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画面编辑试题汇总 - 范文中心

电视画面编辑试题汇总

04/02

两个镜头之间的转换点称为【 剪辑点 】,剪辑中以【 画面内(主体)运动 】和镜头

运动为依据选择正确的转换点。镜头外部转换点的选择基本原则是【 动接动,静接静 】。

转场分有技巧转场和无技巧转场,利用特技手段来完成场面之间段落之间的分隔与过渡称之

为【 (有)技巧转场 】。

不是叙述情节,而是用一种作用于视觉和听觉的象征性的情绪表意方法,直接深入事物的深

层,去表现富有哲理的意义,它以镜头的队列为基础的剪辑称为【 表意剪辑 】

叙述一段剧情,展开一系列事件,目的是交代情节,展示事件的发展的剪辑称为【 叙事剪

辑】

常见的轴线有【关系轴线】、【运动轴线】和【方向轴线】。

只要剪辑存在,就需要对影片、场景、瞬间这三个因素进行排序,所以,影片第一,场景第

二,瞬间第三。 【 】

尊重影像的价值,相信瞬间的力量,所以,只要有用,就不要剪掉。【 】

为了表现新的信息或情感二剪切,剪辑师常常有“过度剪辑”的倾向,所以要时刻提醒自己

“有合适的理由再进行剪切”。【 】

初剪宜长不易短。【 】

最好的剪辑是看不见的。【 】

剪辑的艺术就是欺骗的艺术。【 】

两个大全景组接时候,尽量选择主体重合的镜头组接,或者出于画面重心均衡的考虑选择主

体保持在对称位置上的镜头组接。【 】

在剪辑材料时,剪辑师可以将两个明暗基本色调迥然不同的镜头直接连接起来。【】

“任何种类的两段影片放在一起,就会从那种并列的状态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一种新的概念,

一种新的性质。”这个变化的原因是生理的,又是心里的,这一理论是:

A. 爱森斯坦蒙太奇观念的基础

B. 梅里爱蒙太奇观念的基础

C. 埃德温·鲍特蒙太奇观念的基础

D. 格里菲斯蒙太奇观念的基础

景别是叙事策略的选择,在影像发展史中,最先开创景别,用不同景别表现同一对象的是:

A. 梅里爱的电影魔术作品中

B. “布莱顿学派”作品

C. 埃德温·鲍特的西部片中

D. 大卫·格里菲斯的作品中

对于剪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单个镜头意义的不确定性

B. 镜头组接一定产生意义,顺序不同,意义就可能不同

C. 能压缩、停滞、延长时空,甚至可以实现时空自由组合

D. 能创造风格化个性特色

剪辑素材的选取要考虑的内容,说法错误的是:

A. 首先剔除不符合技术指标的画面

B. 画面选取要考虑到表达内容以,注意景别与角度问题

C. 选取的画面要考虑到动作因素和造型元素

D. 画面选取要符合制作人员的个人爱好

在剪辑中,处理画面与声音的关系,下列错误的是:

A. 解说词滞后与相关的画面

B. 画面与声音在内容、情绪或节奏上可以一致或相反

C. 解说词的要求源于画面,重复画面

D. 对话剪辑点可以采用平剪或串剪辑

影视声音包括①人声②音响③音效④音乐四个元素,其中具有主观性的元素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当观众感觉到无聊或者急于要发现什么时,更甚至是观众知道会发生什么时,那么我们剪辑

采用策略最合理的是:

A. 用交叉剪辑增强画面的节奏

B. 用插入剪辑延长时间

C. 用镜头的分剪调整不合理的时空

D. 压缩时间的方法均可采用

用音乐节拍点作为剪辑点依据时,经验的做法是:

A. 音乐节拍点应该位于画面切入3帧之后

B. 音乐节拍点应该位于画面切入3帧之前

C. 音乐节拍点与画面切入同步

D. 以上都可以

镜头A: 甲举枪射击。镜头B: 已中枪倒下。这样安排剪辑是利用镜头组接的基本关系中:

A. 因故关系

B. 呼应关系

C. 平行关系

D. 冲突(对比)关系

镜头A: 萨马兰奇宣布“北京”。镜头B: 中华世纪坛人们欢呼。C: 北京电视台人们欢呼镜头

D: 各地人们欢呼镜头。这样安排剪辑是利用镜头组接的基本关系中:

A. 因故关系

B. 呼应关系

C. 平行关系

D. 冲突(对比)关系

电影《祝福》中镜头A: 鲁四老爷家点灯放炮辞旧迎新。镜头B: 祥林嫂孤苦伶仃走在风雨

交加的荒路上。这样安排剪辑是利用镜头组接的基本关系中:

A. 因故关系

B. 呼应关系

C. 平行关系

D. 冲突(对比)关系

下列不作为叙事剪辑点依据的是:

A. 观众看清画面内容为依据

B. 剪辑师的经验为依据

C. 解说叙事长度为依据

D. 情节发展所需时间为依据

镜头内部运动剪辑点的选择依据是什么?

