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概论分析论述题 - 范文中心

世界经济概论分析论述题

03/16

P82 金融创新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一)经济全球化推动了金融创新的产生和发展

金融创新最先产生于美国,并很快成为全球主要发达国家的普遍现象。金融创新是市场经济和金融业高度发展的产物,也是金融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的结果。

1. 全球性的金融创新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金融业竞争的必然产物:

1)金融创新自始便表现为一种国际现象,是发达国家经济与金融进入一定发展阶段的必然产物。二战后,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的实行导致了名义利率的上升,“非中介化”现象出现,银行必须以新的方式来吸收储蓄存款,存款方式的金融创新是突破全球性通货膨胀条件下利率管制的必然结果。

2)发达国家的金融创新也是金融自由化的结果。金融业的竞争从主要在国内市场上的竞争转变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竞争的剧烈程度大大提高。金融工具的创新成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金融业竞争的必然产物。

3)各国金融竞争的新特点迫使金融机构改变经营方式。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围绕着减少风险和争夺资金展开,结果便是创新工具的不断涌现。

2. 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国际化的推进要求金融工具不断创新:

经济全球化导致了国际融资活动的发展和融资方式的变革。资本市场的国际化和证券化促进了金融机构国际业务的创新。货币互换已成为当今各国银行和跨国公司普遍使用的重要的创新融资工具,它有助于消除资本市场、货币市场的差异和各国货币流通的障碍,形成更广阔的融资渠道,是跨国经营、银行业务国际化和资本市场国际化的直接产物。

3. 金融国际化带来的不稳定性需要新的规避风险工具:

金融衍生工具作为规避金融风险的基本手段,最初形式正式产生于国际金融领域。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浮动汇率制和各国利率的不稳定状态所产生的风险越来越大,越来越需要通过金融创新来规避风险。国际信用风险也要求金融创新。

(二)金融创新促进了经济全球化和深化

金融创新把各国的货币、银行和金融市场更紧密的联系起来,从而推进了金融市场和机构的国际化,有力推动了金融国际化乃至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深化。

1. 金融创新促进了金融国际化:金融制度创新使跨国金融活动趋于繁荣;金融品种创新便利了全球性融资;金融工具创新加大了金融风险国际扩散的潜在压力。

2. 金融创新推动了国际金融深化:金融衍生工具交易是现代金融市场的一个标志;金融创新促进了国际资本流通和金融风险的规避,它通过提高世界经济金融化程度而推进了经济全球化。

3. 金融创新工具对经济全球化形成双重影响: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存在着多种双重性,即风险性和保值性、震荡行与稳定性。缺乏必要的和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监管的国际合作,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必然会产生更多的震荡和风险,其对全球经济的积极作用就难以发挥。

P141 经济全球化、国家主权与政府经济职能

一、经济全球化对国家主权的影响

(一)经济全球化与主权让渡、主权弱化及主权转移

传统国家主权观念强调主权对内是国家最高权和对外具有完全独立性。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家主权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分化,其中一部分发生了转移和让渡,一部分的独立性有所降低,显现出主权弱化的倾向。主权分为核心主权和非核心主权,主权的让渡和弱化主要就非核心主权而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各国经济开放程度的日益提高和各国经济政策的相互协调必然要求各国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和让渡经济主权。国家主权转移可分为向上转移(向国际经济组织转移)和向下转移(向跨国公司转移)。

(二)经济全球化与主权强化

国家经济主权的强化主要表现为政府的经济职能的加强:1. 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题和推动者,也是经济全球化规则和制度的制定者;2. 政府拥有强大的政治能力和经济实力,在选择经济制度和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方面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3. 政府在国际经济关系中是本国经济利益的最重要的维护者;4. 政府实施积极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是国家核心主权的重要体现,对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抵御国际危机的冲击,具有重要意义;5. 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乃至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占据主导和有利的地位,发展中国家则处于从属和相对不利的地位。

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

(一)分享经济全球化的收益成为政府的重要经济职能:各国作为世界经济的主体,总是最大限度地争取分享经济全球化的收益,但实际结果如何则与政府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政策密切相关。因此,强化政府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政府经济职能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使本国从参与经济全球化中分享更多的收益。

(二)经济全球化要求更高水平的政府宏观调节能力和政策制定能力:经济全球化对政府履行其经济职能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不仅要考虑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要分析对其经济政策的外部反应,寻求两者之间的恰当平衡。

(三)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成为政府的关键经济职能之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是产生国家经济安全问题的首要原因。金融国际化对国家经济安全问题影响最大、最为复杂。这是因为:世界经济的易变性使政府面临严峻的经济安全问题;非政府主题的逐利性使政府面临广泛的经济安全问题;商品和要素流动的异常性使政府面临潜在的经济安全问题;金融全球化的风险性使政府面临巨大的经济安全问题。

P172 世界经济增长中的主导要素

在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上,经济增长的主导要素也不相同,拥有更充裕主导要素的国家也就在世界经济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1. 资本是工业化经济中的主导要素:工业化的特征是大规模生产,需要巨额的资本投入。资本要素的核心地位既是工业化所决定的,也是工业化经济所要求的。资本的主导地位也就决定了劳动力的从属地位。二者的这一关系是由二者的相对稀缺性所决定的。

