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股定理复习(小班教案) - 范文中心

勾股定理复习(小班教案)

11/08

勾股定理复习 一、知识点

222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b=c)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满足abc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二、典型题型

题型1、求线段的长度

例1、如图,在△ABC中,∠ACB=90º, CD⊥AB,D为垂足,AC=6cm,BC=8cm.

求① △ABC的面积; ②斜边AB的长;③斜边AB上的高CD的长。 222

A

D

B

C

练习

1、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25,底边长14,则底边上的高是________,面积是_________。

2、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为连续偶数,则它的各边长为________。

3、一根旗杆在离地9米处断裂,旗杆顶部落在离旗杆底部12米处,旗杆折断之前有多高为_________。

4、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5厘米、12厘米,那么斜边上的高是 ( )

A、6厘米; B、 8厘米; C、 80/13厘米;D、 60/13厘米;

5、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之比为3:4,且斜边为20cm,求(1)两直角边的长(2)斜边上的高线长

题型2、判断直角三角形

例2、如图己知ABBC,AB3,BC4,CD12,AD13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练习

1.下列各组线段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2,3,4 B.3,4,6 C.5,12,13 D.4,6,7

2. 三角形的三边为a、b、c,由下列条件不能判断它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A.a:b:c=8∶16∶17 B. a2-b2=c2

C.a2=(b+c)(b-c) D. a:b:c =13∶5∶12

3. 三角形的三边长为(ab)c2ab,则这个三角形是( )

A. 等边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锐角三角形. 22

4、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中,AB=20,BC=15,CD=7,AD=24,∠B=90°,求证:∠A+∠C=180°。

C

BA

题型3、求最短距离

如图,一只蚂蚁从点A沿圆柱表面爬到点B,如果圆

B

柱的高为8cm,圆柱的底面半径为6cm,那么最短 

的路线长是( )

A. 6cm B. 8 cm C. 10 cm D. 10cm 三、主要数学思想

1、方程思想

例题3、如图,已知长方形ABCD中AB=8 cm,BC=10 cm,在边CD上取一点E,将△ADE折叠使点D恰好落在BC边上的点F,求CE的长.

例题4、已知:如图,在△ABC中,AB =15,BC =14,AC=13.求△ABC的面积.

练习

1、如图,把矩形ABCD纸片折叠,使点B落在点D处,点C落在C’处,折痕EF与BD交于点O,已知AB=16,AD=12,求折痕EF的长。

C'

EDC

A BF

2、已知:如图,△ABC中,∠C=90º,AD是角平分线,CD=15,BD=25.求AC的长.

2、分类讨论思想(易错题)

例题5、 在Rt△ABC中,已知两边长为3、4,则第三边的长为

例题6、已知在△ABC中,AB=17,AC=10,BC边上的高等于8,则△ABC的周长为 .

练习

1、在Rt△ABC中,已知两边长为5、12,则第三边的长为2、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10和12,则周长为________,底边上的高是________,面积是_________。

四、巩固练习

1.一个直角三角形,有两边长分别为6和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第三边一定为10 B. 三角形的周长为25

C. 三角形的面积为48 D. 第三边可能为10

2.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20cm,两条直角边之比为3∶4,那么这个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 )

A . 27cm B. 30cm C. 40cm D. 48cm

3.若△ABC的三边a、b、c满足(a-b)(a2+b2-c2)=0,则△ABC是 ( )

A. 等腰三角形 B. 等边三角形

C. 等腰直角三角形 D. 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4.将直角三角形的三边扩大相同的倍数后,得到的三角形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不能

5.已知,如图长方形ABCD中,AB=3cm,AD=9cm,将此长方形折叠,使点B与点D重合,折痕为EF,则△ABE

的面积为( )cm2

A 6 B 8 C 10 D 12

第5题

6.如图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图中四边形的面积为( )

A. 25 B. 12.5 C. 9 D. 8.5

7.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两条边长分别为3,4,且第三条边长为整数,那么第三条边长应该是( )

A. 5 B. 2 C. 6 D. 非上述答案

28.已知x、y为正数,且│x2-4│+(y2-3)=0,如果以x、y的长为直角边作一个直角三角形,那么以这个直角三角形

的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为( )

