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教案及教学反思 - 范文中心

[琵琶行]教案及教学反思

02/01

《琵琶行》

之音乐艺术

教学目标

1、欣赏诗中运用比喻,形象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

重点鉴赏课文第二节。

2、品味诗歌意境,感受名句艺术魅力。

3、理解作者是如何将乐曲的情调和演奏者及听众的感情融为一体的。

教学重点、难点

赏析作者描写音乐的高超技巧。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小组讨论探究

2、对比阅读《李凭箜篌引》中的音乐描写。

教学媒体

多媒体

教学设想

《琵琶行》是描写音乐的千古名篇。因此,教学中不必过份拘泥于字词教学,

字词知识可布置学生在课前预习中掌握。课堂教学应围绕下列三个环节进行:通

过诵读感受诗人的情感,通过探讨体会作者描摹音乐的高妙,最后对比阅读及课

后作业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并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播放《高山流水》音乐,情境引入

俞伯牙是钟子期的知音,白居易也是琵琶女的知音,但白居易对于琵琶女的

意义不仅如此,因为他用自己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文学艺术表现力,将无形、抽象

的琵琶声变成有形、可感的音乐,造就了一首千古绝唱《琵琶行》,让后世的诗

歌朝圣者所吟诵、敬仰,使琵琶女和她的音乐在作者的作品中得到了重生。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琵琶行》的音乐艺术魅力。

二、 重点鉴赏课文第二段之“音乐描写” 。

1.第一层次解读——朗读感知

学生朗读,体味琵琶女演奏音乐的过程和情感的变化。

教师指导

听配乐朗诵

2.第二层次解读——讨论、探究

结合下面三个问题,以小组为学习单位进行思考、讨论

(1)、这段乐曲的旋律变化过程是怎样的,试着捕捉期间琵琶女的情感波

动。

(2)、作者都用了哪些方法来描写音乐,这些方法有什么好处?

(3)、挑选你最有感触的一句,并说说你的想法。

参考:

(1)、旋律变化过程及情感变化

旋律变化 情感变化

低沉忧郁 进入对往昔生活的回忆

轻快舒缓 对风光青年时代的追忆

冷涩、凝绝、暂歇 对晚年漂泊、痛苦生活的体验 高亢激昂 对不平世事、人生的悲愤

总之,诗人不但写出了琵琶女音乐技艺的高超,而且通过乐曲的变化,表达出演

奏者内心情感的起伏变化(也和诗人的遭遇有相通之处,作者深深领悟其中的感

情),让人如闻其声,如感其情。

(2)描写特色:

A、大量运用比喻,化抽象无形为形象可感;

B、巧用拟声词和叠词;

C、正面描摹与侧面烘托结合;

D、带着感情去描摹音乐。

(3)、名句赏析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参考:次句描写音乐的诗句堪称绝唱。诗人通过通俗新颖、生动恰切的比喻,

不但能唤起人们的想象,而且使读者对乐声有了更为具体的感受,可谓形象鲜明,

韵味无穷;且乐声的富于变化,使人觉得这位“平生不得志”的琵琶女仿佛在向

人们倾诉着满腔的怨愤和哀愁。

“别有唯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参考:“此时无声胜有声”,此句道出了“无声”与“有声”之间的辨证关系,

道出了音乐上停顿的奇特功效。在特定的场合下,乐曲的暂时休止比连续不断的

演奏更能触动人们的心弦,更易让人受到感染。创造出了曲止情续、余意无穷的

艺术境界。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参考:用悄寂无声的环境来衬托演奏的效果,乐声已停,然而余音饶梁,经

久不息,人们还久久沉醉在音乐创造的氛围中。“悄无言”的寂静,实则是充满

了感情的时刻,听众的忘情和如痴如醉的神情,从侧面烘托出琵琶女技艺的高超

绝妙。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参考:

3、第三层次解读:对比欣赏《李凭箜篌引》.

李凭箜篌引

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阅读提示]

《李凭箜篌引》一诗在音乐的描写上也十分地成功,试与《琵琶行》作一比

较分析。

[参考解说]

相同:1.两诗都有丰富的想象和联想,2.都运用了“正侧面相结合的描写法”

不同:1.《琵》诗不仅描写了琵琶女弹唱的起始—发展—高潮—结束的全过

程,而且对弹唱的每一个阶段均作了声声入耳、句句铭心的细致描写;《李》没

有对弹琴的全过程作具体的描写。2. 《琵》诗描写音乐的方法很多,以比喻为

主;而《李》诗主要是从音乐的造成效果的角度来写。

总之,两诗对音乐的描写虽然有所不同,但都能曲尽其妙,有着很强的艺术

感染力。

三、小结

两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雅士,一个山野樵父,是音乐把他们联系了起来;一

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骚客,一个天涯歌女,又是因为音乐,让他们再次演绎了一

曲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在这个不朽的夜晚,浔阳江的悠悠江水,瑟瑟秋风,清

冷的月光,飘飞的荻花,永远记住了这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

四、布置作业

课后反复聆听一首自己喜爱的音乐,并用今天学到的方法把它用语言描摹出

来,三百字左右。

教学反思

经过反复的挑选,我选定了《琵琶行》作为这次开课的篇目,但这是一篇名

作,课文可供欣赏学习的知识点很多,该如何确定教学目标,参考了其它老师的

建议后,本着“一课一得”的原则,我选择了这篇课文的一个鉴赏重点,即欣赏

第二自然段关于音乐的描写。我想作者能把无形、抽象的音乐变成有形、可感的

文字,也是这篇作品能成为千古绝唱的主要原因,可以把它作为一个公开课的主

要课题来进行互相研究、探讨。

其次,就是如何安排课堂进程了,为了深入体会、鉴赏,对于这个段落,我

设置了三个层次的解读,分别是:第一层次,朗读、感知;第二层次,讨论、研

究;第三层次,对比阅读。第二层次是这节课的重点,是学生欣赏领会文字音乐

艺术的关键阶段,对于这个层次,我预设了两个方案:

其一、设置三个话题,以小组为学习单位讨论、思考

(1) 、这段乐曲的旋律变化过程是怎样的,试着捕捉期间琵琶女的情感波

动。

(2)、作者都用了哪些方法来描写音乐,这些方法有什么好处?