2. 知识要素在知识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经济的信息化是世界各国的发展方向,在信息产业中的领先地位决定了美国在当代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中的国际经济主导地位。美国因为知识经济要素的充裕而赢得了率先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跨越,在当代世界经济增长中居于主导地位。

3. 金融要素在工业化与知识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发达的金融体系是工业化的有效保障。发达的金融股市场配置这全球金融资源从而全球的经济布局,而金融这一主导要素基本上掌握在最发达国家的手中。

4. 一国的要素结构既是发展的结果,也是发展的条件:主导性要素是在一国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又决定了该国发展新的主导性要素的国际地位。

5. 在任何历史阶段上主导要素始终表现出其较高的稀缺性:在今天知识经济发展条件下,知识已经成为最为显著的稀缺的主导要素。

6. 主导要素分布的不平衡决定了世界经济增长中各国地位的差异: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中的不利地位是缺乏主导性生产要素禀赋结构的弱势地位,这种弱势地位的影响在于,在一定的世界产业发展水平下,发展中国家所拥有的生产要素只适合已成熟甚至落后产业的发展要求。相对于已经走上信息化经济的世界来说,发展中国家拥有的只是代表成熟的夕阳产业的生产要素,缺乏代表知识经济的主导因素,因而仍然处于要素的弱势地位。

P298 世界经济不平衡发展的原因

1. 历史因素的影响:绝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历史上都曾是西方国家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长期处于不平等的世界经济环境之中,它们以自身的经济发展为代价,支撑了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世界经济的不平衡发展。

2. 科技革命的影响:科技革命对各国的影响程度有较大差异。后起的发达国家由于原有技术水平比较低,因而能更多地吸收和运用先进技术来加快本国的经济发展。发展中国家的一般科技水平、技术创新能力和对高新技术的吸收能力,与发达国家不可同日而语,特别是由于信息革命的影响,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讲进一步拉大。这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的根源所在。

3. 经济体制、战略和政策的影响:各国经济体制、战略和政策的不同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之一。当代,发展中国家纷纷实施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和南北方国家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

4. 贸易和投资等经济因素的影响:决定各国经济增长的各种经济要素及其组合的差异,是制约世界经济增长格局和导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关键。不同投资水平导致经济增长速度的差异,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原因。发达国家的投资水平远高于发展中国家,这是南北经济发展存在巨大差别的根本原因。

5. 环境、资源和人口等自然社会因素的影响:环境、资源和人口等问题也是造成世界经济不平衡发展的重要原因。合理利用资源与否是关系到经济能否发展的大问题。人口增长率快于经济增长率是最不发达国家经济落后的根本原因。


相关内容

  • 概论课实践教学环节第一阶段实施方案(20**年)
    安顺学院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 实践教学第一阶段实施方案 一.实践教学的目的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让大学生深人实际.深人社会生活,成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方面.<中 ...
  • A卷试卷12级电子商务概论试题及答案
    试卷代号A 座位号: 广东理工职业学院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12级 电子商务 专业<电子商务概论>试题(闭卷) 年级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
  • [西方文化概论]公选结课论文
    <西方文化概论>课程论文 学 院: 专 业: 班 级:学 号:姓 名: 本论文根据结课论文评分标准,应得分值课程论文的成绩评定采用五级记分制,即优秀(90-100分).良好(80-90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 ...
  • 史学概论笔记
    大学三年级第二学期 编辑:李逸凡 原文提供:李晓婷 考试内容题型:名词解释(5个20分):简答(4个40分):论述(2个40分) 重点在第二.三.五章 史学概论的特定任务: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概括地论述史学在发展中为自己提出的重要 ...
  • 自考本科[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述]题型与分值
    一.课程介绍 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各个专业的公共必考课,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使考生能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深化对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提高分 ...
  • 章太炎与_訄书_清儒_
    2007年第4 期 淄博师专学报 Jour nal of Zibo Nor mal College 总第10期 章太炎与5书#清儒6 周春健 (湖北大学文学院, 湖北武汉430062) 摘要:章太炎是近代中国最早从事学术史研究的学者, 其5 ...
  • [公务员职业道德规范概论]测试试卷二
    <公务员职业道德规范概论>测试试卷二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 ( )1.我国传统道德框架包括"礼.仪.廉. "四维. A.耻 B.仁 C.智 D.忠 ( )2.职业道德规范是在职业及社会分工 ...
  • [日本茶道文化概论]引言
    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茶叶种类很多,有该娅普洱茶.大红袍.西湖龙井茶.铁观音等.中国的茶文化传到了世界各国. 茶道是日本文化的结晶,是日本文化的代表,它又是日本人生活的规范,是日本人心灵的寄托.如今,有五百年历史的茶道迎来了空前的繁荣期.茶室 ...
  • 昆明理工大学管理学概论课后思考题答案
    管理学概论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管理.管理学.管理者 一.名词解释 1.管理是通过综合利用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各种手段来协调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和信息 资源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2.组织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为了实现共同 ...
  • 毛概论文3000
    论邓小平理论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贡献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恩的划时代贡献在于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列宁.斯大林和毛泽东等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其突出贡献是使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了实践.不过,以往回答什么是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