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视角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分析 - 范文中心

公共政策视角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分析

12/28

  摘 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全面飞速发展,留守儿童表现出来的问题众多,其中教育问题已相当严重并逐渐成为社会热点问题。农村留守儿童未来发展的教育问题已经引起了贵州省政府高度的重视,并发动各职能部门献计献策,以期能够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方针政策。

  关键词:公共政策;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分析

  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全国拥有的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占农村全部儿童总数的37.7%。目前贵州省的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为116万(来源:贵州省教育厅官方网站 2013年5月)。

  根据《贵州省儿童发展纲(2011-2015年)》的精神,建立和健全贵州省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长期有效的运行机制,促进贵州省众多农村留守儿童健康生活和快乐成长。文件的公布为贵州省如何解决众多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提供了全局性和指导性意见,并向贵州省各市(州)教育局、综治办、团委等职能部门下发。从贵州省116万的农村留守儿童和贵州省教育厅下发的指导性文件可以看出:贵州省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到了亟待解决的地步,而且引起了贵州省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

  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对公共政策需求的紧迫性

  中国特殊的城市化发展形式,导致了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越来越多。贵州省作为一个老牌落后省份也不例外。贵州省留守儿童的现状必然要求贵州省政府不能单纯的依靠学校、家庭的力量来予以解决,必须依靠政府职能部门制定针对性的政策法规来引导和规范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一)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多,涉及面较广

  根据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的数据资料显示,他们主要的分布地区有四川、江西、安徽、湖南、河南、贵州等省份的经济落后的农业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占当地全部儿童数量的20%左右。由于数量巨大,波及面广大,所以教育方面也是极其复杂的,仅仅依靠留守儿童所在家庭和就读学校的努力是难以解决的,必须依靠政府职能部门的力量来制定系统有效的措施。

  (二)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长期存在

  我国城市化与其他国家的城市化进程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我国各个省市的城市化进程几乎毫无例外走的都是中国特色的城市化进程,农民从农村进入城市以后,虽然在城市里面脱离了世世代代劳作的土地并更换了世世代代所从事的农民职业,转化为工人职业作为自己的工作方式和谋生手段,却并没有因此转变自己的农民身份,只是在城市里面从事工人职业的农民,即农民工。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户籍政策等具体国情来看,从农民工到市民的转变和配套政策的跟进还有非常漫长的道路要走。

  (三)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相当严重

  由于农民是以务农作为主要的经济来源,虽然农民进入城市务工成为了农民工,改变了本人的工作方式,也改变了家庭的经济来源形势,但是普遍不会丢掉家里耕种的土地或者是保留一部分土地耕种。这也带来了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普遍存在的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父亲或母亲不仅要承担原本属于两个人的农业劳动,还要承担所有的家务劳动,虽然家庭经济来源有所保障,但留守的人被死死的困在了农活和家务这两件事情上,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考虑孩子的学习。如果留守儿童的父母同时外出务工的话,留守儿童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就承担起了照顾留守儿童的责任,而隔代亲人之间往往存在非常巨大的年龄差距;加之这部分老年人多为文盲或半文盲,由于思想观念和受教育水平的限制,也只能够简单的照顾孙辈的日常生活,而对于他们的学习大多都是一种有心无力的状态。在学校,由于师资力量弱、硬件条件比较差,再加上农村留守儿童所处的年龄段,缺乏自制能力。结合现阶段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所存在的具体情况,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导是当务之急。

  三、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政府应提供的公共政策支持

  贵州省的政府及各职能部门、学校和家庭都有责任和义务设法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中国作为一个政府主导型的国家,政府在国家和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进步中都应该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因此,贵州省政府及各教育职能部门必须在国家政策方针的引导下结合贵州省的实际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来解决本省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还要认真协调好三者在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上的主次和作用。

