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苏联军队上千万,为什么就是不敢在日本驻扎军队呢? - 范文中心

二战苏联军队上千万,为什么就是不敢在日本驻扎军队呢?

07/13

二战苏联军队上千万,为什么就是不敢在日本驻扎军队呢?截止攻克柏林时,苏联军队的总兵力超过1300万,苏军是世界上最庞大的武装力量。可是苏联的优势是陆军,在海军和空军方面与美国差距很大。1945年8月,157万苏军进军中国东北,迅速分割了东北地区的70多万日本关东军。苏军还向朝鲜半岛挺进,这对美国是十分不利的。美国与苏联的矛盾由来已久,它们只是暂时的盟友,一旦苏联控制了整个半岛,那对于美国在东亚的军事存在很不利。对此,美国总统杜鲁门向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发出来一份电文,在电文中,杜鲁门“建议”苏军在北纬38度线止步。对于杜鲁门的建议,斯大林提出了自己的要求,第一萨哈林岛等地区归属苏联,

第二苏联必须驻军北海道。对于苏联的条件,杜鲁门的回答是默认两可的。

面对苏联的战争威胁,麦克阿瑟也被激怒,他回答说:“那我就把登陆北海道的苏军全部消灭,也包括你在内。”其实苏联方面仅仅是恐吓而已,苏联的战略重心是东欧地区。占领北海道仅仅是锦上添花,起不了多大的战略意义。而且苏联的海空军力量不如美国,真的与美国爆发冲突,苏联也根本无力控制北海道。由于美国的极力阻止,虽然三国在会议中达成了分区占领的共识,但那些文件犹如一纸空文。在国家利益面前,什么条文都不重要。在对日占领的问题上,苏联是想去去不了。中国和英国则各有各自的原因,也都无法达到目标。最后美国在日本一家独大,这是历史因素造

成的。历史就是这样戏剧性,本来的四国占领或者三国鼎立,变成了美国自己驻军。

苏联之所以在北海道问题是退步,还是因为国力不足。经过二战的严重消耗,苏联方面损失很大,仅仅人口死亡就高达2780万。因此在冷战的初期,苏联一直避免与美国发生直接冲突。这一时期,苏联的主要任务是恢复生产和稳固东欧地区。其实还有一个因素是两国都不愿意说的,那就是原子弹。当时只有美国自己拥有原子弹,而且其他国家根本不知道美国的原子弹数量。美国利用原子弹对苏联进行了核威慑,早在长崎的原子弹爆炸时,一位美国将军就直言不讳的说“这枚原子弹就是扔给俄国人看的。”由此可见,美国当时已经全面针对苏联。自身力量不足的情况下,苏联只能选择一次次让步。

本文作者:小莫讲故事


相关内容

  • 这就是耻辱
    这就是耻辱 作者:逸 名 来源:<课外阅读>2005年第07期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习俗和文化上有着扯不断的渊源.但以谷物为食的中国人和以鱼类为食孤立于岛国上的日本人相比,人性上相去甚远.中国地域广袤,所以中原人敦厚平和,与人为 ...
  • 冷战时期美国的军事战略与军事思想
    冷战时期美国的军事战略与军事思想 陈海宏 2012-8-31 16:37:25 来源:<理论学刊>(济南)2007年11期第103-108页 [专题名称]世界史 [作者简介]陈海宏,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 ...
  •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和胜利及单元能力测试题 第二节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和胜利 四.自学阶梯评估 知识掌握 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 ) A.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 B.法西斯侵略战争的非正义性 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
  • 20部经典电影
    1.<天国王朝> 一场以失败告终的圣城(耶路撒冷)保卫战.这部电影强调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意义,这在古代战争片中并不多见.但这并不意味着这部电影忽略了战争的场面.绚烂的攻城战,特别是动用攻城火器的夜间攻城战是该片的一大看点. 2.& ...
  • 我国周边形势与外交
    我国周边形势与外交 领土方面,自新中国以来,除不丹外均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从1969年起,先后缅甸.尼泊尔.蒙古.巴基斯坦.阿富汗和朝鲜圆满地解决了边界问题,签定了新的边界条约,并划界立碑,但是我国仍与印度等国家有5000多公里边界尚未完全划 ...
  • 德国:二战时期的日军作战水平在欧洲只是三流水平
    德国为何如此霸气,俯视小鬼子,睥睨天下.看来自信来源于力量的强大,而德国就代表了力量,那么,日本呢? 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 很显然,日本当然不能代表弱小.要不然当年弱小的日本何至于把中国军民打的一败涂地,艰难的抵抗了14年呢! 但是,当时的 ...
  • 百家讲坛:马骏别解二战风云人物(朱可夫)
    朱可夫 跟着朱可夫前进:"救火队员"的非凡功业 打工走上从军之路(1) 格奥尔基·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生于1896年11月19日.他家里非常穷.穷成什么样?朱可夫在回忆录中说:"我出生的房子座落在村子中心,房 ...
  • 永恒的利益-读[第二次世界大战史]有感
    永恒的利益 --读<第二次世界大战史>有感 世界上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相关的史书回忆录不枚胜举,我选择的是人民出版社时值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由朱贵生.王振德.张椿年等编著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第三 ...
  • 世界现代史历史人物及简介
    世界现代史历史人物及简介人物 1. 简述要点温斯顿·伦纳德·斯英国政治家.历史学家.画家.演说家.作家.记者:1940年至 宾塞·丘吉尔1945年和1951年至1955年两度出任英国首相:领导英国人民赢 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是"雅 ...
  • 武汉会战的主要战果与失利原因
    武汉会战的主要战果与失利原因 武汉会战的背景 南京失陷之后,重庆被国民政府宣布为陪都,但实际的抗战首都却一度在武汉.一些政府的关键机构都是直接迁往武汉办公.因此,会战爆发之前的武汉事实上就是当时中国的政治中心.抗战的中枢.而且武汉是当时势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