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高能量密度负极配方 - 范文中心

锂电池高能量密度负极配方

10/27

第42卷2012拄

第5期

lO月

BATTERY

BIMONTHLY

V01.42.No.5Oct..2012

锂离子电池高能量密度负极配方

汪国红,魏思伟,黄凯军,黄少波

(深圳市美拜电子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对比了粘结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丁苯橡胶(SBR)(质量比3:5)含量为4.O%、活性物质含量为94.5%及粘结荆丙烯腈多元共聚物LAl33含量分别为2.O%和2.5%、活性物质含量为96.5%的负极组装的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特性,对电芯膨胀情况、循环性能和安全性能等进行了分析。当LAl33含量为2.5%时,负极组装的电池综合性能最好,在3.0—

4.2

V充放电,1.00c放电的能量密度迭455Wh/L,比CMC/SBR含量为4.0%的负极组装的电池提高了10.44%;1.00

高能量密度;

负极配方;

丙烯腈多元共聚物LAl33

循环300次的容量保持率达91%以上。环境和安全测试结果表明:电池的环境适应性强,可靠性高。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中图分类号:TM9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1579(2012)05—0274—03

The

formulaofanodewithhighenergydensityforLi-ionbattery

WANGGuo-hong,WEI

(Shenzhen

Si-wet,HUANG

Kai-jun,HUANG

Shao—bo

RexpowerElectronicsCo.,Ltd.,Shenzhen,Guangdong518000,China)

content

Abstract:Charge-dischargecharacteristicsoftheLi.ionbattervwiththeanodeof94.5%mass

masscontentof

ofactivematerialand4%

CMC/SBR(mass

ratio

3:5),or96,5%masscontentofactivematerialand2.O%or2.5%masscontentofacry・

lonitrilemulti—copolymerLAl33werecompared.Thecellexpansion,cycleperformanceandsafetyThecellwiththeanodeof2.5%LAl33hadthebestcomprehensiveperformance,exhibited

current

performance

were

investigated.

energy

densityof455Wh/Latthe

of1.00C(3.0—4.2

V),10.44%higher

thanthecellwiththeanodeof4.0%masscontentofCMC/SBR.Thecapacity

current

retentionwas

morethan91%after300cyclesattheof1.00C(3.0—4.2V).Environmentandsafetytest

showed

that

thebatteryhadhighenvironmentadaptabilityandrehabiHty.

Keywords:Li-.ionbattery;highenergydensity;anodeformula;acrylonitrilemulti..copolymerLAl33

提高能量密度是锂离子电池的研究热点之一。负极能量密度的提高,是增大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方法之一…1。提高负极能量密度主要有两种方法:①提高活性物质含量,采用更薄的集流体、更少的粘结剂[2]等;②选择高能量密度的负极材料,如高压实、高容量的碳材料【3J和高容量储锂材料硅基L4|、锡基材料[5]等。

目前,已采用厚度为8btm的负极薄集流体铜箔和比容量达360mAh/g、压实密度达1.70g/cm3的高容量、高压实石墨,而更好的集流体和负极材料尚未成熟,因此,现阶段负极能量密度的提升需要找到一个新的途径。

本文作者通过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了提高负极活作者简介:

性物质含量的研究。

实验

1.1负极粘结剂

实验所用负极粘结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广东产,≥99.0%)、丁苯橡胶(SBR,日本产,pH值4—7)和丙烯腈多

元共聚物LAl33(成都产,DH值7~9),黏度(20℃)及固含

量列于表1。

1.2电极及电池设计

按95.5:2.2:2.3的质量比,将正极活性物质LiC002(厦门产,co含量59.6%一60.6%)、导电剂SP(SuperP,上海外

汪国红(1979一),男,安徽人,深圳关拜电子有限公司研发部高级经理,研究方向:锂离子电池及材料;魏思伟(1984一),男,湖南人,深圳美拜电子有限公司工程师,研究方向:锂离子电池及材料,本文联系人;黄凯军(1982一),男,广东人,深圳美拜电子有限公司工程师,研究方向:锂离子电池及材料;

