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 - 范文中心

论企业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

07/23

  摘 要:追溯了企业文化与现代企业发展的历程,研究了企业文化与各管理环节的关系,探讨了企业文化塑造与变革的思路。�

  关键词: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9-0180-02��

  

  1 企业文化与现代企业发展�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西方工业发展到以大机器和生产流水线为主要生产方式的阶段,企业经营者主要关心的问题是生产效率和投入产出比,在这种条件下,泰勒的科学管理模式和韦伯的“科层制”的提出导致了一系列理性化的科学管理实践。但是,它们都是基于“理性经济人”的假设,认为人的行为动机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利,工作的目的是为了得到经济的报酬。科学管理理论对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当时的工业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霍桑实验”使人们注意到组织中的人际关系、非正式群体等因素对组织效率的影响,开始关注包括自我实现在内的人的社会性需要,于是导致了一系列激励理论的出现。这些理论强调人际关系在管理中的重要性,以人的社会性为基础,提出用“社会人”概念来代替“经济人”的假设。20世纪五六十年代,系统论的应用和权变理论的发展导致了西方组织管理在20世纪70年代的“战略热”和“系统热”,即重点由组织内部的管理转向战略管理,强调组织结构和系统的协调与适应能力。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日本企业的崛起,人们注意到了文化差异对企业管理的影响,进而发现了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的融合――企业文化,它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企业领导人用其在企业创业阶段形成的价值观和经营理论教育新成员,并在此过程中将全体员工的价值认同和行为方式整合成统一的价值体系和行为准则,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管理模式,以文化的力量推动企业的长期发展。

  �

  2 企业文化与各管理环节的关系�

  

  2.1 企业文化与现场生产管理�

  生产现场的有效管理是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环节,重视对企业操作层面的现场生产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体系中的根基。企业文化是自成立就已经存在的一种行为方式、工作氛围及价值观,只要有企业就肯定有企业文化,但企业文化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和劣势企业文化之分。企业文化的好坏对于现场生产管理的高效性同样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如果说企业的员工中对于生产管理的标准化操作规程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与内心认同,生产管理现场的局面不可能会是整洁而有序。反过来如果企业里存在优秀的企业文化氛围,从生产员工新入职就进行专业岗前培训与企业文化系统培训,让员工统一对企业远景、使命、价值观有所认识,了解自身岗位的重要性等,则无疑从根本上唤醒员工的企业主体意识,明确责权利的关系,同时也为有效导入5S等生产管理规范流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2.2 企业文化与质量管理�

  质量是企业生存的基础。现在的许多企业在企业文化当中对企业质量管理均有表述,另外,质量管理对于企业品牌的建树、营销管理的成败、成本管理的控制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2.3 企业文化与成本管理�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同行业之间竞争到最后关头,无疑是形成了成本控制的竞争。因此许多生产性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特别重视以成本核算为基础的企业管理体制的文化导向,从统一员工认识上花功夫,强调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激发员工爱企、爱岗的主人翁精神。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来弥补制度建设中的不足,从“要我节约”的被动式成本管制管理转变为“我要节约”的主动型全员成本控制管理的良好管理氛围。�

  2.4 企业文化与环境管理�

  环境是人们对于一家公司最直接、最容易观察到的文化内容,建筑和办公环境设计可以反映出一家公司的企业文化理念及其深层次的假设。此外,在建筑和环境的其它安排方面,我们也可以了解到一家公司的文化,像体现员工福利待遇的员工餐厅、休息室、卫生间等的装饰安排,可以看出这家公司在人性化方面的基本想法。所以如有条件,公司在搬迁新办公场所时就应考虑和企业文化理念相适合,在建筑和室内装饰方面充分体现价值观和基调,因为这些可以暗示文化所强调的是开放的还是封闭的,公司重视的是创新还是原则,工作中体现的是团队还是个人,员工是平等的还是有级别区分。�

  

  3 企业文化塑造与变革的思路�

  

