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的时代更需要信仰 - 范文中心

怀疑的时代更需要信仰

11/02

狄更斯在《双城记》中说:“这是一个信仰的时代,也是一个怀疑的时代。”信仰是任何时代、任何人都无法回避的命题,尤其在怀疑的时代更是如此。当雷锋这个几代人心中的偶像、雷锋精神这个几代人坚守的信仰,遭受质疑、否定甚至解构时,我们该如何还原、捍卫雷锋,如何传承、发扬雷锋精神,如何守望、擦亮信仰之光?这是每个人都需要深刻思考和认真作答的问题。

人为什么而活?人生的价值究竟是什么?我们到这个世界匆匆走一遭,应该收获什么、创造什么、留下什么?雷锋,这个青春定格在22岁的年轻人,为我们树起了参照的标杆:“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时,才能最有力量。”雷锋精神之所以生生不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不仅是因为它平凡中蕴含着伟大,还因为有一代代人对其坚守和传承,并由此塑造了社会价值的内核,赋予了时代前行的信心。雷锋和雷锋精神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道德的时代价值、民族的精神旨趣、社会的发展轨迹。在这种共同信仰的烛照下,中国不断发展崛起,饱受风雨而不摧,人民变得自信坚强,历经磨难而不倒,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渐行渐近。

有人说,我们正处在一个怀疑的时代,或者说是信仰危机的时代。在这个时代,诚信和道德底线被屡屡突破,传统美德和理想信念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人们自觉不自觉地、主动或被动地反思审视那个遥远年代的偶像和信仰,从模糊的背影和概念化的表述中去追寻更多的细节与真相。其实,怀疑本身并不是坏事,允许怀疑更是时代的一种进步。但问题是,怀疑什么、怎么怀疑和为什么怀疑。如果一切都怀疑,变成一种鸡蛋里挑骨头的病态苛刻,那对历史的敬畏、对真相的尊重将如何维系?如果“不管你怎么解释,我就是不相信”,那这种怀疑除了否定一切、解构一切、制造虚无,还能够带来什么?如果怀疑只是为了吸引关注和制造轰动,当有一天人们厌倦并怀疑这种无厘头式的怀疑,我们又该相信什么、信仰什么?

董存瑞的炸药包“两面都有胶”,刘胡兰牺牲是因为“口音问题”,雷锋白天“打着手电学毛选”……值得警惕的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和势力不遗余力地解构中国英雄、篡改英雄故事,从“有”和“无”的角度,否定英雄存在的真实性;从“虚”和“实”的角度,否定英雄事迹的真实性,把我们的英雄丑化成骗子、小丑、懦夫、阴谋家。“我把雷锋的枪接过来,雷锋拿什么? 我把雷锋的枪接过来,算不算非法持枪?”……一个个拿雷锋“开涮”、向雷锋“开炮”、把雷锋“抹黑”的灰色段子、内涵笑话,差点颠覆几代人心中的偶像,险些动摇几代人坚守的信仰。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怜的,不敬重英雄的民族是可耻的,不懂得捍卫英雄的民族更是可悲的。丑化英雄,就是篡改我们的历史;解构英雄,就是解构我们的信仰。当英雄故事被讲成低劣笑话,当污蔑英雄、嘲讽英雄能收获欢笑和掌声,我们将不会再有英雄,整个民族都会失去方向!  放眼全世界,任何国家和民族都爱护和尊崇自己的英雄,都以英雄人物为荣耀和骄傲,以英雄精神为风尚和引领。二次大战中,苏军高喊着抗敌英雄卓娅和马特洛索夫的名字从胜利走向胜利;美军在空战英豪杜立特的事迹鼓舞下摧毁了一个个日军阵地;英军披着名将蒙哥马利的光环击溃“沙漠之狐”隆美尔的非洲军团。令人讽刺的是,美国前总统尼克松首次访华,中国人民因此对他抱有极大的好感。然而,这位总统先生却在一本名为《1999不战而胜》的书中写道:“当有一天,中国的年轻人不再相信他们老祖宗的教导和他们的英雄故事时,我们将不战而胜。”不可否认,一些西方国家的“政治转基因”阴谋剑指中国,妄图对中国人民进行洗脑,妄图对我军官兵拔根去魂。事实上,辽宁总队抚顺支队旗帜鲜明地捍卫雷锋形象,薪继火传地发扬雷锋精神,就是在抵御西方国家的阴险图谋,就是在净化人民军队的红色基因,就是在回归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就是在筑牢共产党员的精神家园,就是在坚守马克思主义者的信仰阵地。本报聚焦解读抚顺支队学雷锋时代化的观察与思考,就是为这种政治清醒点赞,为这种立场鲜明点赞,为这种信仰坚守点赞。