黄少波(1988一),男,湖南人,深圳美拜电子有限公司工程师,研究方向:锂离子电池及材料。

第5期汪国红。等:锂离子电池高能量密度负极配方

表l实验用负极粘结剂的黏度和固含量

为2.5mm的钢针刺穿电池。

275

Tablel

Viscosityandsolidcontentofbindersforexperiment

3.0

过充测试:在204-5℃下,将电池以1.ooC恒流放电至V,然后以3.ooC恒流充电至4.6V,转恒压充电8

h。

2结果与讨论

每组电池分别随机抽取50只,进行1.00c放电,正极

电,灰分≤0.05%)和粘结剂聚偏氟乙烯(PVDF,上海产,相对分子质量650

000~750

的比容量、内阻和裸电芯膨胀系数等结果见表3。.

表3电池抽样参数统计值

Table3

Statisticsofparametersforsamplebatteries

ooo)配成正极浆料;按表2中的比

例将负极活性物质人造石墨KMD(深圳产,灰分≤O.08%)、导电剂sP和粘结剂PVDF配成负极浆料。正、负极浆料用涂布机分别涂覆在铝箔(佛山产,≥99.3%,14“nl厚)和铜箔(长春产,≥99.7%,8Fzm厚)上,正、负极涂覆面密度分别为19.20m【g/cm3和8.77土0.35mg,/cm2。正、负极分别辊压为1ll±5pm及119±5pm厚的极片后,分切为512

41ms和456mm×43

inm×

mm的小条。电解液为1

mol/L

从表3可知,1.00C放电,B、C组的正极比容量分别比A组高4mAh/g和5mAh/g,原因是负极活性物质含量高。作为活性物质的碳材料是良好的电子导电体。活性物质含量的提高有利于增大负极的电子导电性,且B、C组电池的负极

LiPF6/DEC+EC(质量比1:l,东莞产,纯度≥99.9%),添加荆为碳酸亚乙烯酯(VC,张家港产,99.9%);隔膜为Cdgard2320膜(美国产,20pm厚)。

按本公司的电池组装工艺,组装额定容量为860mAh的

使用了LAl33粘结剂,其中的聚丙烯腈(PAN)链段具有离子

导电性,而A组电池使用的CMC/SBR粘结剂不具有电子和离子导电性,因此B、C组电池负极的电子和离子导电性更

523450型液态软包装锂离子电池,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电池

的部分参数见表2,每组均制作100只。

表2实验电池的部分参数

Table2

Someparametersofexperimentalbattery

好,Li+的脱嵌更容易,提高了从正极脱出的Li+的利用率,

使得正极的容量得到充分发挥。C组电池的裸电芯膨胀系数最小,B组电池次之,原因是LAl33的耐溶胀性好于CMC/SBR,且C组电池中LAl33的含量更高。2.1倍率放电特性

电池的放电特性曲线见图1,相关数据列于表4。

1.3性能测试

用BK.300电池内阻测试仪(广州产)测量内阻;用BK-6016AR/5电池检测柜(广州产)进行容量、倍率和循环测试:用RXN.305D直流稳压电源(深圳产)进行过充测试。

倍率放电测试:在25℃下,将电池以0.50C(430mA)

恒流充电至4.2V,转恒压充电至电流为0.10C,再以不同电流放电至3.O

V。

Q/mAlt

高温烘烤测试:在25℃下,将电池以0.50C恒流充电至4.2v,转恒压充电至电流为0.10c,再以1.00C放电至

3.01

图1

Fig.1

电池不同倍率下的放电特性曲线

curv硝ofthecellatdifferent

V,记录放电容量QI。将电池以同样的方式充电并搁置

Dischargecharacteristic

rates

h,记录开路电压(Uocvl)、内阻(尺1)和厚度(d1),再将电池

Table4

放入烤箱中,在85℃下烘烤4h。烘烤完成后,在烤箱中迅速测量电池的厚度(d2);在常温下搁置1h后,测量开路电压(Uocv2)、内阻(尺2)和1.00c放电容量(Q2)。

