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整理王玉茹中国经济史课后答案(经济学综合第二本) - 范文中心

个人整理王玉茹中国经济史课后答案(经济学综合第二本)

11/14

第一章 古代社会的资源、环境与生产方式

一、试述中国古代资源禀赋与社会生产方式之间的关系。

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总是建立在对一定的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上,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经济活动的历史就是不断开发、利用资源的历史。尤其在技术条件低下的古代社会里,自然资源禀赋影响着国家的经济规模、结构及性质。资源禀赋包括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两部分。

1.土地资源的特点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土壤特征各异,植物品种繁多。表现在农业生产上,能够为其提供种类繁多的土特产品。这是中国土地资源的优势所在。但是以农耕经济为主体的中国在土地资源上并没有优势。原因在于:

(1)中国古代农业可资利用的土地面积小,耕地面积和人口数量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

(2)中国尽管土壤种类繁多,但具有良好蓄水性和可耕性的土地较少。

(3)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气候条件差,自然灾害频发。

2.矿产资源的特点

我国国土广袤,自然条件复杂多样,自然资源蕴含丰富,属矿产资源富庶国。由于地质构造复杂,矿产资源的总量大、种类多。但是我国矿产资源也存在两个缺陷:一是富矿少,贫矿多。二是单一矿少。另外矿产资源分布不均衡,矿产资源利用不充分,“风水说”观念对矿产资源开采也产生了不良影响。

在古代社会,以耕织结构为基础的小农经济一直居于传统经济生产方式的主导地位。它萌芽于夏商周,在春秋战国时期确立下来,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这种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经济生产方式被延续下来,并不断强化,成为中国古代社会超稳定结构的基础。

三、试述影响我国古代小农经济形成的主要因素。

小农经济由小农的生产与生活组成。生产即是指小农的主业和主要副业——粮食和纺织原料及其成品生产,生活则是小农经济所赖以生存的更多的必要条件。影响我国古代小农经济形成的主要因素主要有:

1、小农家庭的人口规模及其贫困

汉代以后,小农经济基本被认为是五口之家而且家庭普遍贫困。

2、农业“低投入——产出”的形成

为了维持小农经济的最起码的生存条件小农除了在生活上尽量减少开支,也必须在农业生产投入上尽量减少开支。

3、农业的高剥削率

虽然赋税制度经历了户调制、租用调制、两税法、一条鞭、地丁制等形态的演化,但其中却包含着赋税绝对值的增长。

4、农桑之外的小农生活依赖

小农的产出不仅指粮食产出还应当包括各项农副产品的产出,如种桑、饲养畜禽、果菜水果。中国古代小农生存状况在日益窘迫之下,不得不更多的依赖于副业。

5、国家针对小农副业所做的制度安排

赋税和地租剥削的加重,必然使小农经济越来越多的依赖于副业。而为了稳定财政收入,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会以大规模的制度安排来促进小农农副业的恢复和稳定。

第二章 中国传统社会的农业经济

一、如何看待中国传统社会“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

中国传统社会的农业以个体小农经济精耕细作为特色,是一种劳动力高度密集型的集约农业。这种集约农业最显著的两大优势是单位面积产量与耕地复种指数都很高。

1.我国在公元前2000多年前,黄河流域也逐步从原始农业过渡到传统农业。从那时起,我国农业逐步形成精耕细作的传统,并在以后两千多年的发展中历经了以下几个阶段:

(1)夏、商、西周、春秋精耕细作的萌芽期,以黄河流域“沟洫农业”为其主要标志。

(2)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精耕细作技术的成型期,主要标志是北方旱地精耕细作体系的形成和成熟。

(3) 隋、唐、宋、辽、金、元精耕细作的扩展期,主要标志是南方水田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形成和成熟。

(4)明清精耕细作深入发展期,主要特点是适应人口激增、人地矛盾突出的情况,土地利用的广度和深度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2.中国传统农业持久的生命力和巨大优势就在于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在数千年的历史中中国传统农业经济取得了超常规的发展,其成就主要表现在

(1)中国传统农业在其发展过程中驯化了大量的野生动植物,培育了数以万计的优良品种,从而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栽培植物的重要发源地和食物品种资源最富有的国家。

(2)中国传统农业在利用土地、保持地力方面创造了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在人多地少的中国人地矛盾比较突出,因而很早就选择了精耕细作、集约经营的农业生产模式,成为世界上土地利用率较高的国家之一。

(3)中国传统农业发展成就还突出体现在粮食亩产量和投入产出比上升。

此外,中国传统农业还总结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编著了大量的农书,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拥有农业典籍最丰富的国家。

二、分析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缓慢的原因。

影响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化转变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土地所有制结构,二是租佃关系。

1.土地是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对农业生产有着决定性意义。在以农业为基本生产方式的中国传统社会中,土地作为主要的生产资料成为人们所追求的经济目标,土地占有关系成为传统社会最基本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决定了生产力,生产力决定了农业的现代化程度。中国传统社会的主要土地所有质是地主土地所有质、国家土地所有质和自耕农土地所有质。

(1)地主土地所有质是最主要的土地所有制形式,也是发展最充分、最典型的土地所有制形式。

(2)国家土地所有制

国家土地所有制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始终没有占据主导地位。国家土地所有制主要包括:大量未开垦的土地,诸如山林川泽沙漠荒地等。国家所有的耕地,即官田在中国传统社会,国家直接控制的可耕土地呈逐渐减少的趋势。

(3)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中国传统社会最大量、普遍存在的土地所有制形式。这种土地所有制实际上是一种小土地所有制,是将所有权和经营权合为一体的一种农业生产组织结构。

但是这种土地所有质形式只是小规模的。由于它是把所有权和经营权牢固的结合在一起,因而占有土地的数量受自身经营能力的制约,在资金等物质生产条件都较恶劣的环境中只能寻求在数量有限的小块土地上不断地投入劳动力,强化精耕细作的程度。另一方面这种土地所有质形式及其不稳定,流转速度很快。一些自耕农通过购买土地上升为自主,更多的自耕农则可能丢失土地而破产。土地买卖机制、土地兼并机制、土地离散机制并发作用,造成土地

关系的剧烈动荡。聚复散,散复聚这种剧烈动荡造成社会财富消耗在土地产权流失过程中,导致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及其高昂,新的经济关系和经济力量诞生的希望在这种动荡中化为泡影。所以因为土地所有质关系的制约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缓慢。

2.租佃关系

在中国传统社会地主制经济下,地主的土地除部分自营生产之外,大部分出租给农民耕种,收取地租,形成租佃制度。传统社会租佃制度的发展,大致经历三个时期

(1)以依附农为主体的租佃制,这是一种超经济强制关系,地主对于佃客及其家属的人身享有管辖、处罚和役使的权利,还有权限制他们的自由,可以迁徙转让他们。

(2)以分成租契约佃农为主体的租佃质,这是一种经济强制关系,佃农基本上拜托了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但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还处于半分离状态。

(3)以定额租契约佃农为主体的租佃制,地主的土地所有权发生分解。

这三种租佃质对佃农的剥削是十分残酷的。严重影响了我国近代农业经济的正常发展。 综上所述,土地所有制结构和租佃关系是影响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化转变的主要原因。

三、分析中国传统社会地权变动趋势。

1.土地买卖机制

土地可以作为一种商品,在中国传统社会很早就进入交换领域,开始商品化。特别自唐宋始,土地买卖更是合法化,“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有钱则买,无钱则卖”。

