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商誉会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 范文中心

论我国商誉会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03/23

河北经贸大学毕业论文

论我国商誉会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专业名称: 会计学

班 级: 201203

学生姓名: 白云

指导教师: 百合

完成时间: 2016年4月

摘要

纵观2015年,各行各业的合并大潮来势汹汹,不论是根基深厚的国企还是朝气蓬勃的互联网新兴企业都参与其中。在并购活动中占举足轻重的商誉便成为了会计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的基本研究内容是:从我国商誉会计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入手,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发现了商誉的初始确认受购买日影响,商誉的初始公允价值计量不准确,商誉的后续减值计量存在操作漏洞和商誉的后续减值披露不到位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商誉的发展。本文的基本研究方法:文献法,描述法,经验总结法和系统科学法等。并创造性地使用了信息研究法,利用互联网数据对商誉进行更深一层的信息研究。本文的研究成果:针对商誉会计问题的成因进行了细致的探讨,并相应地提出了有效性的改进措施,例如:完善商誉的购买日规定,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和职业能力,完善商誉信息披露制度,促进中国商誉准则与国际准则接轨等。本文研究的实际意义:本文立足于合并浪潮的大环境下,按照2006年新会计准则要求,结合中国企业的实际发展现状,通过对商誉会计现存问题的成因分析,寻求适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商誉会计的确认和计量方式。相信通过对商誉会计的研究可以丰富我国会计准则的内容,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增强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商誉会计;减值测试;信息披露

Abstract

Throughout the year 2015, menacing the merger tide of all walks of life, whether it is the deep roots of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still full of vigor and vitality of the emerging Internet companies are involved. Hold the balance of goodwill in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have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of the accounting problems. The basic research content of this thesis is: start from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goodwill accounting in China, and to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in-depth analysis, found the goodwill of the initial confirmation, purchased by, the goodwill of the initial fair value measurement is not accurate, the goodwill of the subsequent reduction value measurement of operational vulnerabilities and goodwill of the subsequent impairment of disclosure is not in place and so on. These problems seriously hinder the development of goodwill. The basic research method of this thesis: literature method, description method, experience method and system science method etc.. And the creative use of information research, information on a deeper level of goodwill by Internet data.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this paper: causes for the problems of goodwill accounting were detailed discussion,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For example: Perfection of goodwill date of purchase of the provisions, to improve staff quality and professional ability, perfection of goodwill information disclosure system, promote China's goodwill standards in line with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is paper: in this paper, based on in the merger wave of the environmen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accounting standards in 2006,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ity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nterprise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existing problems of goodwill accounting, seek a suitable for China's basic national conditions of goodwill accounting recognition and measurement methods.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research on goodwill accounting can enrich the content of accounting standards, meet the needs of users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nd enhanc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ese enterprises.

Key words:goodwill accounting; impairment testin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目录

一、我国商誉会计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 ............................... 1

(一)我国商誉会计的现状 ........................................... 1

(二)我国商誉会计存在的问题 ....................................... 2

1. 商誉的初始确认受购买日影响 ....................................... 2

2. 商誉的初始公允价值计量不准确 ..................................... 2

3. 商誉的后续减值计量存在操作漏洞 ................................... 3

4. 商誉的后续减值披露不到位 ......................................... 3

二、对我国商誉会计现存问题的成因分析 . ............................... 4

(一)商誉的购买日规定模糊 ......................................... 4

(二)商誉的公允价值计量难度大 ..................................... 4

(三)商誉的减值测试现存问题的成因分析 . ............................. 5

1. 商誉的减值测试实际操作复杂 ....................................... 5

2. 商誉的资产评估市场混乱 ........................................... 5

(四)商誉的减值披露规定不明确 ..................................... 5

三、对我国商誉会计存在的问题应改进措施 . ............................. 6

(一)完善商誉的购买日规定 ......................................... 6

(二)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和职业能力 ................................... 6

(三)改进商誉的减值测量方法 ....................................... 6

1. 降低商誉的减值测试成本 ........................................... 6

2. 规范商誉的资产评估体系 ........................................... 7

(四)完善商誉会计信息披露制度 ..................................... 7

1. 改善商誉的事务管理制度 ........................................... 7

2. 加强商誉的外部监管力度 ........................................... 7

(五)促进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接轨 . ............................... 8