循环性能测试:1.00C恒流充电至4.2v,转恒压充电至电流为0.05C;搁置5rain;以1.00G放电至3.OV;搁置

5raino

表4电池不同倍率下的放电特性数据

Dischargecharacteristicdataofthecellatdifferent

rates

针刺测试:在20±5oc下,将电池以1.00C恒流充电至

4.2

v,转恒压充电至电流为0.10C后静置2h,然后用直径

276

BATTERY

BIMONTHLY

第42卷

从图l及表3、表4可知,A组电池1.00

C、2.00

C放电最高,但厚度比C组电池大,且放电容量不高于c组电池。

2.2高温烘烤

的能量密度最低,仅分别为380Wh/L和292Wh/L;C组电池1.∞c、2.∞c放电的能量密度最高,分别为440Wh/L和376Wh/L。这是因为A组电池在电池厚度、放电中值电

高温烘烤测试的结果见表5。通过测试的判定标准为:

同时满足R2/R1(即AR)≤125%、d2/dl(即Ad)≤110%和Q2/QI(即△Q)≥85%。

cellat85℃for4h

Hightemperaturebakingtestresultsof

压和放电容量上均不具有优势;B组电池虽然放电中值电压

表5

电池85%24h高温烘烤测试的结果Table

从表5可知,A、C组电池通过了测试,B组电池未能通过测试。B组电池烘烤后的△d为143.14%,而C组电池的Ad仅为101.34%,原因可能是B组电池的LAl33含量比C组低0.5%,含量不够导致高温烘烤时粘结不牢。2.3循环性能

2.4安全性能

为了验证电池的安全性,对电池进行了3.00

C、4.8V

过充测试及针刺测试。结果表明:过充测试时,3组电池均未

漏液、冒烟、起火和爆炸;针刺测试时,3组电池均未冒烟、起

火和爆炸,且电池表面温度低于120屯,电池安全可靠。

循环性能的优劣是电池使用寿命长短的关键衡量标准。

电池的循环性能曲线见图2,循环300次后,满电态电池负极的照片见图3。

3结论

以具有离子导电性且粘结性能较好的丙烯腈多元共聚

物LAl33作为负极粘结剂,提高了负极的能量密度。

常温下,电池不同倍率的放电特性数据表明,c组电池

(2.5%LAl33+1.0%SP+96.5%KMD)1.00C和2.00

放电的能量密度最高,分别达到440Wh/L和376Wh/L,比

A组电池(1.5%CMC+2.5%SBR+1.5%SP+94.5%KMD)

分别高出60Wh/L和84Wh/L。85℃下4h高温烘烤测试

Cyclenumber

结果表明:B组电池(2.0%LAl334-1.5%SP+96.5%KMD)

图2电池常温下1.00C循环的性能

Fig.2

Performanoeofbatterycycledat

1.00

Cunderroom

厚度变化达143.14%,未通过测试。A、C组电池通过测试,高温适用性好。1.ooc循环300次,A、B和C组电池的容

量保持率分别为86.28%、91.21%和91.7l%。过充和针剌

ternperature

从图2可知:循环300次,c组电池的容量保持率最高,达到91.71%;B组电池次之,为91.21%;A组电池最低,只有86.28%。

测试结果表明:电池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

AndrewB,MarsheHM.Thepowercapabilityofuhracapacitors

andlithiumbatteriesfordectric

andhybridvehicleapplications

AA组

[J].J

[2]

Power

Sources,2011,196(1):514—522.C,Svetlana

N,Dominique

Fabric.M

D,et越.Water-soluMe

bindersforMCMB

carbonanodesforfithium.ion

batteries[J】.

B组

JPowerSources,2011,196(4):2128—2134.

[3]WUMing-han(武明吴),CHENJian(陈剑).WANGChong(:F

C组

崇)。“a/.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J].Battery

Bimonthly(电池),2011,41(4):222—225.

