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史 - 范文中心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史

07/23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史

学习古代经济的规律

1、发展的原因:①生产关系调整(新的制度的确立与推行)。②国家统一安定或相对安定。③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创新和提高。④广大人民辛勤劳动。⑤统治者的政策(重视经济、开明的民族政策、对外开放政策)。⑥前代奠基。⑦农民起义的打击、教训 ⑧杰出政治家、改革家的努力。

2、发展的一般表现:①农业:家具和技术、水利灌溉、作物、耕地、仓储。②手工业:纺织业、冶铸业、陶瓷、造纸、制漆、造船等。③商业、交通和城市:商品、集市、货币、交通、娱乐; ④对外贸易。⑤资本主义萌芽(明中期后)。

3、衰落的原因:①政治:统治阶级腐败及政策失误,破坏了稳定;②经济:土地兼并、苛捐杂税、阶级压迫。③军事:战乱不断,农民起义,破坏了正常的经济秩序。④生态:过度采伐、围垦带来的环境生态恶化。等。

4、经济发展启示: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②科技也是生产力,先进科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条件之一;③正确的政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④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主要力量。⑤水利是农业的命脉。⑤处理好民族关系,开展对外交往是经济繁荣的重要因素。

各朝代经济发展概况

★夏、商、西周的经济

经济制度——井田制、贡赋制度:

1、井田制:

①含义: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②内容:周王把土地连同土地上的奴隶分给诸侯臣下,只能世代享用,不得转让和买卖,且要交纳贡赋。奴隶主强迫奴隶集体耕种。耕地如同井字,称为井田。 ③目的:为了巩固奴隶制统治。④性质与实质:性质是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实质是土地私有。⑤演变:开始于商,盛行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国。⑥作用:确立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和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关系;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也是分封制的基础。⑦瓦解:春秋旧中国时期铁器和牛耕的使用→私田增多→出现新的封建剥削方式→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

2、贡赋制度:井田制和分封制的前提下,诸侯向周王交纳贡赋。

经济发展的原因:①奴隶制生产方式的确立;②生产工具的进步和耕作技术的提高;③统治者的重视;④奴隶的辛勤劳动

经济发展的特点:原始农业出现后,农业在各经济部门中的主导地位逐渐确立,形成以中原地区长期领先为特点的经济格局;随着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封建经济逐渐形成。

一、农业和畜牧业

(1)三代农作物品种,农具和耕作

技术,农田水利发展:

A.农作物:后称“五谷”商周都已种植,甲骨文、《诗经》有载。

B.农具和耕作技术:商、西周使用农具多为木、石、骨蚌所制,有极少铜农具;懂得施粪肥、草木灰和绿肥。

(2)商畜牧业占重要地位,饲养牲畜除食用外,有些用于拉车、祭祀。

二.手工业

(1)青铜铸造

①三代被称为我国的“青铜时代”,但实际上夏青铜器目前发现甚少,商周是青铜时代繁盛时期。

②青铜铸造是商和西周手工业的主要部门。商青铜铸造规模大,作坊集中王都,产品供国王、贵族使用;西周发展,产品趋向生活化。

(2)商周玉器加工和纺织业发展。

(3)陶瓷业:出现原始瓷器,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

(4)商周漆器制造达较高水平(注:我国用漆历史在世界上最悠久,在河姆渡遗址出土过红漆碗)。

三.商业、交通和城市

(1)夏:交通运输有一定规模,交通工具(车、船、橇、梅)种类多。

(2)商:重商业交通。商民善经商,故后世将经商的人称“商人”。以贝为货币,商都成为繁荣的商业都市。

(3)西周交通进步,镐京至全国有几条宽广平坦的大道。

(4)商周时旅舍出现,建立了邮驿传递制度。

⑸三代都城为全国政治、交通中心。城市建筑达较高水平。

★ 春秋战国时期的的经济

经济制度—井田制逐渐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

发展的原因:①根本原因;生产力的提高(特别是生产工具的改进:铁、牛的推广);②主要原因:生产关系的变革(井田制的瓦解,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封建生产关系形成,农民地位的提高;③各国为了解霸和兼并的需要,进行了改革和变法,采取措施发展本国经济;④一些大型水利工程的兴修;⑤由于诸侯国数量的减少,局部的统一实现;⑥人民的辛勤劳动。

