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 - 范文中心

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

04/17

第二课时

复习提问

1、人类在历史发展中依次经历了哪几种类型的社会?

2、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是由什么决定的?是由英雄人物决定的无规律的偶然过程,还是由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决定的有序的必然过程?

(设计此问题的目的:1)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引发学生对社会发展的原因的思考;2)在唯心主义的英雄史难与唯物史观的对经强思考社会发展的深层动因。)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人类社会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将来还要发展到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那么,社会的更替、变化、发展是由什么决定物?有规律,无规律?如果有规律,这个规律是什么样?这就是思想政治课初三最后理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导入新课

生动的历史事实说明,人类社会析发展不以人的主观意志转移,而是有规律可循。这个决定社会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

二、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

(一)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出示投影1,复习生产力、生产关系。)

投影1、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产总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的一定生产方式下进行的。在生产方式内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首先,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理解这点从以下三方面把握;

1)、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它总是处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人们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随着生产经验的积累、劳动技能的提高、科技的发明及应用,总要使生产力发展到一个新水平。同生产力相比较,生产关系是相对稳定的,一种生产关系一经形成,就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表现为相对固定的形式。

2)、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要求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它相适应,即生产力的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3)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如: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低的时候,劳动产品在勉强维持生活上没有剩余,部落冲突中抓到战俘一般都被杀掉,不可能存在剥削。到后来,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劳动产品有了剩余,把俘虏当成奴隶才有了可能。可见,没有生产力的发展,就不可能使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发生变革。马克思说的“手推磨产生的地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其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起反作用。表现:

1)当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时,就促进生产力发展。如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初期,新建立的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要求,因而都曾大大促进生产力发展。

2)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状况时,就阻碍生产力发展。这就要求推翻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人类社会就是这样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

2、衡量社会进步的主要标准

这个规律最早在19世纪由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提示,斯大林将这概括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我们通俗地称之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依据这个规律,衡量一种社会制度的建立或消亡,究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判断标准就在于这个社会的生产关系是否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相适应。

这个规律同时还昭示我们:如果生产力没有达到某种新水平,就不能建立起超出当时生产力水平的新的生产关系;即使人为地勉强建立起来,也不能巩固。如我国1958年乱的“共产风”,盲目追求生产关系上的“一大二公”,人为地拔高生产关系,结果是级国民经济带来了巨大损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付出代价后对我国国情的正确认识,它也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所决定的。所以说: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必然要经历的特定的阶段,是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

课堂小结

本节课是社会发展常识的总结果,主要学习了一条规律、三大观点。一条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是支配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是贯穿整个社会发展史的一条主线,只有抓住这条主线,才能深刻理解社会的发展与更替,指导现实的国家建设,认清社会发展的方向和前途,树立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心。


相关内容

  • 国民幸福指数指标体系的构建_黎昕
    DOI:10.13658/j.cnki.sar.2011.05.021 <东南学术>2011年第5期 国民幸福指数指标体系的构建 黎 昕 赖扬恩 谭 敏 摘要:大力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是新时期推 ...
  • 目标管理与执行
    朱音老师<目标管理与执行>课程大纲 课程背景: 德州石油巨富亨特H.L.Hunt)从一个濒临破产的棉农成为一个亿万富翁.当有人向他询问,有什么建议可以给那些想在财务方面取得成功的人们时,他说只有两件.首先,你必须确切地决定你想实 ...
  • 当代中国体育若干基本理论问题探讨之七
    作者:梁晓龙 体育文化导刊 2004年01期 在对中国社会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等各个领域进行多年的全方位的改革开放后的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说:"现在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经验一天比一天丰富."这里所指出的&qu ...
  • 柯布_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理论研究综述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理论研究综述 董晓花,王 欣,陈 利 (西北工业大学人文与经法学院,陕西西安710072) 要]柯布-[摘--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是在工业经济时代所构造出的反映投入产出关系的函数模型.尽管函数的 科学性存在许多争议,但 ...
  • 医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医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医德基本原则,是医学领域中调整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和社会之间关系所应遵循的根本准则,它统帅着医德的一切规范和范畴,贯穿医德发展过程的始终,是衡量医务人员的个人行为和道德品质的最高道德标准. 医德规范,是医务人 ...
  • 幸福在行动
    安徽大学商学院 幸福在行动 合肥幸福感指数调研 幸 福 在 行 动 --关于合肥地区幸福感指数上升及其原因调研 队长: 刘坦 09级人力资源管理 副队长:曹远丽 11级工商管理类1班 队员: 查洁 11级工商管理类3班 黄晴悦 11级工商管 ...
  • 如何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
    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 王恕焕 如何评价人生的价值?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是什么?这是人生价值观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毛泽东人生价值观的一个重要内容. 毛泽东指出,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伟大作用一定社会的政治 ...
  • 多元化教育评价初探
    多元化教育评价初探 [摘要]教育评价是对教育活动满足社会与个体需要的程度做出判断的活动.是对教育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以期达到教育价值增值的过程.本文试图从教育评价内容的整体性和综合性.教育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多样化.形成性评价和终 ...
  • 九年级政治人字的意义
    第四课 人字的意义 课标内容 知道应该从日常的点滴做起,实现人生的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生命的价值,善待生命,坚持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用实际行动去创造生命的价值. 能力 提升对生命价值的认识能力和实现人生 ...
  • 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046-02 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人类社会的人才观已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此应运而生的素质教育也已在社会层面和教育层面中全面展开,但由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