2.土地兼并机制

指各种社会财富不断地产化、土地占有不断集中化 。土地兼并早在秦汉时代就已产生,这种兼并土地的经济活动几千年来始终没有终止。

3.土地离散机制

是指通过土地买卖或其他方式,使土地占有规模日趋小型化、分散化的一种趋势土地离散机制是使我国传统社会一直未能出现稳定的大地产的重要原因。

第三章 工商业发展与主要制度安排

一、论述中国国代收国内工业发展及其特征

发展阶段:

自春秋战国以来,中国传统手工业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1、汉代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记不住要反映在铁器的广泛使用、丝制品的发展与造纸工业的创建三个方面

2、宋代手工业的发展主要反映在矿冶业、雕版印刷工业以及纺织业的规模扩张及印染技术的进步等方面。

3、明清时期的手工业的突出发展反映在制瓷、棉纺织等生产领域。

发展特征

1、 手工部门不断增加

在原始社会,手工业种类很少,后来逐渐增加了冶铜业、冶铁,制糖,棉纺织业等部门

2、 手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劳动分工的不断发展

任何一个手工业部门,不论早晚,一旦创立他的生产技术都是在不断进步的,不论采取何种经营方式,其生产单位内部的劳动分工,都是渐趋稠密的。

3、 手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与工厂手工业的出现

从手工业的经营方式来说,其发展的一般趋势是由家庭手工业到作坊手工业再到工场手工业

4、 官府手工业于民间手工业的同时并存

自从奴隶制国家建立后,就有官府手工业的存在,在主要的手工业部门,官府都没有作坊,从东汉开始,社会分工有了进一步发展,民间手工业者不断从农村中分化出来,向城市集中,成为独立的手工业者。到明清时期,机关官府收购工业纵向发展,民间手工业不断发展,但二者并存的发展状况始终没有改变。

5、 经济中心南移与手工业分布的相应变化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起初是在北方的,以后逐渐移至南方,随着经济重心的转移,有不少手工业生产部门,手工业制品的主要生产地也从北方逐渐移至南方。

二、简述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征

中国古代商业发展,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1、 与历史上整个经济重心转移相适应,商业中心也逐渐南移,这一过程,三国南朝始见征

兆,唐后期加快发展,到宋代乃告完成。

2、 商业活动现主要在城市中进行,后来农村集市贸易逐渐发展,唐时加快,明清时突出,

出现了专业性的市集,一直逐渐形成了新兴的市镇。

3、 商业开始时以贩运、交流地区间的土特产品,精英统治阶级所需要的奢侈品为主要内容,

以后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市场商品种类增加,行业细分,为一般人民所需的农副产品以及城市手工业所生产的大小商品在整个流通界的地位提升。

4、 在农村,商品交换开始只是为数不多的,小区域短距离,产销直接见面的余缺调剂,主

要商品通过商品远销于农村的只是少数,后来才有较多的种类商品销往农村市场。

5、 商业也开始时一般局限于流通领域,到传统社会末期逐渐与生产过程结合,如向小生产

者预购、订货、贷款、当包买商等。

三、试述中国古代主要的商业制度及其对其时商业发展的影响

1、专卖制度

所谓专卖制度指的是某些重要的工商业部门禁止私人经营,而由政府垄断,或有政府特许的商人经营。主要有盐、铁、酒、茶等专卖个政策。

专卖政策在中国古代社会的早期阶段,可能在抑制没落的奴隶主和豪强势力、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巩固统治政权方面发挥过某种积极作用。但这种垄断经营一般来说对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是不利的。由于专卖商品的运销为政府和专商独占,无竞争之虞,他们利用特权,在向生产者收购时任意压价,大秤强买。运输到销售区就高价卖。随着社会进步,专卖制度的问题日益严重,普通民众和私营工商业者反对的呼声越来越高,私煮私铸的现象无法禁绝。总之专卖制度是用一种行政的方法管理经济的行为,很难符合市场经济的原则。其最终结果是造成生产萎缩,人民的需求不但不能扩大,反而日趋下降,政府的财政收入也相应不断减少。

2、均输平准法

(1)均输法 规定吧郡国应缴贡物连同运费所抵充的财政上缴额,按照当地的正常市价,折为一定数量的、当地出产的土特产品,这些产品是商人们一向贩运出境的物品,郡国只要就地交给军输官就行了。军输官像过去的商人那样将这些商品运往需要该种物品的其他地方去销售。这样一来就把贡品商品化了,政府不必再加一文钱就可以从土特产的辗转贸易中获得巨额利润,而民营商业的贩运贸易却部分的被官府取代了。

随着均输法的全国推行,活跃了地区间的各种物资的交流。大大扩充了财政收入,私人批发商的贩运贸易则受到很大的限制。

(2平准就是由官府来吞吐物资,评抑物价。当市场上某种商品价格上涨时,政府的平准机构就以较低的价格抛售;反之,如果某种商品的价格过分低廉,就由平准机构收买使物价保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上。

平准与均输一是管理市场,一是掌握批发环节,共同对粮食等商品的市场价格起干预作用。

四、试述重农抑商政策对中国古代工商业发展的影响

重农抑商政策是我国中央集权王朝的传统政策。古代社会,商人一直受到压迫,商业在这种政策下曲折发展,同时,这一政策也成为中央集权社会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不能顺利发展的原因之一。

第四章 古代社会的财政、货币与金融

一、中国古代的财政收入制度,为什么会经历从控制人丁为主到控制地产为主的演变过程?

任何时代的国家都是需要依赖财政收入来维持其统治机器的运转,财政收入由财务和劳务构成,在传统农业社会,财务主要来自土地,劳务主要提供这是农民,专制国家为了获得赋税和力设则加强对土地和农民的控制,由于生产力水平差异和土地制度的差异,古代财政制度大致分为人丁为本和地产为本两个阶段。

1、中国古代的早期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下,剩余产品有限且不稳定,国家必然对劳动者人身的直接控制作为获得财政收入的主要方法,便形成了人丁为本的财政收入制度。

按人丁征收赋役的财政原则,反映了专制国家在物质财富尚不丰富的条件下,通过控制劳动者人身来控制社会资源的制度取向。

2、由于唐中期均田制度名存实亡,逃避赋役,地主兼并等原因,不闹农民里考故土,四处流散,没有固定的产籍,严重冲击了赋役征收,租庸调制难以为继,以地产为本获得财政收入的制度开始了,其标志是两税法的实施。以后,宋、元、明、清、时期,以地产为主要的财政收入格局基本保持不变。

总之在中国古代早期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下,商品货币经济脆弱,财富剩余有限,以此为基础,为了维护统治着经济与政治,财政制度与社会经济相适应,与政治状况高度关联,财政制度中对劳动者的人身的控制多于对土地的控制,财政收入结构表现为人头税对于土地税,以控制人丁为主,随着农业生产进步和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力设和人头税直逐渐被摊入土地,从控制人丁为主演变为控制地产为主。

二、中国古代的国家消费,为什么会出现从实物征调向市场购买的演变?

