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在上市前的资产剥离问题 - 范文中心

中国企业在上市前的资产剥离问题

05/19

中国企业在上市前的资产剥离问题

天道并购 俞铁成

中国上市公司的资产剥离问题主要分上市以前的剥离和上市以后的剥离两大块。本小节主要研究上市以前的剥离。上市以后的剥离在后面有专门章节予以介绍,此处就不展开。

中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在上市前越来越多地采用了“择优上市”的方法,即把企业内最有赢利能力的资产拿出来上市,把赢利能力较差的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剥离下来。

在中国企业上市前的资产剥离中,固定资产的剥离是非常主要的内容。以下主要就固定资产的剥离展开分析。

固定资产按照经济用途可以划分为经营性固定资产和非经营性固定资产。经营性固定资产是指企业用来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固定资产,包括车间、工厂和行政组织管理部门使用的房屋、其它建筑物、机器、工具仪器、管理工具等。非经营性固定资产是指用于生产经营活动外的各项固定资产(即通常所讲的“企业办社会”部分的固定资产),包括用于住宅(如职工宿舍)、文化生活(如企业内部图书馆、学校、幼儿园、托儿所、俱乐部)、卫生保健(如职工医院、疗养所)以及其它非生产经营方面的房屋、建筑物及设备等。经营性固定资产是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非经营性固定资产一般不是以盈利为主要目的。

一、经营性固定资产的剥离

经营性固定资产的也存在盈利能力高低和行业归属等方面的差别。因此对于企业的经营性固定资产也要进行认真筛选细分,把不合适的固定资产设法剥离出去。

在下列情况下考虑剥离经营性固定资产

(1) 固定资产长期未产生效益或盈利能力很差。很多老国有企业都拥有数量不少的“岁数”很大的固定资产,这些固定资产往往远落后于当前同类资产的水平因而面临被淘汰出局的危机,因此就应该设法剥离掉。

(2) 从母公司的业务规划战略考虑剥离。一个集团公司拥有很多业务、横跨诸多行业,因此常见的情况是该集团公司挑选某一个行业的优质资产用于上市,把非该行业的固定资产剥离出来。

(3) 经营性固定资产包括用于生产的行政管理的固定资产,这些资产也应适度剥离。如办公楼等固定资产企业没有必要将其进入上市公司占用净资产,完全可以采取向母公司租赁的方式来获得使用权。

(4) 对一些辅助生产系统(后方企业)如动力系统、工具和模具生产系统、维修系统等进行分析,考虑是否进行适当剥离。这些辅助生产系统如果和主业关联度非常高或本身具有一定的盈利能力就可以不剥离或少剥离;如果这些辅助生产系统的产品在市场上可以用更优惠的价格获得就没有必要将这些固定资产纳入上市公司。

二、剥离经营性资产需考虑的若干因素

实践经验表明,是否剥离某一部分固定资产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企业上市工作的决策者(企业、主承销商及其它参与者,其中尤其是企业自身)在具体决定是否剥离某一部分资产时应明白进入或不进入的理由,考虑各方面的优点和缺点,并且要一方面适时征求企业主管部门的意见,另一方面必要时应尽可能地同上市市场的有关负责人协商,以达成多方的共识,并争取减少为之耗费的时间。在这个决策过程中,一般至少需要考虑如下八个方面的重要因素:

(1) 上市公司生产经营体系的完整性因素。即尽量使上市公司具有以主业生产为核心的原材料采购(半成品的购进等)、生产、销售,以及科研与管理的一系列生产经营活动。这里特别强调的是“尽量”,而非“一定”,因为有一些部门,如销售和科研部门有可能放在控股公司。

(2) 效益因素,即考虑该经济实体是否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3) 同业竞争与关联交易因素,即避免同业竞争和减少关联交易。

