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一点体会 - 范文中心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一点体会

04/04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一点体会

山西省垣曲县篦子沟学校 陈 玲

[内容摘要]:

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数学学科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最适合的学科之一,新课程改革更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创新教学——情境激趣,寓教于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本文讨论了小学课堂教学中寓教于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四种途径:创设情境;设置悬念;善用课件;动手操作。

[关键词]:

兴趣 创新 思维 寓教于乐

教学的艺术不仅在于激动、唤醒和鼓舞。而人的情感具有情景性的特点,故有“触景生情”之说。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每堂课变得生动活泼,趣味性强。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而且为学生提供了激发创新思维的平台,最大限度地培养了创新能力。以下就是我在数学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浅见。

一、创设情境,培养兴趣。

小学生对数学课的认识,往往是从兴趣开始的。积极的思维活动是

建立在深厚的兴趣及丰富的情感的基础之上的,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是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这就需要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愉快的学习气氛。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有的学生说:“球是圆形。”课堂立即发生了争论,有的讲:“球不是圆形。”这就要正面引导,告诉学生不能只说:“是”与 “不是”,而是要说出为什么?于是有的同学说:“球是可以滚动的,所以球是圆形的。”有的说:“球是圆圆的球体,不是圆形。”还有的说:“我们站在高处,从上往下看球是圆的。”但谁也说服不了谁。为了使学生争论的问题更加深入,我就拿实物和图片进行观察,其中有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形、三角形、球体、正方体、长方体等,让学生把它们区分为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两大类,结果学生把圆形划在平面图形一类,而把长方体、正方体、球体划为一类。这时就引导学生,领会“把圆规有尖的一脚固定在一点上,再把装有铅笔的一脚旋转一周,就画成一个圆。”这句话的意思是指在平面上画成的那条首尾相接的曲线叫做圆。因此,圆是平面图形,而球不是圆,它和长方体、正方体一样,占有一定的空间,是“体”的一种。学生通过演示、争论对圆的认识更深一步。这样学生有了极大的学习兴趣,就产生强烈

的求知欲,在主动求知过程中,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主动探索、细心观察,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思维积极、情绪高涨,从而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设置悬念,诱发兴趣。

教学就是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思索的活动。而学生的积极的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恰当的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比如,讲“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时,教师出示了幻灯片,于是我指着一个大月饼说:“中秋节军军的妈妈买了一个大月饼,让爸爸、妈妈、军军一起中秋赏月,让爸爸分得这个月饼的1/3,妈妈分得这个月饼的2/6,军军分得这个月饼的3/9。你们想想,谁分得最多?”同学们开始饿了激烈的争论。有的说:“军军分得多。”有的说:“妈妈分得多。”还有的说:“他们分得同样多。”因为没有充足的理由,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我决定让三名学生分别来扮演,并让他们亲自动手,爸爸分走1/3,妈妈分得2/6,军军分走3/9。没等月饼分完,同学们已是一片欢呼声:“分得同样多!相等!”接着又是一片惊奇的声音:“怎么会同样多呢?”顿时,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于是,我抓住这

一极好的教学时机授新课。通过老师的指导,结合实例反复观察,终于发现这三个分数原来是由于它们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数(零除外)。我告诉他们,这就是分数的基本性质。这样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接受了新知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善用课件、激发兴趣。

只有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们才愿意全力以赴的去做,学与乐是分不开的。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把多媒体引进数学课堂。多媒体是集声、光、色、效为一体的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变抽象为直观、变静为动、动静结合的功能,向学生展示形成过程,提供了丰富的感情认识,不仅为学生思维活动的展开提供了可靠的平台,而且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例如,教学“周长”这一课时,我先用多媒体出示一个长方形,问同学们,什么叫周长?有的同学说,就是长方形一周的长度。我用画板中的红色的笔沿着长方形绕了一周,并说明从长方形的边缘上确定一点,从这一点出发,绕长方形一周,最后在回到这一点,这一个动作借助多媒体清楚的表现出了长方形的周长。同学们更直观的理解了什么是周

长。在引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时,我借助多媒体,清楚的等份拼成的近似长方形,同时出现三幅图,让学生观察比较发现:平均分成的份数越多,拼成的边就越趋平直,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在这感情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去联想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与院面积公式之间的关系。学生能找出长方形的长就是圆周长的一半,长方形的宽就是圆的半径,从而利用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大胆的创新,自主建构出圆的面积公式。利用多媒体课件作为辅助手段的教学过程减轻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增加了学生的信心。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更能全面地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了提升。

四、动手操作,巩固兴趣。

小学生的思维是直观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差。他们的思维来源于生活。在教学中,教师要解决好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为学生创设一个动手操作的环境。在学习中,让学生多动手、动脑,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形成表象,再利用表象中的中间作用,把具体形象思维上升到抽象思维,是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保证。同时,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启迪了学生独特的思维,培养了创新能力。

例如,在教学“把一根绳子截成5段需要几次”时,可以让学生准备一根绳子和一把小剪刀,学生会在浓厚的兴趣中一边剪一边数,当绳子剪成5段时,他们就会发现共剪了4次。这样,学生在自己动手操作中很快就找到了答案,并印象深刻。

实践证明利用情境激趣,寓教于乐,更能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促使以饱满的创新热情去积极思索、探索和大胆的想象。学生的创新思维只有得到充分发展,创新能力才能不断提高。


相关内容

  • 时代,呼唤创新型的教师
    苏州市高新区通安中学 徐邦桃  曹金良 [摘要]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后,创新教育已经成为最具时代特征的教育主题,也给教学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我国已经加入WTO,教育也将面临新的考验和挑战,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时代的强烈呼唤.要培养学 ...
  • 882篇英语教学论文题目参考
    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英语教学中的交际性原则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运用 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 初中英语课文阅读教学策略探讨 连动式.兼语式的汉英比较 新教材新特点引发新思考新探索 英语非谓语动词的表层 ...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进具体措施论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进的具体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2 语文课是中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它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学习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的基础,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 新语文课标正式提出了 ...
  • 数学课程的实施策略
    数学课程的实施策略(重点教学与评价) 课堂教学是落实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达成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主要途径和基本环节.课堂教学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注重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 ...
  • 小班化教学心得体会
    小班化教学心得体会 肖翠红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国家对教育发展的需要,人才的需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再适应社会的发展,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启动,像是一股清新的风,吹进了我们的校园,为基础教育带来了一系列崭新的变化.我 ...
  • 初中数学教学故事
    初中数学教学故事 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发现,培养学生把解题后的反思应用到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养成检验.反思的习惯,是提高学习效果.培养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解题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必由之路,但不同的解题指导思想就会有不同的解题效果,养成对解题后 ...
  • 数学课程目标
    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目标的解读 一.导入: 二.主要内容简介 这节课我们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解读: 点课件 ○ "课标"对"课程目标"表述的思路 义务教育数学课 ...
  • 先学后教的心得体会
    本学期是我走入教师岗位的第一个学期,也是我人生的起点.作为一名新教师,在教学经验.教学方法上我还需要不断的学习.探索,本学期我按照学校的要求认真负责的上了每一节课,并且认真做了我应该做的工作,可能有些工作没有做好,但我会不断的努力,不断充实 ...
  • 谈学习创新教育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读 书 心 得 体 会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新的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客观规律认识的升华.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的发展观 ...
  •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摘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练习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由于学生对知识掌握不完整,对于某个知识点的理解上还存在误差.对此,教师可以通过知识中一些常见的错误来编制有陷阱的习题,给学生造成一种假象的练习,在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同时,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