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劝学]原文与译文(二) - 范文中心

[荀子·劝学]原文与译文(二)

10/21

【原文】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谿,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1),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2):“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3),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4)。”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注释】

(1)干:同“邗”(han韩),古国名,在今江苏扬州东北,春秋时被吴国所灭而成为吴邑,此指代吴国。夷:我国古代居住在东部的民族。貉(mo 莫):通“貊”,我国古代居住在东北部的民族。(2)引诗见《诗·小雅·小明》。(3)靖:安。共(gong供):通“供”。(4)介:给予。景:大。

【译文】

所以不登上高高的山峰,就不知道天空的高远;不俯视深深的山谷,就不知道大地的深厚;没有听到前代圣明帝王的遗言,就不知道学问的渊博。吴国、越国、 夷族、貊族的孩子,生下来啼哭的声音都相同,长大了习俗却不同,这是教化使他们这样的啊,《诗》云:“唉呀你们君子啊,不要常常歇息着。安心供奉你的职 位,爱好正直行为。上帝知道了这些,就会给你大福气。”精神修养没有比融化于圣贤的道德更高的了,幸福没有比无灾无难更大的了。


相关内容

  • 中庸]全文.注释及译文(8)
    [读解] 这一章是<中庸>全篇的枢纽.此前各章主要是从方方面面论述中庸之道的普遍性和重要性,这一章则从鲁哀公询问政事引入,借孔子的回答提出了政事与人的修养的密切关系,从而推导出天下人共有的五项伦常关系.三种德行.治理天下国家的九 ...
  • 孙权劝学习题及答案
    <孙权劝学>练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 1.<孙权劝学>选自 ,该书是 (朝代) (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 体通史,记载了从 到 共1362 年间的史事. 2.<孙权劝学>的原因是: :<孙权劝学> ...
  • 劝学练习题及答案
    练习三 一.填空 1.<孙权劝学>选自 ,该书是 (朝代) (人名)部 体通史,记载了从 到 共1362 年间的史事 2.<孙权劝学>的原因是: :<孙是: :<孙权劝学>劝的语言 是: :< ...
  • 荀子修身篇6页
    修身篇---荀子 [原文] 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恶也.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虽欲 ...
  • 2.事实上人类是因为"爱"才创造了人类社会
    2.事实上人类是因为"爱"才创造了人类社会 [原文]问者曰:"人之性恶,则礼义恶1生?"应之曰:凡礼义者,是生于圣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故,陶人埏2埴3而为器,然则器生于陶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 ...
  • 20**年届高三一轮复习教学案名句名篇默写(人教版)
    名句名篇默写 考情大视界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是指对中国古代优秀诗文作品及其重要语句进行考查,本考点考查的是识记能力,能力层级为A . 名句名篇试题,在1999年至2001年停考了三年后,2002年到2009年又连年登 ...
  • 高一语文第五次周测(重点班)
    高一语文第五次周测试题(重点班)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网络上的文字活泼.自由.亲切.幽默,特别贴近生活,一种全新的语言模式正初露峥 嵘.但是,网络语言在向传统的书面语言挑战的 ...
  • 语文(必修三)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学生版
    高2018届期末语文专题复习资料一·必修三 理解性默写训练 <蜀道难> 1.描述蜀道的开凿过程的句子是: , . 2.用夸张的手法写蜀道高与天齐,险似绝壁的句子是: , .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 ...
  • 20**年全国普通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试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 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答案标号涂黑, ...
  • 19.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就要去开垦荒地拉动生产
    [原文]故地广千里者,禄重而祭尊.其君无余地与他若一者,从而艾1之.君始者艾若一者,从乎杀2.与于杀若一者,从者艾.艾若一者,从于杀.与于杀若一者,从无封始.王事者上3.王者上事,霸者生功,言重本,是为十禺4.分免5而不争,言先人而自后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