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教学设计 - 范文中心

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教学设计

09/29

安宁二中地理备课组

七年级地理上册(2013年8月)

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过程,并能够提供实例证明地球是球

形天体。

2.能够运用有关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

3、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勇于探索的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难点: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辅助工具:

1、地球仪或挂图 2、或多媒体课件

主要训练形式:

1、课堂练习 2、看图

一、 导入课题:

1、

2、 凭借过去的知识:说一说“地球的形状”;您从什么地方了解的? 中国古代人们对地球的认识是什么呢?

(生、师)如:“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凭直觉和臆想来猜测提出“天圆地方”。夸日追父、孙悟空逃不出如来佛的手心。

3、 什么原因限制古人对地球的认识呢?知识科技

师:古人的科技水平低,无法直接看到地球的形状,所以,探索地球形状的历史经历了几千年。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过程。

二、 教学过程

(一)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过程。(板书)

1、(臆想阶段)古人对大地形状的直观感受----天圆地方(多媒体可用)

(1)古代诗歌《敕勒歌》中:“天似穹庐,笼盖四野”,了解古人对天地的认

识---天圆地方。

(2)“天圆地方”解释不了天与地结合部位的问题,开始猜测“天如斗笠,

地如覆盘”。

(3)图片展示“盖天说”---天总是在地的上方,“天上地下”

2、(推测阶段)P3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用什么方式来推测?

生:月全食或月偏食

师:(用挂图)月球被地球遮住的部分呈“圆弧形”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或近似球体,最早提出地球是球形的人

3、(验证阶段)麦哲伦环球航行,亲身验证地球是球体。

师:您怎样验证地球是圆的?

(1)挂图和文字资料展示,麦哲伦环球航行。

(2)他从什么地方出发,经过哪些地方?(让学生上台指挂图)(记忆难点) 师:您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地球是圆的?

生:宇航员拍摄地球照片,确认地球是球体。

图片展示 1、太空第一人:加加林;第一个看到地球是圆的。

2、航拍仪拍摄地球照片。

小结:图片展示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基本过程。臆想阶段(天圆地方)-推测阶段(月全食或月偏食)—验证阶段(麦哲伦环球航行)(学生上台写) 思考P4动手练习:

1、认识地球的过程:漫长而艰辛

2、假如您要驾船航行,出了必备的生活用品,还需要携带哪些工具?为什么?(提问)动手写

(二)描述地球的大小。(板书)

1、---赤道。

师:依据毛主席诗词“坐地日行八万里”(板书),推算地球赤道的周长。 依据周长计算地球的赤道半径。

2、 P5图示:地球大小的三个指标:赤道周长;平均半径;地球的表面积。 师:“看谁算得快”,学生做简单的计算,更加直观地感受地球的大小。 师:总结出地球的形状

生:是一个椭圆,不是正圆

师:外形不规则,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地表起伏大。(板书)

(三)课堂小结。或课堂练习

(1)你会用哪些实例来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2)你知道该从那几个方面来描述地球的大小吗?

(四)请您欣赏(地球图片)

师:地球,美丽的星球,我们的家园。人类共有一个地球,请爱护我们的地球,爱护我们的家园!


相关内容

  •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古蔺县大村中学教学设计 学科 地理 授课时间 9 月 13 日 课题 11 日至 9 月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授课年级 七 年级 学 习 目 标 学习 1. 让学生知道地球是个不规则的球体,地球与赤道的平均半径以及赤道周长 2.用简单的方法证 ...
  • 地理教学设计及反思
    1.1"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大致过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 2.会用相关资料说明地球的大小. 3.通过制作地球仪,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 4.观察地球仪,比较和归纳经线 ...
  • 全面认识地球
    全面认识地球 -教研案例 一.案例背景: 总回顾已经完成的半学期教研活动,我校特别组织了一次"青年教师优质课"教研活动.针对这次教研活动我特意上了<全面认识地球>的一节综合复习课.由此产生了我的教研案例.地球 ...
  • 高一物理重力与重心
    第4章 相互作用 本章规划 这一章讲述有关力的基本知识,包括了后面学习的动力学和静力学所必需的预备知识.基础性和预备性是本章的特点. 所谓基础性,就是要为学习力学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从知识方面来说,就是理解力的初步概念,理解重力.弹力.摩擦 ...
  • 小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教案
    小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教案 何青青 第一单元 生物与环境 1课时 一.复习目标: 要切实完成经历比较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和切实掌握相关的科学概念这两个双重任务,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更需要在复习阶段认真落实以上两 ...
  • 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卷
    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卷 1.摩擦力的大小可以用 ( 测力计 ) 来测量. 2.科学技术上统一规定用 ( 牛顿 ) 作力的单位,简称 (牛) ,用字母 (N) 表示. 3\地球表面有( 高原).(平原 ).(盆地 ).(丘陵)等各多种多 ...
  • 蔚蓝色的地球教学设计
    <蔚蓝色的地球>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德育目标:通过人类认识地球所经历的漫长求索中,体会历经千辛万苦但仍执着追求的科学精神: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整理知识的能力,让执着的精神渗透到生活中: 3.知识目标:知道有关地 ...
  • 三.五.六科学上教后记
    三.五.六年级科学上教后记 三年级科学上教后记 第一单元 我们都是科学家 1.科学是„„ 教后记: 通过教学,学生们知道了琴纳与牛痘的故事,懂得了科学并不是神秘不可及的,知道科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能够善于观察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去解决问题.知道 ...
  •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 五年级上册始业教育课 [教学目标] 1.回顾和总结小学科学的学习方法,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基础: 2.初步了解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和内容,讨论本学期的主要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 3.通过趣味小实验,激发学生学习 ...
  • 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
    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 1.人们对地球形状的正确认识是( ) A.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B.天圆地方 C.地球仪是地球的真实形状 D.足球似的正球体 [考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及球形证据. [专题]示意图:地球仪与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