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话镇江]解说词 - 范文中心

[诗话镇江]解说词

06/03

   电视系列片《诗话镇江》在央视10套《探索・发现》栏目播出后,在镇江市民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应广大读者要求,本刊分两期全文刊登该片解说词,以飨读者。   第一集《千古兴亡多少事》    以国事兴亡为背景,讲述镇江城市兴衰的历史命运,凸显一座江南小城的英雄气节。    1850年的香港,这一天,英国驻港总督文咸爵士沉思良久,终于提笔给英女王维多利亚写了一封信,把他长久以来无数次苦思冥想的结果,郑重地写在了信纸上。    信中写道:扬子江上的这座城市,每年开春都有大量的船舶将粮食和大量物品运到北京……因此我们只要派上一支小小的舰队,占领这座城市,远比占领中国边疆和沿海的若干城市更有价值。    英国人关注的这座城市,正是长江岸边的镇江。    镇江市位于长江三角洲,面积4838平方公里,人口约300万。即使是今天,也仅仅是江苏省一个普通的地级城市。    当年船坚炮利的英国人,为什么处心积虑要占领镇江呢?给女王写信的驻港总督文咸并不知道,他对镇江重要性的判断和中国历史上很多帝王将相不谋而合。    1954年的一天,镇江丹徒县一个普通农民的儿子聂金海,和往常一样跟母亲一起到田里翻地,突然,他的铁锄下发出了异样的声响。    聂金海小心翼翼地挖开泥土,果然是一个沉重的金属容器,但是,容器中并没有财宝。他继续向周围挖掘,连续又挖出很多这样的东西。    在镇江博物馆,我们看到了当年出土的青铜器,经过修复和整理,远古时期的光辉呈现在人们面前。    这件青铜器名为“宜侯�簋”,它的底部刻有一百二十余字的铭文,正是这些铭文为人们揭开了这批青铜器身世的秘密。    当年,著名考古学家郭沫若和唐兰等人将这段铭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大意是,四月丁未这一天,周王察看了地图,向南方进行了占卜,对虞侯�说,我派你到宜地去当诸侯,赏赐土地、山川、人口和武器若干。为了感谢王的恩赐,�特意铸造了这只宝器,以为纪念。    簋是商周时期仅次于鼎的一种礼器。在西周礼制中,这样的重器,只有诸侯才能够拥有。那么,得到分封的这位宜侯,他的封地“宜”又位于何处呢?    唐兰先生研究认定,宜便是今天的镇江丹徒一带,这里是西周时期先吴的政治中心。这是镇江文字记载中最早建立的城市名称,距今三千年。    西周的王室在陕西,在遥远的古代,周人如何来到吴地,陕西人为何到长江下游去当诸侯呢?    在距离镇江不远的无锡,我们找到了答案。这座庙堂的主人叫泰伯。据《史记》记载,泰伯是商朝末年周古公�父的长子。为提高周氏族的政治地位,周古公在王位继承问题上煞费苦心,欲将王位传给三子季历,季历的两位哥哥泰伯、仲雍得知父亲心意后,为让贤远走他乡,来到江南荆蛮之地,开辟疆土,自号“句吴”。句吴也就是后来的吴国。而宜侯�簋的主人就是句吴国的第四代国君周章。他的先祖正是最早奔吴的泰伯与仲雍。    来自北方先进文化的所有者,把农业技术和中原礼乐带到这山清水秀的荆蛮之地,这是历史记载中第一次北人南迁。此后,镇江融入了中国的千古兴亡,并且,上演了一幕幕精彩的大戏。    1991年夏天,镇江考古所的刘建国在城区组织考古工作,很多天毫无进展的挖掘让人昏昏欲睡。然而,这个下午,就要鸣金收兵的时候,他们发现了异常。他们发现了夯筑得非常工整的夯土块。    据志书记载,这种夯土为城的建筑方式,多在六朝以前采用,这说明他们发现的很可能是一个距今至少1800年的重要遗址。    刘建国心中充满期待,镇江在三国时期是东吴的政治中心,这座城池是否就是传说中孙权建筑的铁瓮城呢?    史料记载,公元208年,铁瓮城修建完毕,孙权把治所从苏州迁到丹徒,自此,这片土地有了新的名字,京口。    京,在甲骨文中,像筑起的高丘形,上为耸起的尖端。本义为人工筑起的高丘。因此,还有将堆土筑台称为“筑京”一说。而镇江城恰恰正是一个临江高地,北固山、金山、焦山、南山等形成了一片天然山岭台地,加上北边的长江天堑,可谓用兵良地。    但是,刘建国他们挖到的是否就是铁瓮城呢?    志书记载,铁瓮城的城墙是在夯土的外部以青砖加固,能否找到青砖是考古成败的关键。