特点:①经济发展呈现出飞跃性的特点:即生产力由青铜器向铁器的飞跃;经济形态由奴隶制经济向封建经济的飞跃。②经济全方位发展,全国经济间的交流加强,为统一奠定了经济基础。

影响:①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②随着经济的发展,全国经济间的交流加强,为统一奠定了经济基础。③秦国经济发展,成为实力最强的国家,使它有能力完成统一。

发展的表现:

1、农业:①农具的改进:铁农具(进入铁器时代,标志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和牛耕的普遍使用(是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②水利灌溉事业大发展:中原有灌溉工具桔槔和水利工程有春秋楚相孙叔敖修的芍陂、战国秦国蜀守李冰修的都江堰、水工郑国在秦修的郑国渠等。

2、手工业:①冶铸

业:铸铁柔化技术,是世界冶铁史上的一大成就,比欧洲早两千年以上。青铜铸造工艺:莲鹤方壶是春秋中期的珍品;金银错新技术和雕铸艺术,使青铜器更精致美观。②漆工艺:战国时已出现采用夹纻技术的精巧漆器。③纺织业:长沙楚墓出土的战国麻布残片,纤维相当细密。④煮盐业:山西的池盐、山东的海盐和四川的井盐都已开发。⑤酿酒业:春秋战国时,人们已能用曲造酒。以曲造酒,是我国古代酿造技术的重要发明。⑥手工业工艺专著《考工记》的出现:主要内容——记述了齐国官营手工业各个工种的设计规范和制造工艺。重要地位——不但在我国工程技术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在当时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3.商业、交通和城市

①商业的发达:各地土特产品互相交流。在中原市场上可以买到南象牙,北马,东鱼盐和西皮革。

②城市的繁荣:许多城市(都城)成为繁华的商业中心,如齐国临淄、赵国邯郸、魏国大梁、楚国郢,聚集着许多人口。

★ 秦汉的经济制度

经济制度:赋役制度——编户齐民,

目的:加强控制和剥削农民,维护封建统治。

性质:既是行政管理制度,又是赋税制度。

内容:①被正式编入政府户籍的平民为编户齐民。②编户齐民根据资产的多少承担国家赋税(田租、人口税、更赋)、徭役、兵役。

评价:①加强对百姓的控制管理,利于国家对农民征收赋税。②也为国家提供稳定的兵源。③但剥削日益沉重,严重影响正常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

封建经济初步发展;以农业为主导的封建经济初步发展;秦朝实现国家统一,统一度量衡、货币,有利于经济发展。但暴虐统治又破坏了生产力发展。两汉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经济发展主要是在黄河流域的北方地区;对外贸易开始,陆上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沟通了中西方的贸易往来。

★魏晋南北朝的社会经济

经济制度:土地制度—均田制;赋役制度—租调制

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

1.江南经济迅速开发,中原发展相对缓慢;

2.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

3.商品经济总体水平较低;4.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

发展的表现:

一、农业:江南农业的开发

主要原因:⑴北方大量人口南迁。充实了江南的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⑵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加速了当地经济的发展;⑶一些统治者推行了劝课农桑、奖励耕织、安抚流民、兴修水利等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

概况:⑴开发范围的扩大,从江东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进而波及岭南和闽江流域。⑵江南土地大量开垦,耕作技术进步

,农田水利兴修较多,农作物品种增多,单位面积产量提高。⑶地区发展还很不平衡,三吴地区最发达,此外洞庭、鄱阳湖流域和成都平原也是重要产粮区。

特点:各地发展不平衡,但持续开发。三国的孙吴政权统治时期,南方地区得到了初步的开发;东晋南朝时,南方地区得到进一步的开发。

产生的影响:⑴江南经济开发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⑵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

北方农业的恢复与发展:

特征:中原农耕规模缩小,畜牧业扩展,环境破坏缓解。

表现:①研制新农具,推广新技术,改进农业灌溉工具鄱车,水碓、水磨等广泛用于谷物加工,二牛一人或一牛一人的耕作方式推广到西北嘉峪关。②兴修水利:曹魏兴复渠堰堤塘;北魏孝文帝令通渠灌溉。③开发边疆地区:河西走廊、辽东地区的开发,成就可喜。

二、手工业的发展:

1、特征:门类与秦汉基本一致,但品种更加丰富,产量增加,技术有所进步;

2、表现:

①纺织业:曹魏的襄邑、洛阳是纺织业中心,吴国培育出八辈之蚕,缫丝质量很高。蜀汉的蜀锦,行销吴魏。

②冀中炼业:北魏相州以制造军刀著称,百炼钢技术已相当成熟、又发明了把生铁和熟铁合炼成钢的灌钢法。

③制瓷业:南方的表瓷;北方的白瓷。

④开采业:已利用石油、天然气。

⑤造纸业:纸张质量提高(白滑细薄),纸逐渐取代简牍,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北方的洛阳、长安,南方的建业、扬州是有名的造纸中心。

三、商业的发展:北魏以后,北方商品经济有所恢复,南方商品经济相对比较活跃。

①长江流域的商业相对繁荣。荆州、扬州、益州的一些城镇,商贸活动较为兴盛。

②刘宋时商人入巴蜀贸易,有的拾数百万价值的你我。

③刺史限制交易量,引起商人不满,发生骚乱。

④建康城内建有四市,市内店铺林立。

⑤秦淮河两岸形成网络式商业区,商施用云集,交易兴盛。

项原则

四、经济制度——均田制

实行的背景:西晋以来,北方战乱。前提:大量土地荒芜,政府掌握大量的无主荒地。大量农民特别是南下的少数民族农民失去土地。政府收入减少。

发展历程:创立于北魏,发展于隋唐,衰落于武则天时期。

内容:政府把地主以外的土地分给农民,受田农民必须纳租(隋唐后增庸)服役。该制度不触动贵族地主的利益。

结果被废止的原因:人口过快增长,造成人多地少,土地不够分配;土地兼并严重;皇帝赏赐土地增多,使得政府可供分配土地的总量减少。

性质:是我国历史上比较完备的土地制度,是一

种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

作用:农民得到一定的土地,有利于阶级矛盾的缓和,有利于生产的发展;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保证府兵制和租庸调的实行。

小结——江南的开发和经济重心的南移及启示:

江南开发:①秦汉时期,南方经济明显落后于黄河流域。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得到真正开发。

经济重心及南移:①最早的经济重心:黄河流域,开发最早,人口集中,经济文化发达。②南方:迅速发展是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③隋唐时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④南宋时期南移完成,元朝南北海运和内河航运的开通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经济重心南移的特征:①是北方人民的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和经验,体现了当时生产力的最高水平;②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封建割据或战乱时期最突出;③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重心的南移有一定影响。

经济重心南移的启示:①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②充分合理地利用外来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③经济的发展必须得到领导者的重视。

★隋唐经济的繁荣

经济制度的革新:①土地制度:沿用北魏以来的均田制。②赋税制度:沿袭北魏的租调制度,发展为租庸调制,纳绢代役;唐中期随着均田制的破坏,实施两税法。

经济发展原因:

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国力强盛;②前期统治者推行劝课农桑政策,③生产工具的改进和大量水利工程的修建;④内外交通发达,陆海丝绸之路畅通;⑤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国内民族间民族交往密切,互通有无;⑥实行较为开放的对外政策,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⑦间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⑧隋朝开通大运河,对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和社会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经济发展的表现

一、农业的发展特点

1.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水稻产量大大提高;耕地面积增加,—— ①圩田普遍,适于种高产水稻; ②放火烧山,开垦山地的现象很多。 ③江南地区成为重要粮食产地。 ④安史之乱后,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⑤围湖造田和向山要田,影响自然生态平衡。

2.农田灌溉的发展和农具的改进:①隋朝开通大运河有利于农田灌溉;②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③各地兴修水利工程,仅江南就大大超过六朝的总和。④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⑤曲辕犁的发明,提高了耕作技术;

3.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①茶叶在唐代已成为生活必需品,市场广泛;②著名茶园规模大、产量多;③唐朝中期,政府开始征收茶税。

二、手

工业——发达

1.产地分布广泛: ①丝麻织品,遍布全国各地;②瓷窑分布于中原和江南许多地区;③铁的产地在全国有一百多处。

2.生产规模扩大,产量多: ①中国能制造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有“海上霸王”之称;②唐初仅在洪州一地就造海船五百艘。

