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真德秀[蝶恋花·两岸月桥花半吐] - 范文中心

(宋)真德秀[蝶恋花·两岸月桥花半吐]

05/10

蝶恋花 红梅

真德秀

两岸月桥花半吐。红透肌香,暗把游人误。尽道武陵溪上路,不知迷入江南去。

先自冰霜真态度。何事枝头,点点胭脂污?莫是东君嫌淡素,问花花又娇无语。

【注】

①红透肌香,暗把游人误:指梅花鲜红芬芳,让游人留恋不已,以致迷失道路。

②武陵溪:即晋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载的桃花源。

③态度:举止风度。

④何事枝头,点点胭脂污:意为梅花原本素白,充满傲霜之态,现在却为何被脂粉污染?

⑤莫是东君嫌淡素:莫非是春神嫌梅花太过素雅,所以为它染上脂粉?东君:日神,一说司春之神。

翻译:

拱桥两岸红梅花儿刚刚绽放,露出鲜红的花瓣,散发着沁人心肺的清香。不知不觉地将游人误导,产生出许多幻想。自以为走进了武陵溪上的桃花林中,却不知已踏入江南迷人的红梅之乡。梅花啊,你本应是冰清玉洁的素装,为何却在枝头把胭脂涂上?莫非司春的女神不喜欢清淡,才为你化上这般浓艳的红妆?红梅默默不作回答,只是一副娇羞可人的模样。

作者

真德秀(1178—1235),字景元,改字景希,号西山,建州浦城(今属福建省)人。宋宁宗庆元五年(1199)进士,官至参知政事,为人正直,竭诚与职守,广布惠政,廉声颇著。学者称西山先生,为宋末著名理学家。有《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西山先生诗集》等。也是继朱熹之后的理学正宗传人

赏析:

《蝶恋花·两岸月桥花半吐》是南宋词人真德秀的作品。这是一首礼赞梅花的词作。词的上片赞颂梅花的迷人之姿。首句入笔捉题,直截了当地写梅花“两岸月桥花半吐。”溪水岸边小桥两端的梅花已经绽蕾半开。紧接着直接写梅花半吐的风韵和游人对梅花的迷恋。那半开的梅花通体红透,香气四溢。“肌香”二字以美人暗喻梅花香气袭人冰肌玉骨的娇姿。正是梅花这绝代风彩,才使游人不知不觉中为其所吸引。一个“暗”字、一个“误”字把游人情不自禁的迷恋梅花的神态写足。以下二句“尽道武陵溪上路,不知迷入江南去”用东晋文学家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误入桃源、忘情迷途的典故,反衬江南梅花的迷人风姿。

这是一首礼赞梅花的词作。

词的上片赞颂梅花的迷人之姿。首句入笔捉题,直截了当地写梅花“两岸月桥花半吐。”溪水岸边小桥两端的梅花已经绽蕾半开。紧接着直接写梅花半吐的风韵和游人对梅花的迷恋。那半开的梅花通体红透,香气四溢。“肌香”二字以美人暗喻梅花香气袭人冰肌玉骨的娇姿。正是梅花这绝代风彩,才使游人不知不觉中为其所吸引。一个“暗”字、一个“误”字把游人情不自禁的迷恋梅花的神态写足。以下二句“尽道武陵溪上路,不知迷入江南去”用东晋文学家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误入桃源、忘情迷途的典故,反衬江南梅花的迷人风姿。此二句是说人人尽说那“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花源记》)的武陵溪畔桃花林的美丽,却不知这梅花半吐的江南风景的迷人。对比之下,更突出这江南桥畔梅花的美丽,表现了主人公爱梅的情感。

如果说上片从色艳香浓的外部面貌来礼赞梅花的话,那么,下片则是从凌霜傲雪的内在品质来颂扬梅花。过片“先自冰霜真态度”一句,赞扬梅花凌寒独放的坚强品格。“争先”二字突出梅花不畏严寒霜雪的精神,“态度”即姿态品格。紧接着词人用一设问:“何事枝头,点点胭脂污?莫是东君嫌淡素?”意思是:“梅花为何在冰霜严寒之中用胭脂般的红艳去点染枝头?莫非是司春之神嫌冬天百花凋零,色彩过于单调之故?”东君即司春之神。这一设问实质上旨在突出梅花凌霜傲雪的高风亮节,颂扬它给人们带来春的消息。煞尾句“问花花又娇无语”再度褒扬那娇艳的梅花,毫不炫耀自己,默默地装点人间春色。