参考文献 ........................................................... 9

论我国商誉会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2015年成为全球合并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年,戴尔以660亿美元收购易安信,亨氏以550亿美元收购卡夫食品,中国南车和北车合并为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等,在企业合并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商誉会计也成为了现在学术理论工作者和会计实务工作者聚焦的关键问题。企业的外在名誉、成功的商业运营、高效率的经营模式、核心的技术水平以及天然的位置优势等因素都会对商誉产生影响。因其商誉本质上是一种不可确指的特殊资产。故而,商誉会计理论到现在仍然没有建立起被大家所广泛认同的、统一标准的理论体系。

为了顺应当下经济的大变革,适应企业的发展战略需要,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商誉会计理论研究应该与时俱进,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要求,同时借鉴国内外商誉理论和实践,形成统一完善的法律规定,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强盛做出应有的贡献。本文介绍了我国商誉会计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成因进行深入探讨,相应地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对策。

一、我国商誉会计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商誉会计的现状

现在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不单是看先进的机械设备和优质的产品质量,企业的整体信誉也很重要。全球一体化使得世界各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都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我国也应该与时俱进,未雨绸缪地制定和国际上相一致的商誉会计准则。商誉的许多特性决定了它的确认和计量存在一定难度。第一,商誉具有不可辨认性。企业的产品质量好,经营效率高,资信评估优良,劳资关系良好,人文历史悠久等因素都会对商誉产生正影响,反之亦然。但是到底是何种因素,按什么比例影响了商誉的价值却是不可辨认的,没有办法用公式去准确计算。第二,商誉具有依附性。商誉不同于固定资产等可以单独计价的物体,商誉只产生于公司发生并购时,它离开不了企业这个大家庭。第三,商誉具有风险性。现实生活中许多因素都对商誉产生了重大影响,例如:企业社会形象的负面报道,核心工作人员的流失和优越地理位置的转移等,这些主观或者客观的因素导致了商誉的不确定性。

我国现在还没有建立单独的商誉会计理论体系,准则是这么对商誉进行约束

的:企业只有在非同一控制下,买方的并购成本高于卖方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的差值,认定为商誉。我国从1992年开始依法宣布实施《企业会计准则》,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和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的大发展,准则先后经过了四次主要变化,从四次准则的内容来看,我国对商誉的定义和会计处理在逐步完善。具体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表1 我国商誉会计准则变化一览表

(二)我国商誉会计存在的问题

1.商誉的初始确认受购买日影响

我国现行会计准则中明确指出:企业仅在购买法下才可以确定商誉。不一样的购买日会造成不一样的并购商誉价值。通常情况下,并购双方会达成一致协议来确定购买日。在实际企业发生并购中,购买当日的购买价格往往受许多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影响,例如:员工赞成与否、市场供求关系、资源分配比例、支付对价方式和合并购买比例、双方谈判技巧和行业相关程度等诸多因素。而且,现在公司的并购行为多发生在上市公司中,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的变动是动态的,股票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购买方的出价,故而股票价格的变化对并购中的购买价格会产生重大影响。

2. 商誉的初始公允价值计量不准确

被购买方的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购买方的并购成本是现在商誉的初始计量需探讨的条件。按照我国会计准则的要求,发生并购时购买方的并购成本应该把被购买方的综合价值作为参考依据,其中的综合价值是指未来被购买方的现金流量所折成现在价格的估计价格。综合价值只是一个不准确的估价价格,也是购买方和被购买方在权衡了双方的利益之后通过博弈所得出的结论。因此,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的确定便成为了正确计量商誉价值的核心因素。可是现在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的确定和计量方法仍存在缺陷,我国产权交易市场也不完善,造成了公允价值难以科学准确计量,从而导致商誉的初始计量不准确。

