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 范文中心

新苏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05/19

第三单元 《鼓儿响咚咚》

总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唱《小鼓响咚咚》,2、认一认:鼓,3、 音乐游戏:我是小鼓手 4、为《小鼓响咚咚》伴奏

教学目标:

1、了解鼓是我国古老的名族打击乐器,愿意参与演奏和编创活动。

2、能够整齐的演唱地演唱歌曲《小鼓响咚咚》,用歌声表达歌曲的情绪。学习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过程:

一、认一认:鼓

教师向学生介绍要认识的新朋友——鼓,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感受鼓的构造;让学生敲一敲,听一听,感受鼓的音色;让学生学一学、摸一摸,像小鼓一样发出好听的“咚咚”声。

二、学唱《小鼓响咚咚》

师:小鼓正在和我们打招呼呢,你们听!(教师敲击节奏) 师:小鼓说了什么话(学生自由模仿)?哦,小鼓说了: 咚咚 咚 咚|咚咚 咚 -||让我们一起来模仿一下小鼓的声音。

在学生学会这个节奏之后,可以带领学生按节奏读歌词,教师用小鼓敲击该节奏为学生伴奏。

在学唱第一段歌词时,要引导学生用较强、明亮而有弹性的声音表现小鼓的神气。第二段歌词则用较慢的速度、较弱的音量、较柔的音色表现对“妹妹”的关心。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用响板、手串铃、碰铃和小鼓等四种乐器设计了不同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三、音乐游戏:我是小鼓手

很少有学校能为每一位同学都准备一只鼓。老师可以积极开动脑筋,利用身边可以发声的物体,让学生演奏,体验敲鼓的快乐。

教师敲击一强一弱两种鼓声,让学生比较不同。告诉学生在音乐中,我们用强弱来表现声音的大小。老师引导学生用图谱或

文字的大小来表现。然后引导学生读一读自己设计的图谱,并学会看着图谱来演奏。

在学生演奏熟练后,可以改变节奏或者换一种乐器进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打击乐合奏《老虎磨牙》(片段),情景表演:虎大王来了 教学目标:

1、学习鼓的敲击方法,尝试敲击出强弱、长短、音色、节奏不同的声音,表现不同的情境。

2、能集中注意力聆听打击乐合奏《老虎合奏》,感受鼓的变化,在老师的启示下想象老虎磨牙的场景。

教学过程:

一、打击乐合奏《老虎磨牙》(片段)

《老虎磨牙》是一部纯打击乐作品,首先可以让学生看一看实物或者图片,认一认这些乐器,听一听这些乐器发出的声音,告诉学生我们要欣赏的曲子就是用这些乐器以其节奏、力度、速度、音色的变化而完成的。大鼓和大擦是领奏乐器。

首先,鼓励学生探索乐器不同的敲击方法(不同的敲击方法会产生不同的音响效果),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音乐形象选择节奏和敲击方法,如小兔跳、马儿跑、大象走路等。从简单的设计入手,让学生尝试编创的快乐,诱发其兴趣。接着,进一步加大难度,思考:如何表现老虎的形象?你会从哪几方面表现呢?通过学生自己的体验和创造更易于理解作品。

该乐曲较长,教师可以截取片段让学生分段欣赏,引导分析: 片段1:引子——寂静的山林(鼓和双响筒)

片段2:老虎的吼声(鼓的轮奏、钹的磨动)

片段3:老虎的脚步声(松弛地敲鼓,从鼓边到鼓中央) 片段4:老虎追赶猎物(音乐变急促,追赶似的)

片段5:老虎磨牙(刮鼓边)

通过欣赏音乐片段,听辨乐器和敲击方法,画出图形谱,分析了解音乐家事如何用节奏、乐器音色、演奏方法来表现音乐的。并根据图形谱,随音乐做出相应的演奏乐器动作。

最后,完整地欣赏,用学生“给乐曲取小标题”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想象。

二、情景表演:虎大王来了

情景表演“虎大王来了”是结合《老虎磨牙》的欣赏进行的,安排在欣赏之后。

片段1、“森林里,虎大王正在悠闲地散步”可以轻松地敲击鼓面来表现。

片段2:“虎大王饿了,它开始在石头上磨牙。”用鼓槌急促地刮鼓边表示。

3:“虎大王发现猎物,它慢悠悠地走过去。”敲击鼓面的声音要与片段1有所区别,不能太轻松,要稍微“紧”一些、短促一些。 片段4:“虎大王加快了速度,猛地一扑……”敲击的力度要由弱变强,速度也要由慢变快,最后要用一声最强音“啪”表现虎大王捉到了猎物。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声音游戏,教师可做“旁白”,引导学生用鼓来表现“虎大王来了”的情景,在学生能较好完成演奏的基础上,可适当增加一些其他的打击乐或一些音效,增加音乐的表现力。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大鼓和小鼓》,2、成长的足迹:情景表演、模唱歌谱 教学目标:

能够整齐的演唱地演唱歌曲《大鼓和小鼓》,用歌声表达歌曲的情绪。学习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过程:

一、学唱《大鼓和小鼓》

通过故事引导学生学做“应声阿哥”,和老师一起对着大山做回声游戏。老师:“喂——你在哪里?——”学生做“回声”来回答。比较声音的强弱,强的用F 表示,弱的用P 来表示。

接着,出示两个正在哭泣的f 、p 记号,引起学生关注。

师:咦?你们两个小家伙怎么了?噢!原来它们迷路了,不认识自己的家了。小朋友,你能帮帮它们吗?