3.分工细,品种多: ①丝织品有绫、锦等十几类,每类又分为许多品种。②陶瓷业的唐三彩,为后代彩瓷的产生开辟了道路。③唐代青瓷主要产在南方,以越窑的秘色瓷最名贵。白瓷主要产在北方,以邢窑最盛,当时有“南青北白”的说法。④1987年,陕西扶风县法门寺地宫出土秘瓷十多件,纠正了秘瓷产生于五代的传统说法。

4.技艺水平高,且融入外来风格

①冶铸业已普遍采用了切削、抛光、焊接等工艺;②造船业能造使用推进器的战舰,这是最早使用机械动力的轮船雏形;③丝织品至今色泽鲜丽,图案新颖,有些还吸收了波斯的图案风格和织法。

三、商业——繁荣

1.发达的水陆交通: ①以长安、洛阳为中心的驿道,四通八达,②店肆、“驿驴”等服务业出现。③以运河、长江为主的水运也很方便,商船往来不绝。

2、商人的足迹遍及全国。

3.货币统一: ①隋仍铸五殊钱,有利于贸易的发展。②,唐高祖废五株钱,新铸“开元通宝”,成为唐朝通用的货币。③唐以后历代的货币,都以它为范式。

4.市场较前代发达: ①有固定的交易场所——市,②政府设置官员管理物价、税收等。③出现了夜市和早市。④商业活动有时间和市场限制。

5、金融机构出现:市中有邸店和柜坊。①邸店兼营旅店、货栈和交易场所;②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这比欧洲地中海的金融机构要早六七百年。

6.商人:①出现大商人;政府允许外商在境内自由贸易,胡商遍布各大都会。

四、城市——兴旺

1.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经济繁华大都会:长安、洛阳

①隋唐两朝,长安和洛阳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全国的商业大都会。②长安城内有坊、有市,坊是住宅区,市是商业区,市坊分开。市有东市、西市。③洛阳城内有三个市,工商业也很繁荣,武则天时,引漕渠开新潭,使船进入市内。

2.长江流域的商业都市——扬州、成都东西两个商业中心

①扬州地处运河和长江的汇合处,成为南北交通要冲,又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埠。A.江南的物产大多在这里集散,B.大食、波斯等国的商人在此云集。C.唐后期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经济地位超过了长安、洛阳。D.繁华的夜市也是当时的一个特点。②成都物

产富饶,当时的谚语称“扬一益二”,就说明成都工商业地位的重要。

3、其他:南方的商业都会还有国际贸易港广州等;北方的商业大城市,有位于通济渠沿岸的汴州等。

知识拓展:

1、西汉至唐中期赋税制度的演变、主要趋势及原因

演变:①西汉编户制度(以赋税为主);②北魏租调制度;③隋唐租庸调制,以庸代役;④唐中期两税法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主要按土地和财产的多少征税。

趋势:一是税种由繁多向单一发展,标志是两税法的实施;二是征税标准由按人丁收税逐渐发展为以土地和资产收税,开始于两税法的实施,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趋于松弛;三是收税由不定时到基本定时,标志是两税法的实施;四是由劳役地租为主过渡到实物地租为主;租庸调制。

原因:①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②农民的反抗斗争;③统治者顺应形势,调整政策。

2、简要分析两汉和唐朝前期出现农业生产发展、社会经济繁荣局面的共同原因,并结合原因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答:原因及历史启示:①都是在战乱结束,社会趋向统一安定时,社会经济才得以恢复和发展的。——说明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

②君主都很注意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注意发展农业生产,从而分别出现“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政治局面和经经繁荣局面——说明正确的政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③农业生产的发展,都与生产技术的改进有关。——说明科技也是生产力,先进科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条件之一。

④都注意兴修水利,对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说明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⑤出现”治世“都是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说明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主要力量。

⑥统治者都能较好地处理好民族关系,既打败了经常侵扰中原的少数民族,又积极开展民族间、中外间的友好交往。——说明处理好民族关系,开展对外交往是经济繁荣的重要因素。

3、租庸调和两税法

制度

租庸调制

两税法

条件

均田制实施(国家对土地的有效控制)

均田制破坏(土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兼并)