1、在中国古代早期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下,商品货币经济脆弱,财富剩余有限,财政收入实物性收入较多,货币性收入较少,赋役承担者直接把自己的产品和劳务缴纳给国家,产品不经过市场交换,不转化为商品,国家征收实物和劳务后直接用于消费,国家与赋役承担者结成的只是赋役关系。

2、随着农业性生产的进步和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财政收入结构上实物性收入逐渐减少,货币性收入逐渐增多,在财政支出环节则表现为通过市场交换获得国家所需实物和劳务。一方面,国家通过直接税等渠道聚敛货币;另一方面,就国家而言,他对货币形态的收入一般

不是直接消费,而是通过市场向民众购买实物和劳务,于是国家以商品购买者的面目出现,民众则是商品的提供者。国家与民众在赋役关系之外又结成了交换关系。这种交换关系的存在也推动了国家消费从实物征调向市场购买演变。

三、试从制度需求和供给的角度,分析中国古代货币制度的变迁。

1、战国秦汉的金钱并行货币制度

秦统一全国后,秦汉以黄金为上币,铜钱为下币,但黄金一般制作价值尺度,支付工具和储藏手段,并不作为流通手段,因与老百姓生产生活关系最密切的是铜钱,因此,流通手段专用铜钱。

2、魏晋南北朝隋唐的钱帛兼用制度

由于商品经济总体水平较低,虽然同前流通,但各种实物充当交换媒介的现象ren十分普遍,各类实物中,绵帛作为交换媒介和价值尺度的地位最为突出,绢帛充当货币是与商品经济落后情况下的简单交换相适应的。

3、宋至明初的钱钞共存制度

纸币是在信用汇兑和“交引”等有价证券广泛使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尚品经济逐渐发达,货币状况与商品流通的矛盾尤其尖锐,于是出现了纸币,同时铜钱则为辅币。

4、明中期至清的银钱咸通制度

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日本、南美等地的白银大量输入,道明中期以后,白银排挤了纸币,并取代了铜钱而成为主要的流通手段,从未确立了中国古代后期以白银为主,一铜钱为辅的货币制度。清代市场对于货币制度的需求极大,但国家对于货币制度的供给严重落后、清末,各地开始依照外国银元铸造银币,中国的货币制度开始向西方看齐,这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国内商品经济的发展。

四、中国古代的信用经济发展较早,水平也不低,但为什么没有发展出欧洲那样的金融业?

【最好从信用角度来答,如国家对信用发展指导,民间信用发展,各地信用发展等方面】 中国与欧洲金融机构同途而殊归,究其原因是制度环境的问题,其独特特点:

1、 中国货币形态多样,货币的职能不能集中于一体

(1)在欧洲等地区,自从金银币出现以后,便逐渐以金银之类的贵金属为主了,中国古代虽然长期以铜钱为主要的流通手段,但铜钱不是唯一的,也不能说铜钱是主币,在铜币之外还有长期存在的其他重要的货币形态,其货币形态是多样的。

(2)货币职能集于一体,货币职能主要有三:交换媒介、价值尺度、贮藏手段。由于货币型态多样,这几种职能并没有集中于一体。

2、货币的铸造和流通具有显著的地域性

中国自固疆域辽阔,各地情况千差万别,更重要的是自然经济长期居于主要地位,造成了区域间经济练习松散和封闭,这种经济状况反映在货币形态上,就是地域特性十分显著。地域间的差异影响力信用关系的发展,业阻碍了全国统一的金融市场的出现。

3、 货币制度与政治、财政状况的密切关联

货币是控制国家经济的重要工具和解决财政问题的重要手段,正是由于这一点,古代货币无论是制造、发行、投放等流通过程,还是币制、币值、币种、发行量、流通区域等要件,都尝尝不是按社会经济发展对于货币的客观要求调控,而是依财政、政治需要转移的。

第五章 中国传统经济的特征与波动

一、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结构是什么?

1、耕织结合的自然经济

在这种经济形态内,作为社会基础的多数农民小生产者,她们的主要生活和生产资料都是在经济单位内得到满足,一个经济单位不是为了交换,而是为了自身的需要进行生产,“农民不但自己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而且声场自己需要的大部分手工业品”,具体表现就是“耕”与织。

另外地主和贵族从农民那里剥削来的地租,也主要是自己享用,很少用于交换,她们的经济生活基本上停留在自然经济的范围以内。

2、 发展中的商品经济

在中国古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一直占据着主要地位,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很早就出现了,并不断的发展着。因为农民家庭总不能生产他们所需要的全部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由于资源分布和所需生产条件的限制,盐、铁这些生活和生产的必需品固然不是每个农民家庭所能经一个,就是耕织结合在一些地区也不是普遍的现象。所以,在古代社会中,农民家庭任然需要以自己的部分剩余产品去交换那些自己不能生产的产品,尤其是再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因此市场交换式自然经济的必要补充,而且势必不可少的一个附属物。

3、 长期延续的中国传统经济

在中国传统社会,以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为基本特征的农民家庭经济的内在取向就是尽可能少的购买,尽量不与市场发生关系,或将买卖限定在固定的有限的经常不变的范围,着中国习俗和关林也严重的限制了市场的扩大,在中古传统市场的模式下,商品交换不管其怎样发展,并不能改变作为自然经济补充的地位,不能从根本上动摇传统的经济制度。

二、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运行机制是什么?

1、自主经济

(1)中国自远古以来就是以农作物为主的国家,作为国家发展的基础和人民生存的依靠,农业从客观上也促使地主经济和自耕农经济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处于统治地位

(2)地主经济除要向国家交纳赋税外,不存在对上级领主的依附,自耕农也不存在对地主的依附,两者成为古代经济中最有活力的经济形式。

(3)地主经济存在扩大再生产的机制,自耕农可以将剩余产品出卖转变成货币,并用于购买土地扩大再生产,这两种基本经济形式构成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

2、竞争机制

一地主之经济为代表的资助经济也是一种竞争经济,地主与自耕农、地主与地主、以及自耕农与自耕农之间在法律上是平等竞争关系,但在经济上是不平等的,地主和自耕农间的关系在竞争中发生变化,大地主延续几代后沦为自耕农甚至是佣农,自耕农也可通过购买土地上升为地主。所以,中国地主制经济存在一种潜在的竞争机制,正是这种竞争机制导致中国古代社会可续技术和经济的发展,也是中国古代经济社会历史周期性反复的根本原因。

4、 社会管理

管理体制包括发达国家的官僚机构和村社组织,通过这种发达的官僚机构和遍布全国各个角落的村社组织,将分散的地主经济和小农经济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反复而又庞大的国民经济。

三、试论述中国古代几次巨大的经济波动及其成因

1、几次巨大的经济波动

(1)秦汉到三国时期的三次巨大经济波动,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战争,西汉末年的农民战争和三国间的战争等共有三次打的破坏,在此后的和平时期,经济有较大的发展。

(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波动,此期间战乱频繁,重庆经济遭到极大破坏。

(3)隋唐五代时期的社会经济反复波动,这期间是中国古代经济发展最繁荣的时期。

(4)宋代到元末的经济动荡,宋代采取的制度措施,经济呈现出兴旺的局面,元末又遭到破坏。

(5)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波动,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有一个黄金期,但其中也有停滞的破坏现象。

2、产生波动的原因

(1)自然灾害

中国是一个多自然灾害的国家, 社会生产力水平低,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也很低,完全是靠天吃饭,另外,中国历史上基本是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小农经济特点使中国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进一步减弱,中国历史上的气候周期是构成经济周期波动的基本原因。

(2)少数民族的进攻南迁

中国历史上始终存在这北方游牧族对中原的进攻和南迁,而在大规模南侵过程中,往往造成社会经济的严重后果破坏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倒退。

