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世界史1 - 范文中心

现代世界史1

09/13

《现代世界史》学习大纲

学习目的:

美国自学成功的计算机界奇葩詹姆斯•巴哈就说:“教育不是一堆事实的总和,也不是求学的年数,更不是标准答案,它是从你所学的东西中脱颖而出的‘你’。

主要参考书 :

1.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 《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

2. [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著: 《现代世界体系》,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4. 齐世荣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现代部分》第一分册,商务,1980。

5. [英]霍布斯鲍姆著,贾士蘅译:《极端的年代》,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出版。

6. [美]C.E.布莱克等著,山东大学外交系英语翻译组译:《二十世纪欧洲史》,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7. [美]斯图尔特•休斯著,陈少衡等译:《欧洲现代史(1914——1980年)》,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8. 齐世荣、廖学盛主编:《二十世纪的历史巨变》,学习出版社,2005年

9.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下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10. 徐天新主编:《世界通史:现代卷·当代卷》,人民出版社,1997年

11. 马丁·吉尔伯特:《二十世纪史》,第1-3卷,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12. 莫瓦特主编:《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12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13. 帕尔默、科尔顿:《近现代世界史》下册,商务印书馆,1992年

14. 伯恩斯、拉尔夫:《世界文明史》第4卷,商务印书馆,1995年

15. 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导论》,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16. 斯塔夫里亚诺斯:《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商务印书馆,1994年

17. 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1998年

18. 王列、杨雪冬编译:《全球化与世界》,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第一讲 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

一、 帝国主义或新帝国主义(New Imperialism)

(一)帝国主义或新帝国主义的动力包括哪些?

一切都是为了上帝,黄金与荣耀,God,gold and glory

(二)帝国主义或新帝国主义的后果或影响?

二、美国

(一)美墨战争

1、美洲及美国的情况

2、美墨战争the Mexican-American War1845

(二)美西战争与普拉特修正案

(三)美国外交政策的转变过程

门罗主义——罗斯福推论——门户开放——大棒政策和金元外交

1、门罗主义与罗斯福推论

2、门户开放政策

3、大棒政策和金元外交

三、帝国危机(帝国之间的争斗及殖民地的反抗)

(一)英国的帝国危机

1、法绍达尔危机The Fashda Crisis

2、南非战争The South African War

(二)日俄战争及后果The Russo-Japanese War and its consequences

1、原因:日本与俄国在满洲和朝鲜的利益冲突和相互遏制。

2、朴茨茅斯条约the Treaty of Portsmouth

3、日本胜利的后果

(三)殖民地的反抗

1、土耳其2、伊朗3、印度4、中国

名词解释:

美西战争 普拉特修正案Platt Amendment 西奥多·罗斯福 罗斯福推论Roosvelt corollary门户开放 The Open Door 大棒政策Big-stick policy 金元外交dollar diplomacy 伊朗立宪革命 印度国大党 提拉克与自主自产运动 青年土耳其young Turks 民族主义 法绍达尔危机 南非战争

简答或论述题:

1、俄国1905年革命的意义

2、新帝国主义与旧帝国主义的区别

3、日俄战争及其意义

4、 20世纪初的世界格局发生了什么新变化或简论20世纪初的世界历史特征。

思考题:20世纪初殖民地的反抗具有哪些共同特征?

第二讲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战争的根源(或原因)

(一)关于战争的根源,存在着两种方法论。

一种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

一种是西方学者认为最重要的背景因素有四个:经济上的竞争、殖民地的争夺、相冲突的联盟体系和势不两立的民族主义愿望。

(二)摩洛哥和巴尔干半岛各国的危机

二、大战的进程

(一)萨拉热窝危机与大战的爆发:三国盟国 三国协约

(二)武装对峙

1、地面战争,1914-1916年:施里芬计划、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坦能堡战役

2、海战:无限制潜艇战、日德兰海战、“卢西塔尼亚”号

(二)外交策略与秘密协定

意大利待价而沽、齐默尔曼电报、“贝尔福宣言”

(三)俄国的崩溃与美国的干涉

1、俄国退出战争:对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条约的评价

2、美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美国是如何一步一步摆脱中立,加入协约国的?美国参战的意义及影响?