3. 商誉的后续减值计量存在操作漏洞

我国会计准则对商誉后续减值的规定是起码应该在每年企业会计年度期末时,对商誉实施一次完整的减值测试。一方面,商誉作为企业资产负债表中的一项特别资产项目,其特别性体现在它不需要进行摊销。这就无形中给了某些上市企业虚增利润的可趁之机。一种情况是,某些企业为了规避企业利润出现负值从而对商誉不进行减值计提,这样便虚增了企业利润,导致报表不真实。另一种情况是,某些公司在当年利润出现亏损时,一次性计提大额的商誉减值从而导致公司利润出现更大的亏损,其目的是尽管当年利润为负值,但公司来年很容易转亏为盈,从而规避了上市公司被贴“ST ”的危险。另一方面,商誉的期末减值测试需要大量的主观判断,这样就造成了公允价值难以被公允计量,企业的盈余管理便存在一定的风险。此外,商誉的减值测试成本较高,难度大且要求专业技能强和职业素质高的会计工作者,更需要健全的会计法规和市场体制,但是目前实际情况是我国的市场经济体系尚不到位,在会计准则不完善和资产评估系统不成熟的背景之下,特别容易出现企业操纵利润的不良情况。

4. 商誉的后续减值披露不到位

会计信息披露的基本原则包括:及时性,真实性和充分性。我国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对商誉的账面价值和可回收金额的确定方法进行披露。现实情况是许多上市公司并没有对商誉的披露做到及时,真实和充分。首先,我国许多上市企业对商誉减值情况的披露总是报喜不报忧,针对企业有利的信息提前进行披露,而对于不利的信息却进行延迟披露甚至是隐瞒事实不进行披露。其次,我国许多上市公司的管理者为了吸引投资者的投资,故意粉饰了财务报告,对商誉进行了虚假披露,从而误导投资者的选择,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最后,我国许多上市公司对商誉进行披露时故意使用模糊术语或者只是简单孤立的提供了几个数字,

从而造成了商誉不充分的披露。这些都不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更不利于证券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对我国商誉会计现存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 商誉的购买日规定模糊

我国会计准则规定,购买日指的是两个公司发生合并时,买方彻底得到了卖方控制权的日子,即企业发生并购时控制权由被购买企业手中转到了购买企业手中的日期。控制权是否已经转移取决于以下五个条件,缺一不可,才可以确定。第一,企业并购合同已经按章程取得了股东会等公司权力机构的全体表决赞同。第二,按照有关规定,并购事项需要通过有关国家部门的审核批准。第三,购买方和被购买方必须完成了法定的财产权交接手续。第四,并购双方中的买方已经付清了一半以上的并购价款,而且在未来的一定期限内具有付清其余并购价款的实力。第五,买方已经取得了卖方的实际管理权,而且拥有了卖方企业的收益,并承担了卖方企业的风险。但是实践中企业会计工作者对控制的理解不一致或者是上述所列的五个条件尚未同时满足造成跨越的时间很长,导致了会计人员对购买日的确认存在较大差异,从而对企业合并当期的利润造成巨大影响。

(二)商誉的公允价值计量难度大

公允价值说的是在市场公平公开公正的环境下,买方和卖方在遵循平等的原则下所商量好的交易价格,或者是在公平的交易条件下买卖资产或者清偿债务而发生的交易价格。其中公平交易是指买卖双方在未来期间都可以保证持续经营,而且买卖双方坚持权利对等,等价有偿,公平公正,诚实信用的原则。在购买法下,需要对被购买方的资产和负债进行公允评估,其企业资产的公允价值减负债的公允价值所得出来的差额就是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我国的公允价值计量的准确性取决于资产的活跃市场的买卖情况,而且需要运用一定的现金流来计算相关信息。现阶段,我国欠缺活跃市场的交易情况信息,所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受到了质疑。此外, 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对公允价值的计量起着关键作用, 但是很多会计工作人员的表现尚达不到有关要求。所以我们应该从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方面入手, 解决这一问题。

(三)商誉的减值测试现存问题的成因分析

1. 商誉的减值测试实际操作复杂

我国的商誉会计起步晚,相关的商誉减值测试不完善,而且商誉的减值测试的过程十分复杂和繁琐,影响了商誉会计的发展。准则要求对商誉的减值测试要在资产组合或者资产组的基础上实施。但是现实情况是如果购买方取得名下拥有许多家子公司的被购买方时,对商誉所在的资产组合或者资产组的认定就会相当复杂和繁琐。应该将完整的商誉购买价归为一个资产组,或是划分为许多个资产组?这不仅需要公允价值,未来超额利润等信息,也需要会计工作人员拥有很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我国的会计准则并没有作出具体规定,这给实际会计操作带来很多困难。