(3)、挑选你最有感触的一句,并说说你的想法。

(考虑到时间原因,同学们可以围绕其中任意一两个问题进行思考、发言。)

其二、只设置一个问题,结合高考知识点“仿写”进行。

在这个段落中作者主要运用了比喻这种修辞手法,为了进一步体会作者

描摹音乐的高妙,试着选择一个比喻句,以同桌合作的方式,模仿例句进行

仿写,考虑到这点涉及到高考,就进行了一个高考链接。

第一个方案,我在其他班上试上过,效果还不错,因为有了三个问题较

宽松的选择,学生的学习探究热情也较高涨,提出了很多自己的见解、看法,

但时间还是不够,只是进行到第二层次,无法在课堂上进行对比阅读。

觉得课堂容量有些大,那么就试着让学生只围绕一点“体会比喻这种描

写音乐方法的妙处”纵向深入,是否能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于是在公开课

上,我选择了第二种方案,课堂效果证明这种方案很不成熟,主要存在以下

几个问题:

1、“仿写”是高考的一个知识点,它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这需要老师 用专门的课时进行辅导,训练,学生无法在课堂上短暂的时间里掌握。

2、这节课的主要教学目的是“赏析音乐的艺术”,插进这个环节,有些“喧宾夺主”了,弱化了主题。

3、整节课因为这个“半路程咬金”破坏了它原有的美感。

这次的青年教师成长汇报课,让我憔悴了些许,但也让我成长了很多,首先,教学上有了自己上完课的反思,经验总结;其次,在评课上,也得到了很多老师和领导深刻、中肯的建议;再次,就是心态上的成长,我渴望着自己能在教学道路上进入到“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境界,带着闲适、淡定的心情和学生们一起散步在知识的大道上。

我会继续努力,不断充实、提升自己!


相关内容

  • 昌邑区土城子乡中学20**年
    昌邑区土城子乡中学2013-2014第一学期 9月教案及作业检查总结 为落实教学常规管理,根据学校工作安排和学校教学常规检查制度,教务处于2013年10月8日对9月份全校教师的教案.作业批改情况进行了检查,现将总结如下: 一.教案方面: 1 ...
  • 教师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评比总结
    教师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评比总结(获奖名单) 为了不断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落实教学常规,规范教师备课,进一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务处于2012年4月举行了"教师课堂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评选"活动.此 ...
  • 歌曲[花非花]教案
    歌曲<花非花>教案 教学内容:1.发声训练 2.学习歌曲及对作品的处理 教学目的: 1 情感目标:学习并演唱<花非花>,体会歌曲的艺术气息和朦胧美. 2.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此歌,加强学生对发声.吐字重要性的认识. 3 ...
  •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
    33团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的一切工作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教学这一中心.为使我校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逐步走上制度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鼓励全体教师努力实施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创建统一. ...
  • 高一上学期个人工作总结
    见习期业务工作总结 去年八月,我光荣地走上教师岗位,正式成为一名人民教师.高一上学期我任教一个班的语文,同时协助年级管理人员工作,高一下学期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增加一个班的语文教学.这一年是付出汗水与辛勤的一年,同时也是收获与成长的一年.在此将 ...
  • 集体备课实施方案
    阴郭小学集体备课实施方案 教师集体备课是以教研组为单位,成立各学科备课组,组织教师开展集体研读课标和教材.分析学情.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分解备课任务.审定备课提纲.编写教案.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等系列活动.为进一步加强常规教研工作,优化课堂教学, ...
  • 新课程理念下历史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新课程理念下历史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背景分析是教学活动的起点.教学关注教师.学生.内容等,那么,教学背景分析也应该从这些方面考虑教学前的实际状况.例如,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已经达到何 ...
  • 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知识点总结
    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知识点总结 1.教学技能的观点:活动方式说,行为说,结构说,能力说,知识说: 2.教学技能:教学技能是教师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通过实践练习和反思体悟而形成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和心智活动方式. 3.教学技能的含义:教 ...
  • 小学作业教案检查总结
    小学作业教案检查反馈 本次期中教案.作业的检查,在年级组长.备课组长.教研组长的大力支持与 积极配合下, 圆满的完成了的教案,作业的检查情况,现就检查结果总结如下: 一:教案情况: 所有教师的教案都能做到教案清晰.规范认真.能根据新课程理念 ...
  • 教导处工作常规
    教导处工作常规 学期初: (1)协助校长做好教师分工工作. 要求: 全面了解教师的现状,包括年龄.性别.知识水平.专业.业务能力.班级管理能力等: 对工作的总任务(学科设置和课时)了然于胸. 尽量为每位教师找到合适的工作. (甘肃省义务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