三、大战的结果与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世界、中国、美国等所产生的影响?大战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一、名词解释

萨拉热窝事件Sarajevo ˌsærə'jeivəu 三国盟国 三国协约 施里芬计划the Schliefen Plan 马恩河战役the Battle of the Marne 坦能堡战役Battle of Tannenberg日德兰海战 索姆河战役The Battle of Somme 凡尔登战役the Battle of Verdum

卢西塔尼亚号 齐默尔曼电报 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条约 贝尔福宣言

二、论述题

1、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原因。

2、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结果或影响。

3、试分析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及影响。

三、讨论题

有人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起因和战场都不是世界性的,也有人认为,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世界性战争,你认为呢,请阐述你的观点及理由。

第三讲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一、巴黎和会(the Paris Peace Conference)

(一)巴黎和会召开的背景:1919.凡尔赛宫

伍德罗•威尔逊 及其世界和平纲领“十四点”、和平主义思潮、英法意日等国的目标

(二)《凡尔赛和约》的内容及其分析

(三)凡尔赛体系

二、国际联盟

(一)成立的背景

(二)国联的建立及盟约内容

(三)对国联的评价

三、华盛顿会议

(一)战后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形势

(二)华盛顿会议和华盛顿体系的形成

《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中国山东问题的解决与《九国公约》

四、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世界新秩序

(一)体系

(二)评价

(三)瓦解:《洛桑条约》

一、名词解释

伍德罗•威尔逊、“十四点”、和平主义思潮、国际联盟、《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中、《九国公约》

二、思考题:

1、 凡尔赛体系的内容及分析。

2、 试分析国际联盟。

3、 华盛顿体系及具体条约内容、意义。

4、 巴黎和会虽然暂时调整了各帝国主义国家的关系,但同时也造成了新的矛盾,播下了新的战争种子。谈谈你的理解。

第四讲 俄国革命

一、俄国革命的背景

(一)1881年以后的俄国:反动与进步

1、旧王朝的西方化与俄罗斯化运动: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及其改革

2、俄国工业化的发展及影响

3、俄国农业状况

(二)革命政党的出现

1、农民就是俄国革命动乱的根源。

2、革命动乱的另一个传统根源是知识界:民意党、民粹党

(三)社会民主党的分裂: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布尔什维主义或称列宁主义

二、1905年革命

(一) 背景和革命事件:流血星期日、“十月宣言”

(二) 1905年革命的成果:杜马、斯托雷平的改革

三、1917年革命

(一)沙皇专制的结束:1917年三月革命

(二)1917年11月布尔什维克革命:“全部权力归苏维埃”、 十月革命、立宪会议、克伦斯基

(三)新政权:内战,1918—1922年:战时共产主义

一、名词解释

1905年革命、 四月提纲、 布尔什维克、 孟什维克、 列宁主义 流血的星期日 杜马 斯托雷平改革 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土地法令、 和平法令、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二、论述题

1、俄国革命的背景

2、战时共产主义实施的背景、内容和评价。

3、简述四月提纲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4、俄国革命的影响。

5、如何评价《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

思考题:试比较法国革命与俄国革命。

第五讲 二十年代主要西方国家及国际关系的调整

一、美国

(一)个人主义(自由放任主义)是共和党对内政策的基础

(二)柯立芝繁荣及其原因

二、英国 (一)经济

(二)政治

1、政党政治的变化

2、国民政府的形成

3、20年代自治领分离运动

三、法国、

(一)经济 (二)政治 (三)对外政策 四、德国

(一)魏玛共和国

(二)十一月革命 (三)卡普暴动 (四)啤酒馆暴动

五、意大利法西斯独裁统治制度的建立

(一)意大利法西斯专政是怎样建立的?

1、1919年3月,墨索里尼在米兰建立了“战斗的意大利法西斯”

2、1920年起,墨索里尼改变法西斯运动方向,开始投靠统治阶级,法西斯运动转向反动 3、1921年更名为“国家法西斯党”,以古罗马的“棒束”为党徽,选举墨索里尼为党的领袖,并开始谋求夺取全国政权 4、1922年,进行夺权准备,全党皆兵,通过恐怖活动,夺取地方政权

(二)墨索里尼执政措施

郑寅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公开课fascisthttp://v.163.com/special/cuvocw/erzhanqiyuan.html

1、政治上,全面确立了法西斯体制

2、在社会方面,通过在各行各业建立各种名目的“职团”,组成严密的政治统治网络,对群众实施暴力恐怖统治。

3、在经济领域,法西斯采用“国家参与制”实施干预。

4、在对外政策上,推行扩张主义和战争政策,以确立霸权地位为其一切政策的根本出发点。

六、国际关系的调整

(一)热拉亚会议与《拉巴洛条约》的签订

(二)赔款问题 :德国赔款问题与鲁尔危机—“道威斯计划”—“杨格计划”和“胡佛缓债令”

(三)迦诺诺公约

(四)白里安——凯洛格非战公约与国际裁军会议

一、名词解释

柯立芝繁荣 第一届工党政府 1926年大罢工 “蒙德主义” 德国十一月革命 卡普暴动 法西斯 “向罗马进军” 热拉亚会议 《拉巴洛条约》鲁尔危机“道威斯计划” “杨格计划” 迦诺诺公约(洛迦诺精神) 国联裁军会议 白里安——凯洛格非战公约

二、论述题

1、美国二十年代繁荣的原因?

