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八上第一单元目标课文拓展 - 范文中心

人教版语文八上第一单元目标课文拓展

11/29

人教八上第一单元目标课文拓展

山东 赵洪军

《新闻两则》课文拓展

新华社北京7月25日电 解放战争进入到1948年秋,中国的军事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国民党军的总兵力由战争初期的430万人减少为365万人,其中正规军198万人,用于第一线作战的174万人被分割在以沈阳、北平、西安、汉口、徐州为中心的五个战场上,战略上完全陷入被动。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由120余万人发展到280万人,其中野战军149万人。经过实战锻炼和新式整军运动,大大增强了部队的军政素质。

面对日益有利的战争形势,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以敏锐的洞察力,不失时机地作出打大歼灭战,攻占大城市,歼敌重兵集团的重大决策。1948年9月,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提出全党的战略任务是:建军500万,在大约5年的时间内(从1946年7月算起),歼敌正规军500个旅(师)左右,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中央军委决定把战略决战的首要目标选择在条件最有利的东北战场。

中共中央军委依据战局的发展和东北战场形势,制定了辽沈战役的作战方针:东北野战军主力南下北宁线,把卫立煌集团封闭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为此,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林彪、政治委员罗荣桓、参谋长刘亚楼于9月10日下达了北宁路作战计划:第一步以奔袭动作歼灭北宁路除山海关、锦州、锦西以外各点守军,切断关内外国民党军联系;第二步,集中兵力攻取锦州和打增援之敌。部署是:以7个纵队另3个独立师,歼灭义县至昌黎一线守军,尔后相机夺取锦州、锦西、山海关;以5个纵队位于沈阳西北和长春、沈阳之间,阻止沈阳国民党军向锦州或向长春增援,并随时准备参加攻锦作战和歼灭长春突围之敌;以1个纵队和6个独立师、1个骑兵师等部围困长春。

1.请给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体会第二段中黑体词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辽沈战役作战方针制定的背景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芦花荡》课文拓展

采蒲台的苇

孙 犁

我到了白洋淀,第一个印象,是水养活了苇草,人们依靠苇生活。这里到处是苇,人和苇结合得是那么紧。人好像寄生在苇里的鸟儿,整天不停地在苇里穿来穿去。

我渐渐知道,苇也因为性质的软硬、坚固和脆弱,各有各的用途。其中,大白皮和大头

栽因为色白、高大,多用来织小花边的炕席;正草因为有骨性,则多用来铺房;白毛子只有漂亮的外形,却只能当柴烧;假皮织篮捉鱼用。

我来得早,淀里的凌还没有完全融化。苇子的根还埋在冰冷的泥里,看不见大苇形成的海。我走在淀边上,想象假如是五月,那会是苇的世界。

在村里是一垛垛打下来的苇,它们柔顺地在妇女们的手里翻动。远处的炮声还不断传来,人民的创伤并没有完全平复。关于苇塘,就不只是一种风景,它充满火药的气息,和无数英雄的血液的记忆。如果单纯是苇,如果单纯是好看,那就不成为冀中的名胜。

这里的英雄事迹很多,不能一一记述。每一片苇塘,都有英雄的传说。敌人的炮火,曾经摧残它们,它们无数次被火烧光,人民的血液保持了它们的清白。

最好的苇出在采蒲台。一次,在采蒲台,十几个干部和全村男女被敌人包围。那是冬天,人们被围在冰上,面对着等待收割的大苇塘。

敌人要搜。干部们有的带着枪,认为是最后战斗流血的时候到来了。妇女们却偷偷地把怀里的孩子递过去,告诉他们把枪支插在孩子的裤裆里。搜查的时候,干部又顺手把孩子递给女人„„十二个女人不约而同地这样做了。仇恨是一个,爱是一个,智能是一个。

枪掩护过去了,闯过了一关。这时,一个四十多岁的人,从苇塘打苇回来,被敌人捉住。敌人问他:“你是八路?”“不是!”“你村里有干部?”“没有!”敌人砍断他半边脖子,又问:“你的八路?”他歪着头,血流在胸膛上,说:“不是!”“你村的八路大大的!”“没有!”

妇女们忍不住,她们一齐沙着嗓子喊:“没有!没有!”

敌人杀死他,他倒在冰上。血冻结了,血是坚定的,死是刚强!

“没有!没有!”

这声音将永远响在苇塘附近,永远响在白洋淀人民的耳朵旁边,甚至应该一代代传给我们的子孙。永远记住这两句简短有力的话吧!

(选

自《孙犁文集》)

1.“人和苇结合得是那么紧”主要体现在哪些地方?请具体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的对话有什么特点?表现了采蒲台人怎样的性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仇恨是一个,爱是一个,智慧是一个。”分析这句话的意思以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何理解“血冻结了,血是坚定的,死是刚强!”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课文与本文都写了抗日战争中如歌如泣的故事,看了这些故事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上尉的信》课文拓展

圆明园祭

冯峥

那天很冷,我却刻意要到圆明园去。朋友们都劝说,圆明园没有什么可看的,只是几块烂石头,我说,你不懂我的心。

北风凄厉,草木萧疏,断壁残垣,一览无余。

然而,在凄厉的风雨声中,我却分明听到悠悠钟声,百鸟唱啁;透过萧疏草木,我看见了圆明之娇,长春之美,万春之秀,300亩园林春意正浓;断壁中,我看见了乾隆的题诗;残垣中,似见文源阁的浩翰藏书„„

我听见了来自法国130年前的一个深情的声音:„„一个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到的一切都汇集于圆明园;„„只要想象出一种无法描绘的建筑物,假如有一座集人类想象力之大成的灿烂宝窟,以宫殿庙宇的形象出现,那就是圆明园„„

啊,一个惜墨如金的世界文豪,用了无所不极的文字来称赞她! 以至100多年后仍引起人们振颤的心共鸣。然而,对于玉焚香殒了的美人,祭奠者越是抒以赞美,痴情者越是悲伤,正如白居易写《长恨歌》、汤显祖写《还魂》„„引得多少痴情男女欲悲欲死! 此刻面对圆明园,我就是这种心情。

我的心在哭,悲哀着美的逝去。

我听见圆明园在哭泣,哭了100多年:以至我在遥远的南方也时常听见。

圆明园在哭,哭护花无力;圆明园在泣,泣其悲惨遭遇渐被忘怀。

我和圆明园在同声一哭!

