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制种技术 - 范文中心

水稻制种技术

09/21

浅谈杂交水稻高产制种技术

(冉忠明)

杂交水稻制种,就是将雄性不育系(母本)和雄性不育系恢复系(父本)通过人工栽培措施,实现异花授粉结实的大田生产过程。生产的杂交种子从而恢复了雄性不育,而且子一代表现植株生长整齐,适应性、抗病性和丰产性明显优于两个亲本,这就是杂种优势,目前广泛应用于水稻大面积生产—杂交水稻新品种推广。多年来,为提升粮食单产地位立下了汗马功劳。

杂交水稻种,正常情况下,低产组合(汕优、冈优系列)平均亩产175—200㎏最高可达250㎏以上;最高可达225—250㎏;高产组合(Ⅱ优系列)平均亩产250—275㎏;最高可达300㎏以上,非正常情况下,最低产量只有25—50㎏;甚至无收。与杂交中稻比,产量起波幅很大,好的时候,经济效益比杂交中稻高出一倍,稍不注意就得不偿失。制种生产与杂交中稻相比,关键是提高异交结实率,提高异交结实率又主要是确保父、母本花期相遇,花期能否相遇又直接受父母本的播差期、栽培条件、施肥水平和气候因子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要夺取杂交水稻制种优质高产,必须抓住三个关键生产环节:

一、合理部局,抓好制种基地建设

根据水稻三系的开花习性观察,开花当时穗部气温28℃—32℃,相对湿度70-85%,昼夜温差达8-9℃,且光照充足的条件下开花正常,利于异交结实,制种产量高,低于27℃和高于35℃都容易影响授精结实率。所以,选择制种基地,要选择在海拔500—700M 的中山地区才能获得高产,沿江气温过高,后山气温太低,异交结实率普遍下降,难于实现制种高产。另外,制种基地的选择,还应考虑土壤肥力好;交通方便;有水源保证;光照充足;劳力充裕;比较成片集中等优越条件,才能发挥最大的制种生产潜力。

二、认真落实六大关键技术措施

(一)、准确确定父母本播差期 1、播差期的确定方法。

父母本是生育期不同的两个亲本,要让它们在同一时间抽穗,必须首先掌握两个亲本在当地的生育期,或者参考在其它地方的生育期,再根据两个地方的温差来调整播期。

表1 蔺市五马基地(海拔600—700米)1997年制种的几个生育指标:

目前通常采用时差法、叶差法和温差法来确定父母本的播差期。时差法,由于年度的气温变化,往往误差很大,一般在两个亲本生育期接近时采用,如(表一) 中Ⅱ优92-4的制种,父本播种后12天就播母本,因为在这12天中温差变化不大,所以误差不大;叶差法简单容易掌握,方法是在生育期长的父本播种后,一叶一心时就要建立田间叶龄档案,由专业技术人员按不同类型田块定点、定期进行叶龄观察记载,一个点不少于20株,前期可5天一次,接近母本播种前要2天一次。如(表一) 中冈优22的制种,父本长到8.6叶时就播母本,一般相差2-3天;温差法首先要掌握父母本从播种到始穗所需的有效积温差。例如,父本IR24从播种到始穗12℃-27℃的有效积温是1133.1℃,母本二九南1号是690.8℃,它们的有效积温差是442.3℃。那么,在父本播种后,就要将每天高于12℃和低于27℃的温度进行记录递加,到了442℃时就播母本,这种方法误差最小,但工作量较大。所以,在制种上普遍以叶差法应用最广。

除了正常确定播差期外,还要因亲本的开花习性、长势强弱,土壤质地、地理环境不同,而进行适当的播期调整。如汕多1号制种以父早母1-2天为宜;冈优、Ⅱ优

系列制种以母早父2-3天为宜;土质沙重和阴蔽大的田块父本容易偏早,宜提早3-5天播母本。为了更有把握保证花期相遇,播差期在40天以上,父本花期短的品种宜采用两期父本,两期相隔5-7天播种。

2、选择最佳的开花时节播种。

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气候特点,涪陵制种基地多为中山丘陵地带,在水稻生长期中,早春多低温寒潮容易烂种烂秧;六月中旬到七月上旬雷雨季节影响“九二0”的喷施;七下八上的高温伏旱又会影响抽穗扬花;秋季的阴雨绵绵也会导致种子发芽、霉烂。为了确保制种在7月15-20日能够安全齐穗,尽量避开不良天气的影响,一般父本选择在3月15-20日播种为宜,生育期短的品种可延后在3月25日左右。到达母本播种期,应提前3—5天浸种催芽,以防延误播期。