2、意大利法西斯专政是怎样建立的?

3、评价魏玛共和国?

4、如何看待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普遍繁荣。

5、请分析二十年代欧洲的国际关系及特点。

第六讲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对民族解放运动的影响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二)俄国革命的影响

(三)日俄战争

二、土耳其

(一)共和国的胜利

(二)新土耳其(世俗化改革)

三、印度

(一)社会背景

(二)甘地

(三)不抵抗运动

1、第一次不合作运动1920年9月,

2、第二次不合作运动1930年3月12日

3、第三次不合作运动1940至1941年

四、中国

五、阿拉伯中东

(一)背景

(二)主要情况介绍:伊拉克、伊朗、叙利亚和黎巴嫩、巴勒斯坦三角关系、埃及、

(三)巴勒斯坦三角关系

六、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

一、名词解释:

青年阿富汗 柴鲁尔改革 苏加诺的综合型民族主义 甘地 甘地主义 尼赫鲁

华夫脱运动 桑地诺 墨西哥护宪运动

二、论述题:

1、试论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世界民族民主运动的特点。

2、试述凯末尔革命及其世俗化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土耳其历史发展的影响。

3、简论印度的非暴力运动。

4、试论卡德纳斯改革。

第七讲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一、苏联的建立及新经济政策

(一)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的建立及新宪法

(二)党和国家

(三)新经济政策,1921—1927年

二、二十年代的苏联

(一)党内斗争

(二)斯大林:第一个五年计划和清洗

1、计划经济

2、农业集体化方针的确立

三、三十年代的苏联

(一)粮食收购危机和对布哈林的错误斗争

(二)农业全盘集体化

(三)工业的发展

(四)五年计划的社会代价和社会成果

(五)20世纪30年代的清洗审判

四、共产主义的国际影响,1919—1939年

(一)背景:社会主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二)第三国际的建立

一、名词解释

喀琅施塔得水兵起义 计划经济 农业集体化 苏联1936年宪法 共产国际

二、论述题

1、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2、苏联高度集中的体制是怎样形成的?

3、二三十年代苏联外交政策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4、大清洗运动给予人们怎样的教训?

三、讨论题

苏联的经济政治体制给我们以怎样的启示?

第八讲 三十年代的民主与独裁

一、大萧条The Great Depression

(一)大萧条来临

(二)大萧条的影响

1、大萧条腐蚀了一代人的财富,并造成普遍的失业。

2、大萧条还造成了世界性的经济影响,它足足摧毁了自由主义经济思想达半个世纪之久。各国为了应对危机,以关税的形式强化了经济的民族主义。

3、大萧条产生深刻的政治影响。

霍布斯鲍姆说:世界经济如不曾大崩溃,希特勒肯定不会出现。十之八九,也绝对不会有罗斯福这号人物。至于苏维埃式的经济体系,就更不可能与世界资本主义匹敌,并对后者构成任何真正的威胁。

二、美国新政

(一)新政的两个阶段

(二)新政的影响

三、极权主义德国

(一)阿道夫•希特勒的兴起

(二)希特勒法西斯专政的确立

四、日本的法西斯化

五、法西斯的共性

一、名词解释:

“炉边谈话” 《农业调整法》 《全国工业复兴法》 全国复兴运动 社会保险法案 《公平劳动标准法》 《全国劳资关系法》即《华格纳法》 《我的奋斗》 “水晶之夜” “协调外交” 法国“人民阵线”

二、问答及论述

1、大萧条的影响。

2、评述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及其国内政策。

3、谈谈日本法西斯的特点。

4、运用历史学的知识与理论,对以下有关法西斯主义的性质的三种说法发表你的见解:A.“法西斯主义是垄断资产阶级公开实行专制独裁和恐怖统治的专政形式和政治思潮”。B.“德国法西斯政权同苏维埃政权在极权主义上并没有什么不同”。C.“法西斯主义是一种运用反个人主义和推崇集权制以开促使经济落后的社会现代化的尝试。”

5、论述1919年-1945年美英法德日五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

6、谈谈对新政的理解(背景、内容、影响)。

7、评价富兰克林•罗斯福。

第九讲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二战前夕The eve before the War

