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 - 范文中心

警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

07/26

警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

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尤其对于警校生的就业状况更是不容乐观。这是社会、经济、历史等多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文章主要从警校大学生自身方面分析,剖析大学生自身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方案,使其自身更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求职之路增加砝码,扮演好自己的职场角色,使其将学校里学到的知识更高效地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从而推动社会的稳定高效发展,并实现自我价值。警校大学生资源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的人力资源和后备力量。在择业的过程中,每一位警校大学生都有着强烈的就业意愿和积极的就业动机。可是随着社会就业竞争压力的加剧,以及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对警务工作人员综合技能要求的提高等客观因素,都不同程度的加剧了本不乐观的就业形势。许多警察学院的毕业生不能进入公安队伍,甚至有的失业。

在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劳动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在对2007年的就业状况进行分析时给出了这样的判断:“2007年,全国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这一严峻的客观就业现实再次向我们警校大学生敲响了警钟。必须从传统的包分配思想中转变,适应社会现实就业的需求。自1985年开始,大学生的分配制度开始向“自主择业、双向选择”过渡,尤其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带来极大的挑战,上警校不等于进了就业保险箱,不等于入警。警校大学生也必须接受市场的选择。在2006年底人们使用了“就业寒流”来形容大学生就业形势,而现在我们大概只能用“就业的冬天”来描述今年大学生就业形势了,然而警校毕业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毕业生群体,所以警校大学生能否拥有清醒的认识和正确的就业心态至关重要。

目前警校毕业生就业困难这一问题都是人事部的公务员改革造成的, 以前大家只需要参加资格考试就行了, 现在却要参加公务员考试. 不过我认为公安部也会考虑的, 不然中国的警校全都办不下去了.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公安院校前段时间还努力去迎接本科教育水平评估, 白景富副部长亲自接待评估专家, 说" 你们对公安院校的评估就是对公安部的评估". 这些就足以说明部里面还是非常支持警校的发展的.

下面笔者就从警校大学生自身的角度来对其就业进行分析。

一、关于警校大学生就业自身存在问题的分析

(一)就业理念滞后

警校大学生就业理念受社会各种价值取向的影响,其就业理念主要存在三大误区:

1.“仗着关系不努力”例如警校许多大学生杖着自己有关系而不去努力学习,自身没有过硬的政治素质,过硬的业务素质,过硬的文化素质,过硬的身体素质,毕业后加入公安队伍,而真正品学皆优的佼佼却被拒之门外。

2“非公安队伍不入”许多警校生认为自己上了警校就必须入警,然而这与当前严峻的招警就业是相悖的。

3.“就业难不如在读书”。在警校大学生在就业难的压力下,选择了继续读书,虽不情愿,但别无选择,希望通过再次读书扭转困境,

(二)价值判断盲目

1.攀比与求高心理。在攀比心理影响下,警察作为特殊的职业,成为每个警校毕业生的就

业价值趋向。即使某单位非常适合自身发展,但因某个方面比自己同学选择的就业单位存在些许差别,有些警校大学生就盲目放弃,事后却又后悔不已。另外,单向考虑自己的择业就业理想,要求用人单位各个方面都十全十美,从工资、福利、待遇到住房到地理位置到工作环境无不在其考虑之中。这种不给自己合理定位而产生高期望值的盲目求高心理,往往使自己与很适合自己的用人单位失之交臂。例如警校大学生一般不会去某个公司当保安,他们认为自己应该进入公安局。

2.自卑与自负心理。自卑心理往往使毕业生没有信心和勇气面对求才若渴的用人单位,甚至把自身的长处也退化成了短处,从而严重影响了就业与择业。

以前通常流行着一种大学生“五靠”的说法,即考大学靠压(家长监督学习);报志愿靠拍(家长定);上大学靠供(家长投资);找工作靠关系(家长运作);选择职业靠感觉(没有科学的分析,家长凭经验),这种依赖心理,在深层次上影响着年青人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也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社会的发展