  (一)打破二元结构,消除城乡隔离的户籍壁垒

  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一定要打破城乡之间的二元结构,改善城乡之间壁垒森严的户籍制度,消除城乡之间由于户籍差异而造成的教育的权利上不平等地位,为进入城市工作的贵州省农村人口提供和贵州省城市人口同等的权利。农民工在促进贵州省城市发展和城市建设上发挥了无比巨大和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贡献和获得之间却存在着极其不平等的关系,除了辛苦劳动挣得的血汗钱以外他们很少的享有城市人口享有的权利,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其子女的教育问题。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应该知道相应的政策法规让农村留守儿童有权利和机会享有他们父母工作城市能够提供的优质教育资源,并制定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在城市读书的优惠政策,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这样一来在减轻农民工家庭负担的同时,还能够保证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生活在一起,还能够发挥家庭在儿童教育方面所能够发挥的其他教育职能部门无法达到的情感教育作用。

  (二)给予地方政府相应的财政拨款

  贵州省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务工已经成为贵州省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而且规模在不断扩大,速度也在不断增加,这就不可避免的造成了留守儿童的规模也在逐年扩大,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凸显出来。这就不可避免的要求相关职能部门承担起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的行事权,按照我国财权与行事权相统一的原则,贵州省政府应划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专项资金,以便解决由于管理问题而消耗的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例如,为了更好地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集中有效的管理, 弥补城市化进程造成的农村家庭教育功能的缺失,,部分农村中小学开始加大和实行寄宿式管理,由于学校实施寄宿式管理就必须拥有配套的生活设施、娱乐设施以及生活教师等,这一部分配套设施和师资队伍又需要相应的经费投入作为支持,教育经费是物质基础,必须制定出权责分明的拨款单位和财政拨款管理和使用办法。   (三)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

  农村留守儿童也是独立自由的个体,他们不仅仅有学校生活,还会自觉或不自觉的融入社会参加社会性质的活动。所以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不仅仅只是在学校,学校周边多种多样的社会环境对他们也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社会上一些人士利益熏心,他们为了赚钱在学校周边经营网吧、台球室、电子游戏厅等游戏娱乐场所。外出务工的父母由于在城市打工收入有保障,加之不能陪在子女身边,一般都会给子女比较充足的零花钱。由于他们还没有明辨是非好坏的能力,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加之父母不能够在孩子身边对孩子进行约束和管教,他们很容易受环境或者同伴的影响进出各种游戏娱乐场所。总是会发生网吧或娱乐场所未成年人的死伤事件。由于学校只是单纯的教育服务部门,治理周边不良环境的能力非常有限,只有依靠政府部门来制定强有力的政策法规来震慑这些唯利是图的经营者,让他们不敢轻易给未成年年开设绿色通道,给留守儿童提供一个健康良好的学习环境。

  (四)组织媒体和教育机构宣传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对于中国的任何一个家庭和任何一个父母来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都是他们心底最真实的想法,不管他们外出务工也好,初中都是为了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条件,解决他们经济上的后顾之忧,但是他们只考虑到给予子女物质上的满足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却没有考虑到怎么去改善孩子的精神生活和家庭生活环境。其实对于子女来说精神上的陪伴和满足远远高过物质上的需要,而且由于子女跟父母异常亲近的关系,父母对子女的耳濡目染、言传身教所具有的教化作用是其他任何部门和个人都无法取代和达到的。因此,政府有责任发动和组织教育职能部门、媒体等媒介通过多种多样的渠道和方式向留守儿童的父母宣传家庭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并通过对父母进行家庭教育辅导,劝说和要求外出务工的父母采取合理有效的沟通方式与留守儿童进行交流,使他们能够最大限度的接受父母进行的家庭教育。