考古队员们扩大了勘探的范围,终于,他们挖到了最重要的证据:青色的砖。    考古发现证明,铁瓮城的修筑借助了土山,在土山的侧面,加做两三米宽的夯土,最外层是墙砖,刘建国他们挖到的生土,就是城墙所依附的山体。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整个铁瓮城就建筑在一座山上,借山为基,筑土为墙,外包青砖,整座城池就像巨大而坚固的铁瓮一样稳如泰山。    如今,铁瓮城已经隐藏在一片民居中,1800年的时间,铁瓮城的城墙上,一层层泥土和瓦砾掩埋了一代又一代的繁华与沧桑,曾经的金戈铁马和歌舞升平被今天的平常生活所取代。    如此平静的一个小城,当年孙权为何将治所迁到这里?又为什么建立起一座固若金汤的城池呢?    当时,孙权年仅26岁,刚刚从哥哥孙策手中接管江东不久,根基未稳。年过半百的曹操凭借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势,已经基本控制了北方地区,江东就是他的下一个目标。号称80万曹军压境,铁瓮城和3万人马能保住自己的家园吗?    公元209年,一场龙凤呈祥的大戏在京口北固山上演了。这是孙权精心策划的一场婚姻,为了与刘备联盟,孙权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他把自己年轻的妹妹嫁给了一位五十多岁的老人,至此孙刘正式达成联盟,一致抗曹。由此引发了一场名垂千古的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格局,孙权于公元229年称帝,统治江东五十余年。    年轻的孙权终于扭转了历史,也赢得了历史。他的对手曹操也都不由得发出“生子当如孙仲谋”的赞叹。而镇江这座城市也从铁瓮城开始,成为一个政治、经济与文化的枢纽。每一个南来北往的匆匆过客,都会为在这座城市发生的一幕幕往事所动容。    公元1204年,铁瓮城北侧的北固山上,迎来了一位年逾六旬的老人。沿着东吴时代的古道,他拾级而上,凭栏北望。再次发出了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感叹。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这位站在北固山上,远眺神州的老人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辛弃疾。此时,辛弃疾的身份是镇江知府。远望可以当归,在这样一个英雄辈出的楼台上,视野之内,演绎了多少兴亡,难道不能有机会重整旗鼓,收复河山吗?    公元1126年,也就是北宋钦宗靖康元年,由北方女真族崛起的金国大举南侵,第二年,掳走宋徽宗和宋钦宗,北宋宣告灭亡。徽宗的第九子康王赵构匆忙即位,史称宋高宗。经过多年流离失所,高宗在杭州建都,史称南宋。这时,半壁江山已陷入敌手。    辛弃疾是山东人,1140年出生在济南,那时北方已落入金人之手。22岁那年,辛弃疾组织了一支两千人的队伍,在济南起义,反抗金人的统治。后来,辛弃疾率部与其他义军整合南下归附南宋。但由于南宋小朝廷的怯懦,辛弃疾始终无法施展他收复河山的抱负。    在家中赋闲二十余年后,1204年,辛弃疾出任镇江知府。来到抗金的前沿地带,这位64岁的老人心中再次燃起了收复河山的激情。    除了练兵之外,辛弃疾还开始秘密地造船,并且积极屯田,作为战争的经济支援。但是,仅仅一年零三个月之后,他就被朝廷主和派调离了镇江。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 2 ] [ 3 ] [ 4 ]

   今天镇江市区梦溪园巷西侧的京口寿邱山,已经是一片杂乱而又现代的市景,而这里就是辛弃疾词中“人道寄奴曾住”的寻常巷陌了。寄奴就是南北朝时期南朝刘宋王朝的建立者刘裕,辛弃疾心目中的又一位英雄。    西晋永嘉五年,也就是公元311年,北方匈奴兵攻陷洛阳,俘虏了晋怀帝,纵兵烧掠,杀王公士民三万余人,史称“永嘉之乱”,永嘉之乱加上连年的天灾人祸,中原地区掀起了大范围的流亡浪潮。    “永嘉之乱”后,北方经济凋敝,加之胡人的长期侵扰,西晋统治者不得不放弃北方,立都建康,史称东晋。北方巨族也纷纷南下,这些侨民带着北方的文化和方言,渡过长江,首先到达的便是镇江。    南迁而来的北人很多是江北徐州人,因此,后来镇江又设为侨郡徐州的郡治所在,因镇江在长江之南,史称南徐。    