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试论网络文化的特征 - 范文中心

理论:试论网络文化的特征

10/10

网络文化是一种新型的文化形态。相对于传统的农业文化、工业文化,其在思想性、实践性和时代性方面有着鲜明的特点。

思想特征

在透视一种文化的思想特征时,依信息的发生与处理为序,可将网络文化分为认知、情感、伦理、信仰四个层

面,分别表示接受信息、处理信息

、信息升华、信息固化,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流动链。网络文化作为新型文化,在认知、情感、伦理、信仰四个方面都别具特色。

在认知层面,网络是知识和信息的海洋。以不同形态存在的文字、图片、视频所构成的知识几乎是无穷的,网络文化在知识层面上的海量性,使知识与民众的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在网络社会,只要具有一定的信息表达能力,拥有一台连入互联网的电脑,人人都能成为知识的生产者、传播者和获取者。

在情感层面,人们的情感在网络时代获得了极大解放。一是情感表达空间大为扩张,大量的论坛、博客、聊天室等为人们表达情感提供了最大可能;二是情感交流对象成倍增加,无论怀着积极还是消极情绪,在网络上总能找到知音,甚至还因为共同的情感构成群落;三是情感在人际关系中的分量大为加重,一言不合,即可分离,能否在情感上共鸣成为决定人们关系厚薄的重要因素,人与人之间关系更趋简单化。

在伦理层面,网络对传统伦理带来多方面冲击,但与网络特性相适应的网络伦理尚未完全形成,这是当前网络上伦理秩序较为混乱的重要原因。要形成相对固定、得到各方认同的网络伦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目前网络上各种伦理碰撞、融合、衍生的趋势看,未来成型的网络伦理可能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开放性。网络伦理将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不断将新的伦理因素吸纳其中,在动态中彰显活力。二是开明性。网络伦理不仅包含鼓舞人们积极向上的因素,还包括各种适于人们保持心态平衡、以谦退为主要特征的一般性伦理,后者在网络上生发的可能更大。三是去形式性。传统伦理是以一定的符号载体如各种称谓、行为载体如祭拜等特定形式表现出来的,而网络伦理则可能不拘形式,只存在于人们内心,在人们上网的种种具体行动中体现出来,并为人们所感知。

在信仰层面,网络社区里的信仰众多,折射出现实社会信仰的芜杂。网络技术使匿名表达、超时空交流更为方便,将现实社会中人们深藏于心底而一般很少显之于外的信仰充分展现出来,使网络社区的信仰十分复杂。

实践特征

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型文化,既是人类社会科技进步的产物,也要在人类社会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实践性是网络文化的显著特性,只有充分把握网络文化的实践特征,才能对网络文化的发展有更清晰的认识。网络文化的实践特征表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巨大的包容性。网络文化是一种包容文化,这与农耕文化的狭隘、工业文化的排他有着本质区别。在农耕背景下,某一区域某一时段往往只流行一种文化,其他类型的文化会被排斥。工业时代,文化与经济利益直接挂钩,经济利益的纷争带来了文化上的主导权争夺,文化甚至成为争夺经济利益的遮羞布,一些国家借文化扩张实施经济侵略。在农耕和传统工业背景下,民族文化之间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在网络时代,文化的多样性得以充分张扬。世界上只要能形诸于笔的文字、发诸于口的语言都能在网络上找到,英语等语言不再一统天下。

更新的快捷性。先前的各种文化形态往往能独领风骚几百年或几十年。在网络时代,能够“独领风骚三五日”已数不易。从各大网站新闻浏览、评论排行榜情况看,能在三天内连续挤进排行榜前十的新闻极少。网络文化的这种快速演变,与以下因素有关:一是网络空间里信息多样,彼此在吸引眼球方面的竞争极为激烈;二是人们利用网络的目的多样,学习知识、休息娱乐等都有可能,面对这样的受众,没有哪一种文化能长期吸引批量追随者;三是在靠“快、新、奇”赢利的运营模式下,绝大多数网络社区由民间人士维护,要让这些社区持续发展,必须确保它们能够赢利,而要赢利,唯有求新、求快、求奇;四是文化价值上的“快餐性”。网络文化是典型的“快餐”文化,但普遍价值不高。

形式上的分散性。与农耕文化、工业文化不同,网络文化的创造者、传播者众多,每一个网民都是网络文化的载体,许多极能体现网络文化特色的内容,都隐藏在网民的具体言行之中。因而,网络文化体现出分布面广、表现形式多样的特点。这也给研究和讨论网络文化带来实际困难。要准确领悟网络文化的真谛,必须亲身进入网络。网络形式上的分散性,与网络技术发展极快也有关系。目前,网络技术与传统技术的接轨愈加严密,声频、视频等新技术嵌入到网络当中,使网络文化的表现手法极具多样性。

