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的风.雅.颂具体如何分类? - 范文中心

[诗经]的风.雅.颂具体如何分类?

04/12

风雅颂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有30 5篇,另有6篇笙诗,有目无辞。全书主要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 作品。最后编定成书,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产生的地域,约相当于今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及湖北北部一带。作者包括了从贵族到平民的社会各个阶 层人士,绝大部分已不可考。时代如此之长,地域如此之广,作者如此复杂,显 然是经过有目的的搜集整理才成书的。《诗经》的编集,在先秦古籍中没有明确记载。历史上有广泛影响的“献诗”、“删诗”之说,透露了《诗经》作品来源 和编定的一些消息。

《诗经》按风、雅、颂分为三类,“诗”最初都是乐歌,只是由于古乐失传, 后人已无法了解风、雅、颂各自在音乐上的特色了。

风即音乐曲调,国风即各地 区的乐调。国是地区、方域之意。十五国风160篇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 周南、召南、豳都是地名,王是指东周王畿洛阳,其余是诸侯国名,十五国风即 这些地区的地方土乐。国风中,豳风全部是西周作品,其他除少数产生于西周外,大部分是东周作品。

雅即正,指朝廷正乐,西周王畿的乐调。雅分为大雅和 小雅。大雅31篇是西周的作品,大部分作于西周初期,小部分作于西周末期, 小雅共74篇,除少数篇目可能是东周作品外,其余都是西周晚期的作品。大雅的作者,主要是上层贵族;小雅的作者,既有上层贵族,也有下层贵族和地位低 微者。

颂是宗庙祭祀之乐,许多都是舞曲,音乐可能比较舒缓。周颂31篇,是 西周初期的诗。周颂不同于其他诗的体例,不是由数章构成,每篇只有一章。鲁颂4篇,产生于春秋中叶鲁僖公时,都是颂美鲁僖公之作,《泮水》、《閟宫》 体裁近乎雅诗,《有駜》、《駉》则近于国风。可见颂诗演变之迹。商颂5篇, 大约是殷商中后期的作品。从内容上可分为两类:《那》、《烈祖》、《玄鸟》明显是祭歌,主要是写歌舞娱神和对祖先的赞颂。《长发》和《殷武》的祭祀意 味不浓,可能是一种祝颂诗,主要写商部族的历史传说和神话。前三篇不分章, 后二篇分章,风格近于“雅”,可能比前三篇晚出。

《诗经》中的作品,最初主要用于典礼、讽谏和娱乐,是周代礼乐文化的重 要组成部分,是实行教化的重要工具。编辑成书后,广泛流行于诸侯各国,运用 于祭祀、朝聘、宴饮等各种场合,在当时的政治、外交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左传》中大量记载了诸侯君臣赋诗言志的事例,他们以“诗”来酬酢应对,出 使专对,以赋诗来表情达意。


相关内容

  • 诗词中的千古名句
    1. <金陵酒肆留别> 2.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送友人> 3.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渡荆门送别> 4.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把酒问月> 5.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 ...
  • 先秦两汉文学
    先秦两汉文学 学习先秦文学(古代文学)的基本方法 •1,注意文学史和作品相结合,以史为线,而以阅读作品为主. •2,知人论世,做到明史.明人而后知文. •3,培养研究型学习的习惯,为将来从事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先秦文学总论 •先秦" ...
  • 氓采薇教案
    <氓>教案(人教版必修二) 教学设想:启发参与,适当分析,强化朗读 教学重点:分析恋爱阶段,男女双方性格特点及比兴手法的运用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目的:1.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丰富人文积累: 2.体味本诗赋.比 ...
  • 诗经的文学阐释--从先秦到清代
    第27卷第4期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 fH ube iN or m a lU n i versity (Ph ilosophy and Soc i a l Sc i ence) V o. l 27N o . ...
  • 中文系毕业论文选题
    .文艺理论方向1.文学语言审美论(某作品语言的抒情.含蓄.象征.反讽等方面的专题)2.戏剧冲突(包括喜剧.悲剧.正剧)3.小说创造理论(包括小说的情节.结构.语言等方面专题)4.中国小说传统结构模式的文化探讨5.中国诗歌的意境分析(可对具体 ...
  • 古代文学 考试题答案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大一上) 一.二:成句默写.成段默写(40分) 三.名词解释(2道,共10分) (作者+内容+语言风格+思想+地位/别人对它的评价,150字左右) 1.<战国策> 由西汉刘向整理编订的一部战国时期的 ...
  • 试论[长恨歌]主题
    摘要: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是享誉古今的不朽之作.本文将从<长恨歌>的创作背景.白居易诗集的分类.白居易对<长恨歌>的评价等方面对<长恨歌>的主题进行综合分析,最终认为<长恨歌&g ...
  • 高中语文知识脉络图01
    古典诗歌流变:脉络:诗经--楚辞--汉乐府.魏晋古诗--唐诗--宋词--元曲 先秦:诗经(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体式:★风(国风):民歌 / 雅(大.小雅):宫廷宴饮.朝会时的乐歌 / 颂: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词 (前11C 周初到前6C 春秋 ...
  • 综合性学习:轻扣诗歌的大门
    综合性学习:轻扣诗歌的大门 教学目标 1.搜集和阅读诗歌,增强对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的特点.能搜集并按一 定标准给诗歌分类. 2.诵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3.过朗诵诗歌.欣赏诗歌.学写童诗等活动,感受诗 ...
  • 将来时的概念结构及其词汇来源
    2007年1月第39卷 第1期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 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bimonthly)Jan.2007Vol.39No.1 将来时的概念结构及其词汇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石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