(3)周期性的土地兼并和农民战争

中国地主制经济最大的特点就是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则必然发生土地兼并,通过农民战争土地实现再分配,重建自耕农体制,但与同时,这种生产关系调整的方式却造成社会生产力的严重破坏,只要土地可以买卖,土地兼并就不可避免的还会发生,农民战争也同样还会发生。

(4)小农经济的固有特征

小农经济始终处于贫困破产的边缘,一旦出现意外的变故,如自然灾害,小农经济就大批破产,从而不得不出卖土地或被迫夺走,从而出现土地兼并引起的农民战争,造成社会生常理的严重破坏。

四、简述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

1、中国古代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高峰阶段,呈现出螺旋式上升发展的势态。

(1)春秋战国,由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社会生产力得到巨大的发展,市场得以扩展,金融货币广为流传,商品经济出现第一个高峰期,但倒西汉武帝时期,发展势头嘎然而止。

(2)唐宋,生产力有一次大的发展,商人和商人资本再度崛起,商品经济步入第二个发展高峰期与第一个高峰相比,发展水品更高。

(3)进入明代,商品经济不仅很快恢复到唐宋时期水平,而且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形成第三个发展高峰。

2、中国古代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受政治力量的影响较大

在整个古代社会,中央集权对商品经济的干预极为突出,主要是通过重农抑商和禁榷制度对商品经济进行干预,“重农抑商”的目的是防止农民大量弃农从商,保护农业的优先发展地位,禁榷制度的目的是国家通过官营商业与商人争利,它是政府充当大商人的后果。

3、中国古代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呈现出多层次性和多元化

中国疆域辽阔,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区和各民族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先有后,起点有高有低,发展速度有快有慢,商品经济的发展呈现出多层次性和多元化。

5、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商品经济在社会变革和转折的关头都起到了革命性的决定作用 只要有商品经济的发展,就会有缘由社会结构产生一定的分化瓦解作用,与商品经济发展的

三个高峰相呼应。春秋战国、唐宋、明清也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三个重大转折和变革时期,这三个时期,虽然变革的内容不同,但从其与商品经济的关系来看,则有很大的共同点,及商

品经济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甚至可以说变革是由商品经济引发的。

第六章 世界市场的扩张与中国经济路径的选择

一、论述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及标志。

过程:

1、 地理大发现

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准备了地域上的条件,地理大发现后,西欧新兴的资产阶级在重商主义的驱使下,奔走于世界各大洲之间,并在各地建立了广泛的经济联系,把欧洲原有的区域性市场同亚洲、美洲、非洲、大洋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地方性市场联系起来。

2、 产业革命

直接后果是建立了近代机器大工业体系,机器大工业以其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巨大的生产能力,对开拓世界市场具有势不可挡的推动力。

3、 贸易组织的变化

各种贸易租住形式的正规化,大型化和专业化,为国际贸易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组织和制度保证。

4、 交通通信的变革

是世界市场形成的物质基础和重要的推动力,轮船、铁路、电报等近代交通通信工具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卷入到世界市场中去。

标志:

1、 世界货币的产生

19世纪,黄金逐渐演变为单一的世界货币,便利了国际支付和国际结算,是世界市场的机制更加完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相继过渡到金本位制,是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标志。

2、 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出现

19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出现,标志着世界各国的再生产周期已按着统一的世界市场机制同步进行,反映出世界各国已经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二、论述鸦片战争后中国与世界市场的关系。

1、外国商品的输入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前,中国对西方列前一直保持着贸易顺差,进口货物的数量增长不大,出口却有明显的增长,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了贸易赤字,从国外输入的商品,不仅数量大而且种类多。

2、 耕织结构的分解

鸦片战争后,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自然经济开始逐步分解的过程,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分解过程进行得十分缓慢,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耕织结合的自然经济始终敌不过输入品的价格优势,从19世纪60年代以后开始逐步分解。

自然经济解体分两步进行,首先是纺织业的分离,即洋纺取代土纺的过程,第二步是耕与织分离,农户的手工织布业被进口洋布彻底挤垮。

3、 商品结构的变化

商品流通性质的变化:鸦片战争后,由买办和新式进出口商人经营的近代商业所媒介的是西方大工业产品与中国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产品直接按的交换,后来中国自己生产的工业产品也加入进来,而传统社会,交换的实质是农民与农民之间的交换,交换的产品的变化反映了市场性质的变化。

外国商品结构的变化:从进口来看,消费资料进口比重远远大于生产资料的比重,而直接消费品的进口又较消费品原料的进口为巨。从出口来看,近代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变动的总趋势是农产品和矿产品的出口不断增长,而半制成品和制成品的比重趋势下降。

三、论述中国与西方国家经济近代化的道路

1、英法等国的近代化,其主角是资产阶级,内涵是资本主义文化,在中国近代化的早期阶段,主角则是地主阶级的开明派即洋务派,目的是巩固清王朝的统治。

在西方国家中,实现近代化的任务始终是有资产阶级承担的,中国情况则不同那个,知道19世纪6年代,中国社会还没有出现资产阶级,近代中国机器工业无法由民间资本有自创办起步,不能通过自由竞争发展资本主义。

2、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工业的先后顺序不同,洋务派创办近代工业,先从军事工业开始,然后扩展到民用企业,先从重工业开始,然后扩展到轻工业。

(1)鸦片战争的失败,统治者认识到必须建立强大的军事力量,所以中国近代的工业化正是从武器的近代化开始的

(2)随后洋务派用国家的力量创办了一批民族资本家无力或不敢投资的重工业

(3)后又提出“水富”口号,兴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

3、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民办”方式发展工业不同,洋务派通过“官办”、“官督商办”的方法创办近代工业

(1)洋务运动初期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继承了封建官僚的工业传统,大力采用手工场的形式,并主要由地方督抚主板。

(2)由于清政府财政支出的,无力经营,加上官场的腐败严重,“官办”工业困难重重,因此,洋务运动后期创办的民用工业,除少数为政府出资“官办”外,大多采取“官督商办”的方式。

纵观中国经济近代化的路径,是在世界市场的影响下,创办的压逼和诱使下而导致的内部变化,并走了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由于其特殊历史背景,中国的经济近代化轨迹有着明显的半殖民地经济的烙印。

第七章 近代农业经济的发展

一、试述中国农业近代化迟滞的原因。

1、传统土地所有制及租佃关系的保持

(1)地主土地所有制仍然是近代时期土地占有的主要形式,只是土地占有者的身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近代的官僚,依靠政治和军事暴力进行赤裸裸的强买强卖和抢占土地,高利贷和商业资本更广泛的介入了土地兼并过程,中外资本家业加入了兼并土地的行列。

(2)国家占有的土地特别是官田大为减少,官田私化加速。

1、由于土地逐渐集中到少数地主手中,他们将土地分割成零星小块出租给农民耕种以剥削地租,土地租佃制度仍然是中国农村中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制度。

(3)地租形态仍然以实物地租为主,其中分成组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货币地租则有增加趋势。

2、农业生产的缓慢发展

诸多外来因素的影响使中国经济难以正常运行,农业生产总量及其增长率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发展十分缓慢,相应的土地和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几乎没有增长。

3、农村经济发展缓慢

(1)缺乏现代的理性政府,不能体谅农民的利益,各届政府都没能在政策上做出根本性的制度改革,制约着中国社会经济现代化。

(2)商品市场不发达,19世纪末期商业性农业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色彩。

(3)农业近代化的步伐缓慢,化肥使用率、农业机械化程度在中国近代有所提高,但其增长的数量和水平是十分有限的。

(4)缺乏资本主义性质的革命,导致农村劳动生产率提高缓慢,甚至没有增长。

(5)农业生产再投资的制约,一方面地主收取的地租转化为城市消费资金,从而使农业再生产缺乏资金,另一方面农民租税负担沉重。

(6)缺乏稳定的政局,地主不肯投资,农民无力投资,政府不问不问,水利设施不能恢复。

三、在近代时期,政府出台了哪些推动经济发展的新政策,其效果如何?