(二)、主攻分蘖,培育壮秧

培育多蘖壮秧是夺取制种高产的基础。没有强壮的父本,不可能有好的制种产量,父本分蘖多,花期长,花遇更有保障;母本分蘖多,上林成穗率高,容易形成大穗,施用“九二0”后穗层平整,开花集中,结实率高。所以,培育多蘖壮秧是育秧工作的主攻目标。

1、办好湿润秧田,稀播匀播

(1)、平足秧田,施足底肥。选择背风、向阳、排灌方便,土壤肥力中上的浅脚田,6尺开厢,净厢面4.0—4.2尺(母本厢面不盖膜,可以平足母本栽插预留行),每亩制种父本平足10—12丈厢面;母本平足3-4分地(生育期长的组合只需2分地)。在起厢后按每亩施足优质腐熟人畜粪20-30担,硫酸锌2-3公斤,草木灰100-150公斤,过磷酸钙30-40公斤(底肥要求少用碳铵和尿素),然后将肥料与泥充分混匀,最后再平2—3次,播种前一天做成高标准湿润秧田。

(2)、催芽播种,保温育秧。为了防止烂种烂秧,父本和生育短的母本(如Ⅱ-32A )采用温室催芽,水田薄膜育秧;生育期短的母本(如珍汕97A ),播种时气温高,一般采用日浸夜露催芽,水田露天育秧。一亩制种田,一期父本用种6-7两,划格点播,规格为4×2(寸),每个交叉点播1—2粒芽谷,二期父本用种3-4两,干谷均匀撒播,不泥浆踏谷;生育期长的母本(如Ⅱ-32A )用种2-2.5㎏,生育期短的母本(如珍汕97A )则用种3-3.5㎏,分厢定量均匀播种,做到泥浆踏谷。

2、精细管理促分蘖

播种后第7天、14天,选晴天中午揭膜2-4小时透气炼苗,二叶一心时选晴天傍晚收膜,天气不好可适当延长。若在父母共生育秧阶段要同时盖膜,同时揭膜;二叶一心前厢面保持湿润,以后浅水勤灌。二叶一心时施好断奶肥,以后每隔7—10天追肥一次,达到长一叶,攻一蘖。每次用清粪水加碳胺泼施,碳胺用量由每担2-3两逐次增加到1公斤,前轻后重。二叶期用吡虫啉防治一次蚜虫和蓟马,以后根据苗情防治好蓟马和螟虫,移栽前5天施好送嫁肥,并用杀虫双(或水胺磷)加三环唑防治一次螟虫和叶稻瘟,做到带肥,带药带泥移栽。

(三)、合理密植,科学安排父母本行比

俗话说:“父本靠发,母本靠插”。首先,母本的 有效穗、实粒数和千粒重是决定制种产量的三个重要因子。实粒数和千粒重往往由品种组合而定,在正常授粉结实情况下,冈优组合的实粒数为50-60粒,千粒重25-27克;Ⅱ优组合的实粒数为80-100粒,千粒重27-28克。有效穗过多,则实粒数和千粒重降低,有效穗过少,实粒数和千粒重虽有所提高,但总体产量水平不高。只有满足本组合固有的实粒数和千粒重能够充分体现,这时的有效穗才是最理想的。假定我们冈优组合的理想产量是275㎏,那么有效穗就应达20万穗;假定我们Ⅱ优组合的理想产量是375㎏,那么有效穗就应达14.5万穗。能否达到预期的

有效穗数,必须按照不同组合的分蘖能力栽足基本苗。

父本的产量虽然不是制种的目的,但也是衡量母本产量高低的重要标志,要达到理想的制种产量,父本产量一般保持在125-175㎏范围内最佳。父本产量越高,说明它在单位面积上栽插的比例越大,相反减少了母本的栽插数量,制种产量相应降低;如果父本在单位面积上栽插的比例过小,花粉不足,授粉不到位,结实率低,也会影响制种产量。所以,科学安排父母本行比,合理密植,是制种高产栽培的关键措施。