A、5 B、25 C、7 D、15

9. 在Rt△ABC中,∠C=90°,(1)若a=5,b=12,则

(2)b=8,c=17 ,则SABC

10. 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6,则它的高是________

11.已知两条线段的长为5cm和12cm,当第三条线段的长为m时,这三条线段能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

12. 在△ABC中,点D为BC的中点,BD=3,AD=4,AB=5,则AC=___________

13.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20cm,底边长是6cm,则底边上的高是____________

14. 已知:如图,△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AE是高,且AB>AC,

(1). 若AB=12,BC=10,AC=8

(2). 求证: AB2AC22BCDE

15.如图,已知:等腰△ABC中,底边BC=20,D为AB上一点,CD=16,BD=12

求(1) △ABC的周长 (2) △ABC的面积


相关内容

  • 科学活动按长短排序-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500字)
    科学活动按长短排序-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一.动目标: 1.比较长短差别明显的3-4个物体,按从长到短活从短到长的顺序排列. 2 1 .愿意大胆描述自己的排列顺序. 二.动准备: 幼儿每人3-4根吸管.排序板等. 三.指导要点: (一)引导幼 ...
  • 高中立体几何教案
    高中立体几何教案 第一章 直线和平面 两个平面平行的性质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两个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及应用: 2.引导学生自己探索与研究两个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培养和发展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两个平面平 ...
  •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证明教案
    课 题: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证明 教学类型:新知课 教学目标:1. 熟悉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内容: 2. 掌握三角形中位线 定理的证明思路: 3.通过对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证明,会运用该定理证明其他相关几何问题. 教学方法:讲解法 教学难点.重点 ...
  • 20**年九年级数学圆教案4.doc
    第三章 圆 [课标要求] (1)认识圆并掌握圆的有关概念和计算 ① 知道圆由圆心与半径确定,了解圆的对称性. ② 通过图形直观识别圆的弦.弧.圆心角等基本元素. ③ 利用圆的对称性探索弧.弦.圆心角之间的关系, 并会进行简单计算和说理. ④ ...
  • 铃儿响叮当小班教案
    篇一:<铃儿响叮当>教案 <铃儿响叮当>教案 教学目标 1.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体验在雪橇上急速飞奔时舒畅的心情. 2.配合打击乐器和简单舞蹈动作,能较好地表现音乐的风格和情绪. 3.通过听.唱.奏.舞等音 ...
  • 20**年高考数学专题复习教案:关于求圆锥曲线方程的方法
    高考要求 求指定的圆锥曲线的方程是高考命题的重点,主要考查学生识图.画图.数形结合.等价转化.分类讨论.逻辑推理.合理运算及创新思维能力,解决好这类问题,除要求同学们熟练掌握好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外,命题人还常常将它与对称问题.弦长问题.最 ...
  • 小班数学教案有趣的大和小
    小班数学教案有趣的大和小 小班数学教案:有趣的大和小 活动目标 1.学会目测有明显大小差异的物体,懂得物体的大小是通过比较来认识的. 2.通过游戏使幼儿初步体会到由大到小和由小到大之间的转变,初步发展幼儿的多向思维. 3.激发幼儿探索的主动 ...
  •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元元的帽子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元元的帽子-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 活动目标: 1.使幼儿知道同伴之间要互相帮助.团结友爱. 2.教育幼儿遇事要动脑筋. 活动准备: 1.幻灯片<元元的帽子>,幻灯机一台. 2.幼儿图片"元元的帽子&q ...
  •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小兔找食物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小兔找食物 教师:屈老师 活动名称:小兔找食物 活动目标: 1.3以内数的点数.巩固对3以内数的认识 2.根据蔬菜的数量与实物卡片.数字卡片的匹配 3.通过操作让幼儿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活动准备: 萝卜.白菜.蘑菇数 ...
  • 幼儿园教案小班音乐:落叶(风儿你带什么来)
    教案 小班音乐教案:落叶(风儿你带什么来) 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的旋律和结构,并理解歌词内容,能根据音乐快乐地表演.. 2.喜欢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树.枫叶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1)小朋友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