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手抄报资料:如何有效预防食源性疾病 - 范文中心

食品安全手抄报资料:如何有效预防食源性疾病

03/03

  如何有效预防食源性疾病?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有关人士介绍,不久前食药监局曾经发布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预警公告。为加强在外就餐和家庭内的餐饮安全,国家食药监局有关人士和临床专家建议采取以下预防性措施:

  一是清洗原料,清洁双手

  泡发干制原料或培养芽苗类蔬菜,应定期更换用水,避免有害细菌的繁殖。动物性食品原料、植物性食品原料、水产品原料应用流动的洁净水多次清洗,去除存留在食品原料表面的细菌,避免造成污染菌的存留;同时清洗双手。

  二是食品应烧熟煮透

  食品烹饪前应彻底解冻,食品加工时中心温度应达到70℃。长时间贮存的食品食用前应彻底再加热至中心温度70℃以上,以防止食品原料中的细菌存活。

  三是防止交叉污染

  应重点防控食品、食品加工人员以及食品制作环境、工具、容器、设备、设施间形成的细菌性交叉污染,特别是要防止熟食品成品与半成品、食品原料间形成的交叉污染。

  四是妥善存放食品

  当熟制食品存放在10℃至60℃之间的温度条件时,存放时间应不超过2小时;食品中心温度保持在10℃以下 (冷藏)的食品,其保质期应不超过烧熟后24小时。冰箱只是通过降温的方式抑制细菌的繁殖速度,但存放时间过长,一样也会变质,吃了有可能会让人发生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相关内容

  • 安全手抄报方案
    "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手抄报活动方案 为提高全校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学习和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进一步提高学校安全工作的管理水平,根据局里要求,我校决定在全校开展"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
  • 文明礼仪手抄报板报
    (一)标题 1.安全教育 警钟长鸣 2.安全伴我行 3.走好每一步 4.安全在我心 5.生命准则 安全第一 6.安全第一 快乐生活 7.安全从我做起 8.珍爱生命 安全第一 9.安全重于泰山 10.安全,我们永恒的旋律 (二)简括 安全知识 ...
  • 卫生综合研究生考试大纲
    卫生综合研究生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 流行病学 一.考试目的:中国在职研究生招生网官网 全面考察考生对流行病学基本原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二.考试内容: (一)基础知识:流行病学的定义:流行病学定义的诠释:流行病学的应用:流行病学的原理: ...
  • 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心血管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对73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心血管病病种.特点和疗效.结果:73例患者好转出院69例(94.5%),死亡4例(5.5%),取得较好的疗效,病情好转 ...
  • 慢性支气管炎48例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析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措施与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我院内科收治的支气管炎患者4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48例患者急性感染发生期15例,缓解期33例,根据病情给予抗菌素和对症疗法37例,7-14d为一疗 ...
  • 食品卫生责任追究制度
    食品卫生责任追究制度 1.如发生食物中毒,首先查清原材料进货渠道,对可疑食物取样,送交卫生防疫部门进行病检,一经查出实属实物病源,首先追究负责进货人员责任. 2.如发生其它食源性疾患,首先对食堂工作人员的个人健康卫生及食物储存.食物加工过程 ...
  • 乡镇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乡(镇)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事故 应急预案(暂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工作目的 建立健全餐饮服务环节各类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体系和运行机制,规范和指导应急处理工作,有效预防.积极应对.及时控制餐饮服务环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高效组织应 ...
  •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第34卷第4期2013年4月 安徽医学 AnhuiMedicalJournal 503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卢林阳 王 燕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原因和护理措施,减少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发生.方 ...
  • 20XX年防保科工作总结
    2014年防保科工作总结 岁月如梭,不知不觉中新的一年悄然来临,回顾即将过去的一年里,在新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防保科在工作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强化进取意识,不断更新理念,树立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以自己饱满的工作激情,把心思凝聚到 ...
  • 助理医师考试大纲[详细]
    单 元细 目 1.细胞膜的物质转 运功能一.细胞的基 2.细胞的兴奋性和 本功能 生物电现象 3.骨骼肌细胞的收 缩功能 1.血液的组成与特 性 二.血液 2.血细胞 3.血型1.心脏生理 三.血液循环 2.血管生理 3.心血管活动的调 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