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圈层相互作用与自然地理学 - 范文中心

四大圈层相互作用与自然地理学

10/01

四大圈层相互作用与自然地理学

地球表层系统是由岩石圈、大气圈、水圈与生物圈相互作用而成的。要弄清地球表层环境发生、发展过程与变化规律,弄清其空间分布、分异特征与规律, 就必须从圈层的相互作用出发。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都是通过能量、物质与信息的交换来完成的。

能量是维持地球表层系统运行与发展的动力,也是联系四大圈层的桥梁和纽带。圈层间进行着多种不同能量的传输。

第一,大气圈与水圈之间存在着热能、动能、化学能和势能的传输与交换。由于大气与水体之间温度的差异,大气圈与水圈之间热能交换一直在不停地进行着。如冷空气经过的水面会发生降温现象,热流对大气有增温、增湿作用。由于大气与水面之间的摩擦作用,大气运动往往影响和带动水体的运动,如风吹拂水面会产生波浪,信风作用于洋面产生洋流。当然,水体的运动也会影响和改变大气的运动,如在静风天气时,来到瀑布或快速活动的河流四周,立即感到风的存在,这是大气圈与水圈动能交换的结果。大气与水体(主要是海洋) 之间在不断地进行着物质的交换,在交换过程中也会发生某些化学反应,因此两者之间也存在化学能的交换。气压代表了大气势能的大小。当大气压力不同或发生变化时,会改变水体的分布与位势。如气压偏低时,海平面就会升高; 当气压偏高时,海平面就会相应降低。如台风经过的海面,由于台风中心气压比较低,往往会导致海平面高出四周几十厘米至几米。当水体分布发生变化时,同样也会引起气压的变化。又如,高山、高原冰川以及中高纬度地区冰盖的发育,将会使这些地区的近地面气压升高,导致区域间的气压差增大。

第二,大气圈与岩石圈之间存在着热能、化学能、动能的交换。地面与大气

之间通过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在进行着热能的交换。大气圈与岩石圈之间也在进行着物质的交换,发生着某些化学反应,如风化作用从大气中吸收CO2,同时也使岩石中的某些元素开释出来,因此两圈之间存在着化学能的交换。通过大气与地面之间的接触与摩擦作用,岩石圈的动能可以传递给大气圈,大气圈的动能也可以传递给岩石圈。如地球自转速度变化,通过地面摩擦动能从岩石圈传递给大气圈,从而导致大气运动速度的改变。研究表明,在厄尔尼诺年,由于地球自转速度的减慢,在赤道四周的大气可以获得1cm/s 的向东相对速度。当然,大气运动的动能也可以通过地面摩擦传递给固体地球。

第三,水圈与岩石圈之间存在着热能、动能、势能与化学能的交换。在水与岩石接触的界面上,由于岩石与水温度的差异,导致两个圈层之间的热能交换。最明显的例子是海底火山、海底熔岩的溢出(如洋中脊) ,加热了海水。热流不仅热和所经过地区的大气,而且还热和四周的岩石与土壤,冷流则对经过区域的大气和岩石具有冷却作用。岩石圈的变动往往引起水体分布的变化,水体分布的变化也会反过来通过均衡作用引起地面岩石高程的调整。如当山地隆升到一定高度,冰川开始发育,使原来分布于海洋的水体以固态水的形式分布在山体顶部,从而进步这些水的势能。当冰川达到一定厚度,就会导致地面的均衡下沉,反过来对岩石圈的位势产生一定的影响。水圈与岩石圈之间的物质交换也是很频繁的,并且存在着一系列化学反应,从而进行着化学能的交换。如水对岩石的风化、分解与溶蚀,水中碳酸盐、硅酸盐等物质的析出与沉淀,海底火山喷出大量物质到海水中,洋中脊四周熔岩与海水的反应等,都是岩石圈与水圈化学能交换的例证。