1、父母本行比。低产组合(冈优、汕优系列)2:16,高产组合(Ⅱ优系列)2:12。

2、父本移栽。叶龄8-9叶,秧龄45-50天。本田按1丈开厢,开好施肥沟,每亩施足尿素8-10㎏,过磷酸钙20- 30㎏,硫酸锌1-2㎏,回泥盖肥后骑施肥沟栽双行父本,行距10寸,窝距9-12寸,采用三维立体栽培法(如图一所示),两行父本窝窝成“丁字”型,每窝由三个小窝组成一个正三角形,小窝间距2-3寸,每小窝栽1-2株,二期父本靠内侧栽一个小窝,一个整窝栽足20-25苗,有效穗窝平达60-80苗。边行采用单行父本三维立体栽培法,中行父本与边行父本间距保持4-5尺。

3、母本移栽。叶龄5-5.5叶,秧龄20-25天。每亩用碳胺25-30㎏,过磷酸钙30-40㎏,氯化钾8-10㎏与20-30担人畜粪混合施足底肥,做到肥水充分入泥。在母本行间(如图一所示),低产组合(冈优、汕优系列)栽插16行,行距5寸,窝距4寸,边行与父本间距7-8寸;高产组合(Ⅱ优系列)栽12行,行距7寸,窝距4寸,边行与父本间距6-7寸。窝栽2株以上,基本苗保持6-7苗/窝,有效穗达8-10苗/窝。

(四)、平衡田间综合管理,确保父母本平衡生长 1、肥水管理

父母本移栽结束后,坚持“猛攻父本,平衡母本”的原则开展田间肥水管理。一是水份管理做到浅水栽秧,半寸水活兜,薄水促分蘖,6月底拔节晒田,达到叶片不披垂,叶色黄绿为最佳,灌水抽穗打“九二0”,干干湿湿壮籽。二是在追肥上,父本以长效氮肥(尿素)为主,母本则以速效氮肥(碳胺)为主。父本单位面积的株数最多,营养面小,后期脱肥,进入幼穗分化进程加快,很容易引起父本偏早,尤其是沙重的田块,所以要格外加餐,在父本移栽后5-7天开始追肥,以后看苗情,在6月10日前,可匀情单独追施1-2次肥料,一次亩用碳胺10-15㎏或尿素5-8㎏,最好与人蓄粪混合淋施,切忌干施、窝施引起烧苗。母本移栽后3-5天,基本苗足够的,看

苗情、看底肥,可少施和不施追肥,一般每亩掌握在10-15㎏碳胺或8-10斤尿素为宜。6月20日以后,追肥容易影响花期,所以不在追肥。

2、病虫害防治

(1)、父母本栽插结束后,结合第一次追肥,亩施“稻保三号”一包加“杀虫双大粒剂”1公斤撒施,防治螟虫和除草。

(2)、6月20—25日,亩用70%的三环唑一包加扑虱灵一包兑水2桶在晴天无露水时喷雾防治稻瘟病。

(3)、7月初(幼穗分化二末三初)亩用40%的氧化乐果3两加速灭杀丁1.5两加20%的井冈霉素2-3包兑水3桶以上,在大露水时直射喷头喷射,防治稻杆潜蝇和纹枯病。

(4)、在打“九二0”前,亩用40%的富士一号2两加70%的三环唑一包兑水2桶喷雾防治穗颈瘟。

(5)、在整个生长季节,若遇叶片受害,应在受害初期,亩用杀虫双水剂5两加速灭杀丁1两兑水3桶喷雾防治稻蓟马、稻象甲、稻包虫和螟虫等的危害。

(五)、及早预测和调节花期,确保父母本花期相遇

为了确保父母本花期相遇,准确确定父母本播差期是关键。但有时因气候变化、秧苗素质、秧龄长短、栽插深浅、肥水管理等造成花期不遇或花遇不好。因此,还要及早预测花期,及时采取促控措施达到花期相遇。

制种花期预测一般采用幼穗发育法。即根据幼穗发育的八个时期来预测两个亲本花期是否相遇。具体方法是从不育系(母本)预计始穗30天前开始,每隔三天分不同类型田块剥查生长正常的父母本主茎各5-10个,花遇差错大的,还要反复剥查,以防判断错误。有镜检条件的,在幼穗分化第一期就可得出准确判断,肉眼则在穗分化第二期就可得出判断。为了方便在田间直接剥查鉴别,群众将幼穗发育在八个时期的特征简单总结为:一期看不见,二期白毛尖,三期毛丛丛,四期谷粒现,五期颖壳分,六期谷半长(叶枕平),七期谷绿色,八期即出现。下面列举两个组合亲本的幼穗分化进程和距始穗的天数(详见表三)。