古之人咏梅词极多,但大多从其冷艳着眼,抒发词人寂寞的情感。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姜夔的《暗香》、《疏影》等等。在他们的笔下,梅花是一个“寂寞开无主”、“此花幽独”的孤芳自赏的形象。而真德秀却能别出蹊径,一扫大多咏梅词人失意孤寂的怨艾,对梅花绰约迷人的风韵作了热情的描摹,对梅花凌霜傲雪的品格作了全面的褒扬。词的氛围热烈,格调高亢。词人真德秀幼即聪慧异常,四岁诵书,过目成诵。十五丧父,依赖寡母力贫教养,又得同郡人相助,才得以入学中举。宋理宗时官历泉州、福州知府,入为翰林学士,拜参知政事。他为人正直,凡是做官所到的地方,皆布惠政,廉声卓著。其学以朱熹为宗,提倡正学,与权奸韩侂胄伪学对抗,使正学得以复明。古代有诗品即人品的说法,由于作者艰苦修身进学、勤政为民、正直不阿的身世和为人,他对梅花的高风亮节进行满腔热情的礼赞,作品也显现出积极亢奋、开朗明快的格调。


相关内容

  • 古诗名句分类
    诗中春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王维<相思>)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
  • 初中语文古诗大全
    初中语文古诗 七年级上册 1.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2.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 ...
  • 高考古诗词比较阅读
    高考古诗词比较阅读 比较阅读是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的好方法,也是进行阅读考测的有效形式.因此,在2007年高考古诗词阅读考测中,比较阅读题占有相当的比例.有重庆.湖北.江西.辽宁.浙江等五个自主命题省市采用了这种考查形式,超过全部18 ...
  • 蝶恋花-晏殊
    蝶恋花 晏殊 蝶恋花,商调曲:原唐教坊曲名,本采用于梁简文帝乐府:"翻阶蛱蝶恋花情"为名,又名<黄金缕>.<鹊踏枝>.<凤栖梧>.<卷珠帘>.<一箩金>.其词牌 ...
  • 目前专业化妆品行业存在的问题
    目前专业化妆品行业存在的问题 第一:花言巧语--更多虽不专业却貌似真理般的言辞,更多花言巧语的广告,更多大街上到处散发的免费美容卡,显示了美容业的繁荣景象,也显示了销售手法的陈旧.产品的伪劣及管理的混乱:但太多的花言巧语不仅令消费者大伤脑筋 ...
  • 蝶恋花·春暮原文.翻译及赏析
    蝶恋花·春暮 (662人评分) 8.3 朝代:宋代 作者:李冠 原文: 遥夜亭皋闲信步.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 桃杏依稀香暗渡.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写翻译 写赏析 纠错 收 ...
  • 蝶恋花教案
    <蝶恋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理解诗歌大意,了解有关作者及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2. 能理解这首诗的感情色彩,基本掌握本诗的艺术特色与修辞手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基础知识讲解与检测 1. 听一遍朗读 ...
  • 晏几道[蝶恋花]"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全词翻译
    晏几道<蝶恋花>"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 泪"全词翻译 晏几道<蝶恋花>宋词赏析及注释翻译 蝶恋花 晏几道 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 衣上酒痕诗 ...
  •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教案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教案 教学目标: 1.欣赏苏轼作品清新婉丽的风格. 2.理解本词借此表达的人生哲理.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 ...
  • 蝶恋花出塞
    <蝶恋花·出塞>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词作.这首小令,是作者侍从康熙帝出塞之作.表面是吊古,但有伤今之意,刚健中含婀娜.说从前幽怨,也不是很古的从前,铁马金戈,青冢黄昏,隐约透示着满清入关以前各族间的战事痕迹."今古河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