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意志读书笔记 - 范文中心

爱与意志读书笔记

03/17

《爱与意志》读书笔记

摘要

关键字

《爱与意志》是罗洛〃梅所有著作中的票房冠军。此书写于1969年,在人类历史上,这个时代风起云涌:革命、反叛、存在主义,种种思潮席卷而来,维多利亚时代残存下来的旧道德旧秩序都在受到空前的挑战。当然,与此相伴的,还有遗留至今的时代病——焦虑、空虚。这两者紧密联系,还共生着其他社会问题:性乱、毒品、暴力、冷漠…… 罗洛〃梅及其同时代的思想家关注这些问题的主要武器,来自两股力量,一股是马克思,一股是弗洛伊德和尼采。马克思影响了战后西方的政治格局,也是促进社会福利化的主要动力。而弗洛伊德对西方精神的影响,很可能比马克思还要深远。

弗洛伊德最大的贡献是通过对癔病病例的分析,发现了“潜意识”,并通过“潜意识”概念构建了整个人类社会的精神进化史。从《梦的解析》提供的病例来看,几乎只要把一切梦的因素解释为性隐喻,通顺地解释出患者性压抑的前因后果,就可以疏导他的性压抑。很显然这个迷人的前景从那以后便欺骗了很多《梦的解析》的年轻读者,他们轻率地把梦境解释为潜意识的性饥渴,却发现屡屡不得要领。草率搬用《梦的解析》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于:这是一本八十多年前出版的书,它无法解释当前的情况——不管美国,还是中国。罗洛〃梅在《爱与意志》中明确地指出了这一点。

与弗洛伊德时代广泛的性压抑不同,罗洛〃梅生活的时代,整个美国正处于性解放的亢奋中。但性的放纵在解除了社会文化性的性压抑以外,并没有给美国社会带来永久的太平,相反却产生了性本身的异化。而这个问题,恰恰取代了性压抑成为了时代的主要问题。那么,性本身的异化是什么呢?用罗洛〃梅的话说,是性与爱的分离。在他看来,这个时代真正的问题是我们无法“爱”,失去了情感的感受力,并且意志与意向性出现障碍。因此他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挖掘“爱”的全新基础上。在这本书里,他用一种结合了象征、比喻的分析手法,把这个时代爱与欲的分裂性完整地剖析出来。

在维多利亚时代,性被置于一种不可说、备受监视的地位,教会规定了性交体位,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在一整套规训体系中保持“性空白”。这产生了大量性压抑下的癔病患者。到了二战后,忽如一夜春风来,性不再是难求之事,更重要的是,社会心理上的重负被搬走了,所有人都开始谈论性,并以“性感”为荣耀。当性还是一种压抑时,人们通过性来反叛;当性自由得以实现,人们发现已经没有东西可以用来反叛,结果只能进行对性本身的反叛。这种反叛是灾难性的,并不能给人类带来解决问题的途径。

罗洛〃梅没有逃脱西方典型的二元化思想范式,但他的理论中明显包含着东方的影响。在揭示了性与爱的悖谬后,他着手建设自己的大厦。他把爱劈为四份:肉欲、爱欲、友爱、博爱,这四种爱的混合构成了真实世界中的“爱”。爱欲是罗洛〃梅的重点,爱欲被定义为一种关系模式,在这种关系模式中,人们不寻求缓解,而是力图去培植、生产和塑造,也就是说,是与蓬勃的生命力相联系的。罗洛〃梅说,爱原本就暗示着死,它意味着把自己向肯定和否定敞开——向痛苦、哀伤、欢乐和失望,向自我实现和意识的强化敞开。爱总是提醒着我们不要忘记自己终有一死。现代的爱之所以虚浮,就是因为人们缺乏死亡意识。对死和苦难的焦虑,令爱格外醇厚。

罗洛〃梅认为,爱具有悲剧意义。悲剧性不但不是生命和爱的一种消极状态,它甚至可以说是性欲和爱的经验中最高贵和最深刻的一面。悲剧的欣赏,不仅可以帮助我们避免把生命过分单纯化,它甚至能够保护我们,使我们免于性和爱在今日市场上的过度陈腐化所造成的危机。倘若没有这种悲剧性的话,爱将变得沉闷而枯燥,而爱欲将变成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

维多利亚时代对“意志”的强调是一种幻相与虚妄,事实上它只是让人们把自己塑造成罗盘一样精确却没有感受力的“罗盘人”,这种人像恐龙一样庞大但却没有适应性。罗洛〃梅创造了一个与之相对的概念“意向性”。这个概念具有东方意境,它是主观对外界的真诚体认,是在体认过程中形成的人与外界的一个共同体。“经验与客观对象之间的一座桥梁,意向性是这样一种意义结构,它使我们作为我们这样的主体,能够知觉和理解世界作为世界那样的客体”。也就是说,在一个机械的我与物的关系中,加入了“感知力”这样一种类似灵魂的东西。

