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中的常见意象的一般美学含义(1) - 范文中心

古典诗歌中的常见意象的一般美学含义(1)

12/15

古典诗歌中的常见意象的一般美学含义(1) 教学园地

06-24 0945

古典诗歌中的常见意象的一般美学含义 庄周梦蝶 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借景抒情,咏物托物言志。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体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意象是中国古典诗词创作的重心,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一般诗歌都会用一定的物象表达的情感。下面就是古典诗歌常用的意象表达一下的情感:

一.树木类

柳:送别、留恋、伤感。

①“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三句,表现了柳永对恋人的怀念。

②“柳”多种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抒发了许浑对故乡的无限牵挂。

③“柳”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的凭借。“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几句,形象地诠释了贺铸此时忧愁的深刻程度。 梧桐 凄凉悲伤的象征。

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松柏 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

松: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黄叶: 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

竹: 象征人高洁的品格、积极向上;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

二.花草类

红豆 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 王维的《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 菊花 隐逸、高洁、脱俗。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

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梅花 傲雪、坚强、不屈不挠。

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莲花 取谐音,“莲”与“怜”音同,借以表达爱情。

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莲子”即“怜子”,“青”即“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

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

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桃花:象征美人;兰:高洁;牡丹:富贵、美好;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身份地位卑微;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梅子:以其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如“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丁香:指愁思或情结,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唐人牛峤《感恩多》)

三.动物类

鸿雁 书信 对亲人的思念。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诗人在北朝做官时,出使南朝陈,写下这思归的诗句,含蓄而又婉。

鸿雁传书的典故大家比较熟悉,鸿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在诗歌中的运用也就普遍了。如“鸿雁几时到,江糊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李商隐《离思》)等。

鹧鸪 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

寒蝉 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唐人骆宾王《咏蝉》起首两句: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西陆:秋天〕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宋人柳永《雨霖铃》开篇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

鸳鸯 恩爱的夫妇。

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唐人卢照邻《长安古

意》)。

燕子 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意象之盛,表情之丰,非其它物类所能及。

①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很多诗人都把它当做春天的象征加以美化和歌颂。如“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韦应物《长安遇冯著》)

②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燕子素以雌雄颉颃(xiehong鸟上下飞),飞则相随,以此而成为爱情的象征, “燕尔新婚,如兄如弟”(《诗经.谷风》)

③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最著名的当属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另外还有宴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浣溪沙》)

④代人传书,幽诉离情之苦。 “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冯延巳《蝶恋花》),其悲情之苦,思情之切,让人为之动容,继而潸然泪下。

⑤表现“整体、直觉、取象比类是汉民族的主导思维方式”(张岱年《中国思维偏向》),花鸟虫鱼,无不入文人笔下,飞禽走兽,莫不显诗人才情。雁啼悲秋,猿鸣沾裳,鱼传尺素,蝉寄高远,燕子的栖息不定留给了诗人丰富的想象空间,或漂泊流浪,“年年如新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周邦彦《满庭芳》)

杜鹃鸟 凄凉、哀伤的象征了

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古诗中的杜鹃也既如此。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子规鸟即杜鹃鸟。起句写即目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丰富想象,表达对友人的无限怀念与深切同情。其他又如“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唐人秦观《踏莎行》)、“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宋人王令《送春》)等,都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

猿猴:哀伤、凄厉。

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

鱼:自由、惬意; 鹰:刚劲、自由、功; 狗、鸡:生活气息 田园生活; (瘦)马: 奔腾、追求、漂泊; 乌鸦:小人、俗客庸夫、哀伤;沙鸥:飘零、伤感。 鸟:象征自由;莼[chun]羹鲈脍:指家乡风味。后来文人以“莼羹鲈脍”、“莼鲈之思”借指思乡之情。 双鲤:代指书信。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诗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即以双鲤借代远方来信。


相关内容

  • [转载]诗歌鉴赏中的常见意象解读
    近几年语文中高考都新增了一种新题型--诗歌鉴赏.对古典诗歌积累不多的高初中学生而言,难度不小.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走进古典诗歌?首要任务是把握诗歌中的意象.无论古典诗歌还是现代诗歌,采用的意象纷繁复杂,一下子把握不太容易,但是有些意象,在古 ...
  • 论鲁彦[听潮]的象征意蕴
    论鲁彦<听潮>的象征意蕴 摘 要:象征性散文往往主题深邃,重间接抒情,在作品形式内容之外,总蕴含着更丰富更深刻的意蕴.本文就鲁彦的散文<听潮>的象征意蕴进行了大胆.合理的论述和探讨,笔者认为文中的‚海潮‛象征了夫妻间 ...
  • 自考"美学"备考复习资料
    第一章 绪论 1.美学:1750年德国理性主义哲学家.美学家鲍姆嘉登的学术专著<美学>一书出版,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式成立.鲍姆嘉登被称为"美学之父".<美学>(Aestetica)在德 ...
  • 诗歌鉴赏之语言
    诗歌鉴赏二 [考纲点击]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D级.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浅层次是理解句意的能力,高层次是赏析语言的特点和表达效果.一切文学作品的艺术体现为语言的艺术,作为文学冠冕的诗歌更是如此. ...
  • 中考诗歌鉴赏题答题格式
    中考诗歌鉴赏题答题格式 [基本概念] 1.表达方式: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抒情方式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 ...
  • 诗词歌赋中的美学映像
    摘要: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各个时期的文化发展都别具特色.周朝的<诗经>.秦汉的乐府,南北朝时期的民歌.唐朝的诗.宋代的词.元代的曲.明清时期的古典小说,无一不为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所在.在所有的诗词歌赋当中,也体现着深刻的美学 ...
  • 浅论顾城诗歌艺术特点
    浅论顾城诗歌的艺术特点 顾城的诗, 每读一遍都有不同的感受.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正如这首一 代人 , 短短的两行诗句, 却清晰地勾画了一群探索者的坚定形象.我暗叹诗人独特的想象, 呈现在我们面 前的仅仅是十几个字, ...
  • 一首诗要从什么地方读起--北岛的诗
    北岛和朦胧诗 今天我讲北岛的诗,讲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我要讲到北岛的诗出现的背景,一些具体情况.因为,在座的同学有很多都是80年代以后出生的,出生在文革以后.对我这样年纪的人来说,北岛,或者说"朦胧诗"."新诗潮 ...
  • 高三高考古诗鉴赏
    古诗鉴赏应试策略 中 一.诗 国 古体诗 五言古诗 ( 汉代文人诗) 古 (古风) 典 (古诗) 诗 近体诗 五言律诗 歌 律诗 分 七言律诗 (排 律) 类 体 近体诗 裁 (今体诗) 五言绝句 绝句 七言绝句 (格律诗) 二.词 又叫 ...
  • 学科专业知识(小学美术)
    2013教师招聘考试学科专业知识(小学美术)教材 一.封面 二.图书基本信息 作者:<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专用系列教材>编委会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专用系列教材>编委会由华图教育一线教师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