1、建立农政机构

行政组成系统的发展打破了传统社会那种决策作出后因缺少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领导系统与固定机构而无以贯彻的流弊,同时也扭转了在传统“抑商”政策下,农工商各产业不通声气,各自为谋的状况,初步显示了各业间在行政管理上协调和水平整合的迹象。

2、创办各级农务学堂

政府教育方针的转向及相关教育政策的推动,促使了清末农学教育的高涨。农学教育的兴起、农业人才的培育和教育内容的专门化、“实业化”,为中国传统无学之农向近代有学之农的过渡准备了最初的人力资源。

3、建立农事试验场

增加了农事活动中的科学因素和科技含量,改变了农人在征服自然过程中的盲目、被动状态,还有力的促进了农学新知的传播,他们启迪了明智,开通了风气,给中国农业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标志着中国近代农业科研的正式起步。

4、劝办农会

在农工商部的倡导和组织领导下成立的农会,其活动是宽泛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的创立具有积极作用和进步意义。它壮大了农基,厚实了农力,加速了农业改良的步伐,促进了农业向近代的转型。

5、制定农业政策和法规

农业法规是中国历史上首次颁行的具有近代义意的专项农业法规,它对当时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对此后的农业法制建设具有开创意义和奠基作用。

6、对农业提供金融支持

政府农业金融支持在实际推行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实际操作的困难,只是某些地区一定程度上去得了一些效果。对于整个近代农业的发展而言是微不足道的,从农业信贷业务的实际开展情况看无论是银行还是农村信用社都未承担起农村资金不足,挽农村经济狂澜于不倒的重任。

第八章 近代工矿业的发展

一、试述近代手工业发展的特点及其对近代社会的影响

1840年后,中国成为世界体系中的一部分,国内手工业生产朝两个方向发展:一由传统手工业进化为机器大工业,另一部分仍继承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特点。形成了机器工业与传

统手工业并存的二元结构,近代手工业发展特点及其影响有

1、手工行业向机器工业转变

中国的近代工业并非是由本国原有的手工业自发演化而来,由西方直接“移植”而来。其后建立的民办工业机器工业有很多是在原有手工业作坊的基础上引进新式机器而建立的。新技术的引进和发明大大降低了劳动成本,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对手工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传统手工业行业趋向没落

在中国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后,在工业部门中出现了传统手工业与机器工业并存的二元结构,茶、糖、铁制品等传统手工业部门受外来商品排挤逐渐衰落。

3、新兴的手工业行业出现

鸦片战争后,我国出现了两类新手工业,一类是原来没有而由国外引进的,但因市场尚狭小,改用手工生产。另一类是因为对外贸易的发展,为了满足出口需要而形成的,如出口地毯等,其中一些行业也逐渐发展成为出口主导型的行业。

二、试述近代工业发展的条件和发展状况

与人力手工小规模的传统生产相区别,近代工业指采用动力和机器进行生产,雇佣工人在30人以上的工厂。主要包括采用机器生产的制造业、矿业和公用事业。

发展条件:

1、外资在华投资设厂,将其先进生产技术、管理方式引进中国,并引起国人注意,开始效仿。为近代工业发展起到了师范和带动作用,并为后来的华资企业的产生发展提供了部分技术工人。

2、洋务运动中的官办近代工矿业以购买西方新式设备、制造武器、船舰、创办近代军事工业为发展,进而发展到近代民用工业的初步建立,使工业化得以向个部门发展。

3、民间开始投资工矿企业,不仅越来越多的买办、商人、华侨独立兴办企业,而且部分手工作坊也开始使用机器生产,发展为近代工业。

发展状况:

1、清末近代工业得到初步发展

大小企业并举,其中以小企业为多,技术落后、竞争力低下。企业集团出现,大企业负债经营,但一战结束后外资势力卷土重来,许多华资企业开始转入萧条和停滞状态。

2、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工业发展的法规和措施,近代工业的发展速度在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史上应该说是比较快的。

3、战时工矿业的发展

战时国民政府对民营资本工业采取积极扶持政策,使得民营工业有较大发展,但1943年后走向衰落,不少企业停工停产。

第九章 第三产业的发展变化

一、近代新式商业与传统商业的区别是什么?

近代新式商业与传统商业的主要区别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联系程度。在外国资本主义影响下产生的中国民族资本商业,在不同程度上成为产业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的职能资本和组成部分,为国际产业资本和本国产业资本服务,商业资本的活动对象和范围扩大了,而且越来越多地采用了资本主义的经营方式和管理制度。

二、简述中国近代金融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相应的社会功

能。

近代中国的金融市场包括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两大部分。人们一般讲近代中国金融市场的内容概括为同业拆借、证券买卖、外汇交易、黄金与白银的买卖、票据贴现、申汇买卖、货币买卖等七个方面。货币市场主要包括同业拆借和货币贴现。票号是经营汇票的专门机构,而由银行所经营的汇票承兑和各种商业票据的贴现业务,到20世纪30年代才出现。

三、中国近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轮船航运业

木帆船运输业是中国传统社会交通运输业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外国战争以后,外国轮船运输势力侵入中国,但中国主要想内港小轮船航运方面发展。中国先后新建了许多轮船公司,注册轮船数量和吨位数都有所增加。

铁路运输业

2、铁路是中近代新兴的运输手段之一。铁路建设的里程数逐年增加,铁路客货运输量有在波动中上升的趋势。

3、公路建设和运输

公路是现代交通运输的重要手段之一。清末,汽车传入中国,新式筑路技术也开始运用,于是产生了公路。20世纪30年代,中国公路交通建设和汽车运输业有了较快发展。1927-1937年11年间,通车里程数平均增长了15.95%。这10余万公里的公路,分布于全国各省市,而且初步形成网络。

4、民用航空业

1912年,清政府出于军事需要,决定在北京南苑五里店设立飞机场,便于练习,这只中国政府拥有飞机之始。

第十章 近代国家经济政策和制度变迁

一、论述近代中国政府的转变与经济近代化之间的关系。 答:(1)、工商管理模式的转变

中国与世界市场的接轨和俄市场主体——工商业者阶层的崛起,以及社会经济基础由农业向近代工商业转变,必然要求上层建筑领域中的国家政策发生相应的变化,即将传统农业社会中执行的重农抑商政策转变为近代保护工商业发展的政策。此外受西方现代文明的冲击,近代政权主体为维护自身政权的存在和稳定,被迫从西方移植来了新的制度安排,建立了新型的商业制度、工厂制度、银行制度。实现了工商管理机构及其体制的近代化,并为适应近代中国经济发展需要,颁布了一系列旨在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和法规,从未市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更加突出,

(2)、近代经济法规的制定

A、制定商法确定上人的合法地位

最先定制的是《公司律》,主要特点是:给予商办企业合法的法律地位,使得商办企业同官办、官商合办企业处于同等地位,同享“一体保护之利益”;确定近代股份制经济运作的基本法律规范,并确立了不同性质公司享有的不同法律责任和义务。

