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知识点归纳 - 范文中心

心理学知识点归纳

08/07

心理学知识点归纳

1. 心理学是研究人性的科学、物理、化学等自然学科研究物性。

2. 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特点。(学科性质)

3. 科学心理学的产生:冯特(心理学之父)。

4. 心理学诞生标志:莱比锡心理实验室。

5. 心理学研究中的七大流派:

①. 构造主义心理学派 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 观点:研究对象是意识的结构和内容。

②. 机能主义心理学派 代表人物:詹姆斯。 观点:强调意识的作用和功能。(传统流派)

③. 行为主义心理学派 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 观点:主张研究行为和用实验方法。

④. 格式塔心理学派 代表人物:魏特墨、考夫卡。 观点: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

⑤. 精神分析学派 代表人物:弗洛伊德。 观点:人的行为源于欲望与动机;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人的行为。

⑥. 人本主义心理学派 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 观点:人性本善。

⑦. 认知心理学派 重点:对信息加工历程的研究。

6. 心理学是通过研究行为,揭示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7. 从人的心理的动态——稳态的维度看,心理现象可分为:心理过程(动态的)、心理特征(稳态的)、心理状态(暂时性的)。

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言语) ,情绪情感过程(喜怒哀惧) ,意志过程。

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兴趣, 信念, 动机, 世界观, 需要),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 气质, 性格) 。

心理状态包括:注意,激情,灵感。

8. 认知,情感,意志,简称知、情、意,三者紧密联系,相互作用。

①认知是情绪、情感和意志的基础;②. 情绪、情感和意志影响认知活动;③. 情绪、情感和意志相互作用。

9. 心理过程,心理特征和心理状态密切联系。 首先,心理过程是心理特征和心理状态的基础;其次,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影响制约心理过程;最后,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密切联系。

如果某类心理状态经常反复出现并且持续时间愈来愈长,就转化为心理特征。

10. 意识即心理,意识是人类独有的。意识是我们现实觉知到的心理现象。

无意识是人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我调节和控制的现象。前意

识、潜意识。

11. 对人影响较大的四种生物节律:①. 年节律;②. 月节律28天(月亮的圆缺);③日节律(24小时节律);④90分钟节律。

12. 睡眠状态是一种心理现象,有两种状态即快速眼动睡眠和非眼动睡眠相互转换。

13. 唯物主义心理观: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反映,是社会化的结果(心理的实质)。

14. 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神经系统及构造

神经系统分为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

15. 左脑:意识功能,通过语言和逻辑表达内心世界。 右脑:潜意识功能,通过情感和形象表达内心世界。

16.神经系统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分为无条件反射(遗传的,生来就有的,保证机体适应固定环境)和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有机体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通过无关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在时间上多次结合产生的。

17. 条件反射的两种信号系统 第一信号系统:以直接作用于各种感觉器官的具体信号刺激(光线,铃声)而建立起的条件反射系统。(动物与人共有)

第二信号系统:与语词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建立起的条件反射系统。(人类独有)

18. 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案例:狼孩.

19. 自我意识不是生来就有的,是个体社会化发展的结果。

20. 注意——一切心理活动的门户。 概念: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21. 注意的功能:选择,维持,调节。是一种心理状态。

22. 注意的种类:①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不受意志控制的。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做意志努力的注意。 ②有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做意志努力的注意。 ③有意后注意:有预定目的,不需要做意志努力的注意。

23. 无意注意的规律(条件):刺激物的特点、个体的主观状态。

有意注意(随意注意)规律(条件):①明确目的任务;②组织有关活动;

③激发、培养间接兴趣;④用意志排除各种干扰。

引起无意注意的主观因素之一是对事物的直接兴趣;制约有意注意的是间

接兴趣,即对活动目的和结果感兴趣,活动本身并不直接吸引人。

24. 有意后注意规律(条件):①对活动浓厚的兴趣;②活动的自动化。

25. 注意的品质(特征):广度、稳定性、分配、转移。

注意的起伏(动摇):当人专注于某一现象时,视、听感觉器官会产生周期性的加强和减弱的变化。

26. 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联系:①都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反映;②属于感性认识,反映的是事物的外部特征和外部联系;③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深入和发展。

27. 感受性:对刺激的感觉能力。 通过实践、训练可以提高感受性。

28. 感觉的分类: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皮肤感觉)。 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和内脏觉) 。

29. 感觉适应: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后像: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后,感觉并不立即消失,还能保持一个短暂的时间。

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感觉对比: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分为同时对比和先后对比(继时对比)。

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联觉: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

30. 知觉的基本特性:①整体性原则(格式塔原则)——接近律、相似率、连续律、封闭律。②选择性原则:人们能迅速从背景中选择出知觉对象,知觉的对

象与背景相互依存,互相转化。③理解性原则:在知觉事物时,人总是根据以往经验赋予事物一定的意义。④恒常性原则: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知觉映像保持相对不变。包括颜色恒常性、大小恒常性、声音恒常性、形状恒常性。

