土地所有制的法律体现形式是___土地所有权________。

50.土地所有者所拥有的受法律保护的排他性专有权利叫_____土地所有权______。

51.土地所有权可细分为____占有权_______、____使用权_______、_____收益权______、____处分权_______。

52.土地所有制作为社会生产关系的组成部分,是由________社会生产方式___决定的。

53.不同的土地所有制可以区分为两大类___公有制________、_______私有制____。

54.属于公有制的土地所有制包括_____原始社会土地所有制______、____社会主义土地所有制_______。

55.属于私有制的土地所制包括___奴隶主土地所有制_____、___封建土地所有制____、___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________。

56.国家确认并予以保护的土地所有制,都要通过一定的法律文件即_____土地所有权证书______来体现。

57.能体现土地所有者处分权能的是土地所有权的_____让渡______和____转移_______。

58.国家通过政权的强制力量对土地所有制进行的改革叫______土地改革_____。

59.___土地使用权________是依法对一定土地进行利用、管理并取得收益的权利。

60.___土地使用权 ________是土地使用制的法律体现形式。

61.在整个土地制度中,土地所有制决定着___土地使用制________。

62.由于___土地使用制 ____的相对独立性,因此,任何社会形态下都有不同的土地使用制。

63.就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相互关系而言,土地使用制可以分为___“两权”合一____与___“两权”分离 _____两大类。

64.就“两权”分离的土地使用制来说,可以分为__有偿使用制_________和____无偿使用制_______两类。

65.目前在中国农村签订的土地承包合同,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_____土地租佃契约______。

66.______土地 _____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67.土地既是最基本的______生产资料_____,又是人们必要的___生活资料________。

68.土地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_____权属管理______与____利用管理_______。

69.土地权属管理包括国家对土地_____所有权______和_____使用权______的限制。

70.世界各国和地区土地管理机构的模式可分为______分类分级管理模式_____和______垂直统一管理模式_____两大类。

71.土地租赁一般可分为___有限期________和_____无限期______两种。

72.城市土地属于___国家 _________所有。

73.农村和城市市郊区的土地,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以外,属_____集体 _______所有。

74.在现有耕地面积中属国家所有的占______5.6% ______,属集体所有的占______ 94.4% ______。

75._____行政划拨_______是指土地由国家行政机关调拔使用。

76.从地价和房价变动趋势看,房屋价格与土地价格____不是________等比例消长的。

77.土地权属管理,由_________国家土地管理局 _______________负责。

78.城市房屋权属管理由______建设部______负责。

79.香港有关私人游乐城、码头、汽油站用地和短期临时租地外,租期一律为____40________年期。

80._____契约地租_______也称商业地租。

81._____经济地租_______也称理论地租。

82.垄断地租是产品的______垄断价格______带来的超额利润转化成的地租。

83.社会主义绝对地租是_____客观_______存在的。

84.土地价格的内涵包括三个部分,第一______真正的地租__________________,第二_______土地投资的折旧_________________,第三_________土地投资的利息_______________。

85.______收益还原法____________又称收益资本化法或地租资本化法。

86.市场比较法是用_______已经定价成交的土地_________________与待估土地相比较,以此推出待估土地的价格。


相关内容

  • 城市管理学
    选择题(共20题,共40分) 1.城市管理学的研究方法有().A系统分析方法B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C综合分析方法D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参考答案:A,B,C,D:考生答案:A,B,C,D: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2 2.与传统的公共管 ...
  • 土地估价师考试土地管理基础试题(1)
    一. 判断题(共20题,题号1~20,每题1分.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或错误,并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涂黑,认为正确的涂"√ ",认为错误的涂"×".答题错误倒扣1分,本题总得分最多扣至0分) 1.土地供求 ...
  • 人民版高中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试题
    出题意图: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进行综合考查,形成一个整体认识,对比中国几个改革,得出规律性认识.对外国改革与中国改革的差别认识,得出国情不同改革的方法和结果也有很大的差异.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试题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 ...
  • 必修2第一章 测试题
    必修2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观察下列图片,从图一到图三的变化主要说明了( C ). 图一 骨耜 图二 石犁 图三 铁制农具 A .铁农具的使用 ...
  • 经济法前言
    经济法前言.txt看一个人的的心术,要看他的眼神:看一个人的身价,要看他的对手:看一个人的底牌,要看他的朋友.明天是世上增值最快的一块土地,因它充满了希望.初级基础班前言 <经济法基础>是初级会计资格考试的两门考试科目之一,考生 ...
  • [风景名胜区规划原则]试题库1
    <风景名胜区规划原则>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 2. 3. 4. 5. 6. 7. 交通. 8. 土地利用协调规划:既是规划的基本方法,也是规划的主要成果.是以生态环境保护和风景资源保护优先为原则,充分发挥景 源的综合潜力, ...
  • [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1专题二商鞅变法试题
    专题二试题 高中选修课<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人民版) 专题二 商鞅变法 一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 巩固方案 一级目标 1.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理论基础是 A.儒家学说 B.兵家学说 C.法家学说 D ...
  • 河北省武邑中学20**年-20**年学年高二9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9月月考地理试题 I卷(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A.是按照综合指标划分的 B.有明确的边乔 C.地形是 ...
  • 20XX年房地产估价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1年房地产估价师考试试题及答案(房地产估价理论与方法) 一.单项选择题(共35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在答题卡上涂黑其相应的编号) 1.评估征收房地产造成的停产停业损失,属于( )业务. A.传统价值评估B ...
  • 20**年中级经济法考试试题+答案
    2015年中级经济法考试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王某贩卖盗版光碟被文化局查处,罚款1000元.王某不服申请行政复议,但是复议机关也维持了处罚决定.王某逾期不履行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复议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