有好心人曾慷慨施舍,要把圆明园重修建。

不管好心人如何慈悲,可我总要与刽子手杀死杨虎成后,在他英骸上建筑花圃这残酷的事实联想;我甚至联想到有人要把马嵬坡上的杨玉环的玉骨支起来,再披上半透明的比基尼。 这是历史的悲哀!

他们看不见圆明园的额头上“耻辱”两个黑字,他们听不到一个在屈辱中哭泣的母亲对她儿孙的声声嘱托以及希望着争气的未来。

站在这写满血字的废墟上,我面对现实,拼搏未来!

我见到了萧疏草木之上有苍郁的青松、冲天傲雪;我见到了熏烟的巨石峥嶙屹立,傲骨常在!

100多年前,方才唱赞诗的雨果坚信:总有这样一天——解放了的而且把身上的污浊洗刷干净了的法兰西,将会把自己的赃物交还给被劫夺的中国。

而我永远相信:有志气的炎黄子孙,决不会让那屈辱的历史重演! 一定会在这古老的土地上巍然屹立,奔向辉煌的未来!

1.从全文看,“我”刻意要去圆明园而朋友们劝“我”别去的理由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圆明园哭泣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全文看,“他们看不见圆明园的额头上‘耻辱’两个黑字,他们听不到一个在屈辱中哭泣的母亲对她儿孙的声声嘱托以及希望着争气的未来。”中“他们”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与课文都提到了圆明园,残破的圆明园作为历史的写照,对我们炎黄子孙有何作用?请用一句名言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根据形势我军制定辽沈战役作战方针

2. “大约”是大体、不十分确定的意思,体现了新闻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3. 解放战争进入到1948年秋,中国的军事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依据战局的发展和东北战场形势,我军制订了辽沈战役作战方针。

《采蒲台的苇》

1.是水养活了苇草,人们依靠苇生活,这里到处是苇,人和苇结合得那么紧。人好像寄生在苇里的鸟儿,整天不停地在苇里穿来穿去。

2.简洁;表现了采蒲台人对敌人的恨。

3.有对敌人的恨,有对同志对乡亲对亲人的爱,还有她们应对敌人的聪明智慧,表达了作者对她们的敬佩、尊敬之情。

4.句中的“血”含义不同:第一个是指英雄的鲜血在冰上凝固了,第二个是指英雄虽然牺牲了,但他的意志是坚定的,是不可摧毁的,是永远留在人民心里的。他的死震撼了每个人。

5.围绕着“缅怀先烈,勿忘国耻”等来写即可。

《圆明园祭》

1.朋友们认为圆明园没什么风景可看劝作者不要去,而作者是想去祭奠圆明园。

2. 为护花无力和其悲惨遭遇渐被忘怀。

3. 设想把圆明园重建的人。

4. 史使人明智。


相关内容

  •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回顾与拓展
    五年级语文 单元名称: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课型:精读课 主备人:王晓霞 审核人:杨素瑞 时间:2013.3.11 回顾·拓展三 教材简析: 本次交流平台围绕语言艺术这个专题,交流在读了那些具有艺术魅力语言后的感受与体会,还要引导学生交流对剧 ...
  •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分别是:第一组"走进西部",第二组"永远的童年",第三组"语言的艺术",第四组"他们让 ...
  • 人教版必修5课标解读_语文_课标解读_人教版
    人教版必修5课标解读 一.构成 语文必修5由小说.古代散文.文艺学论文.自然科学论文四个单元构成. 二.要求 <课标>对阅读教学的总体目标提出了以下八个方面的要求: 1.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 ...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安红强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从整体来看,学生身上好的习惯(课堂听讲,记笔记,发言提问)正在逐步养成,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也有了明显的转变,语文的综合能力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提高 .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拟上 ...
  • 三年级上册长说课稿
    安排两课时: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 难点: 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1. <我们的民族小学>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我们的民族小学>,下面我将 ...
  •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教材解读和教学建议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教材研说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教材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我说教材的流程大体分为三部分. 一.教材解读 二.单元教学目标 三. 教学建议 一.教材解读 我们所 ...
  •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教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备课 [ 2007-5-8 12:48:00 | By: 青请 ] 第二单元单元分析 环境保护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本组教材围绕"爱护周围环境"这个专题进行编排.要通过本单元教学,增强学 ...
  •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编排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 分五个板块:分别是阅读.综合性学习 .写作. 口语交际.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附录.另部分课文后面附有课外知识, 包括语法知识,口语表达,以及一些人物资料介绍 ...
  • 愚公移山说课稿
    <愚公移山>说课稿 [教材分析]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这是一则具有神话色彩的寓言故事.通过一个年近九 十的老人带领全家人每天挖山不止,最后感动天帝,把山移走的情节,反映了人类征服自然 的理想和 ...
  • [小伙伴]说课稿
    <小伙伴>说课稿 二十一团中学 李萍 一.说教材 <小伙伴>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8课.春游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这篇课文以春游为题材,写了春游时玛莎丢失了背包以后,几个小伙伴对待这件事情的不同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