  3.1 分析内外因素,提炼企业核心价值观�

  首先,根据企业性质,判断企业文化的类型。像商场则可根据本身的经营特点提倡“顾客至上、一切为顾客服务”的价值观;而工业企业可以从产品出发,树立“向社会提供最优产品”的价值观。其次,要考虑企业的成员及其构成。每一个人在进入企业成为企业一员以前,大都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念,个人的价值观与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相融、互补,或是互斥,这些关系错综复杂,直接影响到企业的价值观能否为每一个员工所接受。如果他们接受了企业的价值观,就可能带动一批员工,从而有利于促进企业价值观为全体员工所接受的过程。再次,要考虑企业外部环境的影响。企业文化的内涵要反映出环境的复杂性和紧迫性所带来的挑战和压力,对企业内部要保持较高的整合度,对外要有较强的适应性,通过对企业主导价值观和经营理念的改革推动企业发展战略、经营策略的转变,使企业文化成为蕴藏和不断孕育企业创新与企业发展的源泉,从而形成企业文化竞争力。�

  3.2 把握企业形象,选择文化定位�

  第一层,理念文化定位。包含的要素一般有:企业的经营宗旨、价值观、企业精神、社会责任感、经营哲学等深层次的无形因素,它是决定企业CI战略价值的基础。第二层,行为文化定位。主要包括两大类活动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涵。一类是企业生产经营方面的活动,如生产组织、市场营销等;另一类是非生产经营活动,如员工的教育培训、文娱体育运动、社会公益活动等。第三层,形象文化定位。形象文化呈现一种表层文化的特征,它主要通过企业的建筑物、工厂环境、品牌商标、图案标志、产品包装等有形的物质表现出来。�

  3.3 加强培训学习,让员工接受新的企业文化�

  培训是促使文化塑造与变革的一个重要策略,在文化变革的实施计划安排就绪后,就要督促员工参与培训、学习,让全体员工接受培训。通过专门培训,让员工知道什么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有什么作用,企业为何及如何实施文化塑造与变革,新的企业文化对员工有什么新的要求,认识企业现有文化状态与目标文化的差距。还可利用各种舆论工具,如广播、闭路电视、标语、板报等大力宣传企业的价值观,使员工时刻都处于充满企业价值观的氛围之中,通过耳濡目染融入企业文化。�

  3.4 领导身体力行,信守维护价值观念�

  企业领导者的模范行动是一种无声的号召,对下属成员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因此,要塑造和维护企业的共同价值观,领导者本身就应是这种价值观的化身。他们必须通过自己的行动向全体成员灌输企业的价值观念。首先,领导者要坚定信念。其次,要在每一项工作中体现这种价值观。再次,领导者要注意下属成员的感情沟通,重视感情的凝聚力量。以平等的真诚友好的态度对待下属成员,就会取得他们信任。�

  3.5 建立激励机制,巩固强化企业文化�

  价值观的形成是一种个性心理的累积过程,这不仅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且需要给予不断的强化。人们的合理的行为只有经过强化以肯定,这种行为才能再现,进而形成习惯稳定下来,从而使指导这种行为的价值观念转化为行为主体的价值观念。因此,考评内容应是企业文化的具体化和形象化。员工晋升时,要考虑他是否与企业文化相融合,对于那些没有好好工作,并难以和企业文化融合的人员,使其离开企业,让员工明白企业在鼓励什么,在反对什么。�

  3.6 选树先进典型,大力宣传企业楷模�

  成功的企业总是十分重视发现企业的楷模,宣传企业楷模,鼓励和提倡人们向英雄人物学习,使他们不仅为员工所熟悉和称道,而且也为员工所效仿。在树立先进的过程中,一是所确立的企业先进典型必须和企业文化价值保持一致性;二是肯定英雄的价值,必须通过多种渠道来进行,要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先进人物进行肯定、宣传,求得员工的一致认同;三是尤其要重视从普通员工中发现并树立卓越不凡的先进人物;四是要注意经常地推出英雄形象。�

  3.7 创设特定情境,加深文化价值感受�

  一个内涵丰富、形象生动的场景给人留下的印象会极其深刻,对人心灵的震动也更大。因此,成功的企业无不刻意创设特定的情境,通过启发员工对情境意义的领会,加深他们对于企业所强调的文化价值的感受。创设企业情境的做法有两个方面。其一是采取某些具有象征性和戏剧性的做法,明白无误地告诉全体员工该怎么做,达到强化员工的意识、促使其行动的目的。如我国海尔电冰箱厂,在创建初期生产出了一批有质量缺陷但并不影响使用的电冰箱。厂长把全厂员工集合在厂区,亲手把这些冰箱一台台砸烂、碾碎,换来的却是全厂上下对质量空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海尔电冰箱厂也由此走向成功。其二是举行礼仪和庆典活动,对企业员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日本企业中,全体员工每天清晨都要在上岗前集体高诵厂训、高唱厂歌,重复和强化企业和工作的宗旨、规范,使企业文化观天长日久地植根在脑海中。�

  3.8 通过情感熏陶,使员工更加忠于企业�

  情感熏陶是指,通过多种形式直接影响员工的情感,从而影响员工的行为。通常,情感熏陶通过两种方式来进行:一种是通过员工之间相互交往来交流感情。例如,日本企业的领导人常常对员工的生育、生日、婚礼、晋升进行祝贺,送贺卡、鲜花、蛋糕等;员工遇到生病、家中有人亡故、意外灾害也会受到由衷的慰问。通过这些,员工在感情上把自己和企业放在一起,更加忠于企业。另一种做法是通过开展健康的业余文化活动,陶冶人们的性情、节操。日本企业常以柔道、插花、棒球等形式,引导人们的情趣,丰富人们的感情生活。国内企业也有较好的传统,如书法、绘画的交流,建立各种兴趣的人组成的协会,举行体育比赛、文艺汇演等都使员工的性情得到陶冶,而且文化活动本身也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增进员工间相互了解的机会。


相关内容

  • 如何构建企业文化
    如何构建企业文化 第1章:企业文化的精神层又叫企业精神文化,相对于企业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来说,企业精神文化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文化 ◇第1节:跨文化管理 ◇第2节:企业精神 ◇第3节:企业价值观 ◇第4节:企业经营哲学 第1节:跨文化管理 跨文 ...
  • 企业形象设计论文-赵悦程
    企 业 形 象 设 计 论 文 系别:国际工商管理 专业:工商管理 班级:0 7 0 1 姓名:赵 悦 程 学号:0 6 2 0 1 3 4 2 [摘 要] 通过对老字号企业形象资源体系进行分析.总结,认为老字号企业有宝贵的形象资源和巨大的 ...
  • 谈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的创新
    谈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的创新 摘要:人力资源管理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引进的管理学科,进入21世纪原来越多的企业重视人力资本的作用,他们认为人才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本,如何选好人.用好人是企业面临的重大挑战. 关键词: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
  • 青岛市20**年政府工作报告
    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3月25日张新起)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第十四届政府工作回顾 2008年市第十四届人民政府组成以来,在中共青岛市委的坚强领 ...
  • 现代企业管理试题库及答案
    以下大部分内容为"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考试范围,没讲的不用看,再加上课本上生产运作管理和财务管理两章的复习思考 题,就是我们全部的复习范围,谢谢! 第一章企业与企业组织 一.名词解释: (中)1.企业 (易)2.管理幅度 ...
  • 技术质量管理
    企业.技术.质量管理及程序 一. 管理理念: 1. 什么叫做企业管理现代化? 企业管理现代化,就是在企业管理中应用现代化自然科学和社会 科学的新成果.使之适应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要求,推 动社会生产的再发展. 2. 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内 ...
  • 大庆精神与创新型石油企业文化建设
    大庆精神与创新型石油企业文化建设 作者:刘纬纬 张廷芹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12年第01期 [摘要]大庆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财富,它形成于大庆石油会战长期的艰苦实践过程中,在石油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文化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 ...
  • 乔家大院与现代商道(上下)答案
    学习课程:乔家大院与现代商道(上下,如果答案错误,请继续搜索下一条) 单选题 1. 一个企业家的成长大致有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 回答:正确 1. A 超越自我 2. B 超越自卑 3. C 超越生命 4. D 超越极限 2. 真正的 ...
  • 毕业论文[跨文化营销策略研究以可口可乐公司为例]
    经济一体化进程和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加快了企业跨国经营的步伐,促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在异质文化环境中开展营销活动.然而,目标市场文化理念的迥异,使许多企业的跨文化营销都面临着很大的文化困境.因此,制定正确的跨文化营销策略,充分认识消费 ...
  • 企业文化在核心竞争中的地位研究_于桂红
    企业文化在核心竞争中的地位研究 于桂红 (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财经管理系,北京 100018 ) [摘 要]企业文化对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成长起到了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认识到它们的重要性,并积极付之于企业的实践活动,在产品和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