永嘉之乱后,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前秦强大起来,时刻威胁着东晋的安危。东晋名相谢安在南徐组建起一支武装力量,承担起了保家卫国的重任。由于南徐位于都城建康之北,历史上这支队伍称作北府兵。    “京口酒可饮,兵可用”形象地说明了镇江人的性格特质,他们直率、刚勇,同时又执着、坚毅。而在北府兵东征西讨、南征北战的过程中,一名士卒很快变成了将军。这个人就是刘裕。    公元416年,一支由水军与陆军组成的军队在南徐集结,准备北伐收复失地,指挥者正是已成为东晋朝廷重臣的刘裕。    刘裕兴兵北伐,首先收复山东,接着打下洛阳,然后又攻打长安。从西晋永嘉之乱后沦陷了101年的长安城终于被一举收复。    刘裕由此登上中国政治舞台的顶峰,后来建立了南朝第一个政权――宋,史称宋武帝。在辛弃疾眼里,宋武帝刘裕不仅仅是一代帝王,最重要的是,他“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几乎收复了失落的北部江山。    南北朝是两晋以后我国历史上长达168年的分裂时期。这期间,北方先后演化分裂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五个短命王朝。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政权的更迭。黄河两岸、大江南北长期处于离乱之中。    而这时的南徐也就是镇江,再次成为英雄的舞台,宋武帝刘裕,齐高帝萧道成,梁武帝萧衍都是南徐人,陈武帝陈霸先虽不是生于南徐,也在南徐做过刺史。先后三朝的皇帝出于一郡,先后四朝的皇帝出于一地,镇江,成为南朝的政治军事重镇。    清晨,喧闹打破街巷的寂静。刚刚醒来的镇江居民聚集到一个又一个餐点前,这里叫卖的是镇江独有的早餐“锅盖面”。    将面粉揉好后擀成薄片,切成细条,与锅盖一起下锅煮熟,面条筋道,汤汁浓郁。镇江地处江南鱼米之乡,却为何有着这般浓烈的北方口味呢?    据说锅盖面正是南北朝时南迁的北方人带过来的。唐朝诗人张籍就曾在诗中写道“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晋语”。或许正是从那时候开始,镇江人传承了北方人刚烈的性格,镇江城也逐渐褪去温婉,平添了江南少有的雄浑之气,它伴随着一次又一次的历史激变,上演了一幕又一幕慷慨悲歌。    1842年,镇江再一次大兵压城,这一次的侵略者来自海外。为了打开这个古老富庶的东方大国的国门,英国人不远万里带着坚船利炮来到了中国沿海。他们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7月,黑压压的舰队停在长江江面,镇江似乎唾手可得。    但是侵略者没有想到,在这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大国门口,他们还是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抵抗,战场就在镇江。    负责镇江防卫的副都统海龄是一个旗人,他力主抗战,但是却骄横自大。当英军三个旅的兵力在炮火的掩护下强行登陆时,海龄身先士卒,亲自镇守炮台,但是,实力的悬殊导致了这场战争必然的结局。    镇江一役,守城的1200名旗兵和400名青州兵全部战死,无一人叛逃。海龄看无法挽回败局,在烧毁公文后,自焚殉职。英军死亡185人,超过了他们在浙江和吴淞两次战役死亡人数的总和。    如今的镇江焦山上,抗击侵略者的炮台已经被青草和鲜花覆盖。据说当年镇江战役中,这些重要的国防武器只打出了一发炮弹。炮台厚重的掩体周围到处是短兵相接的肉搏战。如今,沧桑的古炮台遗迹似乎依然诉说着那惨烈的一幕。    恩格斯在评价镇江战役时说:英国人逼近镇江城的时候,才充分认识到驻防旗兵虽然不通兵法,可是绝不缺乏勇敢和锐气……如果英军在各地都遇到了同样的抵抗,他们就不会取得南京。    镇江之役后,清政府已无力再战,被迫与英国签署了《中英南京条约》,开放沿海五个通商口岸,但是镇江并不在开放之列。这就是驻港总督文咸给英国女王写信的原因。    1856年,英法等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战争结束后,镇江成为向列强开放的口岸。    