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依恋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 范文中心

早期依恋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06/14

早期依恋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摘要:依恋对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应当更多地关注到依恋以及依恋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使儿童在一个安全依恋的情况下健康成长。 关键词:依恋;依恋类型;影响

依恋对幼儿的社会性适应与个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是幼儿早期社会性发展重要研究课题。如何选择给儿童正确的依恋模式,对于儿童的成长有着不可忽视意义。

一、依恋

(一)依恋的定义

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

依恋是婴儿与抚养者之间一种积极地、充满深情的感情连结。它对于激发父母和照顾者更精心地照料后代,对形成儿童最初信赖和不信赖的个性特点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依恋的形成

依恋是在婴儿与成人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依恋最早是产生于母婴之间,因为母亲是婴儿接触最多、最广泛的抚养者。在与母亲最亲密、最密切的感情接触与交流中,婴儿与母亲之间建立一种特殊的社会情感联结,即对母亲产生依恋。虽然婴儿最初的依恋对象是母亲,如果父亲与婴儿交往的事件增多,婴儿也会形成对父亲的依恋。依恋的形成是相互的,父母对婴儿的精心护理、关爱,婴儿对父母产生依恋,但婴儿的微笑、发声、长相可爱及满足父母希望等也吸引父母对婴儿的依恋。

(三)依恋理论的发展

依恋理论是一个毕生发展的理论,依恋关系是在幼儿期为了个体的生存而建立起来的,并在个体以后的人生中不断发生着作用。因此,依恋理论自本世纪六十年代兴起至今,一直得到研究者的关注,成为西方社会性发展和个性发展领域的重要理论之一。

二、依恋的类型

继Bwobly 提出依恋理论之后,以美国心理学家艾斯沃丝为代表,依恋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通过精心的家庭和实验室观察,艾斯沃丝(1975)等人发明了著名的陌生情境测验法来测量幼儿与母亲之间的依恋关系。通过对多个样本的分析,探讨了影响母子依恋质量的因素,并根据陌生情境下幼儿与母亲分离与重聚时以及陌生人在场时的表现,将幼儿的依恋类型划分为典型的三类:安全型依恋、焦虑—回避型依恋、焦虑—反抗型依恋。

(一)安全型依恋

这种依恋为良好、积极的依恋类型。安全依恋型的幼儿对母亲有较强的信任感,把母亲作为“安全基地”。

(二)焦虑—回避型依恋

这是一种消极依恋。他们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是不融洽的,他们经常采用回避或保持距离的策略,但又害怕分离。

(三)焦虑—反抗型依恋

这类儿童不易对他人,对周围环境产生信任感,经常与照料者保持一定距离。他们在探索环境时经常感到缺少安全感,会表现出抗拒新鲜刺激和社会情境,粘着成人以及出现害怕和焦虑等行为。

(四)混乱型不安全依恋

Mani(1990)的研究又提出了一种新的依恋类型—混乱型不安全依恋。这类依恋是一种最不安全的依恋类型。在陌生情境下,其行为表现为杂乱无章,缺乏目的性、组织性、前后不连贯。在这种依恋类型中,前三种类型的依恋行为以非同寻常的方式复杂地结合起来。这些儿童对依恋对象表现冷漠,甚至产生各种行为问题,导致心理障碍。

三、依恋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一)影响儿童认知的发展

父母与儿童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儿童会把父母作为“安全基地”,积极而放心地去探索未知的世界,提高智力水平。安全依恋的建立,意味着父母平时对儿童精心照顾、关心、爱护,儿童从父母哪里获得温暖和爱,其生理的、情感的需要得到满足,儿童就会有安全感和快乐的情绪。这为儿童在积极探索未知世界的活动中提供最优的智力加工背景,导致儿童最

有效的认知活动,一旦儿童在认知活动中得到一定的成果,问题得到解决,智力活动的成功又进一步诱导他的快乐情绪和探索事物的兴趣,这种良性虚幻的结果,使儿童认知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一项以孤儿院的19个月的发展落后孤儿为实验对象的实验研究表明,改变他们的抚养条件,让他们有机会对温柔的充当代理母亲的阿姨形成依恋,4年后实验组平局智商提高32分,孤儿院的对比组则落后21分。20年后追踪调查发现,实验组中三分之一进了大学,大多数对比组儿童则不超过三年级水平,可见依恋可以影响儿童的认知发展能力。

(二)影响儿童语言的发展

婴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如能在这一阶段提供良好的语言教育环境和条件,不仅能促进婴幼儿语言的发展,而且能提高口语表达的质量,反之会延缓或阻碍儿童的语言发展。因此,这一阶段,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对儿童语言发展至关重要。父母与孩子交往时间多,有利于刺激婴儿调动各种感官感知父母的语言,模仿父母的语言,在这种情况下,儿童语言发展水平自然可以提高。

反之,若没有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对儿童的语言发展自然有所影响。

(三)影响儿童情绪的发展

婴儿是以情绪的方式同世界发生联系的,早期持久的情绪经验对其一生情绪的发展至关重要。婴儿期能与父母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的儿童具有稳定而快乐的情绪。处于安全状态中的婴儿,是快乐的,富有爱心和善于表达情感的

缺乏依恋安全感的婴儿,经常担心母亲离开而处于焦虑、恐惧不安状态中,或由于需要延迟满足而遭受挫折感,产生失望、愤怒等负面情绪,长期下去,儿童会成为情绪多变甚至感情冷漠的人。

