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之利与弊 - 范文中心

计划生育之利与弊

03/06

计划生育之利与弊

法国国家人口研究所在会后发布的报告中指出,2010年6月,世界人口已达64.77亿人,已很接近65亿人,但是全球人口分布并不均匀。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和巴基斯坦是世界上6个人口最多的国家,6国的人口总数达到了33亿,接近世界总人口的一半。 大会提供的材料说,1800年地球人口达到10亿,1930年达到20亿,1960年达到30亿,1974年达到40亿,1987年达到50亿,1999年达到60亿,人口增长速度在20世纪一直呈加速状态,不过在21世纪人口增长速度将减缓。(本处引用相关人口研究报告中的片段)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世界人口在上个世纪加速增长,到了本世纪增长速度总算有所减缓,但是庞大的世界人口基数,使我们在面对减缓的人口增长速度时,并不感到轻松。再加上世界各地越来越严重的环境破坏,以及加速匮乏的资源,人口的压力越来越沉重。

为保证人口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相适应而在全社会范围开展的生育计划化,使每个家庭的生育行为满足社会的需求。因为人口过剩已构成当今地球人类所面临的最严重问题之一,计划生育已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政府所重视并付诸实施。但不同国家因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等背景不同,计划生育工作的目的、内容、深度、广度以及技术、手段、措施等各方面均有很大差异。计划生育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其主要内容及目的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从而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增长。

1850年,马克思在《国际述评》中这样评论中国的人口:在这个国家,缓慢地但不断增长的过剩人口,早已经使它的社会条件成为这个民族的大多数人的沉重枷锁。这时的中国正走到人口增长的第三个坡顶:总人口约4.5亿,每年新增人数约为45万。但和新中国建立后的人口增长相比,1850年实在是不足挂齿。在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中国经历了两次人口增长高峰,城市的就业和粮食供应都成为问题。实行计划生育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资料生产与人类自身再生产应该相适应的原理,结合我国国情而制定的重大战略决策。70年代初以来中国政府开始大力推行计划生育;1978年以后计划生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宪法》第25条规定:“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宪法》第49条规定:“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婚姻法》也规定,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本处引用相关人口调查中的资料)

回顾中国近半个世纪来实行的计划生育的政策,我们看到了人口增长速度减缓的成效,看到了计划生育政策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成果。

1、对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而言,计划生育在全国或整个地区范围内实施,对人口发展进行有计划的调节,使人均拥有资源的比例增大,使人口的增长同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对一个家庭或一对育龄夫妇而言,有计划的安排生育子女,以适应家庭与社会的要求,促使家庭和社会更加和谐。

2、在人口发展速度超过社会和经济发展速度时,应采取节制生育的政策、降低人口增长速度,来满足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社会和经济发展滞后于人口发展,会导致人口过剩,而有限的资源满足不了人口的需求,整个社会处于动荡的状态,不利于国家的发展。

3、针对我国的国情,计划生育不仅是对人口数量上的控制,而且是为提高人口素质把关。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提倡晚婚、晚育、优生、优育,以降低人口出生数量,使家庭有更充足的经济条件来培育下一代,提供了更好的生活条件,更有利于提高人口实体的各种素质,如思想素质、身体素质、文化素质等等。为了提高我国人口素质,应采取如下措施:控制人口数量;积极提倡优生;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进一步改善医疗卫生条件,扩大集体福利,保障妇幼健康。

看到计划生育对国家发展的贡献,我们会感到欣慰,但是有利必有弊,我们肯定计划生育好的方面,而其不好的一面是我们不可忽视的。如果把计划生育政策作为权宜之计,我无可厚非。但是,将计划生育政策定位为长远的基本国策,我觉得值得商榷。

一、社会老龄化加快

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和医疗水平的日新月异,人民的平均寿命越来越长,已经超过了73岁。据世界上最长寿的国家日本的一份调查报告说,其平均寿命为82岁,而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百分之二十一,15岁以下的儿童只占百分之十三。其严重的后果是,劳动力资源短缺,社会福利开支增大。(本处引用新浪网-新闻论坛-百姓杂谈-计划生育危害无穷一文)

我国九十年代开始就进入了老年话社会。但是,我们的国情更加严峻。作为世界超级人口大国,中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发展阶段,经济不够发达,社会保障制度如强制性的社会养老保险尚未普及和完善,老无所养的问题将日益突现;中国十三亿人口中,有八亿是农民,农民的温饱手段还是靠劳动力创造,而农民最基本的社会保障根本没得到保障。 也许有人会说,等到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之后就可行了。其实不然,就算完善了,劳动力资源创造的有限的财富也不足以满足庞大的社会需求。

二、一胎制容易产生很多孤寡老人和孤儿

一胎制无疑可以缓解人口压力,但是却使家庭生活失去很多欢乐的气氛。两个年轻

夫妇要整合三个家庭不容易;一个儿童分给四个老人更难处理。中国人的传统的家庭观念之下,必然造成一方受到伤害。

当前,社会并非平安无事,由于疾病、车祸、意外、自杀等等原因的存在,很多为人子女者不幸夭折,造成大量的孤寡老人和孤儿。虽然社会保障系统可以解困帮贫,但精神上的孤立无援永远无法弥补。在现在的中国,基本上看不到老祖宗期望的儿孙满堂的场面。

三、计划生育部门产业化(本处引用新浪网-新闻论坛-百姓杂谈-计划生育危害无穷一文)