  (五)加快城市化进程

  我国流动人口的流动大部是从乡村流动到城市,贵州省也不例外。目前大部分农村流入城市的农民工处于一种“半城市化”的城乡双向流动的状态。也就是说他们除了工作在城市以外,其他的任何关系都没有融入这个城市,每年过年时节带着辛苦钱从城市回到农村的家里过年,与自己的亲人团聚,年后又从农村的家里出发前往城市自己工作的地方辛苦劳动,与自己的家人分离。这种流动方式是中国实现城市化进程的一种探索性、循序渐进性的方式,虽然能够有效的避免像其他国家一步到位的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但是也大大地延缓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也产生了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最终目的地要让农村人口实现家庭式的永久迁移,让他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够真正融入他们流动的城市,这就要求政府部门结合我省的具体情况进行制度层面的创新,以达到彻底改变农民工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彻底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加快我省的城市化进程。(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 汪明.聚焦劳动力转移子女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36-167.

  [2] 阮梅.世纪之痛: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调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185-210.

  [3] 叶敬忠,潘璐.别样童年――中国农村留守儿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200-240.

  [4] 王桂新.中国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研究[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6.150-177.

  [5] 《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2010

  [6]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意见》,2011.

  [7]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2013.

  [8] 《贵州省教育厅等5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的意见》,2013

  [9] 罗桂华.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高校讲坛,2008(1):10-16.

  [10] 段成荣.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8(2):10-14.

  [11] 黄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J〕.行政与法,2009,(10).

  [12] 张文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以甘肃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

  [13] 刘琴.关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2009(1):8-10.

  [14] 许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新闻世界,2008(1):9-14.

  [15] 史晖,王德勋.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2008(1):8-12.


相关内容

  • 浅谈中国留守儿童教育政策的实施问题与解决对策-1
    浅谈中国留守儿童教育政策的实施问题与解决对策 摘 要 随着中国经济模式结构的转变,大批的农民走出土地与乡村向城市中流动.伴随这一现象而生的,就是在农村出现了大量空巢老人之外,也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这些儿童的父母远离了家园在大城市里打拼生活 ...
  •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留守儿童受教育权保障机制问题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城镇转移.由于我国城乡二元分割的经济体制及其相关社会体制的滞后,使成千上万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不得不选择把孩子留在农村老家接受教育,农 ...
  •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及其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及其对策 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随着中国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的向城市转移.然而,由于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体制和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这些农民只能选择将孩子留在农村,并托付给其他人代为照顾 ...
  • 云南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
    云南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 [摘要]民生是国家及社会关注的问题之一.山东大学"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调查"调查小组对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的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留守儿童亲情维系存在障碍.学习缺乏指导和监督.家庭抚 ...
  • 劳动力现状及分析
    富顺县农村富余劳动力现状 调查研究 富顺县2010届选调生课题组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三日 富顺县农村富余劳动力现状调查研究 富顺县2010届选调生(富顺 643200) 摘 要:富顺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人口多.人均耕地少.劳务输出多的农业大县. ...
  • 体育教育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十二月一 日 毕业 体育教育毕业论文选题(1449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 ...
  • 浅析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析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及解决对策 内容摘要: 本文对农村留守老人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各个角度对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进行了思考.并在经济供养.精神慰藉.社会参与方式及各项政策制度安排等各个方面提出了见解. 关键词:农村 留守 ...
  • 佛山20**年广东乡镇公务员面试热点储备
    佛山2014广东乡镇公务员面试热点储备 广东乡镇公务员面试即将到来,很多考生都有这样一个疑问,往年的省考与这次广东省乡镇公务员在考试内容上有什么不同,形式上区别大不大?2014年的省考考过一部分乡镇类的,相当大的一部分还是在8月份考试.所以 ...
  • 农村小学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农村小学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教学管理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尤其是在教学管理还背负着过于功利的目的而又走进新课程改革的今天. 回顾昨天教学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不论白猫黑猫,只要逼鼠就是好猫"的俗成思维定势,已被编织 ...
  •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英语学习之我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因为大中城市对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夫妻双方或一方离开家乡外出打工,他们的子女绝大多数留在了农村,跟随祖辈生活在一起.近几年来,农村学生中百分之九十五都成了"留守儿童".大部分"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