目的

巩固统治,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

缓和矛盾,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内容

成年男子第年向官府缴纳定量的谷物叫“租“,纳定量的绢或布叫”调“,纳绢代役叫”庸“。

每户按资产交纳户税,按田亩交纳地税;一年分夏秋两季收税。

(两种税两次收)

意义

保证了农民

的生产时间,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重大改革和进步;封建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扩大了征税面,保证了封建政府的财政改入,按各户贫富程度确定征税标准,较为公平。

作用

荒地被开垦,人口增加,巩固了唐政权。

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由于地主把赋税转嫁给农民,政府又增加许多苛捐杂税,农民负担更加沉重,阶级矛盾仍未解决。

两税法的特点:纳税范围扩大;税种减少;一年两次征税;以土地和资产多少为征税标准。

★宋元的社会经济

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南方经济获得较大发展,全国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南北经济作物交流、推广;商业突破了“坊市”界限,海外贸易有了重大发展;纸币的使用标志着商品货币经济发展达到空前水平;封建生产方式向边境地区扩展。经济制度: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

★明清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经济制度——赋役制度: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

1、一条鞭法:

原因:①明朝中期,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负担的赋役过于沉重,不仅导致阶级矛盾尖锐,国家财政也面临极大的困难;②旧的赋役制度不适应商品经济的需要。

目的:为了缓和阶级矛盾,改革赋役制度,1581年,明朝内阁张居正,下令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

内容:①赋役合并,征收银两: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折成银两。②役摊于亩,丁亩分担:把从前按户、丁征收的役银,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少来分担。

影响:①给银代役的规定,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说明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松驰,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②同役征银的办法,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③是我国封建社会赋役史上一次重大改革,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结果:张居正死后,因贯彻不力,弊端百出而被废除了;但改用银两收税的办法却保留了下来。

2、更名田

时间:1669年;内容:康熙帝宣布原来明朝藩王的土地,归现在耕种的人所有。影响:对鼓励农民从事生产,开垦荒地起了一定的作用,促进了清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3、摊丁入亩:

(1)原因:①旧的赋役制度不仅使农民负担过于沉重,影响社会安定,农民相继逃亡或隐匿,而且人头税使隐蔽人口的现象更加严重,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②旧的赋役制度不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③1712年,清政府规定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数,作业征收人丁税的固定丁数,以后

“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为“摊丁入亩”提供了条件。

(2)目的:解决赋役混乱和负担不均,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3)实施:雍正帝一上台就推行,

(4)内容: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不再按人丁和田亩的双重标准收税,而将土地作为惟一的征税标准。

(5)影响:积极影响:①摊丁入亩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负担,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生产的发展。②摊丁入亩后,封建国家基本放弃了对无地农民的直接控制,农民获得了一定的人身自由,迁徙或改业都不再受严格的户籍限制了。③摊丁入亩,使人口统计摆脱了同赋役制度的联系,右国历史上沿用了几千年的人头税基本上被废除,民众不再有添丁加税之虑,也不必因躲避丁税而逃匿,这有利于人口的统计和人口的增长。历来实行的二元税制变成了单一的土地税制。

消极影响:人口增长过快,出现粮食问题和人地相争问题,不利于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的表现:

一、农业秤的发展:

1.农作物品种增加,和粮食总产量大幅度增加:明代由国外引进的高产农作物新品种玉米和甘薯,在清代不断推广种植;玉米和甘薯的种植,使不适宜生长稻麦的贫瘠土地得到利用,粮食总产量大幅度增加。

2.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1)棉花种植在明代由江南推向江北。(2)清代前期,棉花、蚕桑、茶叶、油料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都扩大了,还形成了一些专业生产区域。

影响:促进了农业生产商品化,形成了一些农业专业生产区域:(福建漳州府和汀州府是烟草专业户集中的地区;北京丰台草桥一带各村庄都种花卉,被誉为“花乡”。)

二、手工业的进步:

1、生产工具的革新,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如明代浙江嘉兴的新式“纱绸机”

2、生产技术的提高,增加了产品种类。如双色套印技术得以广泛传播,并出现了多种颜色的彩色印刷品。

3、分工日益细密,促进了地区或行业新的社会分工。织造—松江;浆染—芜河豚。

4、生产规模的扩大,产量大幅度提高。(如广东佛山冶铁业日出六七千斤)

5、新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明中后期,江南一些地区的个别行业)

三、商业的发展:

(1)表现①国内市场扩大(大量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投放市场);②品种的增加(达到两百余种)。⑶③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④商贸城市的发展(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商贸城市,全国还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商贸城市。⑤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⑥商业资本活跃。

(2)清朝实行的经济政策——闭关政策

四.资本主义萌芽

⑴前提:农业有了新的发展、手工业勃勃发燕尾服;在此基础上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⑵表现:①明中后期出现:江南一些地区的一些生产部门,如苏州的丝织业,发展成为独立的手工业工场。②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雇佣关系的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③清代继续发展:手工工场的规模扩大了,分工细密了;部门和地区增多了。广东的冶铁业、云南的采矿业、四川的煮盐业、陕西的伐木业、北京的采煤业、台湾的奥熬糖业等,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⑶特点:个别地区和生产部门,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⑷缓慢发展的原因:①农民遭受残酷的封建剥削,极端贫困,无力从市场上购买手工业品;②地主和商人将赚来的钱大量买房置地,严重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③封建国家设立众多关卡,对商品征收重税,并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④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禁止或限制海外贸易。

(5)经济发展的影响:对政治的影响:标志着封建制度开始解体。对经济的影响:明朝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说明封建社会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从根本上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对思想的影响: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在明末清初出现了一批早期启蒙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开始冲击封建思想。

(5)如何认识资本主义萌芽?

①明朝中后期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说明中国封建社会产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但很微弱。从全国来说,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要地位。②在封建社会里出现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从根本上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的趋势。③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出现是历史的必然,说明中国的发展趋势是向资本主义社会迈进。但这一历史进程后来因外国侵略而冲断。④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后,腐朽的封建统治的严重阻碍,其发展十分缓慢。

五、闭关政策:

1、原因:A、内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比较稳定,对外来需求不大。封建统治日益腐朽。B、外因:明朝中期以来,倭寇和西方列强对我国东南沿海的骚扰。

2、含义:它是清朝政府实行的。一方面禁止国人出海贸易,另一方面限制外商来华贸易的政策。闭关政策只是严格禁止民间对外往来,政策则有限地进行对外贸易。

3、影响:此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防范了列强的侵略,但这种影响主要是负面的,更主要是:①严重阴碍了中国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②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

流,中国长期与世隔绝,逐渐落后在世界潮流后面。③使封建自然经济长期延续,从而助长了封建统治者固步自封、夜郎自大。

4、结论(或认识):闭关锁国必然导致落后,乃至挨打。只有开放的中国,才会有强盛的中国。

☆开拓新视野:1、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沿革

朝代

名称

实施背景

目的

内容

评价

奴隶社会

贡赋制度

奴隶主建立国家政权后,必须要有足够的经济力量确保国家机器的运转。

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

受封的诸侯(周)向国王交纳一定的贡品(物)

巩固了奴隶制国家政权,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了奴隶社会国家的分裂,年年战争不断。

春秋

齐的相地而衰征和鲁初税亩

①铁器的使用,使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②私田的开垦越来越多。③私田主人控制私田的产品,不交纳私田的产品,不交纳给国君主。

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好坏收税;不论公田、私田,都要由国家按照田亩的实有数目收税。

承认了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其结果是加速了奴隶制的瓦解和封制的形成。

两汉

编户齐民

恢复社会秩序,巩固统治。

增加封建政府的财政收入。编户农民向封建国家交田租,即土地税;交算赋和口赋,即人头税。

将农民尽可能地固定在土地上,以确保封建国家社会秩序的稳定和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

北魏

租调制

民族在融合趋势的出现;均田制的实行。

保证封建政府的财政收入。

受田农民每年必须缴纳一定数量的数量的租粟、调帛或麻。

把农民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同时,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唐朝

唐初期租庸调制

唐太宗即位后,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均田制的实行。

保证封建政府的财政收入

成年男子第年向官府缴纳定量的谷物叫“租“,纳定量的绢或布叫”调“,纳绢代役叫”庸“。

农民依旧被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但纳绢代役,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客观上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唐中期两税法

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土地买卖频繁,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遭到破坏,租庸调制无法维持。

缓和矛盾,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每户按资产交纳户税,按田亩交纳地税;一年分夏秋两季收税。

(两种税两次收)