时代造就英雄,英雄引领时代。还原历史识英雄,拨开迷雾看真相,正如一位老报人所说:“雷锋所生活的时代是一个需要产生道德标高、也能够产生道德标高、业已产生道德标高的伟大时代。有这样一个时代托底,这个典型的真实性就具备了坚实基础。站在这个基础上为雷锋的真实性辩护,就能理直气壮地捍卫这一道德标高,对我们这个时代和民族高度负责。”任何一个社会,都需要一定的道德坐标和价值坐标才能维系。雷锋,为我们这个社会确定了道德坐标,灌注了道德基因,带给我们道德秩序、道德力量。雷锋精神,作为当代社会和未来社会的价值坐标,是对每个人心灵的永恒召唤,赋予民族奋力前行的不竭精神动力。学习雷锋、发扬雷锋精神,道德就不会坍塌,信仰就不会消亡。为此,我们应像抚顺支队官兵那样,对雷锋精神倍加珍惜、精心呵护、坚决捍卫,追随雷锋一路走来,紧跟雷锋一路前行,仰望雷锋迈向未来。

培根说:“伟大的哲学始于怀疑,终于信仰。”身处怀疑的时代,怀疑是起点,却不应该是终点。我们怀疑假象,是为了探寻真相;我们驳斥歪理,是为了坚持真理。雷锋所处的那个时代远去了,雷锋的精神实质却沉淀下来,并不断接受新时代的血液。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努力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锻造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过硬部队的今天,大力弘扬雷锋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就是在夯筑中国军人不可撼动的信仰高地,就是在撑举中华民族崇德向善的精神天空,就是在拨亮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真理之光。

(作者:


相关内容

  • 关于信仰的格言
    关于信仰的格言 1.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国土.--惠特曼 2.没有信仰的人如同盲人.弥顿 3.没有信仰的人是空虚的废物,没有原则的人是无用的小人.列宾 4.每个人的精神上都有几根感情的支柱对父母的 ...
  • 信仰和理性_一种认识论的分析
    信仰和理性:一种认识论的分析谢文郁 摘要:信仰和理性这两个概念是在原始希腊文本中生成并发挥效能的,在西方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认识论意蕴.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分辨了两种认识论,即理性认识论(以理性为认识出发点)和信念认识论(不加思考 ...
  • 印青作品盐城大型音乐会主持词
    印青作品盐城大型音乐会主持词 撰稿:舒洁 开始词 (男):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女):朋友们.同志们, (合):晚上好! (男):今晚,为纪念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七十周年,由中共盐城市委.盐城市人民政府.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歌舞团联合 ...
  • 刘小枫:祈求与上帝的应答
    祈求与上帝的应答--奥斯维辛后的祈求实践的神学反思 刘小枫 谨以此文纪念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神学家朋霍费尔(D.Bonhoeffer) 殉难五十周年 祈求是其督徒信仰生活中的祈祷实践的主要形式之一:通过祈祷行为,信仰者与上帝的临在维系在一起 ...
  • 杰出的美国科学家中有多少人信上帝?
    2011-06-06 03:50:26 来自: jidian(基甸)(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杰出的美国科学家中有多少人信上帝? --关于"杰出的美国科学家几乎全都不信神"的考证 基甸 网上关于杰出科学家的宗教 ...
  • 思修论文之法律
    浅谈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摘要: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大学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从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展开研究,对影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办法. 关键词:法律意识;法制 ...
  • 卡拉马佐夫兄弟读后感
    <卡拉马佐夫兄弟>读后感 刚读完<卡拉马佐夫兄弟>,脑海里不断浮现出一位穿着修长衣服.面容和善.微笑着的年轻人的背影,还有一群孩子,他们手拉着手,蹦蹦跳跳,用响亮的嗓音喊着"乌拉,卡拉马佐夫".我 ...
  • 儒学与生活100分
    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道家的处事方式是一种()的态度. A.逃避 B.积极 C.散漫 D.无所谓  我的答案:A 2 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 A.&l ...
  • 陈少明:道德重构中的制度与修养问题
    发布时间:2011-09-22 15:18 作者:陈少明 字号:大中小 点击:545次 --兼谈儒学与政治自由主义的关系 在我们这个时代,最令人担忧的社会问题可能不是贫穷.也不是愚昧,而是缺德.因为贫穷或愚昧不一定会缺德,而缺德最后必定会加 ...
  • 犹太人的家庭教育观
    1.犹太人的家庭教育观 犹太人的独特家庭教育观 犹太是一个坚强而又伟大的民族.因为,犹太人在长期的民族灾难中,背井离乡,流散于世界各地.他们不但顽强地保持着自己的文化,而且也吸收了所在国的文化精华.犹太民族杰出的科学创造力,源于这个民族特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