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描写对话 - 范文中心

怎样描写对话

11/17

怎样描写对话

一、指导:

在我们的作文中,常常是叙述多,对话少。因而,使所写的内容呆板、枯燥。为了使作文的内容生动、活泼,在记叙人物、事物的时候,要写好人物间的对话。

什么是对话呢?就是作者让人物出来直接讲话。“言为心声”,写好对话,不但可以显示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中心,而且可以推动故事情节的展开。

1、语言精炼。并不是把人物语言都写进作文里。应经过选择、加工,写有意义的话,能表现中心的话。

2、表现人物性格。每个人的思想、感情、愿望,都可以通过语言表现出来。 3、人物的语言要符合人物的年龄和身份特点。

4、注意恰当运对话形式。

①提示语在前

②提示语在后

③提示语在中间

④没有提示语

5、描写对话时,可适当描写说话人的神态、动作。语气。

二、示例:

①老槐(huai )树支起绿篷(peng )伞,挡住热辣辣的阳光。我和李华坐在树荫下做着数学作业。

我问:“李华,第四题会做吗?”

“会!”李华说。

“你给我讲讲吧,我不会做。”

“再想想,”李华说:“实在不会我再给你讲”。

“好!”于是,我静下心来认真思考着。

②老槐树支起绿篷伞,挡住热辣辣的阳光。我和李华坐在树荫下做着数学作业。 我问:“今天天真热。李华,第四题会做吗?”

李华说:“可不是吗?会!”

我说:“你给我讲讲吧,我不会做。”

李华说:“你太笨了,简直不可救药。再想想,实在不会我再给你讲。”

我说“好!”于是,我静下心来认真思考着。

③傍晚,四岁的玲玲凑到爸爸耳边说:“爸爸,我的画又得了个红旗,阿姨还亲了我一下哪!”

④家里的一段对话

爸爸喜欢抽烟,妈妈为了这件事不知生了多少气。一天晚上,我们全家聚在屋里聊天,爸爸又拿出一支烟,刚要抽,妈妈在一旁瞪了他一眼说:“还抽,还抽,你就不会戒了!”爸爸只是嘻嘻一笑。我趁机插话说:“有抽烟的钱,还不如给我买冰棍吃呢!”妈妈又瞪了我一眼,说:“别胡说!”望着妈妈阴沉的面孔,吓得我直吐舌头。“人家宋大爷原来不是抽烟吗?现在人家戒(jie )了,那才叫有志气呢!”妈妈一边低头织着毛衣一边说。“烟草有毒。”我赶快改变了话头,顺着妈妈说,“报纸上常讲,烟草化学成份复杂,含有毒物质二十多种呢!”妈妈听了直点头。接着我和妈妈滔滔不绝,轮番作战。爸爸自己孤立无援,只得把烟放进衣袋里。

评语

写对话时,还要注意对人物的神态进行刻画。这样,可以使读者闻其言,观其神,更富有感染力。这篇片段,写妈妈和“我”劝爸爸戒烟的一件事,对人物的神态,说话的声调,恰当地进行描写。笔墨不多,却使人物栩栩如生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⑤吃西瓜

一个夏天的傍晚,我们全家人坐在院里乘(cheng )凉。 这时妈妈抱出一个滚圆、碧绿的大西瓜。妈妈还没开口,我马上用命令的口吻(wen )说:“妈妈,我要半个 (kuai)着吃。”哥哥说:“你怎么老是这么霸(ba )道,这一回不能再惯着你了!”我听后一下子冲到了他面前,恨不得鼻尖对鼻尖地向他喊道:“谁霸道,谁霸道,你都是中学生了,还不说让着我一点!”妈妈说:“哥哥说得对,你也太……”话还没说完,姥姥便说:“得了,得了,哪有这么多话说,就算俺要半个瓜吧,赶紧切给他。”妈妈无可奈何地把半个西瓜递给我,我拿过瓜便狼吞虎咽(yan )地吃了起来。哥哥在一旁瞪了我一眼,随后便把一块瓜递给了姥姥。“还是老大孝(xiao )顺。”姥姥夸赞着哥哥,我听了心里感到真不是滋味。

评语

写几个人之间的对话,一要注意层次清楚,二要注意人物的特征。这篇对话,写的是为吃西瓜引起的一场争论。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哥哥礼貌让人;弟弟专横(heng )拔扈(ba hu); 妈妈遇事迁就;姥姥溺爱外孙。人物的性格特点,流露于字里行间。小作者所以写得这样真切,是出于自己对事物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⑥老师教育学生

放学后,我和王敏吵得面红耳赤。老师把我叫到了办公室里。我涨红着脸,准备“挨训”。张老师望望我,喃喃(nan )地说:“怎么啦,一下课你们就吵起来了。”老师的一句话勾起了我的伤心事,我气呼呼地说:“王敏把我的铅笔盒碰在地上,还说活该!”说着,我说着,眼泪在眼圈里直转。