31. 记忆: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包括识记、保持和再现(回忆和再认)三个基本过程。

32. 记忆的信息加工:信息——感觉记忆【注意】——短时记忆【复述】——长时记忆【提取】返回短时记忆。

33. 短时记忆的容量是7±2个组块。白鼠跳台实验证明短时记忆的存在。

34. 识记分类:分为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 无意识记:①无目的和要求;②无意志努力;③无记忆方法;④自发性和片面性。 有意识记:①有目的和要求;②有意志努力;③有记忆方法;④自控性和创造性。

35. 青少年记忆发展特点:①从识记的目的性来看,记忆的自觉性增强,有意记忆占主导地位;②从识记的方法来看,记忆的理解性增强,意义识记占主导地位;③从识记的内容来看,语词识记迅速发展,抽象记忆占主导地位。

36. 遗忘: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和再认或者错误的回忆和再认。

原因:衰退说、干扰说、提取失败说和压抑说。 最明显的证据是倒摄抑制和前摄抑制。

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

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 有效控制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的影响。

复习内容的安排:①不同性质材料穿插复习;②同一种材料的中间部分多复习几遍,或分成部分,增加开头和结尾的数量。 复习时间安排:早晚自习。

37. 思维: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特性:概括性和间接性。

38. 创造性思维——个人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发现新问题,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的思维。 ①流畅性:多;②灵活性:活;③独创性:新。

39. 创造性思维影响因素(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

㈠. 问题情境的影响(包括事物的空间排列、刺激模式与个人的知识结构、无关刺激的干扰); ㈡. 动机的影响:动机强度与问题解决效率成“倒U 型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问题解决效率最高; ㈢. 思维定势的影响(进行逆向思维); ㈣. 功能固着的影响(进行功能变通); ㈤解决问题策略的影响(算法和启发法) 常用的启发法:试误法、手段——目的分析、反推法、爬山法。 ㈥知识经验的影响; ㈦人格的影响。

40.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①. 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②. 运用发展创造性思维策略(头脑风暴法、自由联想法),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③. 改变传统的评定学习成绩的观念,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

④.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能力;

⑤. 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创造性活动.

41. 想象:人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过程:综合(粘合);拟人化;夸张;典型化。

42. 情绪情感:个体对客观事物与个体需要间关系的体验过程。

情绪情感与认知的关系 项目

类别区别联系

1. 认识活动是产

生情绪情感的前

提和基础。通过形象或概念反映客观事物认知及其属性、本质和规律。

过程

情绪

情感

过程其发生、改变具有随意性其发生、改变具有随意性。通过体验来反映客观事物与人通过体验来反映客观事物与2. 情绪情感对认的需要的关系,不反映事物的需要的关系,不反映事物及识活动有积极或其属性、本质和规律。其属性、本质和规律。其发生、改变具有不随意性其发生、改变具有不随意性。消极双向作用。

43. 情绪的类型:基本情绪(喜怒哀惧);情绪表现形式:依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性和紧张度可以把情绪状态划分为心境(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激情(强

烈的、短暂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和应激(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下所产生的情绪状态)。

44. 情绪调节:①转移注意力;②情境调节;③认知调节;④行为调节;⑤合理宣泄;

45. 心理冲突从形式上分为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双(多重)趋避冲突。

46. 归因理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是人们解释成功或失败知觉到的主要原因。要强调内部、不稳定和可控制的因素,即努力。

47. 人格结构包括人格动机系统、心理特征系统、自我调控系统。

48. 气质:个体生来就有的心理活动的反应特征。 心理活动的反应特征:①心理过程的强度;②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③心理活动的指向性。

49. 气质不决定一个人成就的大小,不决定一个人智力的高低,会影响工作的效率和性格特征形成的难易,会影响对环境的适应和健康。

50. 性格: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性格和气质区别:起源不同、可塑性不同、范围不同、优劣不同。

联系:气质对性格形成的影响——气质能影响个人性格的形成,气质会给性格染上个人的色彩,气质会影响性格形成或转变的速度。 性格对气质的影响——性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气质,使服从于生活实践的要求。神经类型

(气质类型)

兴奋型

(胆汁质)

活泼型

(多血质)

安静型

(粘液质)

抑制型

(抑郁质)强度平衡性灵活性强强强弱不平衡平衡平衡灵活行为特点攻击性强,易兴奋,不易约束,不可抑制活泼好动,反应灵活,好交际安静、坚定、迟不灵活缓、有节制、不好交际胆小畏缩,消极

防御、反应强

51. 能力:人们顺利完成某种活动必需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能力与知识的关系:能力与知识密切联系,相互促进。

①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②能力是个体固定下来的概括化的内容,是一种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③能力不是活动本身,而是获取知识过程中心理活动的概括化。 知识与能力的关系表现在发展速度的差异方面。

