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过程对多媒体教学过程的启示 - 范文中心

认知过程对多媒体教学过程的启示

03/30

认知过程对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启发

摘要:认知心理学提出过程中心、认知中心、学生中心的教学思想,这一思想可概括为认知过程论、认知结构论、学生中心论三个主要论点。我认为这一思想对当今的多媒体教学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认知、多媒体课件、启发

一 、认知过程的启示:多媒体课件要有利于学生进行认知加工,产生“理解的学习” 认知加工过程即信息加工过程,是直接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学过程不只是给学生提供结论,更重要的是设计学习情景,让学生了解学习过程或探索知识的方法。很多时候,教师没有必要告诉学生现成的规律,而要利用多媒体创设的情景,引导学生在参与归纳的过程中去发现、迁移、应用这些规律。优质的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扩展信息传输形态,增加人体感受程度而加速学生的认知过程。片面强调多媒体的功能则会使多媒体教学走入误区,因此多媒体教学要坚持两个原则:

1.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结合互补的原则

除了科学利用多媒体特有优势外,也应重视传统教学方法中语言、文字的作用。因为语言、文字在一定条件下很容易进入学习着的主观世界,影响其认知过程。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使学生更易于理解抽象的理论,但片面强调直观性却对开发学生智商带来消极的影响,因为生动的直观如果不上升到科学的抽象,学生就不可能真正把握住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教学中有许多内容都是学生应该完成额“思考点”,如果我们利用多媒体手段把这些思考点一览无余地“教”过去,势必会造成学生的思维懒惰,影响其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其如此,倒不如教师直接用恰到好处的语言和文字给予适当点拨,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进行高水平的认知加工。使学生学到比关于“内容的知识”更重要的“过程的知识”。

2.使用多媒体适时、适度、系统性的原则

多媒体引入课堂后,教学信息的形态变得非常丰富,这些丰富信息形态的出现加大了信息传输的密度,同时也将学生的认知活动变得更加复杂。因此,教师的每一个课件的投入时机、呈现强度都要精心设计,力求使每次投放都恰到好处地对学生的认知过程起到积极的引导和带动作用。使其朝预期的方向进行。因此对媒体的选择和使用时序应系统考虑,不能只着眼与局部效果而忽视整体效益。选择媒体不能只图高档新奇,应以各媒体的表现力和学习的实际需要为标准。不要为了表现多媒体而生硬地把各种形态信息都调动起来,干扰学生的认知过程。

3. 认知机构的启示:多媒体要有利于让学生构建最佳的认知结构

多媒体教学手段无非是给学生学习创造的一种外部条件,因此教师在选择多媒体、制作课件时,首先要深入研究学生的认知结构,弄清学生已具备的基础知识和背景知识,要力求通过多媒体和课件的使用引发学生把新的知识和已有的正确知识联系起来,克服错误认知结构的消极影响。如我校摄影专业学生在学习照相机的测光模式知识点时,对中央重点测光、区域测光、局部测光这三种测光的基本概念虽然了解但不能灵活、准确应用。于是教师便使用数码照相机在中央重点测光模式、区域测光模式、局部测光模式下分别拍摄,然后利用投

影仪投射到屏幕上进行比对试验,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三种测光模式的区别和效果,从而使学生很快建立了正确的知识结构。如果教师不深入研究学生的认知结构,准确把握其认知规律,只图方便而随意选择媒体和课件,有可能造成事倍功半的结果。

二、学生中心论的启示:多媒体教学要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服务于教,服从于学

学生的“学”才是才是决定学习结果的直接因素。教材、多媒体课件等一切外部条件虽然是重要的,但都只是影响学习的间接因素。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才是影响教学效果至关重要的因素。而要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中应注意以下两点:

1.激趣原则。激趣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学生内在的认知动机。我们可以通过精心选择、设计多媒体课件,创设恰当的教学情景或制造教学悬念等手段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其情、启其疑、引其思,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处在“期望-----探索-----成功-----更高的期望-----更深的探索----更大的成功”这一动态过程中进行。