“原来就为这点事呀。”老师听了不住地抿(min )嘴笑。 “不!”我理直气壮地说,“王敏还说,我的铅笔盒放的不是地方。”我越说越激动,恨不得让老师好好评评理。没想到,张老师却转开话题,拿起一本连环画让我看。那上面画着雷锋叔叔在学开拖拉机时,老师傅错怪他耕(geng )得地面质量不高,批评他。可是雷锋叔叔却虚心接受,利用工休的时间,重新翻整地面。张老师抚摸着我的肩膀说:“同学之间要互相谦(qian )让,绝不能得理不让人。你看,雷锋叔叔做的多好!”老师的话像把小锤一下敲在我的心上。我简直不知说什么好。老师又从我的书包里掏出铅笔盒,仔细地检查了一遍,亲切地说:“你瞧,一点也没摔坏呀!”说着, 还用抹(ma )布擦拭(shi )着铅笔盒。 我不好意思地赶忙接过铅笔盒,连连说:“老师,我懂了!”张老师听了,脸上露出了愉快的笑容。

评语

这篇片段,紧扣题意“教育”二字写人叙事,文章思路清晰(xi )。在写人物语言的同时,十分细腻(ni )地写了人物的心理活动。二者之间紧密结合,渲(xuan )染了气氛,烘(hong )托了中心。本文写老师的语言虽然不多,但寥(liao )寥几笔,却点明了全文的主题。写“我”的心理活动和语言,表明了老师“教育”的效果,明辨了应该怎样对待同学之间的纠(jiu )纷。

三、词语积累。

纠纷 渲染 清晰 溺爱 谦让 擦拭

无可奈何 狼吞虎咽 滔滔不绝 面红耳赤

孤立无援 理直气壮 栩栩如生 议论纷纷

四、练习:

1、请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⑴开饭了,小松拿起倒满汽水的玻璃杯,清了清嗓子说:

⑵两个小同学正在吵架,王建急忙跑过去说:

⑶下午我与刘明、李文、孙力在楼下草坪上玩“骑马打仗”,被爸爸下班回来看见了。他冲我嚷道:

2、把下面的内容用对话形式写下来。写的时候,不但要把内容交代清楚,还要写出人物说话时的动作和神态。

后 悔

教室里班长正在发新书,我发现他把一本书藏在了怀里,非常气愤,便跑过去跟他理论。谁知不管我怎么说他就是一言不发,同学们听了我的话也议论纷纷。后来老师找他谈了话。我很得意。上课了老师对我们说明了真相,我羞愧的低下了头。

五、作业

1.扩写句子。

①奶奶缝衣服。

──────────────────────

②同学们做游戏。

──────────────────────

2.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①晚会上,女同学表演了许多一个个精彩的节目。

②锯是鲁班发现的。

③小伟穿了一件蓝色的上衣和一顶红色的帽子。

3.造句。(请用词语积累的内容造句。)

4.请你回家认真听爸爸和妈妈的一次对话,然后把他们说话时的神态、动作、语气及对话的内容记录下来,写一篇片段作文。


相关内容

  • 怎样运用各种描写方法写好人物(1)
    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写好人物 [轻轻告诉你] 精彩的语言描写会使读者"闻其声而见其人". 动作描写可以加强文章表现力,因此写好人物,要多写他"做了什么"和"怎样做的".既要仔细观察动作 ...
  • 怎样教孩子写好作文(附作文教案)
    [怎样教孩子写好作文(附作文教案)] 入门篇第五课人物描写#语言描写 教学目的:让孩子掌握语言描写的常见方法 教学重点:语言描写要符合人物的性格和说话时的情景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名词解释 教学方法:妈妈跟孩子简单解说一下就行了,怎样教孩子 ...
  •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课堂实录一
    言 为 心 声 ------读杨二嫂,学语言描写. 教学目标: 1.分析杨二嫂的人物形象,体会个性化语言的妙用. 2.学习用个性化的语言描写人物.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用个性化的语言描写人物的基本能力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
  • 与文本对话 走进心灵
    与文本对话 走进心灵 青浦区逸夫小学 于淼 教育家说,所有的教学都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是那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这样相互作用的对话是优秀教学一种本质性的标志. 对话中,得知概要:对话中,得知内容.然,何以体味作 ...
  • 揣摩历年考题
    揣摩历年考题 研究高考考点 分析优秀答卷 注重练笔实践 高考语文记叙文写作复习四步法 黄云辉 记叙文写作是中学语文的基本能力之一,是学生叙述.描写能力的具体体现,在高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那么,在高三后期,应当如何进行记叙文写作复习呢?从&q ...
  • 陶罐和铁罐教学分析
    <陶罐和铁罐>文本赏析与教学设计 一.重点段落赏析 <陶罐和铁罐>一课的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用恰当的词语来准确表达事物的特点和作者的态度的. 在这篇寓言故事中,作者采用了对比的方式刻画了寓言故事中的形 ...
  • 倔强的小红军教学设计
    25.倔强的小红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文中对话部分. 2.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并通过对人物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并在以后的学习中加以运用. 过程与方法: 整体感知,研读&qu ...
  • 军神说课稿
    <军神>说课稿 一.说教材 <军神>是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7单元的一篇叙事性课文.课文记叙了在1916年,军人刘伯承因眼部被敌人打伤独自去医院动手术,并坚决要求沃克医生不打麻醉药,勇敢完成手术的故事,突出表现了刘伯 ...
  • [西行漫记]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 班级:新闻141班 姓名:刘思思 学号:1409010414 书目:西行漫记 (Red Star Over China)(英汉对照版) 作者:埃德加﹒斯诺 Edgar Snow(美)著 董乐山 译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读 ...
  •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教案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教案 教学目标 : 1.体会作者所再现的真实的人物.场景,了解作者运用多种描写手法,特别是对话来刻画人物性格的特点 2.体会"我"不卑不亢.自尊自爱.理直气壮地维护自己的人格和国格,为国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