少数学生,在就业择业中对一个单位是否适合自己,往往不是凭自身思考来决断,而是依靠听取父母师长之意,师兄师姐之言,进行取舍,表现出较强的依赖心理。当然,对就业择业这样的大事,适当的征询意见,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学生本人一定要有成熟而理智的思考。俗话说“鞋舒不舒服只有脚知道”。毕竟,工作是要我们自己长期亲自去体验参与的,若是缺乏兴趣,势必会影响创新,不利于日后发展。若是对工作有所抵触,后果更为严重。总之,不舒心的工作,对工作和生活都是有害无益的,所以我们更要“量体裁衣”。另外,还有一些学生或因自身综合能力的不足,或因自身社会背景缺乏,或因机遇时机把握不准,导致部分大学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单位。但这个时候往往不正确归因,怨天尤人,从而产生不平衡心理。这种不平衡心理往往导致其对社会对人生产生偏颇看法,不利于大学毕业生以后的就业及生活。相反,有不少大学生利用自身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优势,或通过网络提供的便捷条件,或通过社会融资等手段,在不断的打拼下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方天空。这种自主创业的心理,非常符合

当今社会的需要,也有利于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

总之,大学生在正确地评价自己之后,要树立自信心,要摆脱依赖和不平衡心理,用积极的态度和努力来取得用人单位的认可[3]。

(三)要正确地评价自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也都有自己的缺点和短处。就像人们常讲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大学生都应对自己的能力有个正确、客观的认识,只有这样,每个毕业生在择业中才能树立良好的心态,获得理想的职业。

1.确定适当的择业目标。个人的择业目标应当和自身能力相符合,这样才有利于树立自己的信心,从而使自己在择业中处于优势地位。目标适当,取决于知己知彼,研究目标,扬长避短是择业成功的一把钥匙。

2.避免从众心理。毕业生处在择业的洪流中,择业目标的确立会受到其他择业者的影响。虚荣心、侥幸心理会使他们改变原有的择业目标而采取不切实际的从众行为。

3.学成从业、服务社会,实现自身价值,是每个大学毕业生的美好愿望。但有些大学生在

择业中,不是从自身的特点、能力和社会的需要出发,而是盲目攀比,只求得一时心理平衡,孰不知这样往往不利于自身价值的实现和长远发展。

4、避免理想主义。期望值居高不下,已经影响到警校毕业生顺利就业。有些毕业生,尤其是一些条件较好的同学,在择业中,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刻意追求最美满的结果,而错过了其他许多好的机会,有的甚至造成了就业困难。

5.克服依赖心理。有些警校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缺乏自信心,把希望寄托在拉关系、走后门上,有的甚至由家长出面与用人单位洽谈。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恰恰让用人单位对这些警校毕业生产生缺乏开拓能力、独立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差的印象。当今社会,机遇与挑战并存,只有在择业中树立信心,敢于竞争,才能在众多的求职者中脱颖而出。

(四)树立继续学习的心理

用句古话说“学无止境”。就业之后,仍不断系统化、职业化、规范化的学习是适应现代社会高速发展需要的。

正确就业理念是大学生走好人生的第一步。到哪就业,干什么工作都应辩证地、发展地、全面地看待。小企业、小的学校有重要岗位,偏远地区有最适合发展机遇,最艰苦的地方,最能磨练人的意志。在就业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困难、挫折、矛盾和冲突,所以我们要学会全面了解社会,客观地分析、评价自我,使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统一起来,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关系,根据社会需求正确解决自己就业问题,调整自己的就业心态。

三、关于警校在校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正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为了生活,毕业就业与继续深造,往往使大学生手足无措。其实很简单,如果真的想继续在科学的殿堂里学习,而且具备相应的物质等条件,不妨安安心心地学习,但同时不要脱离社会。但如果是因为就业的压力而选择考研或者就业,这种选择并不可取。考研可以使我们增长更多的学识,但是不纯粹的求学心理也会影响今后的生活。

警校大学生就业到了大三才开始准备,难免会由于时间仓促,导致准备不足,而显现出捉襟见肘的情况,最终不利于就业。所以,警校大学生入学就应做职业生涯规划。如果选择了警察这门职业,就应该在大一年级了解自我,二年级锁定感兴趣的职业,练就过硬的身体,擒敌技能,查楫战术。彻底的消除现在民警队伍中存在的“说不过”“打不硬”“追不上”。掌握三年级有目的提升个人素质修养,二年级初步完成学生到职业者的角色转换[4]。通过在校期间进行不间断的训练和提高完善,进而使自己与社会发展,所学知识与专业进步,自身潜力与将来职业发展能够同频共振。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录用办法》第四条明文规定:“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主要从公安警察院校毕业生中录用,不足部分从国家统一招考中录用。”

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给了当代学子们很大的压力,同时也提供了更大的展示空间。使他们看清形势,摆正心态,以积极的心境和行动去面对,感受社会压力的同时,在磨练中更快地成长。而且家长的支持、学校的努力、国家政策的协助(比如今年教育部人事部出台的五项举措、劳动

保障部的四大措施),都为我们提供了很大的就业空间。就业形势虽然并不乐观,但是大学生仍有理由相信自己——微笑着面对一切!

