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折旧及例题 - 范文中心

固定资产折旧及例题

02/04

三、固定资产折旧

1.折旧的概念和范围

(1)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 应计折旧额,是指应当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金额。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还应当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应计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2)折旧范围

企业应当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但是,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和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除外。

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不计提折旧。

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不论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计提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提足折旧,是指已经提足该项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

2.影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因素

(1)固定资产的原价;

(2)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

(3)预计净残值

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值得说明的是,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固定资产,无论是否交付使用,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认为固定资产,并计提折旧;待办理了竣工决算手续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3.折旧方法

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

(1)年限平均法

年折旧额=(原价-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

=原价×(1-预计净残值/原价)÷预计使用年限

=原价×年折旧率

(2)工作量法

(3)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折旧额=期初固定资产净值×2/预计使用年限

最后两年改为直线法

【例题5】

某企业2002年11月1日购入一项固定资产。该固定资产原价为498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5万元,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该固定资产2003年应计提的折旧额是( )万元。

A.98.6 B.119.52 C.185.92 D.192.56

【答案】D

【解析】2003年应计提的折旧额=498×40%×11/12+(498-498×40%)×40%×1/12=192.56万元。

【例题6】

某设备的账面原价为50 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4年,预计净残值率为4%,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该设备在第3年应计提的折旧额为( )元。

A.5250 B.6000C.6250 D.9600

【答案】A

【解析】该设备第1年计提的折旧额为50000×2/4=25000元,第2年计提的折旧额为(50000-25000)×2/4=12500元,第3年计提的折旧额为〔50000×(1—4%)—25000-12500〕/2=5250元。

(4)年数总和法

年折旧额=(原价-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年折旧率用一递减分数来表示,将逐期年数相加作为递减分数的分母,将逐期年数倒转顺序分别作为各年递减分数的分子。

【例题7】

某企业2002年6月20日自行建造的一条生产线投入使用,该生产线建造成本为74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20万元。在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的情况下,2003年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额为( )万元。

A.192 B.216 C.120 D.240

【答案】B

【解析】2003年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额=(740-20)×5/15÷2+(740-20)×4/15÷2=216万元

在年度中间购置固定资产的情况下,如采用加速折旧法时,应首先计算加速折旧法下每一“使用年度”应计提的折旧额,除以12后计算出每月应计提的折旧额,再按此分别计算每一“会计年度”内应当计提的折旧额。

【例题】

甲公司2007年6月21日购置一台不需安装即可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为600万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

(1)甲公司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

每一使用年度应计提的折旧额如下:

第1年计提折旧金额:600×40%=240(万元)

第2年计提折旧金额:(600-240)×40%=144(万元)

第3年计提折旧金额:(600-240-144)×40%=86.4(万元)

第4年计提折旧金额:(600-240-144-86.4)÷2=64.8(万元)

第5年计提折旧金额:(600-240-144-86.4)÷2=64.8(万元)

因此,每一会计年度内应计提的折旧额如下:

2007年7月至12月计提折旧金额为:240×6/12=120(万元)

2008年度计提折旧金额为:240×6/12+144×6/12=192(万元)

2009年度计提折旧金额为:144×6/12+86.4×6/12=115.2(万元)

2010年度计提折旧金额为:86.4×6/12+64.8×6/12=75.6(万元)

2011年度计提折旧金额为:64.8×6/12+64.8×6/12=64.8(万元)

2012年度计提折旧金额为:64.8×6/12=32.4(万元)

(2)甲公司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

每一使用年度应计提的折旧额如下:

第1年计提折旧金额:600×5/15=200(万元)

第2年计提折旧金额:600×4/15=160(万元)

第3年计提折旧金额:600×3/15=120(万元)

第4年计提折旧金额:600×2/15=80(万元)

第5年计提折旧金额:600×1/15=40(万元)

因此,每一会计年度内应计提的折旧额如下:

2007年7月至12月计提折旧金额为:200×6/12=100(万元)

2008年度计提折旧金额为:200×6/12+160×6/12=180(万元)

2009年度计提折旧金额为:160×6/12+120×6/12=140(万元)

2010年度计提折旧金额为:120×6/12+80×6/12=100(万元)

2011年度计提折旧金额为:80×6/12+40×6/12=60(万元)

2012年度计提折旧金额为:40×6/12=20(万元)

4.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

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 使用寿命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调整固定资产使用寿命。

预计净残值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调整预计净残值。

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有重大改变的,应当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的改变应当作为会计估计变更。

【例题8】

关于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有重大改变的,应当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B.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有重大改变的,应当调整固定资产使用寿命

C.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有重大改变的,应当调整预计净残值

D.使用寿命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调整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和折旧方法

【答案】A

【解析】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有重大改变的,应当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四、固定资产后续支出

(一)资本化后续支出

与固定资产有关的更新改造等后续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同时将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扣除。企业一般应将该固定资产的原价、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和减值准备转销,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并停止计提折旧。固定资产发生的可资本化的后续支出,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在固定资产发生的后续支出完工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再从在建工程转为固定资产,并按重新确定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计提折旧。

(二)费用化后续支出


相关内容

  • 1Z101040技术方案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1970/1/1 1Z101040 技术方案现金流量表的编制第01讲 技术方案现金流量表 [考情分析] 本章主要介绍了四张技术方案现金流量表.学习中需要把握其编制角度.计算指标和编制目的.在此基础上,对重要的报表要素,如经营成本等的计算,需 ...
  • 营改增:涉税会计核算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对增值税的核算则比较特殊,将涉及四个二级科目--"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增值税检查调整"."增值税留抵税额":同时,在"应交 ...
  • 工程经济学第二版谭大璐课后答案
    工程经济学(第二版谭大璐) 课后答案 目录 第一部分 课程的学习目的及总体要求 .............................................................. 2 一.课程的学习目的 ..... ...
  •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成本确认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成本确认 2009-12-22 13:52 于志云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解决了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方式换人换出资产成本确定和损益确认问题.其核心的变化是判 ...
  • 一建工程经济重点.考点.难点
    2011工程经济考点.重点.难点 按书的顺序: 1. P2 利率的高低取决的因素:A.利率的高低首先取决于社会平局率的高低,并随之变动. 通常,社会平均率是利率的最高界限 .B.社会平均率不变,利率高低取决于金融市场 上借贷资本的供求情况 ...
  • 财务管理项目化教程
    财务管理项目化教程 单选:15题 每题1分 共15分 多项: 7题 每题3分 共21分 简答: 2题 每题7分 共14分 计算: 4题 共50分 项目一:总论 一.财务管理的概念: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根据财经法规制度,按 ...
  • 初级会计实务第一章 总结
    初级会计实务(第一章) 第一章 资 产 考情分析 本章是<初级会计实务>中最重要的一章,考试在30-40分,跨章整合后考试预计在50分. 第一节 货币资金 ★★★[考点]库存现金.存货和固定资产的清查 初级会计实务(第一章) 第 ...
  • 第一章总论-会计要素计量属性
    2015年全国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内部资料 中级会计实务 第一章 总论 知识点:会计要素计量属性 ● 详细描述: (一)会计要素计量属性 1.历史成本 资产按照其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 ...
  • 计算物品的常用折旧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法
    计算物品的常用折旧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法,分别为: 1.平均年限法 平均年限法又称为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折旧均衡地分摊到各期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1+预计净利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100% 月折旧 ...
  • 浅谈企业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与累计折旧
    摘 要:分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与累计折旧二者的关系以及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后的折旧核算问题,最后对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折旧进行思考. 关键词:企业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折旧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是<企业会计制度>的一个突出特点,大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