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世界 学习虚构教案 - 范文中心

想象世界 学习虚构教案

11/23

想象世界 学习虚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掌握想象的方式;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收集课文片段,体会想象作文的写法;

(2)课堂练笔:可提供文字或图片,让学生自由想象,交流。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2)关注社会、人生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1)什么是想象?如何想象?

(2)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设想]

学习虚构其实就是培养想象能力,我们在作文教学中经常强调要写真人真事,真情实感。但是我们不能否认,许多写得好的作文常常是虚构之作,只是这些作品编得圆熟而已,说明写作往往离不开虚构,更离不开想象。因此,本节的作文训练以训练学生的想象为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人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话,说出了奇思妙想在创作中的巨大作用。神思可以使文章摆脱肤浅平庸,化抽象为具体可感,增添生活的气息,熔铸人间真情。所以,审题立意时,首要的任务是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缺少了这个环节,或者想象和联想不够充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势必会受到影响。那么,我们怎样展开想象和联想呢?

二、讲授新知:

(一)借助实例感知想象:

1、在写作中,常听一些同学叹息:“这些事,我与经历过;这一主题,我也想过,为什么他写得这么精彩,而我不行呢。”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艺术想象力。

举《荷塘月色》中若干运用想象展开描绘的语句例: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学生讨论:本文如何想象?

师总结:这里,“羞涩”也好,“歌声”也好,都是主观想象之笔。既然是主观的,写作就会因人的感悟能力和表述能力而各不相同。通常,荷塘容易描写,而月光下的荷花荷叶则较难描绘;画家绘画,不怕画断山衔月,就怕画月色下的景物,因为月景朦胧,波光林影时刻在变化着,不容易在画面上表现出来。画画尚如此,要用语言文字表达画笔所不能表达的画物,自然更吃力。朱自清先生能把月光下寂静的荷塘写得如此富有生气,不是用宏伟的结构和华美的文字,只凭着新奇的想象,委婉细致地写出来,显得十分迷人。

2、再举一例,说明想象之特征。

想象可以大胆,可以虚构,可以是世界上从未存在或根本不可能存在的事物的形象,因而想象又具有虚构性的特点。不过,无论怎样虚构,想象都必须以客观现实作为基础和源泉。下面这篇文章正体现了想象的这个特点。

(二)总结想象类别与技巧(CAI课件):

想象,大致可分为三类:①再造想象(根据图片、语言文字或别人对某一事物的描述想象);②创造想象(以作者在生活中所积累起来的记忆表象为基础想象);③幻想想象(童话、寓言、科幻等)。

运用想象的一般技法有:①艺术虚构法。写童话、科幻作品、小说等;②梦幻仙游法。借助梦境、幻觉或者神仙境界的描写,表达某种愿望或情感;③移花接木法。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人或者事物拼凑起来;④添枝加叶法。通过添加一些传神的细节,使简单、抽象、粗糙、模糊的事物变得清晰、细腻、生动;⑤科学推断法。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借助想象,科学、合理地推测未知事件或者未知世界的情景。

联想一般有这样几种:①相关联想,如由桌子想到椅子,抓住了二者在空间上的关联;②相似联想,如由春蚕、蜡烛想到教师,抓住了二者在奉献精神上的相似性。③相反联想,如由忧患想到安乐,抓住了二者在实质上的相反;④类推联想,如由国民党的“送去主义”,想到尼采自诩太阳,再由尼采的发疯想到中国也不能一味送去。⑤因果联想。

(三)通过练习来掌握如何进行想象:

1、CAI展示下列材料,学生思考:

“︱”,可以看作是个数字,也可以把它看作是某个图形或其他事物。

请以“︱”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2、老师引导:

① 快速审题:

话题“︱”,是个十分抽象的题目,惟其如此,也给习作者留下了可以自由驰骋的十分广阔的想象和联想的空间。我们可以张开想象的翅膀展开想象和联想,——沿着“事物”这个方向展开想象和联想,可以是:脊梁骨、宝剑、银河、长江、长城、长征、大漠孤烟、直指苍穹的火箭、连接两岸的桥梁„„

——沿着“图形”这个方向展开想象和联想,可以是:交通警示标志、道路标线、起跑线、分界线(鸿沟)、直线、线段„„

——沿着“数字+事物”这个方向展开想象和联想,可以是:一只面包、一粒沙子、一块砖、一滴水、一棵树„„

„„„„

②快速立意:

(1)“︱”,是数字。一般可想象或联想到人生,甚至可以联系到具体某个人。

(2)“︱”,是事物。一般可想象或联想与该事物有关的人和事。

(3)“︱”,是图形。一般也是要想象或联想到与该图形有关的人和事。

③立意误区:

没有想象或联想,只做简单罗列,缺乏生动性或者深刻性。比如,“︱“,是个数字:”一“,是构筑整个数字领域的十个数字之一;”一”,是“第一”的意思;“一”,是“一方面”的意思;“一”,是“全

部”的意思;“一”,是“孤独”的意思。

④快速构思:

(1)选定文体;(2)谋篇布局。

⑤快速选材:

(1)从日常生活中寻找富有哲理的材料。如“︱”,是一个单位长度,无论测量事物的长度、高度、宽度都用得着它。如“︱”,好像是一条长长的跑道,无数个人都是沿着它奔跑等。

(2)从寓言、故事、传说中寻找典型材料。如“︱”,是秦始皇手中的长剑,假如当年他不是像史书记载的那样靠挥舞长剑来治国,何至于会有贾谊《过秦论》中的浩叹?如牛郎织女的传说,千百年来令多少人叹息;秦观的《鹊桥仙》,千百年来让多少人传唱等。

(3)从课内外寻找成语典故、俚俗谚语和名言警句。如“︱”是一条鸿沟,横亘在人们之间。同床异梦、同室操戈。泰戈尔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用冷漠的心去对待爱你的人,掘了一条无法逾越的沟渠。”如泰戈尔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未过于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等。

(4)从自然界、动植物等处寻找材料。如树苗只有挺直腰干才有可能成长为参天大树。如血管只有保持畅通才能有健康的生命等。

⑥快速拟题:

略。

3、学生展示例文,交流。

4、老师用CAI课件展示,并点评。

“︱”的断想

“︱”,使我想起生命的故事。生命如“︱”矗立着,生命由“︱”支撑着。

“︱”是鸟儿衔着的那一小段树枝。

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北方有一种鸟每到冬天总会向南迁徙,但它们得穿越大洋才能到达南方。它们不会带上粮食,它们只衔着那一段树枝,一段又细又短的树枝。它们在浩淼无边的大洋上飞呀,飞呀,飞累了,就把那树枝放在水面上,站立片刻,顺便啄食一点鱼虾,然后又踏上万里征程。就这样,飞着、停着、啄食着„„不久,它们大都能顺利到达向往的南方。

“︱”是和尚那伸直的手臂。

“蜀之鄙有二僧”,都要去南海。其一僧富有得很,还在努力积聚财物,“欲买舟而下”。而另一僧穷得只有“一瓶一钵”,也不去筹钱,就去了南海。结果,第二年穷和尚就从南海朝拜回来了,而那富和尚却依旧在筹钱尚未启程。人们感到很惊讶,问他凭什么到了南海,穷和尚伸直了手臂,说:凭这一瓶一钵。语气中充满了自豪。 “︱”是人类心灵之海上那矗立的灯塔。

一枚贝壳用了一生的时间,将侵入它体内的那使它痛苦不堪的无数的沙粒,转化成一粒粒圆润晶莹的的珍珠,雨后的彩虹绽放刹那间的美丽却要积聚无数的水汽,为此不惜上下翻腾。谁没有挫折和痛苦?我的眼睛透过贝壳那痛苦扭曲的身体和肌肉,透过彩虹上下翻腾的劳累和狼狈,似乎十分清楚地看见了它们心海上那高高矗立的灯

塔,就是那灯塔使那心海通体透亮。

每个人的心灵也是一片茫茫大海,为什么有的人事业壮丽人生辉煌而有的人则不然呢?答案在这个“︱”里:你的心灵之海上有那座高塔吗?人生有快乐,也会有痛苦。有的人能直面挫折,化解痛苦,而有的人却常常夸大挫折,放大痛苦,一蹶不振。为什么有那不一样的选择?答案还在这个“︱”里:你的心灵之海上的灯塔点燃了吗? 屈原屡遭贬逐,而始终握紧手中长剑,始终爱国爱君爱自身,痴心不改;而一旦郢都陷落,他便弃了宝剑,怀石投江,自沉汨罗,与清流为伴。变化为什么那么大呀?我似乎看见了照耀屈子大夫心灵之海上那灯塔的明灭;司马迁为李陵辩护惨遭宫刑,忽忽如狂痛不欲生,但是他忍辱偷生苟活了下来,牢牢地握紧手中的笔,《史记》一成,便辍笔隐身,在人间消失。我想,那矗立于青史的《史记》就是司马迁心灵之海上那一座灯塔吧?苏武出使匈奴,却被匈奴拘押,并被流放到北海,北海的风雪,北海的羊群,似在为他鸣不平,但是这位汉朝的使节顶风冒雪牧羊为业,苟延残喘。他手中时刻紧握着的节旄虽然已经没有一丁点汉朝使者节符的形貌,但是却是他心灵之海灯塔历经19年胡地风刀雪剑摧折而不灭的具体明证!