2.引思原则。学生要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仅有学习的心是不够的,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对所接受的知识进行深加工。多媒体教学引入课堂的目的就是为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启迪学生智慧而提供的优厚条件。因此,教师一定要多挖多媒体教学在启发学生思维方面的特殊功能。做到该让学生一目了然的决不拖泥带水、迷迷糊糊;该要求学生主动思考的决不越俎代庖。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信息反馈功能,鼓励学生对所呈现的内容大胆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多媒体教学要做到教和学的和谐统一,才能真正体现出其独有的优势。

三、优化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一些生动、形象、有趣的多媒体课件演示进行教学。教学能把文字、图形、影像、动画、声音、视讯等不同媒体信息,安排在不同的介面上并进行组合及流通,并可在计算机上存取、转换、编辑及同步化等,达到计算机和使用者双向交互对话;并提供多样化的操作环境,具有色彩夺目,动作生动及声效逼真的效果。能将特定的声音和某一特定的活动图像组合起来,可迅速播放某一节目,可以按需要对某一节目进行重播和反复播放,直到学会为止,可以产生、制造生动活泼的效果,空间可以放大或缩小,克服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合理选用,互相配合。如在图片的裁剪过程中可通过电脑进行多种裁切从而求出最佳的构图等等,可让抽象的事物具体化、直观化。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上的运用,能诱导学生在感情和行为上积极参与媒体的活动,使得学习者的兴趣,会在全方位的影响下,逐步加深,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教学,能促进课堂教学的优化,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好的多媒体课件适当运用于课堂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渲染教学氛围,构置特定的教学情境,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效地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教育心理学 华东师范大学

2. 多媒体课件制作基础 缪亮 郭刚等


相关内容

  • 罗杰斯的教学理论的应用
    罗杰斯的教学理论的应用 (张晶晶1215020119,崔丹1215020121,苗菁菁1215020133,田丽臣1215020132) 摘要 关键词 1.罗杰斯的学习理论 1.1.提出了意义学习的学习观 罗杰斯把学习分为两类,一类近似于心 ...
  • 口语应用的重要性
    口语应用的重要性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深,各国之间的交流日益加深,为了适应国际化的需求, 培养英语交流性人才成为当前我们英语教学培养人才的关键性目标.面对我国应试教育体制下 中小学教育的现状分析如何才能更一步的提高应用型人才,为 ...
  • 882篇英语教学论文题目参考
    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英语教学中的交际性原则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运用 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 初中英语课文阅读教学策略探讨 连动式.兼语式的汉英比较 新教材新特点引发新思考新探索 英语非谓语动词的表层 ...
  • 人教版新课程高中化学选修弱电解质的电离
    人教版新课程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三章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说课稿 郭俊辉 (通钢一中,吉林通化 一.解读课程标准,分析教材地位 本章内容理论性强,知识点之间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理论与实际.知识与技能并举 ...
  • 五年级上册科学说课稿
    五年级上册科学 <奇妙的护身术>说课稿 岔口联校马上固小学 王慧文 一.说教材 <奇妙的护身术>是河北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9课内容.第二单元"生物与环境"有四个内容:葵花向阳.燕子南飞. ...
  • 06-08年湖北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考试题
    06年湖北省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 1."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所说的是( ) A.水平迁移 B.垂直迁移 C.负迁移 D.逆向迁移 2.某学生把学习的成功归结为自己的努力,根据 ...
  • 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年级:2011级 学号:11211016 姓名:陈中华 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摘 要]科尔伯格是当代西方道德认知学派的创立者和最具有影响力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 ...
  • _教育心理学
    (教育学考研)教育心理学树图 一 绪论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教育心理学的起源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趋势 二 心 理 发 展 与 教 育心理发展一般规律与教育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教育 ...
  • 陈鹤琴课程思想对幼儿园课程建构的启示与活用
    陈鹤琴课程思想对幼儿园课程建构的启示与活用 陈建华 陈鹤琴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和儿童心理学家,儿童教育专家.关于幼儿园的课程思想,在<陈鹤琴文集>中主要散见在<幼稚教育之原则>.<幼稚教育>.< ...
  • [匆匆]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
    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匆匆> 学号 2011143001 姓名 蔡亮 1. 教材分析(教学内容分析) (1).学科:语文 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二册 课文名称<匆匆&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