2.商誉的资产评估市场混乱

目前我国商誉会计还在不断完善和发展过程中,资产评估市场也相对比较混乱,缺乏相应的机构认定制度,许多资产评估机构对商誉价值的评估常常胡乱报价,这严重影响了商誉会计的良性发展。我国现在的资产评估市场发展现状是:资本评估工作起步较迟与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等存在一定差距、资本市场发展不健全、评估工作者的专业性参差不齐和评估技术水平有限等,导致很难做出准确的资产组评估和精准确定其公允价值。相应地商誉的资产减值测试也不能准确计量。

(四)商誉的减值披露规定不明确

一方面,我国对于商誉减值披露的法律规定尚存在部分弹性空间。我国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在实施商誉的减值测试时,企业财务报表附注应该对该项资产组的商誉可回收金额的确定方法和账面价值进行详细披露,一般是在划分到某项资产组的账面价值在整个商誉账面价值总额的占比较大的情况下。因为此准则未对比例做出具体的范围规定,不具有强制性作用。这样就导致了企业对商誉减值披露的自主性大,可操作范围大,特别容易导致财务报表数据的失真。另一方面,企业商誉减值披露的信息包括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但是很多企业只是对财务信息做到了披露,却没有披露非财务信息。这显然没有全面的充分的反映出商誉的真实价值。

三、对我国商誉会计存在的问题应改进措施

(一) 完善商誉的购买日规定

商誉会计在实行初期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我国应根据现在商誉会计存在的问题,加强对商誉会计理论的研究,尽快完善商誉会计理论体系。商誉的初始确认会对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产生重大影响,为了避免商誉的价值受购买日不同的影响,企业应当按照会计上的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将购买日作为控制权转移的法定时点。企业发生实际合并时,购买双方还应该按照合并协议等做出进一步的判断。不断修订和完善商誉会计准则不仅是发展商誉会计的需要,而且是对现在企业会计工作中漏洞的修补和改正。所以,健全商誉的有关规定势在必行。

(二)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和职业能力

我国商誉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披露工作需要拥有专业能力强和职业素养高的复合型会计人才。一方面,会计工作者要熟练掌握基本的会计账务处理工作,另一方面,会计工作者还应该懂得经济法、审计和税务筹划等相关会计知识。会计工作者只有将各个学科的会计知识了然于心,触类旁通,才能更好的进行会计工作。我国还应该加强对会计工作者的职业素质教育,以此来提高会计工作者对商誉的全面准确认识。会计工作者应该本着谨慎认真的态度,对商誉进行正确合理的确认和计量,而且应向相关联企业获取真实准确的证据,并尽最大可能的审慎正确确认其对相关联企业的影响范围。只有会计工作者对商誉会计的确认和计量过程自始至终本着谨慎的专业态度和警惕性,这样才能增强商誉会计公允价值计量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三) 改进商誉的减值测量方法

1. 降低商誉的减值测试成本

为了准确计量商誉的价值和提高公允价值测评的质量,必须要采取措施减少商誉减值测试的成本。因为其实施过程较为繁琐,而且实际工作执行比较困难,为了减少其测试的成本,我国商誉会计应该对企业每年会计年末起码进行一次减值测试的强制标准,合理定为企业仅在商誉出现真正减值事实时才对其实施减值测试。这

样才可以减少商誉会计减值测试的工作量和减轻会计工作者的负担。未来我国商誉会计应该完善商誉减值测试的理论方法,并在市场上先进行示范性推广和实施,只有这样才能解决根本问题。

2. 规范商誉的资产评估体系

我国应该对资产评估市场进行规范,严格杜绝一些不专业和不道德的操作方式,用行政处罚甚至刑法去遏制一些评估机构的违法行为,相应地鼓励和奖励一些规范合理的评估机构。必要时需聘请专门的评估机构并采用现代专业化的估值手段对商誉公允价值进行专业评估。而且应该进一步健全和发展我国产权交易市场,只有这样才能提供客观、真实的商誉会计信息。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评估评价质量,更好的为社会市场经济发展服务。

(四) 完善商誉会计信息披露制度

1. 改善商誉的事务管理制度

我国应该完善商誉会计信息披露的事务管理制度。比如规定一些统一标准以便在估计与判断中运用,并且明确规定上市公司的商誉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以及确定披露标准等。从而最大程度上规避商誉会计报告的失真和会计的虚假现象,这样便可以提高商誉会计信息披露的准确性、规范性、全面性和真实性。也只有这样才可以规范会计工作人员对商誉的事务处理方法,培养其自律性和合规性,才能更好地服务企业。