罗洛〃梅并不走极端,他不排斥“意志”,只是反对维多利亚时代那样过分的强调。事实上,旧清教徒最大的问题是只有“意志”,没有“爱”,所以他们僵化而缺乏感受力;而新时代的清教徒有“爱”,却没有“意志”,因此他们缺乏持久力,朝三暮四,最终同样得不到“爱”的真谛。

焦虑不是这本书的重点,但作为最有代表性的时代病,它是性爱分离、感受力枯竭这类问题的真正根源。罗洛〃梅把对死亡的焦虑视为最根本的焦虑,而死亡实际上正是生命的全部基础,是“生”与“存在”最深刻的隐喻。一切形式的焦虑根本上都可以归结到对死亡、非存在状态的恐惧。焦虑是必须的,适度的焦虑是生命力的体现,在考试前、登台前完全不焦虑是不可想象的。只有当这种紧张状态不断自我激化,便转为病态的焦虑。焦虑就是在行动的十字路口不断决意、放弃、徘徊,不断循环的意向失能状态。

意志是个被弗洛伊德宣判为“幻相”的东西,人的一切行为其实都是无意识的作用结果,那个被追捧到了天上的“意志”,其实是自欺欺人的。 但罗洛〃梅并不愿意宣称意志是幻相,关键是它要和“爱”结合。没有爱、没有对他人关切的意志是“罗盘人”的冷漠意志,其性质也是自毁的。

很明显,罗洛〃梅用“意向性”和“愿望”代替传统的“意志”,用“爱欲”代替弗洛伊德的“利比多”,用“原始生命力”作为各项生命指标的基准,都是在同做一件工作:为人类的生存基础注入“生命”和“情感”。尽管如何具体地获得这两样现代人正在加速丢失的财富,罗洛〃梅并没有说清,但光凭这空洞的原则,他就已经完全点醒了迷途中的大众。

参考文献

1、罗洛〃梅.爱与意志.1969


相关内容

  • [一粒糖果的诱惑]读书笔记
    <一粒糖果的诱惑>读书笔记 <一粒糖果的诱惑>文章讲的是美国心理学家进行的"迟延满足"的心理实验.老师领着一个陌生的心理学家进入教室,发给每个学生一粒糖果,并告诉他们:可以随时吃,但是谁能坚持到我 ...
  • 菊与刀读书笔记
    <菊与刀>读书笔记 文/雨煜光 读完鲁思·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感触颇深.脑海里清晰浮现着日本国民的鲜活形象,他们矛盾的性格在历史的长河中焕发生机与光彩,他们双重的文化在历史的演变中迸发能量与张力.当改革推动时代发 ...
  • 读书笔记三
    院系:物电学院 班级:电科0911 姓名:董训锋 学号:2009111136 <西游记>读后感 <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它是吴承恩先生的杰作,讲述的是一个泼猴和唐三藏及师弟八戒,沙僧去西天取经的故事,这本书我虽 ...
  • 让书香点亮人生论文
    让书香点亮人生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基于这个观点,我校采取以下措施开展了系列读书活动,并收到了显著效果. 1. 自由阅读,激发兴趣. ...
  • 如何从两次世界大战废墟中崛起,解密德意志民族的强国之道
    文/光明日报驻柏林记者 田园 德国人是酷爱读书的民族,国民的读书习惯也推动德国一步步走上强国之路.近现代时期,德意志民族的思想家.文豪.艺术家.科学家层出不穷,德国从远离欧洲大陆中心的野蛮国家发展到如今引领欧洲统一的大国,离不开全民阅读的力 ...
  • [新政府论]读书笔记
    <新政府论>读书笔记 黎萍 2014210345 读了洛克的<政府论>之后,再读辛向阳的<新政府论>,会发现两本著作的逻辑结构有些相似性,但是在我看来前者是一种政府哲学,但是其中一些观点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 ...
  • [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研究]研究报告
    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研究 研 究 报 告 单 位: 肇源县民意乡中心校 撰写人: 程 淑 杰 <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研究>研究报告 肇源县民意乡中心校 程淑杰 [摘要] 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现状令人担忧,造成 ...
  • 读了少年英雄李爱民后感
    读了<少年英雄李爱民>后感_350字 一次,我看了<少年英雄李爱民>的故事.李爱民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里,1930年出生在白家庄,他们在党和抗日民主政府的领导下,跟大伯大叔大哥大姐们一起,积极地参加了对鬼子和汉奸的斗争 ...
  • 施米特[政治的概念]读书笔记
    对自由主义国家观念的批判--施米特的<政治的概念> 舍勒在柏林德国政治研究院1927年年度庆祝大会上应邀发表演讲--"协调时代中的人".在这次演讲中,舍勒认为,现时代的总体趋势是"协调的时代&quo ...
  • [战争论]读后感1000字
    <战争论>读后感1000字 战争的目的是使敌人服从我们的意志.为打到这个目的,必然要使敌人无力反抗.而使敌人无力反抗就必须要消灭敌人的军事力量.这里的军事力量应该包括军队和敌人的精神力量,即意志力.因为战争是人与人之间的斗争,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