第四,生物圈与三个圈层之间,普遍存在着热能与化学能的交换。热能的交

换很好理解。假如没有一定的气温、水温顺土壤温度,生物是无法生长与发育的,生物需要从三大圈层中吸收热量以保持自身所需要的温度,当然生物呼吸也会放出热量到三大圈层中。化学能的交换主要表现在生物圈与三大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上,生物生长过程中不断地从环境(三大圈层) 吸收营养物质,同时生物的新陈代谢也不断向环境(三大圈层) 排泄出物质。生物死亡后生物体被分解,物质回回环境(三大圈层) 。通过物质的循环及其化学反应,生物圈与三个圈层之间进行化学能的交换。碳、氮、氧、磷、硫、氯等物质的循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能量驱动地球表层系统的物质迁移与循环,反过来,物质迁移与循环不仅带动了能量的活动与传输,而且还导致能量的转化与交换。物质迁移与循环,同能量传输与转化一样,是地球表层系统发展演化的原因与动力,也是圈层间相互联系的纽带、相互作用的桥梁。

水循环似乎是水圈中的物质循环,但实际上水循环跨越了大气圈、生物圈和岩石圈:降水发生在大气圈,水汽的运移是由大气运动完成的; 径流发生在岩石圈表层(地表径流) 和岩石圈内部(地下径流) ,是水循环的重要步骤; 植物的蒸腾是水循环的重要方面,植被对降水的截留,改变了水循环的过程与速度。

水循环是地球表层系统中最重要的物质循环之一。它对地球表层系统的能量起着再分配的作用。当水蒸发时,吸收大气的热量; 当降水发生时,开释热量到大气中; 当蒸腾发生时,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同时也吸收大气的热量。它是地球表层系统其它物质运动与循环的传送带。任何物质的运动和循环,都离不开水的运动和循环。如泥沙的搬运、沉积,岩石的风化、分解,元素的迁移等,大都是在水的参与下完成的。


相关内容

  • 第2章 地球的基本特征 习题
    第2章 地球的基本特征 选择题 1.地球的形状为( ). A 球形.B 理想的旋转椭球体.C 苹果形.D 近似梨形的旋转椭球体 2.大洋地壳主要由( )组成. A 硅铝层.B 硅镁层.C .镁铁层.D .硅铁层 3.下列不属于地球内部圈层的 ...
  • 湖泊旅游五大开发模式详探-绿维创景
    湖泊旅游五大开发模式详探 旅游与文化规划设计专家 旅游与文化导向的区域综合开发服务商 New Dimension Planning & Design Institute Ltd. 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 旅游运营网 http://w ...
  • 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知识点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必背知识点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1.水圈的特点:★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在水的三态中,气态水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液态水数量最大.固态水仅在高纬 .高山或特殊条件下才能存在. 淡水的主体是★冰川水.目前 ...
  • 20**年电大[科学与技术]试题答案
    2016电大小教本科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材料是人们用来制造有用物品的各种( D.物资 2.分子生物学诞生的标志是( B.DNA双螺旋结构的分子模型的确立 3.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是地壳.地幔和( B .地心 4.现代信息技 ...
  • 第四节地球的结构
    第四节地球的结构学案 学习目标 : 1. 了解地球的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结构,并能概括出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2. 利用"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示意图",初步掌握读图分析技能. 学习重.难点 : 1. 地震波在 ...
  • 24高中地理课本知识点梳理
    高中地理课本知识点梳理 必修模块1(自然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②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③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 ...
  • 安徽省20**年高考新政策及备考建议
    安徽省2015年高考新政策及备考建议 今年高考怎么考?有哪些变化?随着昨日安徽省2015年<考试说明>的陆续发放,这个疑问也找到了答案. 和去年相比,今年高考不论是考点还是题型都以"平稳过渡"为准则,只有一些 ...
  • 论环境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
    一.文化与环境 <辞海>(1979年版)指出:"从广义来说,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来说,文化是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社会 ...
  • 中国人口分布的密度分级与重心曲线特征分析
    第"卷第2期2009年2月 地理学报 ACTAGEOGRAPHICASINICA V01.64.No.2Feb.,2009 中国人口分布的密度分级与重心曲线特征分析 葛美玲1,2'封志明1 (I.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 ...
  • 城市交通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变
    总第146期城市同题2007左簧9翱 [文章编号]1002-203J(2007)09-0037-06 城市交通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变 单刚王晓原王凤群 [摘要]通过回顾城市交通和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演变过程,研究通过城市交通引导城市空间结构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