B、制定路况法规,保护权利

甲午战争后,中国的路况利权成了列强掠夺的重要对象,中国路况利权大量丧失。清政府被迫改变原先禁止筑路开矿的禁令,向后制定和颁行了一系列路况法规,向民间开放路况。

C、制定金融法规,整顿金融秩序

银行是近代资本主义商业经济发展的产物。中国通商银行是近代中国第一家商业银行。同时,清政府为了摆脱日益严重的财政危机,开始积极筹设国家中央银行。颁布了中国第一部国家银行法规《试办银行章程》。

D、制定奖励事业章程,倡导设立商会

重伤政策推行后,清廷决定“立奖励实业宠以爵衔之制”,陆续颁布了一些奖励事业发展的章程和法规。规定凡属商务繁荣之区,均应设立商务总会,商务发达稍次之地则设立商务分会。

二、论述政府对近代工商的管理的发展变化及其局限性。 答:发展的表现

第一, 由原有代管或监管的部门向专业化部门转变,并且产生了一些顺应社会经济发展需

要的新型工商管理机构,这是由于再向近代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工商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第二, 新增和旧有工商管理机构规模不断变大,人员数量不断增多,人员组成日益专业化,

知识化。

第三, 逐渐建立了由中央到地方的垂直式工商管理系统,工商控制权上移中央,加强了近

代意义的经济集权体制。

第四, 出现了近代含义的分科只是的机构组织形式,分工较为明确,依法办事,提高了管

理效率。

第五, 决策过程区域民主化和科学化,由工商管理职能部门提出议案,交议院审查,通过

后由有关部门执行,改变了过去那种决策盲目有随机的弊端。

第六, 工商管理机构职能逐步向服务性转化,为调节和干预社会经济运行及配置资源发挥

了重要最用。

局限性:

第一, 经济权力始终未摆脱政治权利的约束,导致了政治与经济的不同质和不协调。究其

原因在于中国没有经历过西方那样一个私人财产权力转化为政治权利的斗争和确立过程。

第二, 清政府落后的封建政权性质决定了其工商管理机构是一种滞后性调整,变迁制度安

排的时滞较长交易成本较高,因为付出的代价也较昂贵。

第三,新的工商机构中任然存在这旧式封建衙门的种种旧习,国家公务员制度未完善,表现出改革的不彻底性。

第四,虽然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的工商管理系统,但中央并不能号令全国,正令难以统一,地方督抚掌握着实际控制权,从而使中国近代工商管理制度呈现出二元性特征。

三、基于历史史实论述财政体系变迁与金融发展的关系,以及货币金融体制与经济近代化间的关系。

政府财政的发展、变迁过程,直接影响乃至决定着金融发展与经济运行方式的转变。对于经济近代化与特定时期的经济发展,国家与政府的作用无疑是非常重要的。由于传统经济主要是依托政府财政得以运转的,因而经济运行方式的转变也就是现代财政体系的建立、完善的过程,也就是货币金融从传统的财政体系中独立出来并成为社会经济运行基础的过程,也就是政府债务市场与私人金融市场相互作用、一同成长的过程。金融的大发展首先是以财政体制变革为基础的,它不仅包括征税权利和赋税种类方面的变化,而且也包括财政收支机构与债务管理方面的变革。政府财政的公开与透明,有效率的债务市场的形成,乃是现代金融市

场得以产生与发展的基本前提。中国近代以来,金融的缓慢发展很大程度上是有政府的财政体系所决定的。

第十一章

.一、论述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总趋势。

答: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在19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以后,到20世纪中期,不论从增长速度和产业结构的优化等方面,都呈现朝着近代化和工业化的目标发展的总趋势,其中20世纪20至30年代中期发展较快,尤其是近代工矿交通运输业发展速度很快,是近代中国经济发展最好的时期。但是由于近代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太小,所以国民经济从整体看发展速度不快。

二、分析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

答:(1)技术和管理制度的进步是中国近代经济发展过程中两次繁荣的决定性因素;

洋务运动引进了近代工厂制度,新型的产业无论从设备、技术,还是从管理方式方面看,与中国旧有的传统手工业相比,都发生了一次质的飞跃,使中国经济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方面都跨进了一个新的时期。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开始的电力普遍应用和生产设备更新,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制度的进步,是中国近代经济发展过程中第二个周期的上升期的主要动因。

(2)投资规模的扩张和收缩是经济繁荣的和衰退的直接原因;

(3)国际和国内市场的影响;

(4)政府经济政策和行为的作用;

(5)政局的相对稳定是经济繁荣的前提条件。

三、应该如何划分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阶段。

答:经济周期的划分反映了经济运行的客观内在规律,因此中国近代经济史的阶段划分,应以中国近代经济发展过程的周期运作作为分期的依据,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850年—1887年,第二阶段为1887年—1914年,第三阶段为1914年—1936年,第四阶段为1936年—1949年。

第十二章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为什么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答:(1)对国际因素和国家安全与统一问题的考虑是重要因素;

朝鲜战争的爆发,使中国国家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同时西方对中国的封锁禁运也使建立独立工业体系的要求更为迫切。战争是靠实力来说话的,所以中国必须发展国防工业,而国防工业的发展又是以重工业为依托的,况且,发展农业特别是现代农业,也需要工业的巨大支持,否则农业耕种的机械、灌溉的设备、化肥和农药也没有来源。

(2)苏联工业化道路的示范效应;

苏联采取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在20世纪前半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的骄人成绩,引起西方国家的高度关注,也备受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推崇。

(3)重工业不发达是制约国内其他产业发展的瓶颈;

从西方国家发展的历程来看,重工业生产部门为国民经济的其他部门提供了原材料与机器设备。从当时中国国内产业结构的现实来看,现代工业基础十分薄弱,难以承担此重任,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下,期望通过进口来解决机器设备的问题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4)政府主导下的国营经济,特别是生产资料企业,具有内部循环的特性,可以实现内部化的增长;

工业投资扩张,特别是在重工业领域的加速扩张,是20世纪50年代社会主义国家的普遍现象。

二、怎样理解和看待计划经济体制产生的必然性。

答:建国前后,世界发达国家工业化的历程,尤其是苏联工业化的历程似乎向中国证明:落后国家在外有国际列强压迫、内务充足资金的情况下,要想迅速实现工业化,赶上发达国家,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经济职能,运用有效的行政手段,集中动用一切人、财、物等因素、来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和集中有效资源,从而加快工业化步伐,因此就必须采取计划经济体制。

第十三章

一、计划体制时期工业化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我们应该吸取的经验教训是什么?