(四)影响儿童个性的发展

1. 安全依恋的建立使儿童产生安全感,从而形成对他人和周围世界的信任感。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认为2岁前是培养儿童信任感的关键时期,如果这一时期儿童得到父母适当、稳定与不间断的关怀等,他们得到生理和心理的满足,从而感到安全。这样的儿童会对父母产生信任感并由

此推及对周围的信任。反之,儿童会对周围产生不信任感,形成多疑、孤僻的性格。

2. 安全感的建立,会促进儿童自我认同感的形成,帮助建立自信心。如果儿童缺乏安全感,他往往很少与大人进行情感交流,这样难以得到大人的理解和支持,导致他缺少自我认同感,甚至产生焦虑和恐惧心理,产生自卑的性格。

3. 安全依恋的建立,有利于培养儿童的独立自主性。儿童独立自主性的形成与儿童对父母的安全依恋感是分不开的。只有当儿童感受到父母的爱护和感情从而形成安全感,相信父母能在他们需要时出现在身边,提供帮助,这样他们才能放心大胆地独立探索陌生的世界。反之,儿童会出现焦虑不安等状况,无法形成独立自主的个性。

(五)影响儿童的社会化发展

早期儿童的依恋会对儿童以后的人际关系发展产生影响,主要是儿童在与周围人和物不断复杂化的交往中形成的反应方式与决定这种方式的认知方式逐渐沉淀定型,形成儿童与外界人际关系的稳定的模式。有安全依恋的儿童往往具有健全的人格特征,这就为其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了基础。反之,儿童如果没有健全的人格特征则会导致同伴拒绝。

四、结束语

各种依恋类型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各不一样,而研究表明安全依恋对儿童心理发展具有积极影响,我们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应该选择让儿童形成安全型的正确的依恋方式,让孩子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宗伟宏. 试析依恋对个体发展的影响[G],企业研究,2010[10]

陈利鲜. 早期安全依恋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G],柳州师专学报,2001[6]


相关内容

  • 青少年社会性发展
    弗洛伊德人格理论 一.人格结构 早期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机制视为由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系统所构成. 潜意识是弗洛伊德论述最多的部分,也是他的早期人格结构的核心.究竟什么是潜意识呢?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各种本能和出生后所形成 ...
  • 12岁前建立亲密依恋关系是良好亲子关系的根本
    什么是良好的亲子关系 12岁前建立亲密依恋关系是良好亲子关系的根本 依恋关系是亲子关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形成良好亲子关系的根本.对于每个人来讲,它不仅存在于儿童早期,而且会对人一生的发展产生重要的意义,会对青少年期.成年期甚至老年期的 ...
  • 童年情绪障碍
    过去的文献多将童年情绪障碍称为儿童期神经症.儿童情绪障碍不同于成人的神经症,其主要区别在于:①临床表现较成人简单,往往是躯体症状或某一症状突出,自主神经系统症状明显:②学龄前儿童的情绪障碍类型难以划分,随着年龄增长,临床类型逐渐与成人接近: ...
  • 0~3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形成性考核册
    作业一 单选题 1.和早教教师一样,教养人同样在婴幼儿保教工作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这体现在婴幼儿早期教育中(教育主体的双重性) 2.在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的内容中,(口语交际)不属于保育的内容. 3.在下面选项中,(手偶玩偶)不是早 ...
  • 幼儿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是儿童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基础. A.自我意识 B.态度 C.认矢 D.移情 2.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是( ). A.亲子关系的发展 B.同伴关系的发展 C.性别角色的发展 D.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3.美国心理学家研究 ...
  • 论原生家庭对萧乾小说创作的影响
    摘 要:萧乾在原生家庭时期的生活,不仅使他经历了许多的磨难,也形成了他敏感.自卑和忧郁的性格,这些方面又作用于他的创作生活,在他的作品中,尤其是小说中,悲剧意识.独待的儿童视角.对生命意识的思考和乡念成为了一种创作特色. 关键词:萧乾:原生 ...
  • -小学生情绪辅导-培养积极健康的情绪
    小学生情绪辅导 --培养积极健康的情绪 一 情绪辅导与小学生常见的情绪问题 情绪辅导是运用有关心理辅导的理论和技术,帮助学生认识.接纳和把握自己的情绪,学会恰当的表达.控制自己的情绪,疏导和处理自己情绪问题的一种教育活动.小学生面对学校和家 ...
  • 美国家庭教育见闻
    记者:您在考察美国的教育过程中,您认为美国教育体系(社会.家庭和学校)中的哪一种教育形式对您触动最大? 不同的中美选择 苑立新副主任:一天,我们在加州州立大学听一位教授的讲座时,这位美国教授给访问团的老师们出了一道这样的测验题:在儿童品格的 ...
  • 父母应教给孩子27种生活技能
    父母应教给孩子27种生活技能 2011年06月28日09:35人民网我要评论(0) 字号:T|T 转播到腾讯微博 1.批判性思维 这也许是在学校学不到的技能之一.孩子们听从教导而不爱动脑筋,这样的思维模式会使孩子对任何事情都不敢存有异议.如 ...
  • 老年人孤独感的进展
    老年人孤独感的研究进展 赖运成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福建 福州350007) [关键词]孤独感:老年人:孤独:心理健康[中图分类号]R161. 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202(2012)11-2429-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