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手抄报:先秦时期 - 范文中心

历史手抄报:先秦时期

01/09

  先秦(170万年前至公元前221年),包括

  1.原始社会时期:①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在禹时期;②我国奴隶社会开始于公元前21世纪。

  2.夏、商、西周分别是中国奴隶制社会的形成、发展、兴盛时期。

历史手抄报:先秦时期

  3.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社会瓦解和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第二阶段:秦汉(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是第一个封建大一统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

  第三阶段:魏晋南北朝(220年至589年) 是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


相关内容

  • 先秦君子风范20**年.6月22日期末考试答案
    先秦君子风范返回赵敏俐课程评价<先秦君子风范>期末考试(20)姓名:maker 班级:默认班级 成绩: 100.0 分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先秦时期的著作:()1.0 分A.<诗 ...
  • 先秦诸子与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_易中天
    专家论道 <新重庆>2009第10 期 先秦诸子与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 □易中天 先秦诸子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他们所形成的光辉思想对后来中华文化核心价值的形成,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并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先秦诸子处在春秋战国时 ...
  • 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
    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 -----------看中国古代的"以人为本" 班级:社工0832班 学号:0821013213 姓名:李子瑞 民本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重要的思想资源.它发端于商周时代,民惟邦本,本固邦宁&q ...
  • 先秦时期的圣人观
    一.理性的化身 圣人是中国文化追求的作为人的最高目标,是人们道德修养上的奋斗方向和要努力达到的人生境界.各家各派都对圣人有一个基本的认识,那就是具有最高道德水平和最高智慧的人.而在把圣人推向理性的化身这一历史运动中,老子和孔子有着特殊的贡献 ...
  • 先秦秦汉时期"孝"含义的裂变
    [摘要]春秋战国时期,孝的对象由西周时期的"神祖考妣"转变为"父",表现形式由西周时期的祭祀变为相对简单的"养"."敬".秦汉时期,孝的对象主要是"父 ...
  • 司马迁[五帝本纪]研究
    首都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司马迁<五帝本纪>研究 姓名:赵文娜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中国古代文学 指导教师:赵敏俐 20070525 论文摘要 自'五帝本纪>诞生以来,学术界对它的关注可谓历史研究有余,文学研究不足 ...
  • 20**年1月中国文化概论
    全国201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文化政策的是( ) A.税收政策 C.宗教政策 B.民族政策 D.语言文字政策 2.竺可桢先生在<中国 ...
  • 汉代经学的发展
    汉代经学的发展 --今古文经之争 [摘要]汉武帝把儒学奉为正统学说,这一学说的儒家典籍被定为"经".围绕着"经"的研究所形成的学问,称为经学.而西东两汉,在古今经文的认识上,各派学者有不一样的见解,而 ...
  • 07-1长江流域的山水江东平原地理
    终于可以把视线真正投向长江流域了,在我们所叙述的历史当中,一直都是黄河和黄土地在唱主角.这并不意味着长江流域中所发生的故事就不精彩,只是因为中国的历史是由黄土地而开始的,因此在长江流域的"蛮夷"们有机会进入中原显示他们的 ...
  • 先秦两汉文学
    先秦两汉文学 学习先秦文学(古代文学)的基本方法 •1,注意文学史和作品相结合,以史为线,而以阅读作品为主. •2,知人论世,做到明史.明人而后知文. •3,培养研究型学习的习惯,为将来从事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先秦文学总论 •先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