英国人在这里建造了领事馆,这片依山傍水的小楼就是殖民者俯瞰镇江的地方。如今,它们成为镇江博物馆的一部分,让后来人永远铭记历史。   第二集《潮落潮生渡口风》    从今朝的古渡遗址回溯昔日帝国经济命脉的依托,寻觅自古以来一个繁华重镇的由来。    2009年5月,镇江市西津渡街区,一项考古挖掘已经开展了一年的时间。这座40米见方、深达4米的考古大坑中,并没有出土令人称奇的文物,但是,地表之下那些看似平淡无奇的土石,却让主持考古工作的刘建国兴奋不已。    西津渡,自古以来是长江水道上一个重要的渡口,后来长江北移,逐渐形成道路,古老的渡口边再也看不到长江水。昔日的大码头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多年来,镇江的考古学者刘建国一直在追寻着西津渡大码头的遗迹,却始终苦求不得。直到2008年,一次偶然的发现,终于使他的研究有了进展。    2008年的夏天,超岸寺进行修复,考古人员就借这个机会,在超岸寺里面做了一些考古探察,结果发现,在超岸寺现在的中殿,就是它的偏东部,是本来就有的陆地,但是在它的西半部,实际上是整个长江的淤沙堆积。    超岸寺始建于14世纪初,此后历经多次兴废,最近的一次,是清咸丰年间,寺庙毁于太平天国战火;现存的超岸寺是民国初年复建而成的。那么,这座寺庙的位置与消失的古渡有什么关联呢?    清代画家周镐的画作《西津晓渡》,为我们描绘了西津古渡的胜景。在这幅写实的作品中,大码头位于古超岸寺前,而且有一道石堤伸入江中。    如果真像周镐画中所描述的,码头是一个长堤式的结构,那么,在超岸寺前面就很有可能寻找到它的遗迹。    52个探孔打下之后,消失了一百多年的古渡,露出冰山一角,情况和刘建国分析的结果一模一样,长堤式码头垂直于长江航道,一端与陆地相连,一端探向江中,如今发掘出来的部分就是当年探向江面的码头终端。一年多的考古发掘终于有了答案,这里正是明清时代的西津渡大码头。    然而这个答案似乎远远没有终结。    西津古渡跨越千年,有渡必有码头,那些年代更加久远的码头遗迹依然安静地躺在地下某个地方。它们兴起于何时?湮灭于何处?潮起潮落,繁华落败的更替中,镇江的城郭又是如何沿着江河水势逶迤开来的呢?    今天,位于长江入海口的上海市,是长江航运的终点站。沟通江海的地理优势,使上海在两百多年的时间里迅速崛起,成为蜚声国际的大都会。从上海溯江西上,沿途依次经过张家港、南通、江阴,到达位于长江三角洲西侧的镇江,镇江只是长江下游众多港口城市之一。    然而回溯到千年以前,在宋代一位诗人的描述中,镇江和身畔的长江水是另外一副模样。    来陪杖履蹑孤峰,故老旁观叹二翁,    海上波平千里白,江东兵壮万旗红;    云开云合山头月,潮落潮生渡口风,    须约蒙庄老仙客,凭阑直下看龙宫。

[ 1 ] [ 3 ] [ 4 ]

   ――宋 杨杰    据史料记载,宋唐以前,奔流而下的长江水流到镇江地界,就已经走完全程,东流入海。今天处于长江下游的诸多港口,当年还只是江海交汇处的一座座沙洲,地图上都无法标出它们的位置。控守海门要津的镇江,早早开启了它的繁华时代。    公元前210年,镇江迎来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他的到来,让镇江的山川河流起了重大变化。    秦灭六国,建立起版图空前庞大的帝国。天下初定,为震慑六国遗民,秦始皇随即开始了巡游天下的行程。这一路他走得极为遥远,跨越黄河,渡过长江。    史料记载,秦始皇渡江的地方,名为谷阳。谷阳也就是今天的镇江。在这里,始皇帝不仅安顿歇息,而且他还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举动,据《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初,秦以其地有王气,始皇遣赭衣三千人凿破长陇。宋朝人编著的《太平御览》也称“秦王东游观地势,云此有天子气,使赭衣徒凿湖中长岗使断。”    秦始皇命人凿断的长岗,就是位于镇江城区东南的京岘山,今天,高不过三百余米的京岘山已经被一片现代街区环绕。难以想象这座丘陵一样的山冈,竟然因具有天子气而冒犯了始皇帝。后世的学者对此也提出了质疑。    秦始皇“破天子气”的结果,一是使谷阳更名为丹徒。同时使丹徒水道通过凿断的京岘山长岗,直接北入长江。