生命需要信念,信念需要“︱”起来。哪怕像鸟儿一样借助一段树枝也要把信念树立起来,这样,生命才会灿烂。

【点评】本文主要优点是:(1)联想比较丰富,想象也比较合理。由“︱”联想和想象到生命,由生命的“︱”联想和想象到信念对生命的意义,立意高远,主旨集中而紧凑。(2)结构层次清晰,又能层

层深入。先用“︱”,使我想起生命的故事。生命如“︱”矗立着,生命由“︱”支撑着,总领下文,然后分三层次展开,由表及里,表达作者对生活的认识。(3)语言整齐优美,描写含情有感染力。无论对“鸟儿”飞行的叙述,还是对和尚和屈原、司马迁、苏武的概括,都带有比较强烈的感情色彩,容易引起共鸣。

三、课堂小结:

写作中必须借助想象。首先,借助想象填补生活。作者的生活面总是有限的,可是写文章却要求作者的知识是无限的,这个矛盾的解决就要靠丰富的想象。即使写亲身经历的事实,也不能没有想象,因为写文章不是对生活的完全照搬,对素材的取舍,情节的组合,人物活动的细节安排等等,都要作艺术性的处理,其中就包含着合理的想象。其次,借助想象构制文章。文章的构制是个复杂的思想活动过程,即使素材很丰富,也不是简单的拼接,其中有主题的提炼、素材的加工等等问题;此外还要考虑采用什么形式去表达。这种创造性思维中就包括想象。第三,借助想象使文章增色添彩。优美的意境、精辟的议论、跌宕的情节以及连珠的妙语、奇巧的比喻等等,都要凭借想象的驰骋。

四、布置作业:

书面完成练习四。

[附板书设计]

想象世界 学习虚构

实 虚 想象

[课后反思]

离形 传神


相关内容

  • 高中语文教材简析
    高中语文教材简析(以人教版教材为例) 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介绍 ( 一 ) 指导思想 1. 在义务教育语文学习的基础上 , 进一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 发挥语文课在育人上的独特优势 , 使学生具有适应未来社会生活所必需的语文 ...
  • 中考作文专题教案
    中考作文专题教案 第一节 点击话题作文 所谓话题作文,指的是以提供一个有约束力话题的方式,限定写作范围.启发思考.激活想像的一种命题形式.话题作文的本质是鼓励创新,是让习作者在同一个谈话中心下,陈述各自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产生的观点,或联想 ...
  • 公开课[秋水]教案
    公开课<秋水>教案 (一) 导入语:(文学常识部分板书1) 开场白加上提问--影响中国最深远的两大思想派别是哪两家?代表人物分别是谁?各举出两个.(明确:儒家孔孟,道家老庄) 师补充:著名学者南怀瑾这样说:"儒家像粮食 ...
  • 本科学年小论文模板(2500字)
    学号 本科学年小论文 学 院 影视学院 专业名称 影视表演 年 级 20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4年7月15日 如何掌握表演中的信念感 摘 要: 学习表演的起步阶段对演员的创作生涯带来重大的作用.而新年的建立,是学习表演的第一课.是表 ...
  • [沙之书]教案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沙之书>教案 [知识目标] 掌握本篇小说中出现的重要字词 了解博尔赫斯及其创作 领会<沙之书>的内容与题旨,理解"虚构" 对于<沙之书>表达的重要性. [能力和方 ...
  • 桃花源记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2.掌握本文的重点字词,能读懂课文大意. 3.了解作者陶渊明.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根据课文注释读懂课文大意. [教学难点] 理解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一义多词.古今异义.省略成分等复杂 ...
  • 如何写教学反思和案例
    如何写教学反思和教学案例 天城中学 如何写好教学反思.教学叙事和教学案例论文 一.教学叙事 关于优秀教学叙事论文的撰写:教学叙事就是讲一个教育.教学的故事,再加一些在叙述具体事件时自己的看法和反思,即评析.由于它叙述的是教师自己身边真实的教 ...
  • [人类简史]
    或许每个人都曾想过,我们的祖宗是什么模样?我们来自何方,又去往何处?在尤瓦尔・赫拉利的新书<人类简史>中你或许能够找到答案. 这本书与你以往所知悉的历史书大相径庭,超宏观的视角,异想天开的脑洞,生动有趣的语言,让你拿起就很难放下 ...
  •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试题
    2.分析<在酒楼上>中吕纬甫."我"的形象 答:吕纬甫:作为曾今热爱于辛亥革命所代表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新生活理想及人生追求.但随着革命的失败,社会陈腐,在看不到社会的出路和人生的价值而倍感无望, 因此颓唐消 ...
  • 天上的街市导学案
    <天上的街市>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通过诵读,体会语言的节奏感与和谐美. 2. 了解诗歌的联想和想象,并学会运用. 3.体会诗人对自由.幸福的生活的向往. 学习重点: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和想象能力. 学习难点:想象和联想的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