老师范唱歌曲,引导学生听音乐辨强弱,将强弱记号送回家,即将强弱记号写在谱例上。

用听唱法学唱。

在歌曲学会后,出示大、小军鼓,让学生用“嗵 嗵”和“咚咚 咚”处为歌曲伴奏。

大军鼓:X X 小军鼓:XX X

最后,学生一起演奏,师生评价,选出最优秀的带领同学一起表现。

二、成长的足迹:

活动一是情景表演“来了”的提升练习。安排在情景表演之后。 片段1:“森林里,虎大王正在悠闲地散步”和片段2: “虎大王磨牙”用了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的节奏,敲击的时候要注意表现出二拍子的韵律。

片段3:“虎大王扑食”,建议用这样的节奏“xx xx xx xx …… x ”。前面的八分音符节奏可以表现虎大王在奔跑,最后一个四分音符表现虎大王扑食成功。

活动二是要求学生跟着老师模唱《大鼓和小鼓》的旋律。《大鼓和小鼓》的旋律巧妙地安排在大小军鼓的上面,既表现出引音的高低,又将节奏形象直观地表现出来,一定会受到学生的喜欢。


相关内容

  • 七年级音乐下册第二单元野蜂飞舞教案2
    野蜂飞舞 1教学目标 1. 能够用多种形式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音乐,探索音乐要素在刻画.表现动物形象中的重要作用与关系. 2. 发展音乐听觉与欣赏能力,提高音乐创造水平,能够运用音乐表现要素来简单描绘动物的某一形态特征. 3. 通过对乐曲的欣 ...
  • 初中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语文
    初中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 本册综合 · 单元综合 · 月考复习 · 期末复习 · 期中复习 · 七律·长征 · 长征组歌两首 · 老山界 · <草> · <长征>节选 · 枣核 · 最后一课 · 始终眷恋着祖国 ...
  • 20**年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 爱满人间 教学内容: 1.唱歌<感恩的心><爱的人间> 2.欣赏歌曲<爱星满天><欢乐颂>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学习本单元的意义,歌颂爱心,培育爱心. 2. ...
  • 20XX年人教版部编本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详细
    5 小公鸡和小鸭子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课是一篇童话,课文饶有趣味地讲了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不同习性,以及他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美德.这篇童话语言简明易懂,学生借助图画读几遍就能了解大致内容,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走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中,尊重学 ...
  • 二年级数学下册我锻炼我健康教案青岛版
    我锻炼我健康 --统 计 一.教学目标: 1.以在教师引领下的数学活动为基础,指导与帮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体验数学活动带来的学习与生活快乐. 2.在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统计活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渗透"统 ...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作文指导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作文指导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写人的习作方法. 2.学会写作文提纲. 二.教学时间:一课时 三.教学重点:学习写人的一般方法,指导写好写作提纲. 四.教学难点:1.如何指导选择好材料:2.怎样指导列好提纲. 五 ...
  • 声乐基础1教案
    声乐基础Ⅰ教案 音 乐 舞 蹈 系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课程性质:必修课 学 时:15 学时 学 分:1 学分 课程编号:0508307b2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1 一.教学目标 本课程通过课堂训练和课后实践, 使学生掌握声乐基础理论知识 ...
  • 四年级音乐下册 美丽的太阳花教案 苏教版
    最新版 美丽的太阳花 教学目的: 1. 指导学生用愉快的情绪.连贯流畅的咬字吐字.富有表情与和谐的二部合唱,来表达歌曲所描绘的真善美意境. 2. 用简单的动作配合演唱,烘托歌曲情绪,增强节奏感,提高动作的协调性. 3. 欣赏"花儿 ...
  •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教学目标: 1.能积极.主动参与音乐学习活动.在音乐中感受春天的美好. 2.喜欢聆听乐曲<郊外去>.<野蜂飞舞>.在听赏中能感受乐曲的基本情绪.感受音乐的快慢.强弱对比.并能用跑.跳.蜜蜂飞舞等动作来表现音乐的变化. ...
  • 五年级语文下册月光曲1教案鲁教版
    月光曲 教学目标 :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幽静.入场券.蜡烛.纯熟.琴键.微波粼粼.霎 时.一缕.汹涌.记录.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3.抓住贝多芬的言行举动及感情变化,体会<月光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