新开凿的丹徒入江口比之前向西迁移十余里。    然而秦始皇一系列巩固基业的努力最终没有保住秦朝帝祚。始皇帝死于这次巡游的归途中,他建立起来的统一帝国随之土崩瓦解。被他慧眼发掘的这块滨江临海的高地,却从此凭借着潮生潮落的水势,成为搅动中国历史的闹猛之地。    今天,镇江渡口昔日的繁华映射在这块巨大的玻璃罩下,这里保存着西津渡不同时期的渡口岸线,从清代砖石铺就的石岸,到唐代的建筑夯土,分层呈现。一眼望去,视线穿越了千年,聚焦在又一个历史的结点。    公元589年,中国版图上再次出现一个统一的帝国――隋王朝。这个帝国的第二代国君隋炀帝,在即位不久,就着手开展了一项规模宏大的水利工程――开凿大运河,隋王朝倾举国之力,以求速成。不过五六年的时间,一条河道勾连起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达2700公里的大运河即告通航。    不久,从东都洛阳至扬州,近千里的河岸搭起了绸缎屏障,大运河迎来了锦缎作帆的万艘龙舟。岸边,八万民夫挽缆拉纤,骑兵夹岸护送。    因为南巡的穷奢极欲,隋炀帝疏通大运河的举动,被后世看作追求享乐的昏聩之举。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今天在镇江,仍能见到穿城而过的江南河,这是大运河的南段。隋炀帝在秦代丹徒水道的基础上,加以疏浚拓宽,使这条河道成为沟通南北的交通动脉。当年就是沿着这条水道,满载着江淮以南一万名水手、三万名弩手的船队,浩浩荡荡北上集结。几个月后,江南打造的五万辆战车,再次通过水路运往北方。    大运河的疏浚,让镇江出现在这条古代高速路的节点上,纵贯东西的长江与沟通南北的大运河在这里十字交汇。自此,“南北渡者皆以京口为通津。”镇江河段成为与江北运河对接的主航道。    然而,豪华的龙舟还没来得及行驶在江南河上,隋炀帝就因穷兵黩武,被叛乱的部将缢死于扬州。唐朝宰相李吉甫曾说:“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隋炀帝不会料到,百年之后,他所开拓的这条纵贯南北的交通线,竟成为唐王朝延续帝祚的命脉。    西津古道沿阶而下,坡道上的青石板中间留有深深的车辙,这是当年西津渡上岸或离港的大宗货物运输通道,这些车辙痕迹则来自当年运货所用的独轮车,深嵌于石板中的历史印迹,令人遥想当年西津渡人来货往的繁盛景象。曾经一度,这些车辙与王朝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唐德宗兴元元年,长安城宫廷之内,人心浮动。此时,河北三镇与淄青、淮西节度使联兵对抗中央,德宗紧急调遣军队从甘肃赶赴长安护驾。见到援军到来,德宗大喜过望。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这支保驾护国的军队,却把他推向了更加危险的边缘。    帝国中枢岌岌可危,朝廷上下束手无策,唐德宗已无力调兵遣将,他只有蜷缩在宫廷之内,苦苦地等待,等待着一个他曾经委以重任的人帮助他渡过这场难关。    唐德宗期盼的这个人姓韩名�,此时正镇守在江南的润州,润州,也就是今天的镇江。“村落家家有酒沽,黄童白叟醉相扶。恨无韩�丹青手,更作丰年几幅图。”此时的润州和广大江南地区已然是“一岁或稔,则数岁忘饥”的富饶之地,形成“赋出天下,江南居十九”的局面。每年丰收时节,大批的漕粮汇聚到润州的渡口,由此装船北上直抵长安。润州由此而成为控制王朝命脉的重地。    京城告急的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传到了润州。驻守润州的韩�不敢怠慢,立即征集大米200万担。汉唐时期,一担相当于今天的27市斤,两百万担就是27000吨,一时之间,润州江面上“楼船万计”,西津古渡上,漕粮装运,景象繁忙。    在韩�的重兵护送下,100艘满载漕粮的船只,率先发送到了长安。一场危机得以有惊无险地化解。    危机过后,德宗为表彰韩�调粮及时,挽救了王朝命运,擢升他为宰相,但仍然驻守镇江。继韩�之后,先后又有两位官至宰相的重臣驻守镇江。以宰相坐镇地方,纵观中国历史尚不多见。镇江由此跃升为东南地区的重要行政中心,下辖6州37县。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    金陵渡是西津渡的别名,小山楼是唐朝时的一间客栈。