公安部人事训练局副局长李民真先生分析,现在有这种情况,警校的毕业生在其他岗位,比如保安岗位等其他岗位上也是可以发挥他的才干的。现在国家人事部对这方面情况做了一些规定,以后公安机关还要从有工作实践经验的人中,招收一部分警察,而且这样的比例会越来越高,不光应届毕业生,往届毕业生如果愿意到人民警察部门来工作,通过必要的公务员考试,我们也是欢迎的。警校毕业生的情况我们也很重视,一是提高教学水平,使警校毕业生尽量都考过国家公务员考试,另外我们也适当缩减警校生的规模,你会发现现在警校生的规模比过去有很大的减少。也就是说,各省、各地级市的公安机关警校一律不从事学历教育,只搞培训,现在只有国家一级办了、省一级办了几个警校。近年来国家也不断的删减临时工作人员,不段地从警校招收学生,因此警校毕业生还是有希望的,主要在于自身素质的培养。


相关内容

  • 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与对策分析
    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与对策分析 摘要:本文探讨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现状, 从实际出发对毕业生就业现状和就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以国家.社会.学校.大学生自身等多方面为出发点提出应对这一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就业 ...
  • 大学生就业满意度调查报告
    湖南城市学院 大学生就业满意度调查报告 据全国统计局统计调查报告表明湖南城市学院在今年全国就业排名中排名第六,为学校赢得的高度的好评.与此同时,高就业率也会突出很多就业中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满意度,研究大学生就 ...
  • [行业-专业-就业策划书]模板
    广东省首届"行业-专业-就业人才需求分析"大赛 项 目 分 析 报 告 (编制参考) 项目名称 项目所属学校 学校联系人 地 址 电 话 传 真 (盖章) 广东省就业指导中心 编制 "行业-专业-就业人才需求分 ...
  • 中国当前就业形势分析
    中国当前就业形势分析 班级:09机械类(2)班 学号:B09300201 姓名:丁芳 [摘要] 作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高校毕业生而言,踏入社会后,摆在自己面前最现实的选择就是:就业.继续深造.待业.而就业往往是大多数毕业生的选择,但是面对越来 ...
  • 关于文职人员的一些评论
    关于文职人员,我知道的并不是很多.所以只能在网上找了一些评论.由各地文职人员的工作经历.我觉得文职人员对于刚刚毕业的人做跳板可以,但是不适合作为以后的固定职业.当然啦,说不定昆明今年的文职人员有所改善! 1 文职警察,根据各地的政策的不同而 ...
  • 专业建设调研总结
    四川商务职业学院2013年文秘专业调研工作总结 2013年1月-3月涉外文秘专业相关教师通过走访企业.座谈.电话采访.网络.电子邮件和调查问卷等形式对四川博立通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成都鑫禾普运业有限公司.成都环航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四川大田 ...
  • 国际劳工组织作业
    现今中国失业问题浅谈 作者:王冰特 经济学院07级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摘要:失业问题已经成为现今中国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农民工失业群体,高校毕业生失业群体是构成失业大军中的最主要的部分.如何解决这两部分人的失业问题,是解决事业难题的关键. ...
  • 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调研报告
    关于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调研报告 小组成员: (一).现状概述 2010年全国大学生毕业生人数将持续增长,受经济危机影响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 1.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2009年全国应届毕 ...
  • 环境工程的就业前景分析
    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是在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正式启动,第一批环境工程专业则是在20世纪80年代在清华大学等高校诞生.然而到1999年,在全国高校中开设有环境工程类专业的本科院校就达120多所,此外还有些专科学校和职业技术学院. 多年以来,& ...
  • 高分考上深圳公务员的经验
    省考已是定局,依约分享深圳公考历程与总结,献给希望收拾心情.继续上路的朋友. 本人法学小硕,从08国考至今,先后参加了7次公务员考试,2次职员考试,1次雇员考试.但我不是传说中的公考游击队,我的目标只有广州.深圳(其中一次报广州,九次深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