(4) 集团的战略性发展因素,即企业是否希望把上市公司的发展作为其发展战略的一部分。

(5) 筹资效果因素,即企业若希望筹资数量较大,则可以考虑将有一定的效益基础的固定资产纳入上市公司。

(6) 管理因素,即是否有利于公司上市后的管理和规范化运行。

(7) 国有股权的性质因素,即看企业希望国有股权是国有法人股,由控股公司持有,还是希望是国家股。因为按照现有国家有关规定,国有法人股和国家股的股利上缴渠道不一样。

(8) 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上市市场的主管人员的有关意见。

三、非经营性固定资产的剥离

一般情况下,对于非经营性的固定资产,在上市前都会予以比较干净的剥离。这类资产一般包括:各类学校、职业教育系统、托儿所;医院、疗养院;职工宿舍;宾馆、饭店、职工食堂、商店、康乐设施;建筑安装系统;治安、环境保护和社区服务;养老系统(含离退休职工计划部门);非经营性房屋、建筑物及土地;其它服务。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一些大企业,它一般具有总公司和分厂(或子公司)两大层次。总公司的非经营性资产的规模和数量比较大,一般要剥离出上市公司,而分厂或子公司的某一些内容,如医疗所、职工食堂、治安等部门则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是否被剥离。这时主要考虑三方面的因素:一是它们的规模,包括固定资产的数量、从业人员数量等;二是它们的作用,是否对分子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有较大的利益;三是从反面进行分析,即如果没有这些实体,而分子公司又需要这些服务,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分子公司将为之付出多少的代价。


相关内容

  • _中国国有企业集团资本运营模式及案例分析
    2010年第27期总第101期经济研究导刊 ECONOMICRESEARCHGUIDE No.27,2010SerialNo.101 中国国有企业集团资本运营模式及案例分析 黄 珏 (湖南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长沙410205) 摘推动 ...
  • A股借壳上市风险分析
    A股借壳上市风险分析 截取自<清科观察:发布,中概股借壳回归套利存变数> 与首发上市相比,借壳上市涉及更多的利益主体,包括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的大股东.上市公司的社会公众股东.上市公司的债权人和债务人.上市公司的职工.收购方.收购 ...
  • 农行IPO上市分析
    [键入公司名称] 关于中国农业银行IPO 分析 [键入作者姓名] 2010-07-15 关于中国农业银行IPO 过程分析 一. 试比较农行和工行IPO 过程中实行绿鞋机制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一)什么是IPO 过程 IPO 全称Initial ...
  • 社科院专家谈国企改革:员工持股意见很快出台
    [社科院专家谈国企改革:员工持股意见很快出台]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新国企"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日益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条件下的成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融合.后续在国有资产产权交易 ...
  • 论中国的资产管理公司
    论中国的资产管理公司 [出处]:<经济研究>1999年第12期 切实解决银行不良资产问题,防范金融风险,在我国议之已久.现在,在解决方法上有了突破:各家国有商业银行成立资产管理公司(Asset Management Corpor ...
  • 上市公司反收购策略研究毕业论文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毕业设计(论文) 上市公司反收购策略研究 目录 摘要 ............... ...
  • 珠三角国企改革重资本运营 粤东西北着力改制重组
    自2014年8月广东<关于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改革意见>)发布后,广东各地市在混合经济."管资本".国资统一监管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积极探索和实践.羊城晚报记者近期深入广东多个地 ...
  • 企业并购重组与开拓注册会计师新业务
    企业并购重组与开拓注册会计师新业务 中瑞岳华会计师事务所 卢广林 企业并购重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调节自身机能的有效机制,是企业扩大规模.快速发展的永恒主题.企业并购重组就是不同的产权主体通过产权交易获得经济利益,所以,法律业务是企业并购 ...
  • 股权结构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影响的实证研究
    摘要:本文以我国证券交易所公布的存在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股权结构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的影响。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民营上市公司的资金占用现象更为普遍;通过股权制衡作用可以抑制资金占用;当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在50%以下 ...
  • 影响股票市场的因素
    影响股票市场的因素 股票市场价格波动是股市运行的基础,也是股票投资者关注的焦点.股价的波动受各种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分析这些因素的影响,可为投资者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提供一定的依据.本文结合我国股市波动的实例,从各种因素对股价影响的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