两税法改变了过去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它使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减弱。在两税法开始实行的一段时间内,唐政府财政收入增多了一些,但唐朝的阶级矛盾并未从

根本上解决。

北宋

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

北宋中期,封建统治危机加重。

使官僚和大地主不能隐瞒土地,逃避赋税,增加国家赋税收入。

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收取役钱,雇人服役;由政府核实土地,按土地的多少、好坏平均赋税。

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但是新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强烈反对。1086年司马光出任宰相后新法被废除。

明朝

一条鞭法

明朝中期,社会矛盾尖锐,豪民陷瞒所占田地,逃避赋税,给明政府带来严重的财政危机。

解决财政上的困难,增加收入。

把原来的田赋、徭役和杂税合并起来,折成银两,分摊到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多少收税

一条鞭法简化了赋役手续,它是我国赋税制度上的一次重大改革。实行徭役征银的办法,使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对倾向地租的产生和部分农作特的商品化也起了一定的作用,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出现。

清朝

地丁银

清朝建国之初,赋役制度混乱,赋役负担不均。

稳定税收额数,解决财政上的困难。

雍正帝一上台就推行“摊丁入亩”的办法,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

的地丁银。

我国古代长期实行的人头税被废除了,这有助于封建秩序和税收的稳定。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了。

2、我国古代赋税制度的特点(演变趋势):

①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向田亩为主过渡,人头税在赋税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少(以两税法为标志);②由实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发展(以一条鞭法为标志);③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以两税法为标志);④农民由必须服一定时间的徭役和兵役发展为可纳银代役(以“庸”为标志);⑤税种由繁多逐渐减少(以一条鞭法为标志);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商品征以重税。


相关内容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必修二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课程标准]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2.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一."神农"传说 1.中国自远古时代起,农业就开始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2. ...
  • 中国古代对外交流的特点及规律
    中国古代对外交流的特点及规律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既包括国家间的政治交往和人员往来,还包括文化.经济.思想.科技等方面的交流.由于国家经济.军事.文化及统治者施政方针的影响,历朝历代所奉行的对外政策都别具特色.借史以明鉴,探索中国古代对外交流 ...
  •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历史文化特征
    董鉴泓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历史文化特征 圈 I.......................J 提要通过对中西古代文化和城市发展特征的对比.总结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独特的历史文化特征,几千年阁中华文化长盛不衰未中断.城市建设制度得到延续和发展: ...
  • 个人整理王玉茹中国经济史课后答案(经济学综合第二本)
    第一章 古代社会的资源.环境与生产方式 一.试述中国古代资源禀赋与社会生产方式之间的关系. 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总是建立在对一定的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上,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经济活动的历史就是不断开发.利用资源的历史.尤其在技术条件低下的古代社会 ...
  •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教案设计
    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历史必修 第三册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一.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 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知识与能力] 掌握中国古代 ...
  • 第一单元检测题
    第一单元检测题 1.以下是我国先民在七八千年前使用的最早的松土工具,该工具的名称是 A .石铲 B .石锄 C .石犁 D .耒耜 <诗经"小雅"北山>中有这样的记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
  • 关于近期中国书画艺术市场的分析研究
    关于近期中国书画艺术市场的分析研究 学号:B090103044 姓名: 徐倩 内容提要:先是对中国书画艺术市场的定义和概述:然后在根据近两年的市场行情,对中国画艺术市场的概况进行市场分析,以及板块行情的研究:最后做总结. 关键词:中国书画艺 ...
  • 中国古今人本思想比较及其意义
    第6期 NO.6 宜宾学院学报 JournalofYibinUniversity DECEMLEI.2004 198 中国古今人本思想比较及其意义 何宏兵,陈 谊 (西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重庆400715) 摘要:新的世纪提出了许多关于人的 ...
  • 面向21世纪的全日制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大纲的编写原则和特点
    经过自1994年上半年开始,至1995年底的一年半时间,和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中历史教学大纲相衔接的 新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终于形成了送审稿.等待国家教委有关领导审批后,将于1996年在全 国颁布试行.并根据此大纲,从1997 ...
  • "一带一路"空间战略研究
    导 读 本文原载于2017年第5期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会员半月刊,介绍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一带一路"的空间战略研究.为加强会员之间的交流,半月刊的"会员专区"开放给所有会员单位,多方位宣传优秀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