2. 加强商誉的外部监管力度

我国应该加强对商誉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外部监管力度。因为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与合理性,一定程度上依靠外部的监管力度,例如证监会、律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和公众的监管。因此这些部门就应该加强协调和沟通,确定统一的会计检查和处罚的标准,最大化地实现信息的共享以便实现监管效果的最大化与监管成本的最小化。在实施商誉会计信息披露的过程中,不仅要在表内对其披露,也要在表外进行披露。既要满足财务报告使用者的最基本需要,也要满足商誉的权威性和可靠性。这样披露出的商誉的真正价值才可以满足未来企业的发展需要。

(五) 促进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接轨

现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已经到来,各国企业之间的经济活动也更加频繁。商誉的

会计处理关系着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可是世界各国因采用的商誉会计处理方式不同,就会造成一些国家在国际经济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而另一些国家则处于劣势。例如:我国规定企业应在每年会计年度期末对商誉的减值实施测试,而国际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可以在年度会计期间的任一时期来对商誉实施减值测试。我国会计准则还规定了不准转回已经计提商誉的减值准备,而国际会计准则谈到可以转回商誉的减值准备。这些不同的规定会导致企业对商誉的价值计量不同。随着我国国际对外经济贸易频繁,我国企业也都不得不面对国际市场经济竞争,所以为了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我国必须为此制定适合经济发展的商誉准则。而且我国现代市场经济逐步成长完善,商誉会计已经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茁壮成长。关注国际商誉会计的处理方式,完善并制定出符合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需要的商誉会计准则成为我国完善会计准则的关键内容。

综上所述,随着世界经济国际化的繁荣发展,我国商誉会计的完善和健全对我国企业的发展壮大具有重大的影响。一方面,完善商誉会计可以提供更准确全面的会计信息给企业内外部的信息使用者以便他们更好的了解企业。商誉是公司的特殊的资产,企业内部和外部信息使用者的投资决策都需要对商誉有明确的认识。另一方面,完善商誉会计有利于增强我国企业的国际知名度和竞争力。如今,企业的核心能力不仅是指企业高质量的产品,高效率的服务和先进的机器设备,企业的商誉也至关重要。最后,完善商誉会计可以使交易双方企业的资源达到最大化的有效配置。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在未来一定会制定出一套能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商誉会计体系。

参考文献

[1]张文雯、李平,购买法下合并商誉计量问题研究,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2:154-155.

[2]王超,上市公司对商誉计量,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财会月刊,2015,10:16-18.

[3]王志芹,合并商誉会计处理的国际比较探讨,财会研究,2015,1:30-32.

[4]王静,基于商誉本质的确认与计量思考,财会通讯,2015,25:90-93.

[5]陈昱彤、周赛,商誉会计现代角度认知及其会计处理方法分析,财政金融,2015,2:55-57.

[6]蒋芊如、张鸣,我国商誉会计面临的挑战及对策,财会月刊,2015,20:44-46.

[7]何煜辉,我国企业合并商誉会计计量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北京交通大学,2015,6.

[8]闫娜,商誉的计量及会计处理问题探讨,会计与金融,2014:56-57.

[9]郑茗予,商誉会计研究,中国经贸,2014,4:181.

[10]张朕、钟骏华,合并商誉会计处理的探讨,财税统计,2014:81-82.

[11]张梦楠,基于新会计准则的合并商誉问题探析,北方经贸,2014,9:141-142.

[12]袁亚萍,企业合并商誉会计处理初探,财税研究,2014,23:288.

[13]王宪、姜英华,商誉会计若干问题,金融财会,2013,3:125.

[14]徐文学、宋臣亮,我国商誉会计的现代分析与支持建议研究,财会经济,2013,11:105-106.

[15]张爱芝,浅谈企业合并中商誉的确认和计量,财会研究,2013:122-123.

[16]朱一妮,外购商誉的确认及其计量问题研究_基于差额观视角的分析,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2,2:25-29.

[17] Marco Giuliani 、Daniel Brännström,Defining goodwill: a practice perspective ,Journal of Financial Reporting and Accounting,2011.