当年行游途中的诗人张祜来到镇江,夜宿小山楼,远眺对岸瓜洲隐约闪现的渔火,诗人为我们留下了西津渡在那一瞬间的记忆。    中国自隋朝起开设科举考试,江南的学子们每年都要上京赶考,又有无数的官吏分赴各地轮值,这样大规模的人才流动史称宦游。镇江作为水陆要津,迎来送往着无数骚人墨客。    西津老街之上,青灰色的古式建筑,光可鉴人的旧石板路,古朴悠然的气质映衬出昔日的繁华宜人。在西津渡街第三道券门的背后,一座白色喇嘛塔当街矗立。据说行人自塔下走过,即受到了神佛的庇佑。此塔名昭关,建于元代,至今已经历过600多年的风雨沧桑。    昭关石塔旁是一处佛教寺庙――观音洞,相传始建于唐代。    与观音洞毗邻的是一座道教寺观――铁柱宫。短短的一条小街上,寺观相连。可以想见,在近千年的时间跨度中,当西津渡已经成为横渡长江的重要港口时,长江天堑之于当时的交通工具仍然意味着巨大的风险,唐代诗人孟浩然在《扬子津望京口》诗里感慨道:“江风白浪起,愁煞渡头人。”面对难以卜测的风浪,人们在渡江北上时惟有向神灵祈祷许愿以求平安,而渡江南来者亦向神灵拜谢赐予的“慈航”之恩。    西津渡寺观的香火旺盛了数百年。然而,神灵的庇护依然无法化解天堑的凶险。史料记载,从西津渡北渡瓜洲,每遇疾风来临,江上黑浪如山,顷刻间樯倾楫摧,落江遇难人的呼救之声惊天动地,船覆人亡的惨剧频繁发生。    滔滔江水催生出中国最早的水上救生机构――京口救生会。在西津渡街上,我们还能看到清代救生会的遗存。救生会成立于康熙四十二年,由镇江士绅蒋元鼎等15人共同捐资发起。会所内,陈列着一只复建的救生红船,扁长的船身上,安置了5对船桨,以便多人划行。船头置一面铜锣,红船起锚时铜锣敲响,江面船只远远听到便避行让路。    救生会建立后,官府也仿效民间救生船的模式,成立义渡局,官造护漕船只,对过往商客民船也一并救助。从此,古渡上钟声梵音步响,大江之上红船往来穿梭,兴盛一时。    江河之上,凭人力驱使、御风而行的航运模式,历经千百年没有大的改变;镇江控江河要津、扼漕运咽喉的地位,历唐宋元明清多个朝代,未见动摇。然而,数千年的奔流之后,曾经孕育了这座城市的长江水却渐行渐远了。

[ 1 ] [ 2 ] [ 4 ]

   随着长江水势的变化,隋唐之前阔达40余里的江面,到宋代就只剩下18里,至民国之时,镇江北面的江心已经淤积出一片新的陆地,促狭的航道使江沙淤积愈加严重。    又是数十年沧海桑田,如今,曾经紧邻码头的西津渡街已远离江水,沿江一线排列的众多码头也陆续迁移。在镇江城区再也见不到码头的痕迹。    渡口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为了纪念西津古渡曾经的辉煌,人们将这条码头附近的街道命名为西津渡街。    西津渡街的尽头,一块高耸壁立的石崖挡在面前,这就是蒜山石崖。当年石崖之下即为滚滚长江。然而随着岁月流转,当年拱卫西津渡口的蒜山石崖如今距离长江江岸已有300多米之遥,一条新建的长江路横亘在当年的西津渡与滚滚长江之间,就这样戛然阻断了历史。   第三集《画出楼台云水间》    细数镇江自然山水背后的人文往事,进一步彰显镇江“南城北相”的意气豪情。    一千多年前一个普普通通的早晨,诗仙李白登上焦山。极目四望,天海茫茫,远方的松寥山在云雾中宛若仙境,于是诗句脱口而出:    石壁望松寥,宛然在碧霄。安得五彩虹,架天作长桥。仙人如爱我,举手来相招。    彼时的焦山位于长江江心,“万川东注,一岛中立”,是京口三山名胜之一。京口,也就是今天的镇江。李白遨游天下,第一次来到镇江便发现了通往仙境的风景。    当他第二次来到镇江时,看到的景色和心中的激情已全然不同。当时正逢安史之乱,永王李�邀请李白到军中做幕僚。李白一直寄情山水,此刻以为报效国家的机会终于来了,于是在随军东巡的途中写下了这首诗:    “……丹阳北固是吴关,画出楼台云水间。千岩烽火连沧海,两岸旌旗绕碧山。……”    李白诗中描绘的镇江美景被旌旗和烽火点染得轰轰烈烈,而诗人此时心中也正是豪情万丈。但是,这次行动却成为李白一生中最大的失误。试图与朝廷分庭抗礼的永王很快被朝廷击溃,李白也因此给自己的一生留下了一个污点。    然而诗人永远以诗句名垂青史,风景也因诗句而被后人追随。    2008年10月,镇江考古部门开始了一次打捞工作,这样的打捞对他们来说是第一次,可是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已经没有人能统计这是多少次充满希望的搜寻了。    