时代特征

网络文化是时代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把握了网络文化的时代特征,才能掌握蕴藏在其背后的经济本质、政治本质以及它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的定位。网络文化的时代特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网络文化是人类历史上第三次生产力革命的产物。第三次生产力革命是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出现为标志的,此时人们开始网络化生存,人类社会裂变为现实社会和网络社会两大空间,由此衍生出网络文化。农耕文化、工业文化或存在几千年,或存在几百年,而即便从网络诞生之日起计算网络文化的形成日期,它的存在也不过30年。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文化可谓刚刚起步,方兴未艾。农耕文化使人类脱离了蒙昧状态,工业文化教会人们效率意识、民主意识、发展意识,使人的自由大为扩展。网络文化对人的影响将是多方面的,思维上从平面式到立体式,行为上从高成本到低成本,价值判断上从重物到重人等等,都是必然出现的趋势。

2、网络文化中的矛盾与斗争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势力较量的重要反映。网络文化不可能摆脱现实经济、政治状况的影响。实际上,比较农耕文化、工业文化,网络文化受政治、经济的影响更大、更深。当前,最突出的就是现实世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斗争在网络上赤裸裸地进行,网络成为双方较量的新战场,网络社区中经济话题、政治话题背后都能看到双方争斗的影子。网络文化的多样性、复杂性,还有一些类似是非不分、荣辱不分之类的阴暗面,与这种争斗有着密切的关系。

3、世界秩序上“一体化”与多样化的矛盾在网络文化中时有出现。当今世界的矛盾,除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上的争斗,还有经济秩序上的全球“一体化”与“本土化”、文化秩序上的“单一化”与多样化、政治上的霸权主义与多极化等三方面矛盾。这三方面矛盾在网络空间也有充分的展现。网络不仅集中展现了这三方面矛盾,还使这三方面矛盾更为激烈,对抗情绪表现得更激烈,对抗类行动表现得更有组织性,人群划分更明显。

4、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进步是当代网络文化的重要内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进步一直是人类社会的梦想,在网络这样的自由空间里,要求实现这一梦想的呼声很高。网民对妨碍人类全面发展与进步的各种体制性障碍、思想观念障碍等提出了强烈批评。网站在这方面也作出了积极努力:开发游戏产品满足人们的身心愉悦需要,开设论坛等互动空间以满足人们的表达需要,刊发各类新闻满足人们的求知需要。而一些违背人类的进步与发展需求的文化内容在网络上总是很快被淘汰。(纪红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相关内容

  • 电子政府构建的政府基础:涵义.特征和构成
    作者:张锐昕杨国栋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01期 随着电子政务建设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全面展开及其功能内容开发的逐步深化,电子政府构建对政府管理变迁的依赖与日俱增,相应的需求也变得更趋复杂化和多样化.然而,无论需求如何复 ...
  • 自考社会学概论笔记
    第一章 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 1.社会变革的需要:社会学产生的直接要源和关键因素 2.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 3.社会经验研究的积累 二.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代表人物:孔德.斯宾塞 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代表人物:马克思.涂尔干 ...
  • 文艺理论研究综述-文学文化-论文中心
    2001年度的中国文艺理论虽然依旧保持着世纪之交特有的活跃状态,但就其关注的问题而言,理论的创新意识正在相对减弱,长期困扰理论界的当代文论的体系建构等问题始终得不到令人满足的解决,传统的理论范式和话语系统正在逐渐失去往日的效力,而新的理论格 ...
  • 社会学 复习笔记
    考试类型 名词解释 4个 选择 15个 简答3个 论述1个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1. 社会学概念: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社会科学. 社会运行的基础 1. 人口:指特定时间.特定区域所在的人口的集合,这样一种集合 ...
  • 网络环境下旅游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特征与市场营销对策
    网络环境下旅游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特征与市场营销对策 摘要:网络技术的发展对旅游消费者的心里和行为产生深刻影响,传统的营销策略已无法应对现代旅游业趋势:因此,了解把握网络环境下旅游消费者的行为特征并在营销策略上采取创新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网 ...
  • 网络话语分析
    网络话语分析 (2013-10-24 10:38:52)转载▼ 标签: 文化 网络 社会学 话语分析 分类: text 内容提要:网络流行语不仅活跃在网络交往行为中,而且已经流出网络进入现实生活之中.生动活泼的网络流行语显示了网民对社会生活 ...
  • 关于摄影文学基本特征的反思
    作者:傅腾霄 河南大学学报 2002年12期 近年来,作为学科的文艺理论出现了一种有趣的现象.一方面,文艺理论越来越边缘化,普通读者对理论望而却步,大多数作家和艺术家则感到当下的理论似乎与创作并不相干,甚至文艺批评家们也自觉不自觉地与文艺理 ...
  •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社会心理学]练习题题库及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社会心理学>练习题题库及答 案 (加粗红色字体为2013下新增题目) 一.填空题 1.与社会心理学关系最密切的学科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___________有两种不同 ...
  • 论网络传播学_匡文波
    D OI :10. 13495/j . cn ki . cjjc . 2001. 02. 012 网络时代 [文章编号] 1002-5685(2001) 02-0046-06 国际新闻界 2001. 2 论网络传播学 ◆匡文波 (中国人民大 ...
  • 从功能对等角度看公示语的翻译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