(一)西方的和平主义

(二)墨索里尼的野心

(三)西班牙内战

(四)慕尼黑危机——绥靖政策的顶点

二、轴心国家的胜利Axis Triumph

(一)纳粹进攻欧洲

(二)英国的抵抗与美国的中立

(三)苏联参战

(四)1942年:苏联、北非和太平洋

三、西方和苏联的胜利The Western-soviet Victory

(一)联合国家(1942-1943)

(二)形势的转变:斯大林格勒、北非和西西里

(三)同盟国在欧洲的攻势(1944-1945)诺曼底登陆

(四)太平洋战争的最后阶段(1944-1945)

四、和平到来The Coming of the Peace

(一)1941年8月大西洋宪章

(二)1943:卡萨布兰卡会议、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

(三)1945雅尔塔会议

(四)联合国

(五)1945.7波兹(茨)坦会议

一、名词解释

奇怪战争 珍珠港事件 敦刻尔克大撤退

《联合国家宣言》 《开罗宣言》

二、论述题

1、论述二战前德国扩张的步骤。

2、列举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具有战略转折意义的战役名称。

3、列举二战后期的几次重要的国际会议及其主要内容。

4、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过程、意义和启示。

5、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6.谈谈你对二战前夕英法绥靖政策的理解

三、讨论题

1、一战和二战发生的原因、性质及影响有哪些异同?

2、 “德国学者桑巴特认为,战争制造资本主义。这话反过来说也对。”(摘自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3卷),结合世界近代历史,谈谈你对这个观点的看法


相关内容

  • 现代化新论读书笔记
    <现代化新论>读书笔记 读罗荣渠的<现代化新论>,其立意之新观点之新令人如沐春风.下面粗谈书中的精彩观点. 关于现代化,作者综合考虑并指出现代化是具有多重层面的:经济发展为物质层面,政治发展为制度层面,思想与行为模式 ...
  • 中外历史基本线索框架
    中外历史基本线索框架 一.总体了解中国古代史进程: 1.原始社会:距今约170年万年前元谋人--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前 2.奴隶社会: 夏朝(建立) 商朝(发展) 西周(强盛) 春秋(衰亡) 前2070年 前1600年 前1046年 前 ...
  • 我们如何走到这一步:是什么让历史进入了现代
    那么,究竟发生了什么,使现代社会得以突破过去一万年来都无法突破的发展瓶颈? 一.科技进步的积累 1.火器的出现 虽然可考的最早使用枪支的记录是1288年中国东北的牧区,但成建制的枪支火炮的使用让有组织有纪律的军队占据了绝对上风,最终,草原民 ...
  • 试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异同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的西方哲学都是对近代西方哲学衍生而来的,都属于近代哲学.它们的流传以及发展基本上都是在一个历史时期,因此他们都有着许多的共同理论特征,但是这两个理论又有着不同的哲学立场.原则以及方法论,所以这两者之间又有着许多本 ...
  • 浅谈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浅谈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自动化 班级:09自动化 姓名: 学号: 2011 6 25 浅谈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摘要] 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是探讨传统思想文化与现代思想和经济发展关系的一个重要内容 ...
  • 哲学的当代境界
    作者:丛大川 哈尔滨师专学报 2000年03期 哲学还能生存下去吗?哲学真的该终结了吗?当代哲人们在自我拷问. 其实,在时代的转折点上,这个"哲学危机"或"哲学终结"问题总要被人们提出,但哲学不仅生存 ...
  • 论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论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关键词:物质统一性 物质概念 现代意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意义 内容提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体现了唯物 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是构成彻底的唯物主义的出发点,即具有彻底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既看到了自然界 ...
  • 历史系必读书目
    [教 材] <中国史纲要>,翦伯赞主编,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中国古代简史>,张帆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历史学>(大学文科指导书目),李玉.吴宗国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中 ...
  • 工业设计史(重点整理)
    1.人类设计活动的历史发展概要 分为三个阶段,即设计的萌芽阶段.手工艺设计阶段和工业设计阶段. 萌芽阶段从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类制作石器时已有了明确的目的性和一定程度的标准化,人类的设计概念便由此萌发了.到了新石器时期,陶器的发明标志着人类开 ...
  • [转载]本人西方哲学名著藏书目录
    开放社会及其敌人  第一卷  柏拉图的符咒 │  开放社会及其敌人 第二卷  预言的高潮:黑格尔.马克思及余波 │  一个孤独散步者遐想:插图本 │  不正常的人 │ 文化霸权理论研究 │  东方编译所译丛 全球资本主义的挑战--21世纪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