52. 需要:由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缺失或不足所引起一种内部的紧张状态,是个人活动积极性源泉。

特征:①对象性;②动力性(需要是个人活动的积极性源泉)。需要的发展性包括横向(种类)、纵向(水平)、手段。 需要的动力发展性是需要的根本特点。

53.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及其评价

由低到高分别是:①生理需要;②安全需要;③归属与爱的需要;④尊重需要;⑤自我实现的需要。 低层次的需要基本得到满足,才能产生较高层次的需要。

评价:积极意义——①注重社会正常人的需要,具有普遍性;②严格组织的层次系统,客观,准确地指示了人类需要产生的客观规律。

局限性:①强调个人需要,个人的自我实现,没有提到社会实现对个人需要的制约作用;②强调从低到高发展,但没有充分认识高级需要到低级需要的调节作用。即使某些特定背景下,也能产生高层次需要。

54. 动机:推动人进行活动,并使活动朝着某种目标的内部动力。

内驱力 牵引力

需要与动机的关系:需要(激活作用)→→→→动机→→→→目标(诱发作用) 动因 诱因

需要是动机形成的基础;诱因是动机形成的外部条件。

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呈“倒U 型函数关系”,中等强度的学习动机学习效率最高。

56. 学生学习动机的发展与激发

• 1、学生学习动机的发展趋势(特点)P201

• (1)学习动机的自主性水平不断提高,内部动机逐渐占优势。

• (2)学习动机不断与长期目标结合,远景性动机逐渐占优势。

• (3)学习动机不断向健康发展,合理动机逐渐成为主流。

• (4)学习动机不断与社会要求相联系,社会性学习动机不断丰富和增强

2、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1) 创设问题(疑难)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充分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3)适当开展竞赛

(4)正确使用表扬与批评

(5)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相关内容

  • 主管护师内科护理学基础必备30个考点归纳
    新东方在线医学 主管护师内科护理学基础必备30个考点归纳 主管护师考试为初级职称考试,该考试较护士考试难度更大一些.但是护理学知识点是相通的,大家在备考主管护师考试时,一定要记住:夯实基础知识,是备考的关键因素哦.以下是新东方在线医学教研组 ...
  • 初中英语中考复习备考策略
    初中英语中考复习备考策略 长清五中英语组 把握好中考英语试题的特点,就能有效地组织好中考复习.中考复习是中考前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环,其方法很多,且各有各的特点,如果采用得当,时间把握的好,且落实到位,将会事半功倍,如果不当,那将会事倍功半,劳 ...
  • 有效思维与成功
    有效思维与成功 山西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主任胡中海 摘要:思维前人所做研究成果颇丰,多集中思维的误区,思维的心理学机制的研究.关于成功,也有许多的论述.本文意图从有效思维的角度来探讨关于成功的问题. 关键词:思维成功有效 问题提出 成功是什么? ...
  • "拓展型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4.2 "拓展型课程"教学模式 拓展型课程是上海中小学新课程方案以功能性立意而建立的课程结构中的一类课程.这类课程主要是着眼于学生素质发展的不同需要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多元特征而设置,并根据内容在相对意义上偏向知识类或偏向实 ...
  • 客户服务基础第1章教案
    ----------------------- Page 1----------------------- [课题]认识客户服务 [教学目标] 理解服务和客户服务含义,认识和理解客户服务:区分客户服务的分类:了解并掌握客户服务职 业定位.能 ...
  • 对初三学生做考前心理辅导讲座
    对初三学生做考前心理辅导讲座 为加强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使初三学生能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参加中考,日前,针对初三学生目前的学习和心理现状,渌洋中学由心理健康教师担任辅导教师,从考前焦虑心理.考试怯场心理.考后心理等方面,对全体初三学生做了一次考前 ...
  • 人教版新课程高中化学选修弱电解质的电离
    人教版新课程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三章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说课稿 郭俊辉 (通钢一中,吉林通化 一.解读课程标准,分析教材地位 本章内容理论性强,知识点之间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理论与实际.知识与技能并举 ...
  • 高中生物教学案例反思
    高中生物教学案例反思 ----<激素调节与快乐加减法>教学案例与反思 刘春艳 [摘要]:新课程要求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走向研究者.反思者.高中生物新课程的设计和注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根据生物学科的特殊性,本案例大胆尝试了心 ...
  • 数学试卷讲评的重要性
    数学试卷讲评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它是反馈教.检查学的有效手段.笔者认为,主要是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联系和反馈来实现.而考试后的试卷讲评,正是这种联系和反馈的重要而且可靠的手段之一. 试卷讲评是指学生在完成考试之后,教师对试卷进行解 ...
  • 高中数学新课标课程改革
    1.从若干方面论述教师知识结构对于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适应性问题. 新课标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数学教师应更新知识结构,以适应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一.教师一定要认真研读新课标,加强对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学习.二.新课程增加了许多反映社会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