表三中两个组合最好的花遇是母早父2-3天。那么在幼穗分化前三期(1、2、3)要求父母同期,在幼穗分化中三期(4、5、6)要求母早父一期,后两期(7、8)要求母早父2-3天。沙重父本常年偏早的田块,在幼穗分化前三期(1、2、3)要求母早父两期。若达不到理想的花遇,应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调控:

表三:两个组合亲本幼穗分化进程历期

1、肥控。对偏早的父本重施氮肥,在幼穗分化前三期(1、2、3),亩用尿素8-10㎏加土杂肥做成球肥深施于父本根部,也可加干粪堆施于根部,可推迟3-5天。母本偏早不宜重施氮肥,苗子老健的可适当追施4-5㎏尿素。偏迟的亲本(父母)可采用磷酸二氢钾一桶水加2-3两进行叶面追肥,每隔1-2天喷 一次,可提早1-2天。

2、水控。有水源条件的,利用父本对水份反应敏感的特性,若发现父本早,就放水晒田,反之就灌水促发育,可调节1-2天。

3、药剂调节。对偏迟的亲本,亩用“硕丰481”先用温水稀湿,一桶水加一包在幼穗分化4、5期喷雾2-3次,可提早3-5天抽穗。对偏早的亲本,在幼穗分化前三期(1、2、3)亩喷多效唑80-100克连喷两次,可推迟2-3天抽穗。

4、借父传粉。通过上述措施都不能达到花遇,而且父本早5天以上,母本早7天以上,花遇基本错过时采用借父传粉。选花期相遇的隔离父本或者匀出其它制种田的父本,在始穗时按2-3尺一窝移栽于母本行,进行借父传粉。

(六)、喷施“九二0”和人工辅助授粉,提高异交结实率 1、适时适量施用好“九二0”。

附:(表二)两个组合不同花遇“九二0”施用技术指标

“九二0”的施用应坚持个原则:一是亲本早的要押,但不能押得过老,最大抽穗指标父本不超过50%,母本不超过70%。不微动,一次性使用大剂量,必须保证父本有高度,母本不包颈;亲本迟的要早微动,但不能早于幼穗发育八期末,这样容易形成“千担疱”。二是大剂量不宜少,多影响不大,少容易形成包颈;小剂量不宜大,少了影响不大;多了容易形成“千担疱”,所以剂量越小越要求精确。三是总量控制,看苗施用。正常情况下,“九二0”亩用量25-30克,其中母本20-25克,父本4-5克,Ⅱ优组合比冈优组合用量偏少。抽穗指标大,秧苗老健,密度大的,大剂量可增加2—3克,速度放慢,反之抽穗指标小,秧苗嫩绿的可减少2克,速度加快。四是父本要大水量低位喷雾,最好是有露水时进行,主要达到拉长节位,提升高度的目的,注意误喷母本。母本要低水量高位常规喷雾,做到雾滴小,均匀周到,不

重不漏。在具体操作中,花遇情况不同,“九二0”的施用也不一样,表二中列举了两个组合,五种不同花遇的参考指标。

2、轻割剑叶,减少授粉障碍。微动后第二天,大剂量施用前割剑叶。剑叶是功能业,是产量来源的车间,要保留剑叶15-20厘米,苗架差,剑叶短的可不割,割叶后田面要保持平整。

3、摇花,人工辅助授粉。采用5—5.5尺的短竹杆一人两根,左右一手一根,在两行父本间同时两边压倒父本摇花。注意母本弹苞和摇父本露水,以保持花时相遇。

(七)、结合做好几项辅助性增产技术

1、母本微动“九二0”时,一桶水加硼砂1两同喷提高授粉结实率。 2、最后一次施用“九二0”时,亩加1包抗黑95同喷防治稻粒黑粉病。 3、冈优组合在摇花结束后,亩用2包(100克)多效唑兑三桶水喷雾防穗萌。 4、摇花途中,尽量减少农药的使用,若病虫害重,应在下午傍晚时分施药,以免造成花器官药害影响产量。

三、搞好田间除杂,确保种子纯度

1、作好隔离规划。根据试验证明,水平距离40米的空间自然杂交率比教安全。因此,在制种田周围水平距离50米内不能有中稻种植,这就是自然隔离。事实上在制种规划过程中难于满足这个条件,就必须采取人工隔离措施。一是父本隔离,在制种田周围50米种植同一个父本。二是时间隔离,制种与中稻的抽穗扬花期要错开15-20天。三是屏障隔离,高度在2米以上。