(一)工业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1、基本上建立了独立的、门类齐全完整的工业体系

经过20多年的工业化建设,中国发展起了一些新兴的工业部门,极大地改变了旧中国所遗留下来的工业经济结构,既充实了原有的工业部门,又崛起了一些新兴的工业部门,基本建立起了一个比较完整、独立和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一方面,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实力;另一方面,也为改革后三线厂矿企业的军转民提供了物质、技术和人才基础。

2、发展了交通运输业和县域经济

在20多年的工业化建设中,国家通过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和地方“五小”工业,发展了县域经济,为改革后全国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的物质条件。

在备战情况下,三线建设本身需要各地经济自成体系。因此,在国家大三线建设中,各地又普遍开展了小三线建设。在大小三线建设中,首先要解决的是交通运输问题。由于国家大三线建设的重点在中西部地区,因此,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也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在国家开展三线建设的“三五”和“四五”计划期间,先后建成并通车的铁路有川黔线、贵昆线。成昆线。湘黔线。襄渝线。焦枝线。和阳安线等7条干线,总长近5000公里,新增运输能力8000万吨。同时公路通车里程也增加到37万公里,西南地区的交通运输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为中西部地区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基础条件,也为发展县域经济提供了条件。县域经济依靠交通运输、农业机械化以及服务于农业的地方市场、外贸的地方小工业发展起来了。

地方“五小”工业的快速发展,不仅在总体上改变了中国的工业经济结构,扩大了中小

企业在工业企业中的比重,使大中小企业可以按照专业化水平和分工协作的要求,进行合理有效的分工。

3、初步调整了中国地区经济布局,促进了中西部地区经济开发

计划体制时期,工业化建设主要落实在三线建设中,而三线建设的主战场在中西部。三线建设也是中国西部继抗战时期开发大后方之后的第二次西部大开发,从地区经济结构上对中国原有的内地与沿海地区经济结构进行了调整,促进了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开发和建设。

国家“三五”和“四五”计划,实际向中西部三线地区投入建设资金达2 000亿元,形成工业固定资产原值1 400亿元,建成了29 000个国有企业,使中西部地区形成了一个以重工业为主体、门类比较齐全的战略后方基地。主要表现在:

第一, 中西部地区能源、资源得到了初步开发。 第二, 中西部地区的工业设备和技术得到提高。

第三, 中西部地区的工业生产增长速度高于沿海地区。

第四, 三线建设期间,中国交通运输业的投资也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使西 南。西北地 区落后的交通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为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设施。 经过三线建设,中国地区经济布局较为合理,使沿海与内地畸形的地区经济结构发生了明显的改观,有力地促进了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开发和建设。

(二)经验教训

1、对当时国际形势的判断失误,使工业化建设长期处在备战 的阴影下,经济资源的配置效率大大下降。

2、片面强调地区经济发展的平衡,没有将资源合理配置在最有经济效率的地区和部门、行业中。

3、工业化建设中过分强调速度,缺乏对建设项目的科学考察和规划等技术论证工作,使经济建设不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而是凭借领导人的主观意志进行。

4、工业化建设往往追求小而全、大而全,形成企业办社会的现象,不利于地区和企业间的合理分工,严重影响了经济效率的发挥。

5、工业化建设是心剥夺农民、牺牲农业为代价的。

二、我国计划体制变动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我国计划体制变动的总特点,是在中央与地方经济管理权限上绕圈子,时而下放时而上收,造成经济管理工作的混乱。

1、 中心是下放各项经济管理权限,且变动频繁; 2、 指导思想是使各地建立自成体系的工业区;

3、 方法步骤是一哄而起,缺乏事前的精密论证和调研,缺乏实际工作中的衔接和配 套;

4、 实际体制变动往往具有应付临时具体情况的性质,一旦具体情况发生变化,管理 体制发生再次变动;

5、 中短期计划结合,缺乏经济工作的前瞻性; 6、 计划具有严重的急躁倾向。

7、 计划为政治和发展战略服务,不按经济规律办事。

由于实际工作中发生管理混乱,使下放或上收管理权力为中心的体制变动形成僵化而散乱的经济管理模式,也决定了这一时期国民经济效率的低下。

三、计划体制下,我国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是什么?

1、 后发国这的经济发展战略应该根据发挥本国经济的比较优势来制定,片面追求工业化突进来赶超发达国家是违背经济发展规律的。

2、 农业发展的历史经验证明,农业为工业发展提供积累,农村为工业品提供市场还需要农业发展,农业不发展将最终影响甚至阻碍工业发展。

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部门,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要始终把农业发展放在首位。要首先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才能稳定人心,继而推进工业化建设。

4、 农业发展需要政府制定发展农业的支持和保护政策,要在技术创新上进行鼓励,要加大对发展农业的投入。这就是所谓农业发展的三要素:政策、技术、投入。还要注意保护农业发展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

5、 要激发农民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按照农民的利益要求,由农民自愿组织生产生活。可以根据各地生产、资源、文化传统的具体情况,把发展农业的主动权和决策权交到农民自己手中。

6、 发展农业不能千篇一律,生搬硬套。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避免以行政命令、群众运动等形式来搞农业。

第十四章

一、试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转型的基本历程。

(一)“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模式下的初步转型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鉴于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中共中央及时提出“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将经济工作的重心放在调整上,着力调整经济结构、调整国民收入的分配、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

改革首先从农村起步,同时农村改革也是这一时期改革的重点。在农村改革热火朝天推进的同时,城市改革也开始起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多种经济形式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二)“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模式下转型的全面展开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取代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提法,强调社会主义是计划经济,也是商品经济,突破了长期以来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观念,明确了改革的市场取向,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突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不仅明确了改革市场取向,而且提出了一个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以此为标志,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以城市改革为重点的全面展开的新阶段。

这几年的改革,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计划经济体制已被打破,而新的体制远未建立,新旧体制摩擦加剧,经济运行中的矛盾激化,改革出现波折,但这只是前进中的波折。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模式下新体制的初步建立

治理整顿期间,不仅经济增长陷入低谷,而且改革的取向也陷入迷茫。1992年,中国加快了改革和发展的步伐。改革的深度和难度加大,不能再像过去那样自上而下主要实行单项突破,必须由政府加强全面规划,自上而下总体推进,充分注意各方面管理体制的配套改革,在继续坚持循序渐进的同时抓住有利时机重点突破。

经过1992年后的进一步改革,到2000年,一个新的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已初步建立,新的经济运行机制也初具规模,市场已发挥了对资源的基础作用。然而,改革远未完成,许多领域的改革还需要进一步深化。21世纪初,在已初步形成的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基础上,迈开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步伐。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有怎样的变化趋势?

1、 我国产业结构的失衡状况逐步得到扭转,表现出轻工业加快发展。高加工度化和部

分外向化的特点。

2、 第一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持续下降。

3、 由于政府鼓励发展第二、三产业的政策,第二产业比重在经历了短暂的下降后得以回升。

4、 第三产业中大多数行业具有技术进步率偏低的特性,因而所占GDP比重提高缓慢。

三、我国区域发展战略有怎样的演变过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对宏观区域经济格局的划分有过4次大的变动,即从沿海和内地→“一、二、三线地区”→沿海和内地→东、中、西三大地带→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板块。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经历了从区域平衡发展战略到非均衡发展战略,再到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的演变。

(一)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计划控制下手地区均衡发展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我国沿海地区工业比较发达,而内地工业十分薄弱,生产力分布呈现出沿海和内地两种大的类型。20世纪50年代起,为了建成相对完整的区域性的工业体系,国家主要采取了“均衡发展战略”,强调沿海与内地均衡发展,国家投资重点指向中西部地区。

(二)20世纪70年代末至1992年,沿海重点发展

20世纪70年代末,为提高国家综合实力,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政府实施了沿海地区优先发展的非均衡。

伴随着区域结构变迁的是城市体系的形成。中央实施的多层次的区域经济政策,改变了多年来“东西南北齐步走”的格局。

(三)1992至1999年: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0年来,中国的区域经济结构调整采取了“由东部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逐步开放”的梯度演进方式。

(四)1999年至今,启动西部大开发 为了进一步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改善地区生态环境,1999年中国政府正式提出“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战略。

四、简述转型期我国城市化发展的道路及面临的问题。

(一)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我国设市的城市,由解放前的60个,发展到1957年的176个。1952年,我国城镇人口为7163万,城市化水平为12.5%。1958—1977年的近20年间,全国新增城市仅12个,城市化水平由15.4%增加到17.4%,平均10年才增加1个百分点,城市化进程相当缓慢。