1. 剪辑点选择在大动作转换的瞬间;2. 剪辑点选择在画面主体的动静转换处; 3. 剪辑点

选择在动作的间歇点或者完成点;4. 剪辑点选择在主体在画面中消失的瞬间; 5. 出画入画

是剪辑的最好时机; 6. 利用封挡的方式进行镜头的切换

旁跳特写被用作岔开镜头使用,其画面内容与前面的场景有关,但它不是其中的一部分。

在剪辑中,旁跳特写作用是什么?

1. 用以显示屏幕以外人物的反应;2. 暗示观众应做何种反应;3. 显示相当动作作为重要事

件的注释;4. 对一个重要动作的推动并作为一个段落叙事的开始;5. 代替描述上不宜表现

或无需表现的场景;6. 分散观众注意力。

切入特写是指前面叫大场景中的一部分,它往往是用来强调主体的动作部分,以一个重要

人物、物体及或动作表情,用一种充满画面的超长视点的景象,来时主要的动作得以突出

性的继续。在剪辑中,切入特写的作用是什么?

1. 尽量利用叙事中的精彩部分; 2. 把重要的材料从所有不重要的材料中孤立出来;

3. 呈现应该看到的而把所有其他的除掉;4. 把细部动作放大;5. 用于压缩时间经过;6. 用

以分散观众注意力;7. 用以弥补看不见的动作过程。

无技巧转场具体形式有哪些?

1. 出画入画转场;2. 特写转场 ;3. 两极镜头转场 ;4. 相同、相似的主体专场;5. 主观镜头转

场;6. 空镜头转场 ;7. 运动镜头转场 ;8. 挡黑镜头转场;9. 逻辑因素转场

百米赛跑的起跑线上,运动员各就各位。发令枪举起,观众紧张观看。摄像师拍摄了几组镜

头:

镜头A :发令枪举起,发令枪响

镜头B :几个观众的反应镜头

镜头C :几个运动员凝神屏气的表情

镜头D :运动员起跑

如果表现运动员起跑的场面,如何选择镜头并将这些镜头组接在一起?请对例举的方案剪辑

的内容和注意点加以说明。


相关内容

  • 影视编导专业试题汇总
    2007年影视编导类考题汇编 文管,编导,戏文导演专业往年试题精选 1. 中央戏剧学院戏曲文学专业: 一试:文艺常识 复试:命题散文写作<春天的脚步>或<旅途>二选一. 三试:面试编写故事.文学修养测试 吉林艺术学院 ...
  • (强化卷)强化卷电算化答案
    <会计电算化>考前强化试卷 一.单选题 1.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会计电算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B. 相对于会计电算化而言,会计信息化是一次质的飞跃 C. 会计信息化系统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子系统 D. 会计电 ...
  • 浙传编导真题
    一.2012年浙江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节目制作方向)招生考试试题 ■面试 一.自我介绍 二.回答考官提问 1. 以"坚持"为主题构思一个活动/栏目/短片并陈述. 2. 策划一个访谈节目,自选主持人,自选访问对象. ...
  •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知识点汇总
    主题1 信息的获取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知识点汇总 一.信息及其特征 1.信息的基本概念 "信息"一词通常是指数据.消息所包含的内容和意义.信息的表现形式有多种,如:图片.声音.动作.表情.文字等.当今世界的三大要素:物质. ...
  • 广电公司技术竞赛试题考试题试卷4
    广播电视网络传输专业基础知识试卷 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电视信号在光纤中的传输方式有__________方式和________方式. 2.目前模拟电视信号在光纤中的传输方式是__________方式. 3.有线网用的 ...
  • 视频制作基础知识
    视频制作基础知识 1.线性编辑与非线性编辑线性编辑: 指在指定设备上编辑视频时,每插入或删除一段视频就需要将该点以后的所有视频重新移动一次的编辑方法.该方法编辑视频耗费时间长,非常容易出现误操作.非线性编辑:用户可以在任何时刻随机访问所有素 ...
  • 中小学计算机课堂教学效果评价
    摘要: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4/view-11354.htm 本文基于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认为计算机教学评价的实质是"应会"的评价,是对学生技能点的掌握与熟练程度的评价,并构建 ...
  • 大学生毕业实习报告我在电视台实习
    大学生毕业实习报告我在电视台实习.txt 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不仅要在学校里努力学习与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完成应有的专业水平,更要将所学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在实践中体会真理.检验自我.带着这份热情与执着,我来到了我的实习地--涪陵 ...
  • 电视编导基础--新闻.纪录片.教育.文艺节目制作
    [书籍] 阅3  转自  公众公开  13-04-08 16:58 新闻写作技巧(4篇) 阅2  转自  公众公开  13-04-08 16:52 这种模式写作的基本格式(除了标题)是:先在导语中写出新闻事件中最有新闻价值的部分(新闻价值通 ...
  • 纪录片的运用镜头
    纪录片是运用镜头.真实地记录社会生活.自然环境.客观的反映生活和大自然中的真物.真事.真情.真景,着重展现生活和自然生态环境下的原生态,排斥虚构和扮演的功能性节目. 然而随着纪录片的不断发展和受众接受水平的提高,这种纪录片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