2、严格去杂去劣。

田间除杂,与亲本特征特性不同的异型杂株要随时发现随时拔除。保持系要在始穗到扬花期清除,在微动“九二0”的第二天之前除杂最关键,容易变认,要除去早露颈的保持系达90%以上。开花时,只能在下午2-3点钟进行,从花药上变认,除去花药肥大的杂株。大剂量“九二0”施用后2-3天,除去高大后生庖和穗层上部的变异株,杂株率控制在0.5‰以内。受精结实后,除去结实特别好的遗漏的杂株。除杂要一窝一窝地除,以防遗漏。

3、严防混杂。在除好杂的基础上,要严防人为混杂和机械混杂,种子要单浸、单播、单栽单插,母本播种要放干田水,泥浆落谷。在中稻收割前收割种子,要单收、单晒、单储,收前要清仓、清库、清袋,做到专一收储。

作者:冉忠明 二00四年八月


相关内容

  • 两系杂交小麦制种技术要点
    两系杂交小麦制种技术要点(1) 2009-07-28 信息来源:农村远程信息呼叫系统网 视力保护色: [大 中 小][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温光敏两系法杂交小麦"是我国独创的小麦杂种优势利用新途径,是小麦育种史上的又 ...
  • 有效积温法则应用论文-中华
    有效积温法则以及应用 作者:宁中华 单位:东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学号:2012013257 [摘要]:温度是影响生物生长发育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在描述温度和生物的发育 关系最长采用的就是"有效积温法则".有效积温法则在农业 ...
  • 东乡镇新农村建设试点村
    东乡镇建设新农村试点工作进程 东乡镇古列村委古利自然村有耕地面积560亩,其中水田260亩,旱地300亩,人口410人,有鱼塘8张约50亩,是我县重点的水稻制种基地和大白菜生产基地.现将其列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屯. 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 ...
  • 农作物种子繁育员中级部分第六
    农作物种子繁育员中级部分第六.七.八.九章测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种子千粒重-- 晒种-- 浸种-- 催芽-- 种子包衣-- 二.填空题 1.在测定种子千粒重时,可选用的方法有三种,分别是( )( )( ), 2.在测定种子千粒重时,从试验 ...
  • 袁隆平:杂交水稻与转基因完全无关
    2016-11-27 09:21:11  作者:万南 编辑:万南 收藏文章 媒体报道,关于民间流传的杂交水稻就是转基因的说法,袁隆平本周在长沙回应"杂交稻与转基因完全无关,我们是采用常规技术.利用杂种优势来提高水稻产量." ...
  • 抗褐飞虱杂交稻新不育系稻诞生
    为武汉大学朱英国团队最新成果,可彻底解决农药对环境危害 作者:鲁伟 项俊平 来源:科学时报 不用打农药就可以让水稻抵抗顽敌褐飞虱,这是国家杂交水稻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朱英国院士团队的一项最新成果.8月15日,这项名为"红莲型杂交 ...
  • 花椒树的快速栽培技术介绍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忠文;易传辉;;花椒丰产栽培技术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18期 2 王欣;;花椒丰产栽培技术初探[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0年18期 3 罗秀文;朱晓阳;魏小娟;; ...
  • 制种玉米不同栽培方式产量及水效益对比分析
    制种玉米不同栽培方式产量及水效益对比分析 魏开军 (张掖市甘州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甘肃 张掖 734000) 摘要: 对制种玉米在全膜覆盖沟播沟灌.全膜覆盖垄作沟灌.半膜覆盖垄作沟灌和垄作沟灌四种栽培模式下的产量及水效益进行了对比研究,结 ...
  • 香菇母种液体培养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 香菇母种液体培养试验 系 部 生物与化工工程系 专 业 名 称 生物技术及应用 班 级 生 物 1091 姓 名 汤 琳 琳 学 号 200911539 指 导 教 师 张 敬 慧 2011年 5月8日 香菇母种 ...
  • 宁夏自治区20**年政府工作报告
    宁夏自治区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11年01月24日11:27人民网我要评论(1) 字号:T|T 三.今年的主要任务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从现在起,我们必须争分夺秒.扎扎实实地做好各方面的工作, ...