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实践指南20**年版 - 范文中心

临床护理实践指南20**年版

10/11

临床护理实践指南

(2011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编

定价:38元 人民军医出版社

关于印发《临床护理实践指南(2011版)》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厅(局),各军区联勤部、各军兵种后勤部卫生部,总参三部后勤部、总参管理保障部、总装后勤部卫生局,武警部队后勤部卫生部,总后直属卫生单位:

为进一步指导和规范临床护理实践,改善护理服务,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和水平,卫生部和总后勤部卫生部组织制定了《临床护理实践指南(2011版)》。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一一年六月十五日

目 录

第一章 清洁与舒适管理

一、病室环境管理 二、床单位管理

三、晨晚间护理 四、口腔护理

五、会阴护理 六、协助沐浴和床上擦浴

七、床上洗头

第二章 营养与排泄护理

一、协助进食和饮水 二、肠内营养支持

三、肠外营养支持 四、排尿异常的护理

五、排便异常的护理 六、导尿

七、灌肠 八、持续膀胱冲洗

第三章 身体活动管理

一、卧位护理 二、制动护理

三、体位转换

第四章 常见症状护理

一、呼吸困难的护理

三、咯血的护理

五、呕血、便血的护理

七、心悸的护理

九、抽搐的护理

十一、水肿的护理

第五章 皮肤、伤口、造口护理

一、压疮预防

三、伤口护理

五、静脉炎预防及护理

七、供皮区皮肤护理

九、糖尿病足的预防

十一、截肢护理

第六章 气道护理

一、吸氧

四、轮椅与平车使用 二、咳嗽、咳痰的护理 四、恶心、呕吐的护理 六、腹胀的护理 八、头晕的护理 十、疼痛的护理 十二、发热的护理 二、压疮护理 四、造口护理 六、烧伤创面护理 八、植皮区皮肤护理 十、糖尿病足的护理 二、有效排痰

三、口咽通气道(管)放置 四、气管插管

五、人工气道固定 六、气管导管气囊压力监测

七、人工气道湿化 八、气道内吸引

九、气管导管气囊上滞留物清除

十、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

十一、拔除气管插管 十二、气管切开伤口换药

十三、气管切开套管内套管更换及清洗

十四、无创正压通气 十五、有创机械通气

第七章 引流护理

一、胃肠减压的护理 二、腹腔引流的护理

三、“T”管引流的护理

四、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术(PTCD)的护理

五、伤口负压引流的护理 六、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七、心包、纵隔引流的护理

八、脑室、硬膜外、硬膜下引流的护理

第八章 围手术期护理

一、术前护理 二、术中护理

三、术后护理

第九章 常用监测技术与身体评估

一、体温测量 二、脉搏、呼吸测量

三、无创血压测量 四、有创血压监测

五、心电监测 六、血糖监测

七、血氧饱和度(SPO2)监测

八、中心静脉压监测

九、Swan-Ganz导管监测

十、容量监测仪(pulse induced contour cardiac output,PiCCO)监测 十一、二氧化碳分压监测

十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监测

十三、一般状态评估 十四、循环系统评估

十五、呼吸系统评估 十六、消化系统评估

十七、神经系统评估

第十章 急救技术

一、心肺复苏(成人,使用简易呼吸器)

二、环甲膜穿刺 三、膈下腹部冲击法(Heimlich手法)

四、胸外心脏非同步直流电除颤(成年人)

五、洗胃 六、止血

第十一章 常用标本采集

一、血标本采集 二、血培养标本采集

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 四、尿标本采集

五、便标本采集 六、呼吸道标本采集

七、导管培养标本采集

第十二章 给药治疗与护理

一、护理单元药品管理 二、口服给药

三、抽吸药液 四、皮内注射

五、皮下注射 六、肌内注射

七、静脉注射 八、密闭式静脉输液

九、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输液

十、中心静脉导管(CVC)维护

十一、置入式静脉输液港(PORT)维护

十二、静脉给药辅助装置应用

十三、密闭式静脉输血 十四、局部给药

第十三章 化学治疗、生物治疗及放射治疗的护理

一、化学治疗穿刺静脉的选择

二、化学治疗药物静脉外渗的预防与护理

三、化学治疗引起口腔炎的护理

四、脱发的护理

五、骨髓抑制的护理

六、生物治疗过敏反应的护理

七、生物治疗皮肤反应的护理

八、生物治疗流感样症状的护理

九、放射治疗性皮肤反应的护理

十、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的护理

第十四章 孕产期护理

一、子宫底高度和腹围的测量

二、四步触诊 三、胎心音听诊

四、胎心电子监测 五、胎动计数

六、分娩期护理 七、外阴部消毒

八、会阴保护 九、会阴切开缝合

十、会阴护理 十一、子宫复旧护理

十二、母乳喂养 十三、乳头皲裂护理

十四、乳房按摩 十五、产褥期保健操

十六、引产术护理

第十五章 新生儿及婴幼儿护理

一、眼部护理 二、脐部护理

三、臀部护理 四、沐浴

五、奶瓶喂养 六、非营养性吸吮

七、经胃、十二指肠管饲喂养

八、经皮氧饱和度(TcSO2)监测

九、吸氧 十、暖箱护理

十一、光照疗法 十二、气管插管内吸痰

十三、脐静脉插管换血疗法护理 十四、脐静脉置管术后护理 十五、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 十六、新生儿复苏 十七、体重测量 十八、身高测量