计划生育部门的人员,每每在查处计划生育时表现出咄咄逼人、高高在上的姿态,往往令人生厌。只要是育龄夫妇,就总免不了被他们隔三叉五的盘查,公民的日常生活受到了滋扰。遇到有违犯计划生育的夫妇,他们就穷追猛打,誓要讨到违反计划生育的罚款,否则,他们不惜封屋、抓人、诉诸法庭。他们披者执法的外衣,干着丧尽天良的勾当。

由此便有大量的罚没资金落入计生部门的账户,形成了庞大的产业收入。可怕的是:行政部门居然可以得到产业收入,而其收入又无明确的去向和用途,很容易滋生腐败。 超生的夫妇,本来多抚养一个孩子已经百上加斤了,却还要支付罚金;得不到国家的关怀不说,还招徕歧视。有些人不以为然,认为他们咎由自取、罪有应得。如果有这样的想法,真是人性的泯灭。

四、剥夺了人民的生育权

人与自然融为一体,人类生生不息地繁衍后代,本来就是最自然不过的规律。大多数人会自觉和理智地实行着计划生育,他们会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和健康状况来考量。笔者问过身边的许多人,少有表示要生二胎以上的。因为当代青年普遍受到良好的文化和政治熏陶,他们领略到父辈们拖儿带女、含辛茹苦的境况,他们不再有前辈们

有人担心给人生育的自由,会增加社会的负担。但是当我们长大后,都是会成为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可能还有人会说尽管我们为社会创造财富,但是由于人口过多,对社会财富的消耗也是巨大的,甚至还会发生财富的消耗大于创造。对于这种可能我们不可否认。但是相反,许多独生子女却养尊处优,成为家庭的蛀虫,对社会也是不利的。

香港家计会的宣传说得好:一个娇,两个妙,三个太多了。优生优育不是代表只生一个,让人们有自由选择的生育权,才真正符合优生优育的意义。

发达国家并没有什么计划生育法,但它们的人口增长并没有失控,相反很多处于负

增长态势。这更证明了计划生育法没有存在的必要。

五、计划生育使部分人受到歧视(本处引用新浪网-新闻论坛-百姓杂谈-计划生育危害无穷一文)

其实,某夫妇如果要超生,政府也难以处理。一方面她们会东藏西躲的,象被迫逃亡;另一方面就算政府抓个正着,强迫她们堕胎又会背负

由于其工作的艰巨性,政府往往只有罚款这种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为了躲避处罚,当事人不惜抗法。而政府则采取不许登记户口、不许升学等手段。他们的超生儿被称为

外国人无论是在领土、领空、交通工具上出生的婴儿,人家争着承认为本国公民,很难理解为什么我们会抗拒?为什么要歧视?

对于计划生育的利与弊,我们都需要认真的思考衡量。快速发展的中国需要一个跟有利的人口政策,对于当下的政策,我们需要扬长避短,做到与时俱进,总之,中国对关于人口控制政策的实施,是任重而道远啊!


相关内容

  • 论墨子"兼爱"思想的当代意义
    摘 要:墨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他的学说和儒学并称显学,作为一位平民圣人,墨子心怀人民安危,反对不义之战,提出了"兼爱.非攻"等思想主张,并为之付诸实践,虽其学说未被当时统治者所采纳,但在以和平与发展 ...
  •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 始计第一 1.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2.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 ...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文翻译书下注释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复习资料 一. 原文: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所以 ...
  • [孟子二章]文言知识梳理
    1.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是孟子及门人弟子所作,___________家经典之一.孟子,名_____________,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伋(j í)的再传弟子. 2.重点字解释. 天时: 地利: 人 ...
  • 融洽邻里关系构建和谐社会
    融洽邻里关系 构建和谐社会 北房小学吴艳军 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已经成为全国上上下下共同的目标.创建文明和睦的邻里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也是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群众安居乐业的前提.这就迫切要求建立起新型的邻里关系,增强居民间的亲和力,形成 ...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冶金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冶金 三国曹魏,鉴于"盐铁之利,足赡军国之用"④,仍实行盐铁官营.<三国志·蜀志·王连传>载刘备任王连为司盐校尉,"校盐铁之利","有裨国用",又设 ...
  • 孙子兵法简介及其孙子简历
    内容简介 <孙子兵法>是中国最古老.最杰出的一部兵书,历来备受推崇,研习者辈出.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可能包括孙武后学弟子们写作的内容,也可能有很多篇已佚失),但司马迁&l ...
  • 道路通向瓜达尔港
    一个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家,一个是和平基金会和<外交政策>杂志发布的榜单里有名的"失败国家",中国和巴基斯坦能相互为对方提供什么样的机会呢? 2014年11月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访华,强调"中巴经 ...
  • 陶朱公经商十八法
    商道即人道 <陶朱公经商十八法> 生意要勤快,切勿懒惰,懒惰则百事废.接纳要谦和,切勿暴躁,暴躁则交易少. 价格要订明,切勿含糊,含糊则争执多.账目要稽查,切勿懈怠,懈怠则资本滞. 货物要整理,切勿散漫,散漫则查点难.出纳要谨慎 ...
  • 稷下学宫齐文化的模式.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前,齐文化是一支相对独立的地域文化:其后,便与鲁文化等融为一体.她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来源之一,又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试对齐文化的模式.特点及其历史意义作一探讨,以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