茫茫的江水,淹没了怎样的历史烟云,让一代又一代的人耿耿于怀呢?    在焦山上的碑林中,最神秘的就是这座楼阁。这里保存的就是人们从长江中打捞上来的珍宝,让历代书家魂牵梦绕的《�鹤铭》。游人们看到的这些石块是清代苏州知府陈鹏年派人打捞的,由于残缺不全,人们认为,在江底或许还能找到其余的部分。    �鹤铭原来位于焦山西侧的崖壁上,在北宋初期遭到雷击而破碎入水。每当潮落时,石块露出水面,就有人下去把字迹拓出来,但至今也没有完整的拓本,据说拓得字数最多的是欧阳修,有六十多字。陈鹏年打捞出水之后,整理出九十多字,但人们猜测,全文应该有一百六十字左右。    根据残存的字迹,隐约可以看出,这是一位养鹤的高人写的一篇祭奠死去的仙鹤的文章。    “鹤寿不知其纪也,壬辰岁得于华亭,甲午岁化于朱方。”    朱方是镇江在春秋时期的名字,具体地点在今天镇江丹徒区境内。那么,那位养鹤的高士到底是谁呢?    �鹤铭字体古拙奇峭,雄伟飞逸,非楷非行,宋代书法大家黄庭坚曾经评价“大字无过�鹤铭”。    有人认为,�鹤铭的作者是梁朝隐士陶弘景。陶弘景,曾在镇江的茅山自号华阳隐居。由于陶弘景隶书行书俱佳,人们认为,这很可能是陶弘景的字迹。在茅山,留有陶弘景用过的井栏,人们猜测,上面的字就是陶弘景的真迹,但是历经千年,字迹已模糊不清了。    有人认为,瘗鹤铭的作者可能是王羲之,因为王羲之生平爱鹤,在家门口有“鹅池”。他常以池水洗笔,以鹤的优美舞姿来丰富他的书法。    还有人猜测瘗鹤铭是唐人所书,但这种说法遭到了大多数人的反对。同样精通书法的清代乾隆皇帝曾经评价�鹤铭说,“非晋人所不能”。    现在人们比较倾向于是六朝人所书。六朝,指的是公元3世纪初到6世纪末,绵延于江南的三国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小朝廷。那个年代战乱频发,四野荒芜,却在哲学上得到解放。    不管人们对于�鹤铭的作者如何争论,让人如痴如醉的书法之美一直牵动着世人。1937年,日本侵略军攻陷镇江,焦山上的雪烦法师把�鹤铭推倒,字体朝下,掩埋在碎石瓦砾之中,日本人多次前来寻找,但僧人们最终保住了国宝,使我们今天能够一睹真颜。    焦山上这条碎石铺就的小路,石缝中长出翠绿的青苔。不远处,南宋大诗人陆游留下了踏雪观�鹤铭的短文:    “陆务观、何德器、张玉仲、韩无咎……踏雪观�鹤铭,置酒上方,烽火未息,望风樯战舰在烟霭间,慨然尽醉……”    陆游于1163年被任命为镇江通判,他积极主张北进中原收复失地,却被朝廷主和派排挤,罢黜回乡,临行时,他与好友踏雪观�鹤铭,寥寥数语,悲愤之情溢于文字之间。    山上缺失的那一块山体就是曾经雕刻着�鹤铭的山石,而这面石壁上,还记录着后来的人们一个个人生片段。    这是唐朝人留下的金刚经中著名的《六如偈》: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崖壁上的石刻,多是山中寺庙的僧侣所凿刻,这两个最大的字“鹤山”,就是一位高僧的名字。在无休无止的山中岁月,僧侣们沿着长满青苔的小路,往返于崖壁和庙堂之间,伴着焦山的浪潮和斧石之声,把自己的生命延续到今天。    后世人追慕前人的足迹,四处找来文人墨迹,荟萃成了今天的焦山碑林。这里有苏轼、米芾的作品,还有盛世皇帝乾隆的御碑亭。竹林小筑,风雅超尘,后人为前人修建了理想中的庭院,盛放几千年来的生命之美。    如果说焦山是长江江面上一块巨大的礁石,隔水相望的金山则是相对低矮一点的一片小洲。这两座山遍山翠竹,古树葱茏,如同两块浮在长江江面的碧玉,人们把金山和焦山并称为东浮玉和西浮玉。    如今,长江已经不像往日波涛汹涌,淤积的泥沙渐渐把岛屿和陆地连在一起,但是山还是那座山,从过往的帝王将相和文人墨客留下的数不清的遗迹中,我们还能够看到昔日的风景。    长江浩浩西来,水面云山,山上楼台。山水相连,楼台上下,天地安排。诗句就,云山失色,酒杯宽,天地忘怀。醉眼睁开,回首蓬莱:一半云遮,一半烟埋。    元代词人赵天锡这阕词中描写的就是著名的金山寺。金山寺始建于东晋时期,距今已有1600年的历史。从山脚下望去,金山寺依山而建,殿宇楼阁层叠而上,布满整座山坡,以致人们无法窥视山的原貌,因而有了“金山寺裹山,见寺见塔不见山”之说。    