十九、头围、胸围、腹围测量

二十、婴幼儿喂养 二十一、口服给药

第十六章 血液净化专科护理操作

一、血液透析 二、血液灌流

三、血浆置换 四、血液滤过

五、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换液(CAPD)

六、自动化腹膜透析(APD)

七、更换腹膜透析短管

八、腹膜透析导管外出口处换药及护理

九、腹膜平衡试验(PET) 十、腹膜透析新患者培训 第十七章 心理护理

一、收集心理社会资料 二、护患沟通

三、患者情绪调节 四、压力与应对

五、尊重患者权利 六、利用社会支持系统

七、疼痛评估与控制 八、临终关怀

附录:1.Waterlow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2005年)

2.Norton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

3.Braden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

4.美国国家压疮咨询委员会(NPUAP)2007年压疮分期

5.静脉炎分级标准

6.糖尿病足的Wagner分级法

7.儿童气管插管型号选择标准

8.皮肤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

联系人:

传真:010-65456964 E-mail:


相关内容

  • 内分泌科实施护士层级管理模式的效果评价
    ·9 · ·护理研究· 内分泌科实施护士层级管理模式的效果评价 钟伟荣 曾任英 摘 要 目的:探讨护士层级管理模式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内分泌科实施层级管理前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2010 年1 月在护理部的倡导下内分泌科根据<专业护 ...
  • 浅谈分级诊疗现状及思考
    分开来i2一.另外在疾病的治疗上.某些疾病已经通过大宗病例的多中心研究.制定 医学尤其是临床医学是直接面对疾病和病人,对病人直接施治的一门学科,我们 了我国具体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如常见病突发性耳聋,教科书诊疗指南主要参考循征医学及国际发达国 ...
  • 20**年护理规范化培训计划
    2013年护理人员基础性规范化培训计划 护士规范化培训是护理人员完成护校基础教育后所接受的毕业后教育的主要形式,为进一步加强全院临床规范化培训,培养合格的临床护理专业人才,经护理部例会讨论,现制定2013年护理人员基础性规范化培训计划. 一 ...
  • [中国医药指南]投稿须知
    <中国医药指南>投稿征稿简章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科学技术部正式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国保健协会主办的国家级全国性学术类综合医学期刊,我刊系中国核心期刊(遴选 ...
  • 烧伤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指南(20**年版)
    中华烧伤杂志2012年12月第28卷第6期ChinJBurns,December2012,Vd.28,No,6 401 ・指南与共识- 烧伤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指南(2012版) 中国医师协会烧伤医师分会<烧伤感染诊治指南>编辑 ...
  • 人流常见并发症的护理措施
    摘要:探讨妇科人流中常见的并发症以及护理措施,人工人流是现在临床中终止早孕的一种方法,人工主要是在避孕期间导致的失败所引起意外怀孕,采用人工治疗可以在妊娠早期选用人工终止早孕的方法进行终止早孕,在临床中采用人流方法终止早孕已是一种普遍的妇科 ...
  • 急性阑尾炎临床路径
    (2016年县级医院版) 一.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急性阑尾炎(ICD-10:K35.902)行阑尾切除术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 ...
  • 指南说:如何协助卒中后患者恢复日常生活?
    医脉通导读 上一期我们介绍了2016年加拿大卒中后过渡治疗管理指南中关于患者支持的内容,本期将重点介绍卒中后患者日常生活恢复的协助,希望能为不同场合的临床医生提供助益. 表1  证据等级标准 (点击可查看大图) 前文回顾>>&g ...
  • 医院下发三甲评审重点工作
    为迎接即将到来的等级医院评审,医院根据等级医院评审要求,医院制定了临床医技科室.护理部以及职能部门近期各10项重点工作,由易利华院长在院周会上进行了重点部署,并全院下发. 一.临床医技科室十大重点项目 1.科室制度.诊疗指南和操作规范:科室 ...
  • 罗伊模式护理个案
    中华护理学会 2015年危重症培训班 护理个案报告 应用罗伊适应理论模式 于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 内 容 1. 前言 P3 2.病例介绍 P3-5 3.发病机制及治疗 P5-15 4.解释罗伊适应模式 P15-17 5. 本个案选择罗伊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