河北经贸大学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申请表

姓名: 白云 专业: 会计学 所属学院: 会计学院 指导教师姓名: 百合 职 称: 讲师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论我国商誉会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选题背景

纵观2015年,2015年成为全球合并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年。阿里巴巴集团以45亿美元收购优酷土豆,戴尔以670亿美元收购易安信电脑系统(EMC ),水泥巨头拉法基与豪瑞合并等,全球的合并交易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展开着。相应地,在企业合并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商誉会计也成为了现在学术界和实务工作中的焦点。首先,探讨商誉会计可以帮助内外部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清楚地了解一个企业资产的真正价值。其次,探讨商誉会计有助于增强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最后,探讨商誉会计可以使企业充分实现各种资源的有效配置,使企业的外在形象和内在价值完美结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商誉是指能使企业中的人、财、物等因素在经济活动中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最佳状态”的客观存在。它是由良好的顾客声誉、成功的企业管理、高效率的经营模式、核心的技术水平以及天然的地理优势等因素产生。因其商誉本质上是一种不可确指的、无法辨认的无形资产。故而,商誉会计理论至今仍然没有形成一个被大家所普遍认可的、统一标准的理论体系。本文立足于合并浪潮的现实大环境,借鉴国内外商誉会计处理理论与实践,按照新会计准则要求,结合中国企业实际发展现状,通过对商誉的理解,寻求一种适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商誉的确认和计量的方式。

二、文献综述

张文雯、李平的《购买法下合并商誉计量问题研究》,刘芳的《关于合并商誉会计确认的几点思考》所指出企业合并已成为当代经济活动中十分常见的交易事项,在合并的总资产中,企业所采取的确认商誉的方法不同,对合并后企业最终产生的总资产也会有着不同影响,各有利弊。因此,合并商誉的计量所采用的方法是最具争议的会计问题之一。在王志芹的《合并商誉会计处理的国际比较探讨》,王静的《基于商誉本质的确认与计量思考》中所讲到与国外合并会计准则和

商誉准则不断得到完善相比,我国的相关规定相对比较模糊。在陈昱彤、周赛的《商誉会计现代角度认知及其会计处理方法分析》,因为目前会计准则及应用指南对其确认与计量缺乏系统的规范和解释,如何对其进行初始确认及减值测试还有值得探讨之处。按照新会计准则,对合并商誉进行合理确认与计量,应采取提高公允价值的潮评质量,增强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加强对商誉信息的监管力度等措施,以保证合并商誉处理质量和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的准确度。

三、论文框架

论我国商誉会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我国商誉会计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商誉会计的现状

(二)我国商誉会计存在的问题

1. 商誉的初始确认受购买日影响

2. 商誉的初始公允价值计量不准确

3. 商誉的后续减值计量存在操作漏洞

4. 商誉的后续减值披露不到位

(一)商誉的购买日规定模糊

二、对我国商誉会计现存问题的成因分析 (二)商誉的公允价值计量难度大 (三)商誉的减值测试现存问题的成因分析

1. 商誉的减值测试实际操作复杂

2. 商誉的资产评估市场混乱

(四)商誉的减值披露规定不明确 三、对我国商誉会计存在的问题应改进措施

(一)完善商誉的购买日规定

(三)改进商誉的减值测量方法

1. 降低商誉的减值测试成本

2. 规范商誉的资产评估体系 (二)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和职业能力

(四)完善商誉会计信息披露制度

1. 改善商誉的事务管理制度

2. 加强商誉的外部监管力度

(五)促进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接轨

四、参考文献

[1]张文雯、李平,购买法下合并商誉计量问题研究,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2:154-155.

[2]王超,上市公司对商誉计量,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财会月刊,2015,10:16-18.

[3]王志芹,合并商誉会计处理的国际比较探讨,财会研究,2015,1:30-32.

[4]王静,基于商誉本质的确认与计量思考,财会通讯,2015,25:90-93.

[5]陈昱彤、周赛,商誉会计现代角度认知及其会计处理方法分析,财政金融,2015,2:55-57.

[6]蒋芊如、张鸣,我国商誉会计面临的挑战及对策,财会月刊,2015,20:44-46.

[7]何煜辉,我国企业合并商誉会计计量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北京交通大学,2015,6.

[8]闫娜,商誉的计量及会计处理问题探讨,会计与金融,2014:56-57.

[9]郑茗予,商誉会计研究,中国经贸,2014,4:181.