其实,金山从来就没有过金山寺,现在,寺门上方的匾额上写的是江天禅寺,这是清代康熙皇帝题写的名字。    300多年前,康熙皇帝南巡,来到金山,看到大江东去,水天一色的壮丽景观时,情不自禁地说:可谓江天一览。官员们恭请皇上题词,康熙信笔写下“江天一”三字之后,提笔忘字,览字却写不出来,这时,身后的大学士张玉书机智地上前跪奏道:“臣今见驾”。繁体字的览字就是由臣、今、见三个字组成的。康熙恍然大悟,完整地写下了江天一览这块御碑,原来的留云亭也就改成了江天一览亭。    关于康熙南巡的故事还有其他版本,但是,最终的结果都是写下了“江天一览”四个大字。这四个字至今还在金山上讲述着昨天的故事。(待续)

[ 1 ] [ 2 ] [ 3 ]


相关内容

  • 诗经的文学阐释--从先秦到清代
    第27卷第4期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 fH ube iN or m a lU n i versity (Ph ilosophy and Soc i a l Sc i ence) V o. l 27N o . ...
  • 学校各功能馆室解说词
    功能室解说词(仅供参考) (文章来源:http://rzmeilzcxx.zje.net.cn/E_ReadNews.asp?NewsId=1421) 图书馆解说词 (束娟) 各位领导你们好,欢迎各位来到我校图书馆. 我校图书馆建筑面积47 ...
  • 浙江杭州月轮山简介
    用户/ID 密码 注册新用户   2008年10月28日 14:36:27  在线:42738人 胡同口|大市口|彩信拍|奥运|十年|公益|3.15|商区|地区|排行榜|帮助 当前城市:北京 [切换城市] 热门城市 关闭 南京北京上海苏州扬 ...
  • 美术史研究
    美术史研究的是过去的历史,对今天社会有什么用? 过去有美术, 现在也有美术.美术史研究, 包括古代美术史研究, 也包括近现代.甚至当代美术史研究. 中国有美术,外国也有美术.美术是研究包括中国美术史研究,也包括外国美术史研究. 现在的人们不 ...
  • 读[沧浪诗话]有感
    读<沧浪诗话>有感 严羽的<沧浪诗话>是宋代最负盛名.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部诗话,也是中国著名的诗歌理论著作.全书系统性.理论性较强,对诗歌的形象思维特征和艺术性方面的探讨,论诗标榜盛唐,主张诗有别裁.别趣之说,重视诗 ...
  • 芙蓉楼送辛渐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鉴赏--14.芙蓉楼送辛渐 14.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释] 1.芙蓉楼:润州(今江苏镇江)的城楼.辛渐:作者的一位朋友. 2.寒雨连江:润州在长江边. ...
  • 辛弃疾逸事
    "镇江女婿"辛弃疾轶事 南宋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曾担任过短短一年的镇江知府,其间为北伐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在镇江北固山上写下了两首词,成为800多年来一直传诵的爱国主义名篇.鲜为人知的是,辛弃疾还是镇江的女婿哩.记者日前来 ...
  • 马相伯.马建忠兄弟的籍贯问题
    曾经无处安放青春的故乡 --马相伯.马建忠兄弟的籍贯问题 文/邱隆洪 前不久,镇江市政协文史委员会.镇江市归国华侨联合会编辑出版了<侨海镇江人>一书,记载了48位或祖籍在镇江.或出生在镇江.或长期工作在镇江的侨海骄子,其中排在第 ...
  • 中国古代文学试卷与答案汇总
    <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 习题(自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单项选择题 147. 宋代古文运动最早的先驱人物是( C ). A. 王禹唐 B. 穆修 C. 柳开 D. 林逋 148. 王禹偁晚年自编的文集是( A ).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