(二)20世纪70年代末至1992年,城市化水平由1978年的1779.9%增加到1988年的30.9%,增加了13个百分点。

(三)1992至1999年:改革了城市户籍管理制度、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等。加强了行政区划调整工作,撤销了部分市县和323个乡镇建制。中心城市。中心镇的集聚效应明显增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唐和辽中南等在原来城市群的基础上,已出现大城市集聚区(连绵区)。

(四)1999年至今,在城市化方面,2001年开始实施“城镇化战略”。十六大提出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至2000年止,我国城镇化水平为36.22%,2004年上升到41.8%,2005年为43%,2006年达到43.9%。

问题:

1、 中国三大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距的总体趋势不断扩大;

2、 区域经济增长中心由点向轴线和圈、带延伸,全国性的经济核心区基本形成,将

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但西部地区尚缺乏综合实力强、辐射面广的经济核心区。

3、 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在东中西地区依次递减,且主要表现为沿海东部地区与中西部 地区的差异。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大城市“摊大饼”扩张、能源紧张、人口膨胀、居住拥挤、交通拥堵、生态环境恶化、基础设施超负荷运转等问题。

第十五章

一、怎样理解与看待中国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1949年至今,中国有过11次的波动。虽然这些经济波动发生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体制背景相去甚远,但是它们的成因仍然具有以下共同特点。

第一、 政治动员和预期计划的推动。几乎每一次经济过热,都是与政治动员、

党和政府提出新的预期发展计划密切相关的。

第二、 政治动员和预期计划的背后是迅速改变落后面貌的强烈“赶超欲望”和

急于求成心态。

第三、 地方政府和企业对中央“赶超”愿望和计划的“放大效应”是经济过热

的体制因素。

第四、 从经济波动的成因角度看,中国的经济波动则更多是来自于政府的行为。 目前,我国虽然基本上建立起市场经济框架,但政府对土地供给。货币供给等重要的生产要素,在相当程度上仍然保持一定的主导权,甚至可以垄断权。

二、如何理解新中国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

(一)、产业发展的非均衡性

在1949—2007年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国家工业化的产业发展从大的方面来讲,可以概括为:第一产业农业基础薄弱,第二产业发展突出,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在近六十年的工业化进程中,工业化中的“轻重”关系发生了三次大的转变:在1949—1978年的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选择后,立足于保证国家安全和快速建立具有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独立工业体系,实行高积累和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体现出快速赶超战略,农副产品不足和国际环境是该时期制约工业化的主要因素,经济运行呈现短缺和供给约束型波动。 1979—1997年的转型工业化阶段,国家工业化中的“轻重”关系表现为“农轻重”同步、“以农轻促重”,特点是通过改革开放,纠正了过去在“轻重”关系处理中的偏差,发挥工业化进程中政府与市场的双向推动功能,短期内实现了由长期知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市场需求与经济质量问题开始成为约束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在1998—2007年,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阶段,国家工业化的“轻重”关系表现为政府调控型的“劳动密集型与高加工度化”的关系,通过结构调整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可持续发展,特点是市场机制已经运行的基础性调节手段,国有企业退出大多数竞争性领域,对外开放度扩大,质检创新、绿色增长、扩大内需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从1998年起,政府的经济政策发生了变化,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发展表现出向重化工业倾斜的趋势。

(二)地区发展的非均衡性

1、地区经济发展的历史回顾与现实表现

自古以来,中国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就存在,这种先天性的经济遗传因素,决定了经济发展的非均衡特征。不平衡表现在东中西发展的不平衡,另外,还有农村和城市的巨大差异。

2、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地理位置、资源禀赋等条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而经济政策和制度才是主要原因。 一是投资政策。改革开放前,我国建设重点在内地不发达地区,改革开放后同,平均收入高的省份,国有部门的固定资产投资越来越多,并带动了全社会的固定资产投资。高投资会有高产出。这期间的投资政策使地区差距扩大了。在选择效率与公平时,政府选择了效率而忽视了公平。

二是财政制度。改革开放后,强调了地方财政自主权,在承包制下地方向中央完成上缴部分之后,余下的利税由自己支配。地区间差异也随之扩大。

三是市场化。中国的改革开放,发展了市场经济。由于市场规律的作用,富裕地区更加富裕,贫困地区更加贫困,贫富差距再次扩大。但是,市场化并不必然导致贫富差距的扩大,相反,市场化能够使各地区的经济发展趋于平衡。

四是农业政策。我国的地区经济差异的典型莫过于城市和农村的差异,即农业地区和非农业地区的差距。因此,市场经济化国家的基本政策取向是保护农业,我国长久以来持“农业基础论”,认为“农业是国民经济积累的重要源泉”,采取的是剥夺农业的基本政策,造成农业地区普遍发展缓慢。现在国家虽然已经取消了农业税,实行粮食补贴,但农业问题积习已久,还要耗费相当的时日和精力来加以探索和解决。

21


相关内容

  • 二本屌丝逆袭郑州大学法学院,郑州大学法学考研,你也可以!
    二本屌丝逆袭郑州大学法学院,郑州大学法学考研,你也可 以! 大家很想知道二本生是怎麽考上郑州大学法学院的吧!我就把我的一点经历告诉大家吧.本人由于高考发挥的不好来到了一所很不入流的二本学校.所以我决定利用考研的机会进入理想大学:郑州大学法学 ...
  • 20**年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考研将来的就业情况
    2017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考研将来的就业 情况 本文系统介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考研难度,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就业,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研究方向,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考研参考书,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考研初试经验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老 ...
  • 武汉大学经济学考研辅导班课程进度
    武汉大学经济学考研辅导班课程进度 拿的起,放得下.凡事别勉强.凯程武汉大学经济学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凯程就是王牌的经济学考研机构! 一.武汉大学经济学辅导班有哪些? 对于武汉大学经济学考研辅导班,业内最有名气的就是凯程.很多辅导班说自己辅导 ...
  •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考研难吗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考研难吗 本文系统介绍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考研难度,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就业,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研究方向,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考研参考书,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考研初试经验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特 ...
  • 中国最好的二本大学
    中国最好的二本大学,哪些二本大学比较好 北京物资学院 在外省人眼里,北京的学校都是名牌.可不是吗,除了名扬海内外的清华北大,其他哪一个拎出来也是大名鼎鼎.就说校名吧,只要说出以下两三个字,国人谁也不会与其他大学相混淆:人大.北航.北外.北影 ...
  • 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就业方向如何
    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就业方向如何 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就业实践多,学生动手能力强,且南京大学在新闻与传播领域的名气非常大,校友众多,就业不是问题. 据南京大学就业办公室的老师介绍,南京大学每年的就业率都保持在96%以上,毕业生整体需 ...
  • 20XX年厦门大学806宏微观经济学考研真题详解
    2009年厦门大学806宏微观经济学考研真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资料,经济学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 ...
  •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考研复习详解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考研复习详解 今天凯程老师详细的详细给广大考生讲解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考研复习内容,同时文章也介绍了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考研就业,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考研辅导,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考研参考书,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考研专业课.凯程就是 ...
  • 大学课后题答案
    不用买参考书了!大学课本答案大全!--爱死你了!( 为什么大四才发现啊) 2008-12-18 16:50 | (分类:) 注册可用 公共课程 http://www.10xiao.com/forum-6-1.html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