[10]张朕、钟骏华,合并商誉会计处理的探讨,财税统计,2014:81-82.

[11]张梦楠,基于新会计准则的合并商誉问题探析,北方经贸,2014,9:141-142.

[12]袁亚萍,企业合并商誉会计处理初探,财税研究,2014,23:288.

[13]王宪、姜英华,商誉会计若干问题,金融财会,2013,3:125.

[14]徐文学、宋臣亮,我国商誉会计的现代分析与支持建议研究,财会经济,2013,11:105-106.

[15]张爱芝,浅谈企业合并中商誉的确认和计量,财会研究,2013:122-123.

[16]朱一妮,外购商誉的确认及其计量问题研究_基于差额观视角的分析,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2,2:25-29.

[17] Marco Giuliani 、Daniel Brännström,Defining goodwill: a practice perspective ,Journal of Financial Reporting and Accounting,2011.

教师指导意见记录

教师指导意见记录

注:此表由指导教师填写

河北经贸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评分表

注:1、A 、B 、C 、D 的权重分别是1、0.8、0.6、0。

2、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档。其标准分别为:优秀≥90,80≤良好<90,70≤中等<80,60≤及格<70,不及格<60。

17

河北经贸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答辩小组评分表

注:1.A 、B 、C 、D 的权重分别是1、0.8、0.6、0。

2. 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档。其标准分别为:

优秀≥90,80≤良好<90,70≤中等<80,60≤及格<70,不及格<60。

18


相关内容

  • 基于作业基础的成本预算改进研究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封面 ( 2016 届) 论文(设计)题目 作 者 学 院.专 业 班 级 指导教师(职称) 论 文 字 数 论文完成时间 大学教务处制 会计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200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会计毕业论 ...
  • 会计专业相关毕业论文题目表
    1. 基于公允价值会计的企业价值报告研究 2. 公允价值会计与企业财务报告改进 3. 企业财务报告相关问题及其改进(改进相关性.及时性等问题)研究 4. 企业财富变动及其信息披露研究 5. 企业价值报告框架研究 6. 企业价值信息披露体系( ...
  • 商誉会计相关问题浅析[1]
    会计论坛 商誉会计相关问题浅析 ■/杨枢荣 摘 要:文章立足于商誉问题的既有文献,在对商誉的 报表上的一项资产,首先必须满足资产的定义,即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源自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 (1)商誉的确不能单独带来现金 ...
  • 商誉会计处理的探讨
    [摘要]商誉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为企业带来超额利益却无法具体辨认的一种无形资源.商誉会计处理几种方法存在问题的探究. [关键词]商誉 商誉会计处理 一.商誉的确认 商誉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为企业带来超 ...
  • 合并商誉会计处理解析
    合并商誉会计处理解析 作者:宋 丽 来源:<财会通讯>2008年第12期 一.新会计准则中商誉会计处理的规定 <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对商誉的确认和计量作了新的规定.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合并成本大 ...
  • 浅谈我国财务报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行业竞争风险的加剧以及高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会计信息的期望与要求不断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问题正日益为社会所关注.根据决策有用理论,会计系统的基本目的就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符合质量特征要求的会计信息,而"财务报告的目的是提供经济决策中 ...
  • 国外对新会计准则的研究现状是怎样的
    世界上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实务分为五大模式,即美国会计模式.英国会计模式.德国会计模式.法国会计模式和社会主义会计模 式.这几种会计模式的区别主要在于:美国会计模式遵循公认会计原则,主要是保护投资人,尤其是保护潜在权益投资人的利益:英国会计模式 ...
  • 浅议无形资产涉税问题
    浅议无形资产涉税问题 Discussion on the issues of Taxation of intangible assets 摘 要 在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在许多企业的资产总额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是 维持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柱 ...
  • 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会计研究
    会计研究2000.9 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会计研究 周忠惠 罗世全 (普华永道国际会计师事务所 200021 ) [摘要].,并分析了我国资产减值会计滞后的原因.最后,.[关键词]资产减值 引言 ,我们似乎忘记了后进先出法与先进先出法之争,忘记 ...
  • 新旧会计准则无形资产的差异分析
    摘要:为了规范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财政部于2006年重新修订并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该准则充分体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对于完善我国企业会计核算体系,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加速中国经济向国际化发展具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