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朗读观后感 - 范文中心

生死朗读观后感

10/05

我看情与理

---------《朗读者》读后感

文盲是一件值得羞耻的事吗?

汉娜﹒史密芝认为是的。在本哈德﹒施林克的名著《生死朗读》中,女主角汉娜是那么的喜欢阅读,当她在集中营里工作的时候她找那些体弱的女囚为她朗读,当她与米夏尔在一起的时候她让米夏尔为她朗读,当他看到米夏尔父亲的书房时徜徉其中,紧紧的盯着书柜,聚精会神。然而,为了掩饰自己是一个文盲的事实,她放弃了在西门子公司提升的机会,放弃了爱她的男主人公米夏尔﹒白格,放弃了在法庭上为自己辩护的机会。为了自己的这个秘密,她抛弃了一切。

我很疑惑,这么做,值得吗?

我对书中米夏尔和其父亲的一段对话记忆深刻。他的父亲说“我也绝对看不出有什么理由可以把别人认为对他们有好处的东西置于他们自己认为是好的东西之上。”

是的,我们没有权利将自己的看法强加于别人身上。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每个人都有自己所珍视的宝贵东西。它可能是一个实物,比如一个茶杯,一件首饰;可能是一个人,比如父母,比如一个朋友。同样的,每个人都有自己难以启齿的事,都有自己的秘密。有时候,为了保护我们的秘密,我们可能会做出在别人看来十分愚蠢的事,比如汉娜。

可是,什么秘密是值得我们去守卫的,我们为了守住这个秘密所做的一切是否是有意义的呢?难道一个杀人犯杀了人,仅仅是因为受害者知道了他的秘密,这样的行为也可以被理解和接受吗?

再进一步,什么又是可以理解的呢?人既是感性的动物,又是理性的动物。我们的行为都有思想的影子。如果出发点是可以理解的,结果就可以被理解吗?我认为不是的。

天授人权,终生平等。每个人获得的权利是一样的,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所以,每个人都能享受自己的权利,每个人又都不能妨害别人的权利。社会上对一切人的评价都是基于他们对别人的贡献和伤害而做出的。英雄被人们怀恋是因为他们保护了别人,保护了别人的基本权利。罪犯被人们唾弃,是因为他们伤害了别人,破坏了别人对权利的享有。

所以,不论出发点是好是坏,结果是决定对与错的关键。我觉得,可以理解的仅仅是过程。理解仅仅是由于如果我们在同样的状况下会采取同样的措施这种由人及己的一种心态,和自己没有这种遭遇的一种庆幸。

我很同情汉娜,同情她的无知,同情他在法庭上的无助,同情她被曾经的同事背叛。但是,汉娜不该这么做,她不该为了掩饰自己,杀死了那些囚犯,不该将那些罪责都揽在自己身上,这对自己的不负责任,对别人的不负责任。

曾经看过一部电影,片名是《海上钢琴师》。我和朋友曾经激烈的讨论最后主人公朋友的行为。明明知道主人公是自寻死路却依然将他留在即将爆炸的船上。在我的朋友看来这是多么愚蠢的事,应该将主人公打晕,强行带下船,逐步的让他接受陆地的世界。但是,我不这么认为,如何选择是一个人的根本自由,既然是朋友就应该尊重对方的选择。但是,这里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不能损害他人权利。

米夏尔的父亲是一个哲学家,他说:“ 不,你的问题不会有愉快的解决办

法。当然了,如果你所描述的情况是一种责任重大的情况的话,人们就必须要采取行动。如果一个人知道怎样做对其他人有好处,但他却闭上了眼睛,视而不见,这时,人们就必须努力让他睁开眼睛,正视此事。人们必须让他本人做最后的决定,但是人们必须和他谈,和他本人谈,而不是在他背后和其他什么人谈。”

当我看到我的朋友在做一件荒唐的事的时候,我不能因为这是他自己的决定就心安理得的认为他即将遭受的不幸与我丝毫没有关系,我应该采取行动。米夏尔的行为让我十分的不理解,既然爱着汉娜,为什么不帮助她。就算明知自己会失败,也应该去尝试。也许他并不是他所说的那样爱着汉娜。他太注意自己的感受,从这里看,我认为他很自私。

人不是完美的,也许正是因为小说中的主人公犯了这么多的错误,人物才显得丰满。这部小说没有过多的描述二战的罪恶,而是关注战后普通人的生活,它让历史更加真实。


相关内容

  • [兰亭集序]课堂实录
    <兰亭集序>教学实录 字数:3322 来源:语文世界(高中版 ) 2009 年 3 期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当页正文 评课/特级教师 赵大鹏 (这是第二课时,第一课时已疏通了<兰亭集序>的字词句,学生 已熟读课文. ...
  • 电影[忠诚与背叛]观后感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电影<忠诚与背叛>观后感 一部电影,让我们重新回到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重新回到那个山河破碎的年代,重回到那个面临生死选择的年代,重回到那个为了理想执着追求的年代! 孟子说过:"生,我所欲 ...
  • [战争论]读后感1000字
    <战争论>读后感1000字 战争的目的是使敌人服从我们的意志.为打到这个目的,必然要使敌人无力反抗.而使敌人无力反抗就必须要消灭敌人的军事力量.这里的军事力量应该包括军队和敌人的精神力量,即意志力.因为战争是人与人之间的斗争,所 ...
  • [零下8度]观后感
    动物也是有感情的,这句话说的一点也没错,直到我观看<零下8度>后,我才真正证实了动物也是有感情的.<零下8度>中最感人的是jerry冒险后因要治疗手指而被迫离开了南极,离开了他亲爱的老杰克,玛雅等好伙计――8条勇敢的 ...
  • 教育专题片[基石]观后感
    X 月 X 日, 单位组织全体同志收看学习了专题教育片 <基石> , 该专题片生动讲述了中国共产党人与南粤儿女生死相依. 血肉相 连的动人故事, 深刻诠释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党的群众路线的 丰富内涵. 在观看过程中,我深深被中国 ...
  • 去年的树读后感
    一只鸟和一棵树是好朋友,鸟儿天天给树唱歌,树和鸟儿都很幸福.但是,冬天到了,鸟儿要到南方去了,它们约好第二年春天还要在一起享受快乐.可是第二年春天,鸟儿再回来的时候,树却不见了,鸟儿非常焦急.原来,伐木人把他砍倒,做成火柴,卖掉了.小女孩告 ...
  • 6生命之线
    生命之线 教学目标1.了解本文中插叙.对比的表达效果 2.领会.学习勇于挑战.团结互助的精神 教学重点:领会.学习勇于挑战.团结互助的精神 教学难点 理解"生命之线"的含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 导入:创设情 ...
  • [转载]攻克难度才有高度--[高岗传]读后感
    2013-07-14 14:22:33|  分类: 党史资料 |  标签: |举报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本文转载自会审人生<攻克难度才有高度--<高岗传>读后感> 莫巧琳 高岗,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六位国家副主席之一,但 ...
  • 六年级语文单元计划
    第一单元计划 内容分析: <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中的主题歌词,这首歌词,从地理.人文两个方面歌颂了长江对中华民族的贡献.有感情的朗诵诗歌.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是本文学习的重点,长江为什么 ...
  • 黄河颂公开课教案
    黄河颂·电脑辅助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巅.澎湃.狂澜.屏障.哺育.九曲连环"等词语的读音.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诗人光未然及音乐家冼星海 3.感受黄河的悠久历史与波澜壮阔的形象,理解黄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