图3循环300次后满电态电池负极的照片

Fig.3

Photographsofnegativeelectrodeoffullchargedbatteryafter300cycles

[4】FuchsbichlerB,Stan¥1C。KrenH。eta1.Highcapacitygraphite-mliomcompositeanodematerialforlithium・ionbatteries[J】。JPowerSources,2011。196(5):2889—2892.

从图3可知:循环300次后,A组电池负极表面的析锂较为严重,因此容量损失大。容量保持率低;B、C组电池没有析锂,但B组电池有轻微的掉粉、露箔现象。实验结果表明:

B组电池的负极粘结剂用量偏少,而c组电池负极表面状况良好。

[5]SukeunY,Arumugamanodesforlithiumion

M.NanoetmeturedSn・Ti・C

composite

batteries[J].Electroehim

Acta。2011,56

(8):3

029—3035.

收稿日期:2012—04—24

锂离子电池高能量密度负极配方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汪国红, 魏思伟, 黄凯军, 黄少波, WANG Guo-hong, WEI Si-wei, HUANG Kai-jun, HUANG Shao-bo

深圳市美拜电子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00电池

Battery Bimonthly2012,42(5)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dc201205011.aspx


相关内容

  • 硅碳负极研究发展现状
    硅碳负极研究发展现状 (姜玉珍 山东青岛 青岛华世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以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和对环境友好等优点正在逐步取代镍氢电池,成为最有前途的储能装置.特别在最近几年,随着新能源汽车.便携式电子产品的高速发展,锂离子电池得 ...
  • 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结构整理
    高中化学. 必修二 目录(人教版)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第三节 化学键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 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
  • 化学选修四 电化学基础 练习
    电化学基础 练习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一至两个正确答案) 1.用铜片.银片.Cu(NO3) 2溶液.AgNO 3溶液.导线和盐桥(装有琼脂-KNO 3 来源:Zxxk.Com]的U 形管) 构成一个原电池.以下有关该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详解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优缺点
    详解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优缺点 磷酸铁锂电池的全名是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这名字太长,简称为磷酸铁锂电池.由于它的性能特别适于作动力方面的应用,则在名称中加入"动力"两字,即磷酸铁锂动力电池.也有人把它称为"锂铁( ...
  • 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中学20**年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河北辛集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5 Ca 40 Fe 56 Cu 64 Ag 10 ...
  • [化学反应原理]高考题
    (14广东33) (17分)H 2O 2是一种绿色氧化还原试剂,在化学研究中应用广泛. 某小组拟在同浓度Fe 3+的催化下,探究H 2O 2浓度对H 2O 2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限选试剂与仪器:30% H2O 2.0.1mol∙L-1Fe ...
  • 压实密度与振实密度
    堆积密度是把粉尘或者粉料自由填充于某一容器中,在刚填充完成后所测得的单位体积质量,分为松散堆积密度和振实堆积密度 松散堆积密度算时体积包括颗粒内外孔及颗粒间空隙的松散颗粒堆积体的平均密度,用处于自然堆积状态的未经振实的颗粒物料的总质量除以堆 ...
  • 化学与常规能源
    化学与常规能源 主要内容 柴薪(生物质能)--第一代主体能源 • 煤--最主要的固体燃料 • 石油和天然气 • 化学电池 • 能源利用的化学本质 电.汽油.太阳能都属于什么? 电灯发光需要什么? 汽车行驶需要燃烧什么? 人造卫星正常运转需要 ...
  • 蓄电池浮充电流特性-学习用24H内删除
    蓄电池浮充特性 . 问题 本文介绍了蓄电池浮充特性. 解答 (1) 浮充电压 蓄电池的浮充电流应满足补偿电池自放电电流及维持氧循环的需要.铅酸电池的浮充电压可按下列经验公式确定: 浮充电压=开路电压+极化电压=(电解液比重+0.85)V+( ...
  • 镍镉镍氢电池的化学原理及充电方式
    镍镉/镍氢电池的化学原理及充电方式 详解 充电器 2010-08-19 12:40:12 阅读65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镍镉/镍氢电池的发展 1899年,Waldmar Jungner在开口型镍镉电池中,首先使用了镍极板,几乎与此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